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2 Found

302 Found


CCTV_WebServer
302 Found

302 Found


CCTV_WebServer

追尋"遠方的家"足跡 記錄我的西北邊疆行

《遠方的家》五週年觀眾作品徵集活動選登

《遠方的家》五週年觀眾作品徵集 央視網旅遊 2015年12月09日 17:14 A-A+

原標題:

    (作者:李雅靜  41歲  山西省陽泉市觀眾)

     2015年7月11日早晨7點鐘駕車出發,7月18日晚上10點鐘返回家中,歷時8天,行程5300公里,跨越山西、陜西、寧夏、甘肅、青海五省。欣賞了黃土高原、草原、沙漠、戈壁、綠洲、雪山、高山草甸、丹霞地貌、雅丹地貌以及江河湖泊的自然風光;拜訪過嘉峪關城、陽關遺址、莫高窟、鳴沙山與月牙泉、青海湖和油菜花田、倒淌河與日月山、龍羊峽水庫、塔爾寺、蘭州黃河大橋、寶塔山及楊家嶺等人文景觀。在一望無際恍若置身外星球的廣袤、蒼茫、荒涼裏,高速公路、鐵路、風力發電、光伏發電、枸杞基地、瓜田等有人類活動痕跡的地方都成了最美的風景。在這緊湊的程中,春夏交替,經歷了揚沙、橫風、冰雹(四次)等令人心驚肉跳的極端天氣,品嘗過醪糟蛋花粥、蘭州拉麵、酸湯麵、羊肉揪片兒、手把羊肉、烤肉、鍋盔、杏皮水、牦牛酸奶、李廣杏、硒砂瓜、油菜花蜜等風味美食,見識了胡楊林、沙棗樹、紅柳、旱柳、駱駝刺等沙生植物的獨特和頑強,絲綢之路,河西走廊,算是一場獨特的旅行。

     神奇寧夏,塞上江南:

     雖然這次踏上寧夏的土地只是為了中轉,但它還是以一路風景來迎接風塵僕僕的過客。恰巧歇腳的地方是去年寧夏行擦肩而過的中衛。一望無際的草原上,先是漫山遍野大風車的叢林,蔚藍的蒼穹之下顯得尤其潔白美麗,雄偉壯觀;接著地平線上出現了古長城烽火臺蒼涼的剪影。今朝依舊大風起兮雲飛揚,當年戍守的將士可曾威加海內兮歸故鄉?草原上間或有綠油油的莊稼地和菜園,那裏肯定會有村莊和人家的身影。看似貧瘠乾旱的一道道山坡上,點綴著一叢叢綠色,原來是著名的中衛枸杞的種植基地。遍地砂石的荒灘上,竟然躺滿了一隻只碧綠的西瓜,圓滾滾水靈靈的十分可愛,是中衛特産硒砂瓜。

     夜色降臨的時候進入中衛城內,感覺市容市貌齊整乾淨。中衛位於寧、甘、蒙三省區交匯處,是連接西北與華北的第三大鐵路交通樞紐,也是歐亞大通道"東進西出"的必經之地。次日吃早餐的時候經過位居市區中心的鼓樓,古色古香,三重檐歇山頂,始建於明朝崇禎四年。基座正中為"十"字形門洞,分別通四面街道。 四面門樓上均有匾額,東"鎖扼青銅";南"對峙香岩";西"爽挹沙山";北"控制邊陲",按方位反映了中衛的地理形勝。成群結隊的燕子在樓宇間飛翔盤旋,為這座小小邊城平添了許多文化的氣息。

     出發往甘肅途中經過沙坡頭。騰格裏沙漠的浩瀚沙海裏,黃河濁流滾滾橫穿而過,沙與河之間是一片鬱鬱蔥蔥的綠洲。"天下黃河獨富寧夏",寧夏"塞上江南"的美譽即是由此而來。兩千多年前的漢武帝元鼎元年,為屯兵戍邊,就曾在沙坡頭築堤引水挖渠,創造了黃河有堤壩引水的輝煌歷史。果然,駛出寧夏地界以後,一路儘是一望無垠的荒野和層巒疊嶂的荒山丘陵,幾乎滴水不見、寸草不生。大風揚起沙塵卷著飛蓬斷梗,遮天蔽日,吹得車身都有些搖晃。如果不是穿行其間的高速公路和電線林立的鐵路,荒涼得猶如置身火星。

