春晚綜藝官網

陽明心學的方法論——格物

文化藝術 來源:央視網 2016年10月11日 15:39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1】儒學的方法論叫“格物”,理學大師朱熹説“格物”就是探究萬事萬物,在萬事萬物上得到道理後,放進我們心裏,如果把萬事萬物全部探究完畢,那我們就成了聖人。

      問題是,天地那麼大,萬事萬物那麼多,我們縱然活上一千年,也無法完成。所以,理學的通往聖人之路,是一條虛幻之路。憑此方法論,沒有人可以成為聖人。

      這也是王陽明在1508年龍場悟道前,絞盡腦汁琢磨的一個大問題。他覺得這不可能。另外一點就是,即使我們格出萬事萬物的道理,這些道理真能和我的心相契合嗎?譬如讀《山海經》,有人格出的道理是“地理”,有人格出的道理是“神話”,有人還能格出這是對現實的鞭撻。

      假設有位權威人士説,《山海經》就是一部地理書,我的心卻不認可,那我該怎麼辦?

      如你所知,王陽明的困惑最終解除,創建心學,得出心學的方法論,當然,心學的方法論也叫格物。然而,和朱熹的解釋截然不同。

    【2】王陽明認為,吾性自足,不假外求。所以我們根本不需要去心外的萬事萬物上探究道理、真理。於是,他的“格物”就是:格,是“正”的意思;物,是“事”的意思。所謂“格物”,就是在任何事情上正念頭。

      比如你要吃飯,在吃飯這件事上端正你的念頭,這個念頭就是細嚼慢咽,而不是狼吞虎咽。你要看美色,在看美色這件事上端正你的念頭,這個念頭就是只可觀賞不可褻玩。你要發家致富,在發家致富這件事上端正你的念頭,這個念頭就是要憑良知去賺錢,不能為了賺錢而害人。

      無論是朱熹的格物還是王陽明的格物,都來自《大學》的八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朱熹説,這八條目是遞進式的;王陽明則説,這八條目只是一回事,只是一個“格物”。所以陽明心學簡直就是簡單的要命:在事情上正念頭。看似簡單,你每件事都遵循這一方法論,試試!?

      【3】格物——在事情上正念頭,這些念頭肯定是良知判定為“是”的,是“善”的。但一定要記住,陽明心學的“格物”可不是完全讓你為善。

       1527年,王陽明在浙江他的伯爵府裏創建了四句教心法,最後一句就是他的方法論的總結——為善去惡是格物。

       由此可知,“格物”分為兩種,一種是為善,一種是去惡。

       所謂為善,當然是把一切善的念頭都傾注到事情上;而去惡尤其關鍵,它是讓你清除掉天地間那些惡。

       你不能指望一個十惡不赦的壞人,會被你用良知之道教化成好人,這種成本太高,它不符合我們良知的判定。對待惡人的唯一辦法,就是去除!

       你不行善,並非是惡人,但如果你不去惡,那就絕對是大惡。所以,格物,就是要以眼還眼,以牙還牙,就是要恩怨分明。

      【4】 善很脆弱,所以總會被惡欺負,惡很頑強,它存在的價值就是欺負惡。你越是善良,其實就代表著你越是脆弱,會被惡乘虛而入。所以當你想善良時,一定要有去惡的本事。沒有去惡的本事,你的善良不堪一擊。

      中華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千年來中華文明光芒四射,這絕不是緣于我們文化中那些“禮義廉恥”的善,而是緣于許多偉大人物有霹靂手段的去惡本領。
他們才是推動歷史進步的聖賢。

      格物,關鍵是要有去惡的本領,只有有了去惡的本領,你才有為善的資本。

       我們祛除心中賊,同樣如此。為善容易,去惡難。但你若有了自製力,有了去惡的毅力,那為善就水到渠成。

作者:度陰山  文章由中國文化院提供

熱點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860010-1105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