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在2016年的全國兩會上,來自山東代表團的全國人大代表尚瑞芬等人向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提交了一份《關於“我國中小學需調整教育目標,亟待建立以傳統文化為核心的新時期人格教育課程體系”的議案》。在這份議案中,代表們提出“在小學階段獨立設立國學課”,並指出目前國學教材存在的問題,如“國內各地區傳統文化教材不是沒有而是氾濫”“部分質量參差不齊且代表個人觀點的讀本大量流通”。
近十幾年來,面向大眾的國學圖書出版熱潮不斷,從早先的《百家講壇》主講人出版圖書,到如今的《中國漢字聽寫大會》《中國成語大會》系列圖書出版,這些圖書與電視節目聯動,因此獲得不錯的市場反響。在圖書熱銷的同時,也讓易中天、于丹、蒙曼等一批國學學術明星為大眾所熟知。
國學教材問題緣何引起代表們的重視?國學普及圖書緣何備受市場青睞?《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就此採訪了相關圖書的編寫者及出版單位。
教材編寫注重人格教育
記者早在2016年北京圖書訂貨會上便已獲悉,由教育部“十二五”規劃課題“傳統文化與中小學生人格培養研究”總課題組(以下簡稱“課題組”)研發,中國國學文化藝術中心出品,人民教育出版社、語文出版社等多家出版社出版的“傳統文化教育系列”教材的研發工作已全部完成。
“傳統文化教育系列”教材由語文出版社出版的《中國傳統文化教育全國幼兒園實驗讀本》、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國傳統文化教育全國中小學實驗教材》、東方出版社出版的《中國傳統文化教育高中通識教材》、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的《中國傳統文化教育大學實驗教材》和“全國領導幹部國學教育系列教材”組成。此外,廣東教育出版社、安徽人民出版社、吉林文史出版社、山東教育出版社、廣西人民出版社、江蘇人民出版社等分別出版了地區版《中國傳統文化教育中小學實驗教材》,地區版教材既保持了國學教育的完整性,又突出了地域文化的差異性。截至目前,該系列教材涵蓋學前教育、基礎教育、高等教育、成人繼續教育、海外漢文化教育五大類別,已出版和即將出版的教材共計700余冊,近200位各領域專家學者參與編寫、審校。
據了解,課題組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界定為國學經典、民族藝術、民俗文化三大方面,並首次提出了各階段傳統文化研究的方向和教育目標。課題組執行主任張健告訴記者,“傳統文化教育系列”教材研發工作歷時11年,與全國30余家出版社合作編寫。課題將於2016年年底結題,目前還有《維新小學語文》、《中國傳統文化教育全國中小學實驗教材教師教學指導手冊》、“全國黨員幹部傳統文化學習叢書”3套教材還在專家審讀和出版審校階段。
《維新小學語文》還未出版,就已引起媒體的關注。這套教材又名《海外華人子女小學國文教材》,主要供海外華人子女學習使用,力圖從教育理論和課程結構方面創新當代語文教學,並實現語文、國學、歷史、德育等多學科整合。張健告訴記者:“《維新小學語文》注重人格教育,顛覆了傳統教材的編寫模式,參考了新中國成立之初的語文教材、民國時期的教材以及台灣地區現行國文教材,淡化了純粹字詞義的教學規範,以期實現‘文以載道’的語文教育基本功能。”
普及讀物與電視節目聯動
與教育出版不同,大眾類的國學圖書在兼具社會效益和文化價值的同時,還需要有暢銷特質。一套不能暢銷的國學普及圖書不是好的出版物,沒有讀者的青睞便無法談及國學對大眾的影響普及。
國學圖書出版早已有之,從新中國成立後至上世紀90年代末期,國學類書籍大多以整理文獻為主,如“二十四史”(中華書局出版)、《諸子集成》(中華書局出版)等,主要的讀者群是專家學者和文史哲等相關專業的學生。而余秋雨、易中天、于丹等學者通過大眾傳媒讓國學與傳統文化走出了象牙塔,也直接催生了國學圖書的出版熱。與文獻類圖書不同,他們撰寫的讀物不再是曲高和寡,而是帶有鮮明的個人解讀色彩,並與大眾閱讀口味非常契合。
近幾年,國學普及圖書的出版發行通常與相關的電視節目形成聯動,如根據中央電視臺熱播的文化類電視節目《中國漢字聽寫大會》《中國成語大會》編寫的圖書《中國漢字聽寫大會·我的趣味漢字世界》《中國成語大會·我的智慧成語世界》就是一個成功的案例。
這兩套圖書是接力出版社少兒國學圖書板塊的項目。該社少兒讀物事業部的編輯在調研中發現,國學類少兒讀物在市場上一直有著不俗的表現,而目前讀者又有閱讀的剛性需求。接力出版社少兒讀物事業部總監李煒告訴記者:“經過調研分析,我們發現當下市場上的少兒國學類産品,多以中低端産品的形態呈現,若出版社仍以同質化産品進入,一定會被巨大的市場迅速淹沒。因此,接力社決定以高端産品進入此類市場,以打造少兒類國學板塊標誌性産品為目標。接力社很快就將目光投向了中央電視臺熱播的電視節目《中國漢字聽寫大會》。這個節目播出後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好評,經過反復溝通,出版社與節目組達成合作。”
與電視節目聯動的圖書,首先要解決從電視節目到紙質圖書轉化的內容呈現形態問題。《我的趣味漢字世界》《我的智慧成語世界》在策劃研發思路、形式包裝、內容包裝、營銷推廣等方面均有所創新,並針對受眾人群精準定位,開發不同的版本。自2014年8月起,接力社陸續出版了《我的趣味漢字世界》的2批4種圖書;2015年10月,又根據讀者反饋和市場需求,出版了針對小學生的衍生品《我的趣味漢字世界》(兒童彩繪版)。這兩套圖書在出版一年半的時間裏,累計發行近80萬冊。
數字化拓展是必要途徑
國學普及圖書是大眾傳媒輻射後的産物,國學教育圖書注重傳統文化與人格培養。這兩類圖書的編輯出版模式有別,發行渠道也不同,但圖書的編寫出版方都不約而同地向數字化領域開拓。
作為傳統文化教育系列教材與移動互聯網融合的項目,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雲”平臺于2014年11月3日啟動。該平臺由中國手遊集團與中國國學文化藝術中心聯手搭建運營。平臺採用大數據分析技術,可以有效識別用戶身份,跟蹤用戶的成長和個性發展,分析研究不同階段用戶行為和學習內容差異,並在此基礎上持續地優化學習內容。張健告訴記者,數字出版與紙質圖書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就是我,我就是你的關係。
數字化拓展不僅僅限于傳播,也是一種跨媒體的互動營銷方式。當掃碼成為一種用戶習慣時,就可以將電視節目與紙質圖書的聯動升級為互動。如2015年《中國成語大會》每期節目播出時,電視屏幕的右下方都會出現一個“掃一掃,贏大獎”的活動二維碼,活動的獎品就是《我的智慧成語世界》圖書。這個活動連續十幾期,用戶在掃描二維碼後,跳轉進入中央電視臺官方網站,頁面上就呈現出圖書封面和介紹。李煒坦言:“這種互動活動無論是從嵌入營銷的角度,還是從口碑宣傳的角度,對圖書都是一次很好的宣傳。”
而《中國詩詞大會》的相關圖書還未出版,中華書局就已經開通“詩詞中國”的微信公眾號,發佈每期節目的選手資料,並通過各種形式的活動與網民展開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