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作者:劉靈爽 20歲 北京市觀眾)
(一)
2015年12月1日,《遠方的家》5週年。
日曆終於在我希望它慢點兒來的時候,還是翻到了這一頁。其實每一天在這個《家》裏,我總能感受到這個國家的變遷,以及我們每個人隨著這個時代的改變與堅守。5年了,不管你在境內,還是在港澳臺,還是在亞太其它地區,還是在歐洲,還是在非洲,還是在美洲,甚至如果你在南北極,只要你是《遠方的家》的"遠粉",我都特別想問你一句話:5年了,你,還好嗎?
(二)
我不知道有多少觀眾朋友是從5年前《遠方的家》初出茅廬的時候的那期《大隱之地 有福之州》開始看起的。在《遠方的家》最開始和大家見面的這期節目裏,我們看到了這麼幾張面孔:現《海峽兩岸》的主持人李紅;現在還在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輕鬆調頻著名的《飛魚秀》裏的喻舟;三個旅遊達人--"溫泉達人",建築師林懋達、"美食達人"陳風、"風土達人"美術老師可可,以及特約記者亞楠。還有時任國家旅遊局局長邵琪偉,他給《遠方的家》帶來了的開播祝詞。
那時,亞洲版的首播時間是北京時間19點45分,這一時段正是境內很多人看完了《新聞聯播》之後開始自己晚間生活的時候。
那時,節目的風格是跳躍的,活潑的,有達人們自己的親歷,也有已經細化到了具體人民幣價格的旅遊資訊。當然,那時已經開始有了外景記者,只不過,叫"特約記者"。
三位旅遊達人和當時的特約記者亞楠,不知道5年之後他們在哪,他們又在做些什麼。我們祝願他們一切安好,也想問問他們:
這5年,你們還看《遠方的家》嗎?
(三)
事實證明《大隱之地有福之州》這樣的嘗試是不成功的。雖然大家都很歡樂,玩兒的很盡興,但是如果只有玩樂,那這樣的旅遊,是沒有什麼意義可言的。
於是跌跌撞撞了幾個月之後,2011年7月開始,《遠方的家》真的開始去把心沉下去,去打開一個個遠方的家門了。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我想了這樣一種方式:《遠方的家》5年來誕生了6首主題歌,乾脆就把歌詞裏的話引用進來吧。因為再多的堆砌和修飾,還不如這些歌詞來的直接。
我們中國人對自己祖國的邊疆的了解其實是並不多的。《邊疆行》打開了一扇扇邊疆的門,讓我們似乎明白了,了解邊疆不多其實就是一種遺憾。然烏湖畔譚文穎的真情流露,阿裏高原上蔡麗娜給戰士們的泡腳,這些必將載入史冊的瞬間,提醒著我們:邊疆其實並不遙遠。了解邊疆其實就是了解我們自己。我們看邊疆,不應該只看德天大瀑布,不應該只是為了去追逐喀納斯的"水怪",不應該只是想在呼倫貝爾草原上縱橫馳騁,我們更應該看看今天的邊疆人,今天邊疆搭建起的中國走向世界的這座橋梁。1996年,《中國新聞》曾經行走過邊疆;15年後《遠方的家》人們在《邊疆行》裏,看清楚了邊疆的現在;而今天,絲綢之路經濟帶上的邊疆,我們又該如何讓它"流動著豐收的旋律",守住"永遠飄揚的紅旗"?
除了邊疆,似乎海對我們來説也是一種代表著長情告白的陪伴。但是《沿海行》打開的這一扇扇沿海的門,卻讓我們懂得了只是從這樣的角度來看海實在是OUT了。白雲山上王靜的縱身一躍,唐山這個浴火重生的城市裏彭祖的探訪,這些凝聚著正能量的瞬間,啟示著我們:沿海啟示並不簡單。了解沿海其實就是了解我們自己。我們看沿海,不應該只看它撐起了中國經濟多麼大的脊梁,不應該只是為了去在海裏縱身一躍釋放激情,不應該只是想在海鮮的味道裏享受生活,我們更應該看看今天的沿海人,今天沿海在中國與世界關系裏的特殊地位。《邊疆行》之後,《遠方的家》人們開始了《沿海行》;而《沿海行》裏,《遠方的家》人們看清楚了沿海的現在;幾年過去了,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上的沿海,我們又該如何讓它"激情飛揚",永遠"潮涌東方"?
