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愛公益頻道 > 大學生就業導航援助行動 >

大學生就業遇困 有一種突圍叫激情創業

發佈時間:2010年11月25日 15:0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2008年12月17日《中國教育報》第5版)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金融危機使我國經濟發展面臨的困難明顯增加,由於實體經濟受到“牽連”,用人崗位數量“縮水”,我國大學生就業遭遇了不小的困境。為破解大學生就業難題,國家和各地方都相應出臺了系列舉措來拓寬就業渠道,鼓勵自主創業就是其中之一。

  創業,聽起來很美。它吸引著不少大學畢業生躍躍欲試。年輕人充滿夢想,創業激情容易被點燃,但一想到創業可能會遇到的種種艱辛和風險,不少人又打起了“退堂鼓”。但仍有大學畢業生踏上了創業之路,並且成功創業。那麼,到底該如何理性而又大膽地創業?如果遭遇困境該如何面對?大學生創業需要哪些引導和政策保障?近日,記者採訪了幾位成功創業的大學畢業生及相關專家,希望他們的創業經歷和指導能給那些試圖創業的大學生以啟迪。

  馮軍:自主創新造就民族品牌傳奇

  在移動存儲領域,他連續8年市場佔有率第一;在數碼相機領域,他是目前僅存的一個民族品牌……2007年他一口氣成為北京奧運志願者語言培訓服務供應商等5大方面的合作夥伴,並且成為首個進駐奧林匹克博物館的中國高科技品牌;2008年他圓滿完成了“神舟七號”錄音及存儲任務,他就是“華旗愛國者”。可能不為許多人所知的是,“華旗愛國者”是一位大學生自主創業造就的具有自主創新能力的民族品牌的神話。

  1992年,“華旗愛國者”的總裁馮軍從清華大學畢業。那一年,國家鼓勵創業的氛圍變得越來越濃厚,“下海”變成了“創業”,不少智者敏銳地意識到了社會發展的新變化。這其中就包括馮軍,當時只有23歲的他懷揣200多元錢“跑”進中關村,開始了創業生涯。1993年馮軍創辦了僅有兩名員工、一個櫃臺的華旗資訊公司,其主要業務是代理電腦機箱等。創業雖從低端産品做起,但馮軍卻把目標瞄向了遠方。不管目標有多大,總要從腳下啟程。在創業初期的很長一段時間裏,馮軍每天穿梭于100多家客戶之間,挨家挨戶上門推銷。一個偶然的機會,馮軍接手了“小太陽”鍵盤的國內銷售,他將産品原來的利潤由50元降到5元,一下子打開了“小太陽”鍵盤的銷量。1994年,馮軍將小太陽標誌從鍵盤背後提到正面的左上角,“恭候”小太陽品牌的除了前所未有的市場認可外,還有鋪天蓋地的倣冒。2003年華旗資訊全新的國際化標誌——aigo愛國者正式發佈。

  “自主創新,自主品牌”一直是愛國者品牌發展的動力,依靠當初5元利潤的信譽和積累,15年來,“華旗愛國者”克服重重困難,用“1+1=11的理念”堅持探索民族品牌的自主創新之路。2007年,愛國者終於贏得了國際主流市場的認可,當年也實現了20多億元年營業額的規模。現在“愛國者”擁有17家全國平臺、4家海外分公司,並成立了多家實驗室、研究院。回想起“華旗”的發展,馮軍歸納出了“六贏”的理念。他説,“華旗”所有的決策,包括每一個人的行為標準都圍繞著“六贏”,就是“大眾、代理、員工、公司、供方、社會”參與的六方,共同獲得合理利益的滿足和發展的機會,缺一不可。就是靠“六贏”,“華旗”走進了一個良性循環。

  劉翠:勇做紡織品市場潮流引領者

  劉翠大學畢業後兩年,在江蘇省通州市創建了盛世王朝家用紡織品設計工作室。她説,創業起步的痛苦和煎熬過後,迎來的是收穫的幸福和甜美。

  2005年7月,東北人劉翠從吉林藝術學院設計學院畢業,到遼寧一家大型印染企業從事面料花型的設計研發工作。隨著對國內外市場了解的增多,她發現我國市場紡織品設計模倣現象嚴重,很難形成自己的風格,更不能將中國特有的文化底蘊進行較好的展現和詮釋。劉翠因此有了創業夢想。