     魅力甘肅,多彩隴原:

     "當年萬里覓封侯,匹馬戍涼州"。公元前121年,漢武帝派驃騎將軍霍去病出隴右擊匈奴,使整個河西走廊納入西漢版圖,設置武威、酒泉、張掖、敦煌四郡,史稱"河西四郡",絲路要衝,戈壁綠洲,是四座充滿了英雄氣概和浪漫情懷的城市。李白、杜甫、王維等大詩人都曾寫詩盛讚大漢王朝一代戰神的豐功偉績。武威古稱"涼州",張掖古稱"甘州",它們的名字多次出現在慷慨豪邁的邊塞詩詞中,而酒泉古稱"肅州",甘肅省就是取甘州與肅州首字而成。路過武威與酒泉,在張掖和敦煌短暫停留。

    時而陰雲密布雨滴飄灑,時而白雲舒捲陽光明媚,時而黃沙漠漠戈壁茫茫,時而花田爛漫綠樹成行。遠處祁連山脈延綿起伏的雪峰,時而在濛濛雨霧中宛若一幅水墨畫,時而在驕陽下閃爍著聖潔的銀光,恍如仙境。有時可見赤紅色的山脈,陽光照耀下十分艷麗多姿。路邊有"焉支山"、"山丹軍馬場"的標識,亦有古長城遺跡,公路恰好從古長城的城門間通過,行車駛過真有一種穿越時空的感覺。焉支山又名胭脂山,因山中生長一種"紅藍花",汁液酷似胭脂,山中婦女用來描眉涂唇而得名,古時是匈奴、月氏等遊牧民族的牧場。焉支山載入史冊已久。先有漢武帝派霍去病率兵西進,過焉支山,擊敗匈奴,奪得河西地區,打通了中原與西域交往的通道,自此,焉支山成為勝利的象徵而載入史冊。後有隋煬帝駕幸焉支山,召會27國使臣,寫下了著名長詩《飲馬長城窟》,使焉支山成為世界博覽會最早的發源地。李白曾有詩云:"雖居焉支山,不道朔雪寒,婦女馬上笑,顏如頰玉盤,翻飛射鳥獸,花月醉雕鞍",可見焉支山之美麗的風光和別樣的異域風情。山丹軍馬場是當前世界最大和歷史最悠久的馬場,由一代名將霍去病始創,距今已兩千多年,如今已經"軍轉民",宣告金戈鐵馬的冷兵器時代徹底終結。雖然沒有能夠親臨其境,只能在文字資料裏領略它們的美麗與傳奇,但是回頭想想,自己曾經距離英雄叱吒風雲、守土開疆的地方如此之近,這位英雄無論在正史裏還是演義中都是雄姿英發的男主角,還是覺得很美好。

    "不望祁連山頂雪,錯將張掖當江南"。張掖,取"張國臂掖,以通西域"之意。丹霞地質公園地處祁連山北麓,形成于600萬年前,當選為"中國最美的七大丹霞"之-。重重疊疊的的懸崖山巒全部呈現出鮮艷的橙黃色和紅褐色,"色如渥丹,燦若明霞"。在五彩斑斕的遠山、奇峰、丘陵、峽谷間穿行,恍若置身奇幻的神話世界,加上1至4號四個觀景臺之間有擺渡車代步,即使翻山越嶺也不覺得累了。七彩峽、七彩塔、七彩屏、七彩練、七彩湖、七彩大扇貝、火海、刀山等奇妙景觀令人不得不讚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匠心獨具。儘管丹霞地貌在晴空艷陽下最為絢麗好看,但還是十分慶倖午後的天氣是多雲狀態,要不人也要曬成"丹霞"了。