(四)
在廣闊的內陸腹地裏,我們一樣看清楚了許多事情。
一條神秘的北緯30度緯線曾經讓許多人為它的神奇而展開無數不知疲倦的探尋。2001年,《東方家園》(《走遍中國》前身之一)的《北緯30度探秘》,讓很多人開始從CCTV-4的屏幕上知道了,原來還有這麼一條神奇的緯線,在影響著很多人的生活。11年後,《北緯30°中國行》把關注的角度和篇幅擴大了。《北緯30°中國行》裏,《遠方的家》人們開始了自己逆生長式的旅行。沒有"從高原向大海花開一路",而是反其道而行之,從舟山群島出發,自東向西,走到了阿裏羌塘自然保護區。這一年多的旅行裏,我們看清楚了富庶的長三角原來也有深藏其間的古老的故事,看清楚了長江中游城市群中那一碗碗熱幹面、臭豆腐裏的真滋味,看清楚了三峽工程裏庫區百姓的情懷,看清楚了天府之國的富庶並不只是因為都江堰的滋潤,也看清楚了神秘的雪域高原裏也不只是那讓人敬而生畏的高寒缺氧。有的時候神奇的緯線如果沒有神奇的故事,那也是索然無味的,而《北緯30°中國行》本身的神奇之處就在於,讓這條"美麗吉祥的中國結",更多了些陽光的溫暖。一條"灑滿陽光的路",也應該是一條充滿力量的路。
有了緯線的串聯,我們在面對這個國家的大山大川、大江大河的時候,不管多複雜,似乎都還是多了些踏實。《百山百川行》和《江河萬里行》,跨越了2013、2014、2015三個對中國具有重要意義的年份。當很多人對許多宏觀的國家戰略不理解的時候,《遠方的家》人們,選擇通過行走,以每一個個體故事的方式去展現這些大戰略裏的道理。
在山川之間,"我仁我智,無怨無悔"。當蔡麗娜成功挑戰了華山的長空棧道的時候,當王瑤潔和她的夥伴們勇敢闖過多道難關見到天山最高峰托木爾峰的時候,我們明白了,只有竭盡全力,才能看到"雲淡天高,風光才無限"。在江河之間,"挽起高山大海,依舊柔情萬丈"。當唐天驕在三亞河入海口附近的海面上自由的飛翔起來的時候,當彭祖在濠江上目睹著1999年回歸之後澳門的巨變與不變的時候,我們明白了,只有用心體會,才能感知"每一朵浪花都是夢想飛揚"。
走過了這麼多的路,光看當然是不夠的,光出鏡記者體驗好像也不過癮。於是就有了《遠方的家》人在2015年暑期的實驗--《暑假去遊學》。不同地方不同生活狀態的孩子們,面對同樣的遊學體驗,他們表現出的堅強、勇敢、團隊協作和相互守望的精神,他們對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學習,對當代中國日新月異變化的感知,讓我們這些人,也深受觸動。不管是大孩子還是小孩子,孩子都是一個國家未來的棟樑。對孩子們而言,《遠方的家》是他們最好的老師,過去是,今天是,明天一樣是。
(五)
好了,回頭看這麼多我們打開過的遠方的家門,我們還是得回到今天我們正在講述的長城的故事裏。原本我們幾乎所有的人都以為,走完了這麼多的路,《遠方的家》會進入一個選題的瓶頸期。結果出乎我們意料的是,《遠方的家》在走過了5年之後依然保持著充沛的體力。今年秋天,伴隨著"9·3"大閱兵帶給我們的心靈震撼,《長城內外》帶著一種滄桑而厚重的氣質與情懷,開始了它還在持續的旅程。是的,《長城內外》還在行走,但是它已經走過的道路卻已經告訴了我們一個無可辯駁的事實:長城,不只是國歌裏的震天怒吼,不只是好漢們的奮鬥目標,不只是歷史上的金戈鐵馬,也不只是抗日戰場上的浴血奮戰,而是一種精神,一種方式,一種力量。長城的故事,屬於中國,也屬於世界。現在人們對於長城還存在著不少爭議,但不可否認的是,長城已經化作我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個精神力量,在時刻提醒著我們:是該不忘初心,繼續出發了。
在一個個敵樓裏、一塊塊城磚旁,在長城腳下的這些都市田野,我們都能看到《遠方的家》出鏡記者的現場報道。當深刻的文化內涵通過具有一定新鮮感的調查性報道的方式展現給海內外觀眾的時候,我們能感受到這些出鏡記者在不斷行走中的成熟與自信。當然,肯定有很多缺憾,但是我們難道就不應該以發展的眼光看問題嗎?
