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中國民間文化遺産搶救工程成果叢書——《中華詩祖尹吉甫研究》近日由中國文史出版社出版。
該書34.6萬字,12個章節,主要內容有:“尹吉甫故里考”、“尹吉甫征戰獫狁駐兵平遙考”、“民歌與詩起源之別看尹吉甫出生石門溝”、“《詩經·關雎》與房縣雎山雎水雎鳩民歌考”、“尹吉甫掌政執法的物證——國寶青銅器兮甲盤考”等,是中國首部研究《詩經》編纂者的書。
該書由中國詩經學會會員、十堰市詩經尹吉甫暨生態文化研究諮詢中心主任袁正洪,歷時30年時間完成,期間蒐集有關資料百餘萬字,圖片萬餘幅。
西周太師尹吉甫是《詩經》的采風者、編纂者。《詩經》中《烝民》《崧高》《江漢》《韓奕》《都人士》《六月》等重要詩歌,乃尹吉甫之作。
中國詩經學會會長夏傳才教授認為,千百年來,人們一直追尋著《詩經》的采風者、編纂者尹吉甫究竟在哪。該書最新研究結果表明:尹吉甫,兮伯吉父仕于西周,征戰于山西平遙、河北滄州南皮縣,其子尹伯奇的故事傳説于湖北房縣和四川瀘州等地。尹吉甫故里為湖北房縣,食邑房,卒葬于房縣。
中國民間文化搶救工程專家委員會委員劉錫誠認為,房縣古稱房陵,歷史上曾有52位帝王將皇親國戚特放於此,是中國古代六大流放地之一,“尹吉甫研究一書選載了古代一些詩人咏及房陵特放地的詩詞歌賦等,不僅填補了中國民間關於流放文化領域的空白,還揭開了房縣何以被選為中國帝王將相皇親特放地的千古之謎。”
湖北房縣位於鄂西北,地處漢水流域,是《詩經·周南》采風地。《詩經·周南》中很多方言詞,至今還在房縣俗語中傳承和延用。此外,該縣境內有多個地名與《詩經》“二南”中的地名相關;有許多種動植物資源與《詩經》中所講的一致;2500多年前民歌,有些至今在房縣民間傳唱。(完)(記者 曹旭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