  2007年4月她離了開公司。通過對家紡市場的認真考察及深思熟慮之後,劉翠決定開創自己的事業。劉翠把10萬元的積蓄全部用來投入創辦工作室,從租房到買辦公用品,從買設備到裝修,所有的一切都由她一個人來做,儘管辛苦,但導師説過的“你們要做引導時尚潮流的主宰者”,和母校一再倡導的“立大志、入主流、上大舞臺、成大事業”的就業理念激勵著她自主創業的信心——要在設計行業的廣闊舞臺上燃燒青春和激情。

  工作室成立之初,她聯合了幾名紡織品設計專業的優秀大學畢業生,組成了團隊。工作室剛剛起步,她知道首要解決的是生存問題。熬過艱難的幾個月,團隊開發的産品得到了市場的認可,但後續資金卻跟不上來了。心急如焚之時,劉翠想到了通州市人事局。通州市政府不但為大學生創業提供了很多優惠政策,還設立了1000萬的大學生創業基金。她抱著試試看的態度,將相關材料交到了市人事局。不久之後,她順利得到了8萬元的創業基金資助。

  在團隊共同的努力下,工作室設計的産品很快佔領了高端市場,擁有了自己的市場份額。在劉翠的引領下,她的團隊設計開發的1000餘款高檔次、精工藝的花型得到客戶的認可。他們的産品完全自主開發,沒有抄襲篡改問題,可以申請註冊自己的版權。這個年輕的團隊,在家紡設計的道路上越走越遠,他們正在以新銳的姿態出現在國際家紡市場上。

  楊樹軍:強烈的成功欲衝越創業瓶頸

  “專科畢業不容易找到理想的工作,逼著自己走上了創業之路。”楊樹軍這樣解釋當初的決定。2003年7月,他從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分院會計專業畢業時,還同時拿到了北京安平融信會計服務有限公司的營業執照和中青院經濟係續本的錄取通知書。從此,楊樹軍開始了邊讀書邊創業的歷程。

  楊樹軍向父母借了5萬元,又和兩個朋友湊了8萬元,開始了公司的運轉。開辦之初,公司發展舉步維艱,第一個月沒有任何收入。

  經驗不足、客戶信任度低、人員流動大是楊樹軍創業之初遇到的三大困難。他坦言,當時自己會計理論知識能達90分以上,但從業能力只能得30分。比如稅務部門的各種具體辦事細則多如牛毛,他天天沒事就泡在稅務局,看別人怎麼辦理各種事情,慢慢學習強化自己。為了解決客戶信任度低的難題,楊樹軍儘量用週到、專業的服務來説服客戶,或者讓公司裏社會經驗較豐富的員工出面與客戶溝通。由於公司規模小,激勵機制匱乏,員工流動頻繁,楊樹軍就全面熟悉公司所有部門的業務,哪缺人就堵在哪,並通過機制建設讓新人能夠很快熟悉業務。

  挺過艱難,楊樹軍挖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他説他成功“拿下”第一位客戶頗有幸運的因素在裏面。那是一家快遞公司,對方是通過查詢114找到他們的,因為按公司名稱首字字母排序,他的公司排在最前面。此後,業務量逐漸多了起來。“有人脈的原因,也有我們拓展市場的原因,也許還因為公司的地址比較好——在北京市工商局對面。”樂觀的他總把創業的成功歸結于幸運。目前,楊樹軍和他的團隊投資100多萬元,又開了2家公司,並把業務擴大到了工商代理、投資顧問等領域。

  回顧創業之路,楊樹軍認為,創業首先要有激情和成功的強烈願望。其次,要能吃苦。再其次要有敏銳的判斷力,能準確判斷出事情的真相與對錯。此外,還要有較高的業務水平。

  劉紅玲:為更多人有保障不戀安與穩

  今年32歲的劉紅玲是兩家公司的董事長。1998年秋,上海理工大學畢業的她來到江蘇省阜寧保險公司做財務管理工作。漸漸地,劉紅玲發現,保險公司銷售網絡大都不健全,險種單一,便萌生了創辦“保險超市”的想法,為消費者提供更加豐富的險種,提供更加多元化的保障選擇。在這種強烈願望的支配下,她報考了國家保險專業資格考試,為創業作準備。到了真正抉擇究竟該不該辭職走創業這條路時,劉紅玲也經歷了多個不眠之夜的反復思想鬥爭,最終不甘平庸的她毅然決然地辭去了保險公司穩定、待遇優厚的工作,開始了創業生涯。