     暮辭張掖彩霞間,準備夜宿嘉峪關市。城以關名,聽著古風,其實是一座因國家"一五"計劃重點項目酒泉鋼鐵廠的建設而興起的一座工業城市。本來準備夜遊嘉峪關然後次日早些出發,在店主人的勸説下改變了主意。晚上九點多了,天邊尚有夕陽的余暉,清風送爽,坐在街邊吃燒烤喝啤酒,羊肉串想當然地特別好吃,長途跋涉後偷得了片刻的悠閒。

     陽光燦爛的早晨,奔赴大名鼎鼎的嘉峪關,古絲綢之路要塞,明萬里長城西端起點,西部國防重地。關城選址在東連酒泉、西接玉門、背靠黑山、南臨祁連的咽喉要地,巍巍城墻和城樓矗立於大漠邊緣,雄壯非凡。箭樓、敵樓、角樓、閣樓、閘門樓壁壘森嚴,鳴金伐鼓,旌旗迤邐,仍可以感受到當年"校尉羽書飛瀚海,單於獵火照狼山"的戰爭氣氛。登上城樓遠眺,湛藍的萬里晴空下,祁連山如玉的雪峰延綿起伏,黑山、嘉裕山壁立環拱,群山萬壑、重巒疊嶂,宛如一幅壯麗的畫卷。忽略旁邊現代化的城市建築,在古代可不就是"一片孤城萬仞山"麼?關內鮮花盛開,綠樹成蔭,廣闊的校場上彩旗飄揚,身著古裝的欽差、胡商、將士正與遊客們聯歡;關外戈壁茫茫,西風獵獵,人跡罕至,駝隊雖然用於旅遊項目,但那悠揚的駝鈴還是會令人想起古代"絲綢之路"上的商隊和旅行者。城門口處,器宇軒昂又和藹可親的"將軍"正在簽發"關照",一道城門之隔,繁華與荒涼,安居與苦旅,故鄉與異域......景色與心理的落差如此之大,怎不令人無限感慨。

     回關內在左宗棠親手種植的楊樹下乘涼片刻,進長城博物館參觀。弓箭、戈矛、令牌、馬具、鎧甲,還有將士們改善生活留下的野豬蹄等實物無不體現著古代中國的軍事、邊塞文化,那是"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的壯志豪情,是"豈曰無衣,于子同袍,王于興師,修我戈矛"的同仇敵愾之義,是"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的無私與奉獻。出口商店見到了傳説中的夜光杯,墨綠色半透明,"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倉促間未及細品。路邊有身著胡服的老者彈撥著胡琴,悠揚宛轉的琴聲在關城內回蕩,灑脫不羈中流露出淡淡的憂傷,滿滿的西域風情。出口買一杯杏皮水品嘗,清涼甘美,比以前喝過的所有飲料都好喝。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離開天下第一雄關,奔赴飛天的故鄉,夢中的敦煌。天似穹廬,四野蒼茫,像夸父追日般一路向西。長路漫漫,赤日炎炎的盡頭,三危山青黑色的山巒漸漸與白色的鳴沙山交匯。優越的地理位置,奇異的自然風光,悠久傳奇的歷史,博大精深的文化,如此眾多的光環使這座沙漠戈壁包圍的小城聞名天下。因為正是旅遊旺季,生怕露宿街頭,先進城尋找駐地。人住在消防賓館,車停于隔壁的黨校後院,十分的有安全感。下午的陽光極其強烈,晃得人睜不開眼睛,一直等到晚上七點,依舊陽光燦爛的樣子,只好戴上大草帽出門了。

    敦煌古稱"沙洲",鳴沙山就在城邊。遠遠望去高大巍峨,蔚為壯觀,山下駝隊迤邐而過,很有埃及的感覺。 不忍心給駱駝增加負擔,乘坐電瓶車到沙山中心的廣場。四週巨大的沙丘壁立環拱,沙子純凈而齊整,在光影變幻下呈現出或金黃或橘黃或粉紅或赤紅的顏色。踩著發燙的沙子一路追尋,懷著激動的心情走近沙漠中面積最小而容貌最美麗的綠洲--月牙泉。泉水形如新月彎彎,碧波盪漾,岸邊蘆葦叢生,羅布麻盛開著紫色的花朵,高大翠綠的胡楊林和旱柳掩映著古色古香的的亭臺樓閣,使人心曠神怡,寵辱皆忘,久久不想離去。鳴沙山和月牙泉,豪放與婉約,鐵骨與柔情,大概是這塵世間最奇妙最美麗的相依相伴與相知相守。歷史上的月牙泉不僅"千古不涸",而且水面、水深皆極大,有文獻記載,清朝時這裡還能跑大船。希望好好保護她吧!

