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張愛玲 圖片來源:台灣“中國時報”
中新網8月5日電 據台灣旺報報道,張愛玲遺産執行人宋以朗指出,最新近公開的張愛玲“遺作”,要屬她自己剖析學生時代想法的《愛憎表》。此文的重構過程,日前在“張愛玲誕辰95週年紀念”學術研討會上首次發表,全文並於台灣《印刻文學生活志》率先刊登,為兩岸三地首見。
張愛玲身後,其實每隔一段時間,就有所謂的張愛玲“遺作”問世。作為張愛玲遺産執行人,宋以朗很感慨,自己是統計學背景出身,要不是父母宋淇、鄺文美,他自己從沒想過有天要成為她的遺産守護者,而他所能做的,就是在不違背張愛玲意願的前題下,整理她所留下的一切,還原更真實的張愛玲。
《愛憎表》手稿 圖片來源:台灣旺報
手稿字跡難辨且雜亂
原本宋以朗並不打算讓《愛憎表》發表,“手稿字跡模糊難辨且雜亂難以整理”,坦言自己也不怎麼懂得欣賞張愛玲,實難單憑一己之力進行;而後在香港文學評論者馮晞幹的協助下,從眾多支離零碎的手稿中重構其貌。而其中最費時的工作在於將張愛玲的字跡逐一辨讀後,一字一句搬入計算機。“像這裡,她寫‘馬OO’,其實是要寫‘馬桶蓋’(又稱馬子蓋),省筆畫她懶得寫就畫圈,因為她自己很清楚,可是我們不清楚呀!要推敲很久。” 宋以朗説。
張愛玲自述“最恨有天才的女孩太早結婚” 圖片來源:台灣旺報
迂迴曲折講自己過去
張愛玲最早提及《愛憎表》是1990年寫給宋淇夫婦的信上,提到1937年高中畢業時在校刊填過一個調查,其中她填下“最怕:死;最恨:有天才的女人太早結婚;最喜歡:愛德華八世;最喜歡吃:叉燒炒飯”故而她名為“愛憎表”。但即使是她自己,“隔了半世紀看來,十分突兀”甚至完全陌生,需要解釋,於是她花了約2個月的時間寫〈愛憎表〉但陸續擱下,始終沒有寫完。
馮晞幹指出,張愛玲《愛憎表》如《小團圓》,迂迴曲折地講自己的過去,除張氏迴環往複式寫法的文學性值得一探,另有其傳記價值;相較于自傳性小説,此文更為直述,可藉以理解張愛玲的小説及其切身經歷的關連。
馮晞幹以《少帥》為例,當中特別提17歲應具由特別意義,在《愛憎表》中可見她寫道:“我17歲那年因接連經過了些重大打擊,已經又退化到童年,歲數就是一切的時候。我17歲,是我唯一沒疑問的值得自矜的一個優點。”
重構《愛憎表》另一個重大的收穫,在於從張愛玲的草稿中,可得知她的寫作方法,首先會條列式地擬定寫作大綱,且同一段話她會反復重寫,添補內容,由此可知她為文力求盡善盡美,每篇文章皆悉心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