  通過市場調研論證,她決定涉足商業保險代理領域,申請註冊成立了江蘇宏泰保險代理有限公司。要幹一番事業,一時的激情和衝動是遠遠不夠的。現實中難免會遇到令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和艱苦。當時,保險代理業務在我國剛剛起步,人們對此知之甚少。創業之初,要飽嘗上門推銷被客戶一次次趕出門的尷尬和辛酸,對一個剛出校門不久的年輕女性來説,這絕不是一般的勇氣所能承受的。劉紅玲有過困惑,但她最終堅信:開弓沒有回頭箭。跨過一道道坎,定會迎來艷陽天。困難反而激發了她的鬥志。

  談起成功獲得第一筆單,劉紅玲説,2005年冬天的一個夜晚,天上下著鵝毛般的大雪,她約一家外資保險公司的台灣籍老總見面。儘管凜冽的寒風吹得人渾身直打哆嗦,但劉紅玲堅持在風雪中等待遠道而來的客戶。深夜12點多,那位老總才趕到阜寧,當他看到劉紅玲一身“雪裝”,深深地被感動了,經過短暫的洽談之後,爽快地和她簽訂了合作協議。

  劉紅玲説,她常常忘記了自己是一個女人,身先士卒,總攬全局。有市場就有競爭,保險市場更是群雄逐鹿,誰能贏得客戶的信任誰就贏得了競爭的主動權。在創業過程中,她確立了“誠信服務、客戶至上”的理念,用真心、耐心、細心打造自己的服務品牌,贏得了一個又一個客戶的信任。幾年來,她又先後成立了6家分公司,並在去年4月註冊成立了鹽城宏泰旅行社有限公司。為回報社會,劉紅玲儘量招聘下崗人員。目前,公司的300多名員工中,有240多人曾是下崗人員。劉紅玲率領員工一起拼搏,得到了認可,2006年她被評為阜寧縣全民創業十大典型;2007年她被評為鹽城市青年創業典型,並光榮當選為鹽城市第六屆人大代表。(本報記者 姜乃強 崔立新)

  【專家觀點】

  從“找崗位”到“造崗位”

  中國青年政治院學工部副部長劉帆認為,目前,面對企業用人計劃的“瘦身”,大學畢業生們變“向他人要崗位”為“創造崗位”,激情創業不失為從就業困境中成功突圍的一種有效方法。

  劉帆認為,為提高創業成功率,大學生應該從以下6個方面入手作好創業準備:有一份完整的創業計劃書,制訂週密的資金運作計劃,為自己營造一個好的氛圍,從親歷親為到建立團隊,盈利是做企業最終的目標,作好應對各種困難的思想準備。

  劉帆表示,大學生的創業力需要激勵,也需要教育與引導,並配以制度和政策保障。為幫助大學生在創業過程中避免風險,減少失敗,少走彎路,目前國內各大高校都在積極開展創業教育,教育的形式不僅有專門的創業教育課程,還有多種創業孵化機構,為學生創業提供資金和平臺的支持。

  另外,從1999年開始,國家各級政府部門出臺了許多優惠政策支持大學生創業。黨的十七大已經明確提出了要以創業促進就業,使更多勞動者成為創業者。教育部日前提出促進就業6個方面的指導性意見,其中突出強調了創業。此外,不久前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出臺了《關於促進以創業帶動就業工作的指導意見》,提出了很多針對大學生創業的優惠政策,同時要求有關部門為大學生創業開綠燈,這些都是創業利好的消息。

  21世紀是一個充滿挑戰也充滿希望的新世紀。憑青春和智慧,憑越來越優化的創業環境,大學畢業生腳下的道路會越來越寬廣,他們一定能靠勤勞的雙手,去創造更加美好的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