    沙坡背陰處躺下歇息片刻,沙子柔軟而溫熱, 真想美美睡一覺再起來。等著對面的沙山有了陰影,決定挑戰一下自我去爬山。踩著陷在流沙中的木梯艱難跋涉,不一會兒大汗淋漓,想著山那邊一定有別樣的風景。登頂後滿懷希望地去看,依舊是連綿起伏的沙丘和更高更陡的沙山,聽説最高峰海拔有1700多米。且不管他"無限風光在險峰",縱容自己坐下觀賞絢麗的落日和晚霞,躺在山坡上繼續居高臨下地凝望靈氣四逸的月牙泉。直到十點鐘暮色降臨,天邊出現了第一顆明亮的星星,才依依不捨地起身。下山時容易多了,從山頂上以手撐地自助滑沙,胳膊睏了就站起來連跑帶跳地俯衝,童年的樂趣和少年的熱情,真是久違了。日落後涼風習習,溜達到賓館門口已快淩晨了,對面飯館吃蘭州拉麵,現場製作,味美量足價格優惠。

    次日清晨,懷著崇敬的情感拜訪文化藝術的寶庫--莫高窟。很早就特別喜歡莫高窟的壁畫,那樣多姿華彩,瑰麗神秘。只是千姿百態的飛天就足夠人們迷戀,一曲反彈琵琶令多少代人心馳神往。壁畫的題材主要有佛像、佛教故事、佛教史跡、經變、神怪、供養人、裝飾圖案等七類,此外還有很多表現當時狩獵、耕作、紡織、交通、戰爭、建設、舞蹈、音樂、婚喪嫁娶等社會生活各方面的畫作,體現了從北朝到元朝不同時期不同民族的藝術風格和特色。據計算,這些壁畫若按2米高排列,可排成長達25公里的畫廊。它的文化底蘊太深了,要想真正領略內涵,不僅需要提前做功課,而且需要觀後通過別的資料慢慢欣賞。門票價格不菲,每天限制遊客數量六千人,只開放幾個洞窟。説法圖佛光縹緲,經變圖梵音漫天,除了驚艷還是驚艷!只是看著那遙遠年代的美麗漸漸殘破和模糊,很心疼的感覺。而想想它曾經遭受的劫難,更是痛心!其實為了保護文物,即使不再開放人們也應無怨尤吧。何時能複製一座莫高窟?讓喜愛它的人可以盡情欣賞,更能使這傾國傾城的美在人間世世代代流傳下去。

    經過多年修建,莫高窟所在的地方已成為一塊綠洲,樹木繁茂,花果滿園。更有長渠引來清泉,水聲潺潺,于無邊燥熱中送來徐徐清涼。陳列館裏遊覽了幾個複製的經典石窟,眼花繚亂,目不暇接,倉促間也足以感受那曠世的美。二樓有藏傳佛像展覽,金光閃閃,寶相莊嚴,度母、妙音天女、瑜伽天女的形象尤為優美動人。一直被催促,只好依依不捨地離開,其間頻頻回首。很喜歡門口商店裏的壁畫書籤,但是實在太貴了,據説是真皮的,要想把所有形象買齊是一筆不小的款項,還是網上看圖片吧!再買一杯杏皮水解渴,仍是清涼沁人心脾。敦煌城邊川菜館解決午飯,味道不錯,量依舊豐足。啟程去往位於市西南75公里外的古陽關遺址。

