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以史學家司馬遷的《史記》為代表,中國傳記文學寫作傳統源遠流長。好的傳記文學可以為先賢聖者樹碑立傳,是引領國民砥礪前行的精神旗幟,也是承載民族精神、鑄造民族脊梁的重要平臺。那麼,如何寫傳記文學,傳記文學到底是客觀地記錄,還是需要有度地藝術處理呢?近日,由中國作家出版集團、中國報告文學學會主辦的首屆全國傳記文學創作會在北京舉行。會上,近60位來自全國各地的作家、評論家、專家學者就當代中國傳記文學的成就及存在的問題、傳記文學的發展及展望、傳記作家的訴求和評論家的眼光等議題分享了真知灼見。
客觀真實兼顧血肉豐滿
“當代傳記作家要以飽滿的激情、嚴謹的態度、規範的文本、精緻的行文,為民立傳、為黨立傳、為國立傳、為時代立傳,在講好‘中國故事’中貢獻才情。”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中國報告文學學會會長何建明表示,中國是傳記文學的發源地,是傳記文學傳播和影響最早、最大的國家。中國傳記文學的大發展和大景觀,不僅是在文學界,更多的是在黨史、軍史、社會歷史學界,以及廣大的專業與業餘寫作者中。作為紀實類文體的一個重要分支,有必要將傳記文學的這種獨特現象研究透、整合好,促進其健康發展。
傳記文學創作有兩個重要特點,一是客觀真實,二是血肉豐滿。評論家忽培元認為,司馬遷兼歷史學家與文學家于一身,才能遊刃有餘地完成《史記》的創作。熟悉歷史,同時又能嫻熟運用文學手段講述歷史、塑造人物,這是傳記文學作者必備的兩個基本素質。好的傳記文學作者,必須是學者與作家雙重身份的結合。在這方面,司馬遷樹立了一個難以企及的偉大標桿。
在寫作中,史學專家與傳記文學作者對真實性的理解及標準有所不同。傳記文學應該如何把握真實性與文學性這個“度”?忽培元表示,作家進行傳記文學創作的目的,歸根結底是為了記錄真實的歷史人物,而不是盲目塑造歷史上並不存在的某種離奇古怪的典型形象。這是傳記文學與虛構小説最本質的區別所在,也是傳記文學創作比虛構小説創作更加艱難的原因所在。如果離開了歷史人物、事件乃至環境的真實與真切描述,傳主就失去了真實存在的背景,也就缺失了呈現真實的舞臺。
重視二度開發
學者胡適是我國現代學人中竭力提倡傳記文學創作的文化大家。他認為,傳記文學是“給史家做材料,給文學開生路”,實質也是在論證傳記文學的文化價值與審美意義。學者高建國認為,在我國發展傳記文學有利條件非常多,一是有資源,幾千年的文明史、近代以來中國人民的偉大鬥爭、改革開放以來中華兒女追夢的生動實踐,提供了豐富的素材;二是有市場,優秀人物的人生密碼和特有的示範導向作用,對讀者特別是青少年有著巨大的吸引力,同時傳記文學還是彰顯中國軟實力和向世界講述中國故事的上佳載體;三是有優勢,這種優勢來自於黨和政府、文藝團體的重視。
“要重視傳記文學的二度開發,要形成良性循環。對於社會影響大、反響好的作品,要有計劃地納入規劃,給予經費支持,把它拍成電影、電視劇,製作各種形式的廣播節目,繪製成連環畫,在多種形式的傳播中擴大影響,以激勵和吸引更多的優秀作家投入傳記寫作。”高建國説。
文與史一手硬一手軟,或者兩手都軟,這是當代傳記文學作者感到力不從心的原因所在,而一個好的傳記文學作者必須是學者與作者身份的高度統一結合。現在面臨的另一種新困惑是,現代和後現代文學對傳記文學的真實性原則不斷提出質疑與挑戰,而現代讀者的口味也發生了很大變化。一些傳記文學作者因為受市場影響,一味地迎合市場需求,而忽略真實性的創作原則,從而使得問題出現了另外一種偏向。
對作者提出新要求
讀者期望從傳記文學中汲取人生的力量,獲得一些前行的動力,尤其從名人傳記中獲得這種力量。評論家梁鴻鷹説:“傳記文學常常是讀者的首選,希望從傳記文學中看到自身所沒有經歷過的生活。生活、人生的巨大差異和豐富性構成了讀者的閱讀期待,這是一個深邃的海洋、一個浩渺的夜空,需要仰望,需要探求。”
但同時也要看到,傳記文學同質化、模式化現象嚴重。評論家李朝全認為,傳記文學在選材上需要突破,普通人也是可以立傳的,比如説作家陳慶港的作品《十四家》選擇14個普通家庭作為觀照對象,卻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中國歷史文化名人傳”叢書首批10部作品自2013年面世以來,已産生了良好的社會影響。“中國歷史文化名人傳”叢書是中國作家協會主持的重大文化原創工程,全套叢書由作家出版社出版,計劃用5年時間出版120部作品。“傳記文學創作要把握幾個關鍵性任務:要肩負起組織、統領和擔當傳記文學事業的責任;要經常性地研究、討論傳記文學學術問題,提高研究水平;要承擔起書寫中國精神、中國氣派、中國水平的傳記文學的義務;要求傳記作家記錄歷史篇章,為人民、時代立傳;要下大力氣讓傳記文學廣泛傳播,符合廣大人民群眾的審美;要做好中國傳記文學的傳承,培育下一代傳記文學作家。”何建明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