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綜藝官網

“隆中對”最能體現三國神韻 是大智慧

文化藝術 解放日報 2016年03月30日 11:04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隆中對”沒有明説,但確實以“合久必分”的形勢判斷,作為謀劃未來的大前提,由此扭轉了劉備的大局判斷、人生遭際,甚至扭轉了中國歷史,順便催生了中國文學史上影響最大的作品之一《三國演義》

  ■不以自己的利益為利益,能體諒別人的苦處;不只看重個人品行,更看到背後的客觀原因。如此處理人事,才能站得高、看得遠。曹孫劉三人麾下,人才最多的還是曹操。用人沒有戰略思維,不可能“用人不疑”,更不可能“疑人照用”

  ■諸葛亮煞費苦心、恩威並施,採用“七擒七縱”的非常策略,終於收服孟獲之後,卻不留一兵一卒,班師回朝。如此跳出通常“佔地思維”之窠臼,審時度勢,看出後續負擔甚至不穩定隱患,放棄佔地,確保主動,才是真正的戰略智慧

  如果有人問:《三國演義》應該從哪讀起?這可能會讓不少人覺得匪夷所思,“從頭唄,還能怎麼讀?”初讀當然從頭開始,但要讀出《三國演義》的道道來,從中間開始,再讀一遍,説不定更好。

  當然,這中間也不是隨隨便便什麼地方都行,而要從“三顧茅廬”開始。這是全書的中軸,一道分水嶺:“三顧茅廬”之前,劉備屢戰屢敗,被人攆得像喪家犬一般,無處可逃;而之後,就“從勝利走向勝利”,什麼道理?轉機來自“三顧茅廬”,劉備見到了諸葛亮,聽取並採納了諸葛亮的“隆中對”。

  “隆中對”最能體現三國神韻

  細數之下,“隆中對”也不過數百字,何以就此扭轉命運?無他,就因為“隆中對”是一項真正意義上的戰略規劃。

  一瞥“隆中對”,讀者容易記住的是關於曹孫劉三國各佔“天時、地利、人和”的資源優勢分析。不錯,在中國傳統思維中,辦事情能否成功就看是否具備這三項重要條件。不過,作為戰略規劃,“隆中對”的核心不在資源籌劃上,而在諸葛亮沒有直截了當地説出,卻在《三國演義》開篇第一句話裏就已表達清楚的要旨:“話説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對大局及其走勢作出清晰判斷,從中發現自己的機遇,才是戰略規劃的重中之重。

  “隆中對”之前,劉備之所以屢戰屢敗,根本上是因為劉備相信當時的大趨勢是“分久必合”。自董卓進京,天下群雄並起,形成諸侯割據的局面。苦於分裂太久,劉備欲以宗親身份,匡扶漢室,剿滅曹操,重新恢復劉氏一統江山。結果因為錯判形勢,逆水而行,只會屢戰屢敗。

  諸葛亮告訴劉備,現在的大勢不是“分久必合”,恰恰相反是“合久必分”。漢朝延續500多年,現在到了分開過日子的時候。“隆中對”沒有明説,但確實以“合久必分”的形勢判斷,作為謀劃未來的大前提,由此扭轉了劉備的大局判斷,扭轉了劉備的人生遭際,甚至扭轉了中國歷史,順便催生了中國文學史上影響最大的作品之一《三國演義》。

  想當年項羽和劉邦爭奪天下,韓信是兩家共同爭奪對象。可以毫不誇張地説,誰能爭取到韓信作為同盟軍,誰就能奪取天下。在韓信猶豫不決之時,有謀士提醒他,依附別人不如自己另立山頭,借劉項之爭,形成三足鼎立之勢。遺憾的是,韓信“有雄才無大略”,錯過了千載難逢的機會,最後幫著劉邦滅了項羽,卻在決定性戰役勝利後次日清晨的睡夢中,被急匆匆趕來的劉邦奪回帥印,直至被冤殺于未央宮。戰略規劃缺失,讓歷史錯過了原本或許可以更加精彩的“三國時代”。

  既然天下大勢仍在於“分”,那就需要考慮:我能分到什麼?進而明確,怎麼才能分到這一份?這才有了曹操佔天時、孫權取地利,而劉備以宗室身份和仁厚聲譽,把人和作為首要戰略資源的策略。

  至於後面所謂“獲取荊、益”之類,一方面算是“三分天下取其一”的目標落實,另一方面則是為未來“分久必合”積累實力。相比關於局勢走向的判斷,雖然同為戰略考慮,但分量明顯不如了。

  卷首第一句話裏埋下伏筆,到“隆中對”方才詳加展示,反映了寫作技巧,更體現出把握大局、諳熟戰略的思維功底。這不是小説作者一個人的能耐,而是中國人乃至中華民族的天賦異稟。自古以來,中國人相信“只爭朝夕”,因為嫻熟于農業,最清楚“時令耽誤不得”。但偏偏這樣的民族,同時又有一種出奇的耐心,等待時機將臨。