     陽關,一座被流沙掩埋的古城,中國古代陸路對外交通咽喉之地,通往西域諸國最西邊防上的重要關隘,絲綢之路南道必經關口。西漢置關,因在玉門關之南,故名"陽關"。兩關遙相呼應,名揚中外,情係古今。正午的陽關大道上,平沙千里,烈日當頭,荒無人煙,廣袤的戈壁灘與廣袤的藍天相互對峙。中途下車觀看路邊奇形怪狀的雅丹地貌,大風在狀如城堡的土丘間呼嘯,吹在臉上生疼,差點兒把帽子刮跑。匆匆上車後繼續寂寞單調地走著走著,遠方的地平線上,隱隱出現了一道鋸齒形的屏障。根據這幾天的行路經驗,判斷那是一條林帶。等汽車終於駛進樹林中,感覺好像在茫茫大漠跋涉多日後忽然遊入了綠色的海洋,樹蔭匝地,水渠交錯,阡陌縱橫,瓜果滿園,頓覺渾身清涼水潤起來,真想住進路邊的農莊不走了。鑽出高大茂密的胡楊樹林,則又是黃沙漫漫的景象,橘紅色的古董灘一望無際,沙梁起伏,朔風呼嘯。昔日的陽關城早已蕩然無存,僅存一座漢代烽燧遺址,孤獨地聳立在陽關制高點墩墩山上,見證著歷史的滄桑。周圍陪伴它的是景區倣漢風格的城墻與樓闕,使這自古淒涼悲惋的關城多了幾分暖意。千年夢回,為了理想抱負,為了溫飽生計,為了對遠方的嚮往,多少將士曾在這裡戌守征戰,多少商賈、僧侶、使臣、遊俠曾在這裡驗證出關,又有多少文人墨客感嘆萬千,寫下不朽詩篇。高僧玄奘從印度取經回國,便是東入陽關返回長安。陽關,原本不過是一道關城,卻被賦予了許多哲思和詩情。即使人生從同一起點出發,也有不同的道路。"你走你的陽關道,我過我的獨木橋",抽象的對立概念如此生動地寫在陽關之下。"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道盡多少離愁別緒和萬般無奈。如今,作為一名遊客來憑吊遺址,一手抓著帽檐防止被野風刮跑,一手端著冰鎮杏皮水解渴,追古撫今,只能感慨:聚散往來今古有,陽關回首莫淒淒。

    大美青海,天境祁連:

    駛出絲路重鎮敦煌,轉入215國道線疾馳。在滿天低垂的雲幕雲海中掠過茫茫戈壁、沙漠以及充滿異域風情的阿克塞縣城,開始了215線上著名的十八里大坡爬升。這十八公里的路程中,海拔將從1680米處,沿接近筆直的道路爬升到海拔2660米的長草溝,一千余米的海拔落差猶如一次飛機的起飛爬升。進入幽深的山谷,峰巒如聚,山崖陡峭,道路曲折無已。長草溝野草萋萋,怪石嶙峋,蜿蜒的山谷將兩條著名的山脈分割開來。瀚海闌幹般的荒原邊際,路東是延綿不絕的祁連山脈,路西聳立著著名的阿爾金山脈,群山巍峨,氣勢磅薄,陽光透過厚厚的雲層投射在大山上,背陰處青黛如玉,向陽處閃亮如金,光怪陸離,奇幻莫名。接近山口的路旁發現了幾隻野駱駝,悠閒地在草地上散步吃草,憨態可掬,對鄰近它們的鋼鐵怪物一副視若無睹的樣子。翻過海拔3699米的青山埡口,天空陰雲密布,飄起了雨滴。環顧四野蒼茫,天地浩瀚,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孤獨、感慨、崇敬、畏懼的情感充滿胸臆。