(六)
《遠方的家》播出的這5年,是中國電視經歷新媒體挑戰最大的5年,也是中國國際傳播面臨空前挑戰的5年。在一個越來越多元化的時代裏,電視不再是觀眾唯一的選擇,越來越快捷方便的新媒體在搶佔著人們的視聽席位;而中國的周邊環境也發生了許多微妙的變化,在輿論鬥爭越來越激烈的今天,對外傳播與中國外交、企業"走出去"等一樣,面臨著巨大的現實壓力。現在奔忙在城市裏的人們,還有多少有鄉愁可言?在外漂泊的遊子,又有多少真的對祖國心懷感恩?當人們對現實社會,甚至對黨和國家、世界秩序越來越不滿的時候,大家卻似乎從未想過要停下腳步好好想想未來該怎麼走。
好在《遠方的家》給了我們一個放慢下來的機會,讓我們得以審視自己生活的這個國家,這片土地。
我們不否認,《遠方的家》是有許多問題的。面對全球受眾,怎麼把故事講透徹的同時也能講出藝術,講出味道,努力讓國內國外的更多受眾都信服、都認可,這是包括《遠方的家》在內的整個中國對外傳播體系必須面對的現實問題。如果我們的聲音傳出去了,但沒傳到別人的心裏去,那麼我們不是白敲開遠方的家門了嗎?所以解決這個問題,只能靠行走,只能靠實幹,也只能靠摸索。
我相信《遠方的家》不是一個漫無目的做事的電視欄目。在央視幾十個頻道、幾百個欄、節目裏,不見得是最好的,也不見得是收視率最高的,更不見得是微博上微信上口碑最佳的,但這群人一定是最踏實肯幹的人之一。這群以行走為基本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的電視人,也會在未來的行走裏,探索如何破解困擾欄目發展的現實問題,為中華文化的傳承與創新,為中國更好的融入世界,打開一扇更大的遠方的家門。
《遠方的家》背靠的是中文國際頻道這棵大樹。從1992年10月1日開始這棵大樹開始生根發芽,2007年元旦開始,又分出了亞洲、歐洲、美洲等枝幹。不敢説絕對是枝繁葉茂,但一定是頂天立地。如果CCTV-4是一棵樹,那麼《遠方的家》就是這樹榦裏最旺盛生長的那片葉子。不管受了多少委屈,無論前方的路到底如何,至少這片葉子還在頑強的生長,在週遭環境都不利於生長的現實條件下,一方面,適應著大勢,另一方面,也在想辦法堅持自己,甚至引領大勢。
(七)
對我們中國人來説,逢五逢十好好的慶祝一下,這是人之常情。但是到了《遠方的家》過5歲生日的時候,我覺得千言萬語,多少慶祝,都不如兩個字來的痛痛快快,這就是:謝謝。
應該謝謝這樣一個電視欄目的出現,讓我們在這個紛繁複雜的世界裏,學會安靜下來的行走,學會真誠溫暖的生活,也學會與人為善,與大自然和諧相處。
也要謝謝參與這個欄目所有重要節點裏的每一個你。沒有你們,就不可能有這樣的欄目,更不可能有它日益強大的社會影響力。
還要謝謝我們自己,因為我們選擇了這個欄目,我們沒有退路,當然,我們也深深地愛上了這條路。
更要感謝幫助敲開每一扇遠方的家門的人。或許曾經我們素不相識,或許以前我們之間什麼都不知道。但是因為這扇門的打開,讓我們之間沒有了距離,取而代之的,是更多的走心、更多的貼心、更多的誠心、更多的放心。
我作為一個和欄目一起走過來的觀眾,對《遠方的家》的感情,可能很多人都難以理解。但是這就是事實,因為這份感情,如果斷掉了,那麼就意味著我的失職,更意味著我已經失敗了。就算欄目有問題,我妥善的提出來,這也是我對欄目的關注和呵護。我不能完全改變不看《遠方的家》的人的習慣和方式,但我至少可以通過我自己的堅持去影響更多的人,讓大家一起打開遠方的家門,去傾聽門裏的一切。當然,我也在做關於《遠方的家》的實驗,因為我希望《遠方的家》不只是一個欄目,更是一個全媒體平臺;也不只是一個全媒體平臺,更是一種方式、一種態度、一種生活。
(八)
生日這一頁是早晚要翻過去的,翻過了這一頁,《遠方的家》就要進入第6年了。但過了5年之後,10、15這樣的數字也會越來越近。在這個時候我覺得我們都可以問問自己:如果再過10年,20年,我們還在行走的路上,我們還能不忘初心嗎?還能一起走下去嗎?但願我們都能給自己一個肯定的答案。
愛美麗中國,看《遠方的家》。而看《遠方的家》的時候,你能懂的,絕不只是美麗中國。
希望下個5年,下下個5年,我們都還是好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