  “人生七十古來稀。”可是,創立周朝居功至偉的姜子牙,七十歲時還在易水岸邊釣魚,一點不著急,用的是直鉤,根本挂不住魚,純粹擺個樣子。因為姜子牙知道,著急沒用,時機不到,難以作為,乾等就是。這不,最終等到周武王起兵,需用帥才這一刻。

  這種把個人努力置於大格局之中加以籌劃的戰略思維,形象地説,猶如一個人急於趕時間,最有效的辦法不是在車廂裏使勁往前挪位置,而是買票時找到能夠最早到達的那班車。

  謀略背後是滋養智慧的氣度

  在《三國演義》中,不只是諸葛亮有戰略思維,更不是只在“隆中對”裏有。曹操滅了袁紹後,搜出好多曹營中人與袁紹私下書信往來、為自己留後路的證據。兩軍對壘,你死我活,暗中通敵,足夠拉出去“咔嚓”了。可曹操不讓人打開,而是一把火燒了,理由是:“那個時候我自己對戰勝袁紹都沒信心,底下人暗通款曲,有什麼可以責怪的?”

  不以自己的利益為利益,能體諒別人的苦處;不只看重個人品行,更看到主觀意願背後的客觀原因。如此處理人事,才能站得高、看得遠,才能得天下英才而用之。劉備雖有“人和之名”,但曹孫劉三人麾下,人才最多的還是曹操。用人沒有戰略思維,不可能達到“用人不疑”,更不可能做到“疑人照用”。

  有讀者不理解,《三國演義》中最驚險的橋段“煮酒論英雄”中,曹操既然知道“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將來劉備總會成為自己的對手,為什麼不直接拉出去砍了?豈不是明擺著作者是在故弄玄虛嗎?其實,從戰略思維的邏輯出發,很容易理解:如果不能盡收天下英雄于麾下,卻靠騙來一個殺一個,如何才能獲得天下英才之擁戴,如何才能解決戰略對手的問題?

  同樣的道理,諸葛亮煞費苦心、恩威並施,採用“七擒七縱”的非常策略,終於收服孟獲之後,卻不留一兵一卒,班師回朝。有人不解,問為何不留下官員、轄制地方,一則避免日後再反,二則正好擴大地盤。諸葛亮卻回答:“留官必須留兵,留兵必須運糧,這樣把自己套牢不算,還因為戰爭中當地人死了不少,怨憤之氣難以平息,留官後一旦産生矛盾,極易釀成大衝突。現在不留官不留兵,不用運糧,還避免了日後衝突,豈不更好?”如此跳出通常“佔地思維”之窠臼,審時度勢,看出後續負擔甚至不穩定隱患,放棄佔地,確保主動,才是真正的戰略智慧。

  據説,孟獲後人世世代代感恩諸葛亮,堅守“南人不復反矣”的祖誓。數百年之後,唐朝發生“安史之亂”,地方政府欲調孟獲後人起兵勤王,他們堅持只有朝廷徵調,才能出兵,因為“與諸葛丞相有約”。最後,朝廷詔書到了,在瀘水邊隆重祭奠諸葛亮之後,大軍才過江北上迎敵。《三國演義》 不是史書,與史實相互參照,難免真假混淆,但即便虛構只要被人記住,有時候也比塵封的史料對後世影響更大。此所謂:“活著的歷史是文化,逝去的文化是歷史。”

  行文至此,想起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出了一個真會打仗的主——號稱“沙漠之狐”的隆美爾將軍,在埃及打得英法聯軍沒了方向,最終卻未能贏得“軍事家”的稱號,只能屈居“戰將”之席。其中,一個很大的原因在於大本營讓他去北非只是為了牽制英法,隆美爾卻一味好戰,雖然戰役上贏了,但軍力消耗之後,大本營不得不源源不斷地為其補充武器彈藥,最後不是牽制英法,而是牽制了德國自己。缺乏戰略思維,視線只及于眼皮之下,如此格局何以算得上“軍事家”?

  相比之下,中國的孫子之所以被稱為“武聖”,從“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這句話就能看出來。孫子深知用兵之險,追求“不戰而屈人之兵”,如此視野開闊、思維超前,不但稱得上軍事家,而且稱之為政治家、戰略家也不為過。中國造字,特以“止戈為武”,其中有多少大智慧!

  雖有交戰,一旦和平,就給予充分信任。如此處理“國與國關係”,方顯戰略眼光。信任和由信任而形成的守約,方為最具價值的戰略資源。如今,國人面對先人的“創造性思維”,會將其自覺不自覺地歸之於“謀略”。這好比心地陰暗者眼中只有不可告人之術,而看不到謀略背後更高層次的智慧和滋養智慧的胸襟氣度。這恰恰應了古人説的,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總之,一個“善養浩然之氣”的民族,一個立志“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民族,絕不應該陷於蠅營狗茍之中不可自拔,絕不應該滿足於佔那麼點小便宜、耍些小聰明。隨著中國重新崛起為大國並越來越全面深入地走向世界,國人對堪稱民族文化之瑰寶卻散落四處的戰略智慧,該仔細收集、虔敬學習、大力弘揚乃至創造性昇華了!

  (作者顧駿 為上海大學教授)

熱點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860010-1105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