    心潮澎湃又忐忑不安地走著走著,見到服務區鋼筋水泥的建築不禁一陣驚喜。寒風刺骨,冷雨如冰,崢嶸崔嵬的山脈頂部覆蓋著皚皚白雪,直接從盛夏回到了初春。在服務區套上加絨衛衣歇息片刻繼續前行。此景此境自然而然想起了王昌齡的《從軍行》: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隨著大山漸漸遠去,天空逐漸放晴,陽光下寬闊的道路一馬平川,宛若勁風中招展的的綢帶一樣撲入了青藏高原的懷抱。心情沒跟著燦爛多久,又是"陰雲慘澹萬里凝",冷雨瀟瀟,波譎雲詭,前方險峻的雪山好像盤踞蹲守的遠古巨獸般神秘可怖。韓愈的"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李白的"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就是我此時心情的寫照。直到看到了"大柴旦"的指示牌,才松了一口氣。

    大柴旦,蒙古語稱伊克柴達木,意為大鹽湖。位於青海省西北部,柴達木盆地北緣。20世紀50年代,在國家開發柴達木盆地的號召下,全國建設者紛至沓來,設立的大柴旦市成為當時柴達木盆地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後來雖然撤市改為大柴旦鎮,但是因為它獨特的地理位置,成為了過往客商歇腳的驛站,很多房間被長期包租。在7、8月份旅遊旺季,簡直一房難求。傍晚的小鎮風沙肆虐,楊樹剛剛長出嫩綠的葉子,近在咫尺的雪山散發著凜冽的寒氣。鎮政府、銀行、稅務局等機構都大門緊閉,門庭冷落,只有大大小小的賓館和飯店一派繁華景象。這樣的情形讓我想起《長相思》裏的清水鎮,一樣多省交匯的位置,一樣十萬大山環列的地形,居民一樣來自五湖四海、龍蛇混雜。真懷疑作者桐華是不是也在這裡歇過腳。晚上去停滿大小車輛的賓館後院溜達,幾顆寒星在墨蘭的天頂閃爍,分外碩大璀璨。這樣純凈的星空下容易産生錯覺,仿佛真如清水鎮的生活一般,世俗的庸常裏蘊育著驚世的傳奇與浪漫。散步的賓館老闆這時叮囑千萬把車門和房門鎖好,頓生"人在江湖飄"的危機感,早早回屋歇息了。

    早晨起來,碧空如洗,風和日麗,精神抖擻地開拔。高速公路兩旁的座座山巒呈現出赭紅、青綠或棕黃的顏色,貌似礦藏豐富的樣子。空曠的道路上車輛極少,可以大馬金刀地站在路中央扮一下瀟懶疏狂的俠客。驀然回首,道路的遠方,連綿起伏的雪峰宛如矗立於天地間的巨幅屏風,壯麗而聖潔。身旁只有陽光與風,自由自在地灑落,漫無目的地盤旋,有一種感覺叫做"浪跡天涯"。

    許久不見同伴的車跟上來,接到電話告知我們走的方向繞遠了,大概是因為導航的設置原因。準備返回方才的入口重上高速,調頭行駛後卻迷路了。在國道、高速路的上下行四條線上來往徘徊繞圈子,如果不是頭頂陽光明媚,真的懷疑遇到了"鬼打墻"。導航一時也被轉暈了,反應了好一會兒才引領我們走上正軌。想想以前書上看的,人在沙漠戈壁裏迷路,自己跟著自己的腳印兜圈子,直到精疲力竭 ,真是體驗了一把驚悚的感覺。

    天低雲近,曠野千里,遠處時有山脊嶙峋高聳,色如青銅錫鐵,形似恐龍奔走,恍然闖入了原始洪荒的侏羅紀。叢山峻嶺間漸漸出現了絢麗的丹霞地貌,五彩斑斕的群峰綿延十幾公里之長,仿佛天邊的雲霞飄落到了人間。路邊的植被漸漸茂盛起來,不時可以看到河流和水泊。不經意間,遠山腳下出現了一條大河,因為距離很遠,看不清波濤滾滾,只能見水光瀲艷。長路漫漫,一直遙遙相伴,那樣溫暖和默契。直到它的身影漸漸在青山原野間隱去,心頭不禁掠過淡淡的惆悵。又一次不經意間,單調的路邊出現了尕海湖妙曼的倩影,仿佛一塊碧藍的水晶失落在綠意寥落的荒野上。清澈的湖水裏融化著純潔的天光雲影,那樣寧靜溫柔,沒有-絲人工的粉飾和雕琢。湖邊水草豐茂,水鳥翩飛,幾匹駿馬正在悠閒地吃草。為它停車駐足,儘管身處正午的烈日下和戈壁灘的大風中,心裏卻清涼而水潤。

    尕海湖是青海湖的兩個子湖之一。 尕海湖收費站的出現和路上逐漸增多的車輛預示著:青海湖快到了。 路邊開始出現了久違的樹木,連綿起伏的橡皮山麓高高地聳立在道路前方,像一座巨大的屏障。坡高路陡,潔白的雲朵仿佛不是在天空漂浮,而是幻化成了山頂的積雪。跟隨著車水馬龍一路攀爬,登上海拔3800米的山口,眼前豁然開朗,連綿起伏的高山草甸碧綠如翡翠,滿山遍野,一望無際。綠色的海洋裏,一座座潔白的帳篷仿佛漂泊的帆船。成群的牛羊和馬匹在山野間奔走漫步,長袍皮靴的牧人搖著鞭子吆喝著來回穿梭。草原上密密麻麻開滿了粉紫、淡黃的小野花,給大地披上了爛漫芬芳的織錦,很多遊客在草地上撒歡拍照。行走了過多荒無人煙的道路,屢次在無人區穿越,忽然看到這樣生機勃勃的繁華景象,不禁喜出望外,還暗暗松了一口氣。

    過了橡皮山埡口開始一路下行,走出山谷,眼前一馬平川,綠野蒼茫。漸漸的,遙遠的地平線上現出一抹蔚藍的色彩,仿佛垂懸于天宇的巨幅紗幕,柔美飄逸,如夢如幻,又好像鑲嵌在大地上的藍寶石,純凈晶瑩,光華耀眼。毋庸置疑就是青海湖了。不愧是中國最大的內陸湖泊和最大的鹹水湖。再高級的相機也無法將這天地間的大美攝入鏡頭,只能望湖興嘆,感慨萬千。

    環湖一週需要460公里,我們走的是環湖西路。四週群山巍巍,聽説這些大山海拔都在3600~5000米之間。也許距離遙遠的原因,感覺不到它們的險峻,只覺青山嫵媚,峰頂白雪皚皚,更增妖嬈。西岸,遼闊起伏的千里草原好似一幅鋪天蓋地的綠色絨毯,五彩繽紛的野花,就像點綴其間的錦緞,數不盡的牛羊和膘肥體壯的駿馬猶如彩色珍珠灑滿草原。長長的湖畔,金燦燦的油菜花田,綠油油的青稞麥田,藍盈盈的青海湖水,最簡單最純粹的色彩,肆意任性地縱橫鋪展,大美無言!站在湖邊,碧波萬頃,水天一色,清澈的湖水宛如綠度母的眼眸,滌蕩著旅人風塵僕僕的心田。憶及多年前在青海湖裏游泳的夢境,也算夢想成真了。

    人説與聖湖的每一次的相遇都是祝福。長途跋涉,碧藍的湖水一直相伴,幸福滿滿。不知不覺間望到了湖水閃亮的邊緣,讚嘆它的博大浩瀚,又為即將離開它而悵然若失。此時正行近倒淌河鎮,空中鉛雲瀰漫,一道明亮的陽光從厚厚雲層中透射而出,照亮了道路中央唐裝美女的雕像,名為"古道流芳"。這才意識到即將踏上文成公主當年進藏的路線。盛世大唐的天之嬌女,美麗尊貴的皇家公主,為完成國家和民族的使命,遠離父母親人,告別錦繡長安,遠嫁苦寒的異域異族。以前只是當個歷史故事來看,只有身臨其境站在這塊土地上,才能真切體會那種埋藏在冰冷文字裏的溫熱情感。公主一定集美麗、健康、聰慧、堅強、溫柔于一身,否則如何能經得起如此長途跋涉和高原生活?如何應付得了那樣風雲變幻的政治局勢?如何能令雪域之王為她建造布達拉宮殿?仿佛為了印證我的感想,兩場冰雹毫無徵兆鋪天蓋地砸下來,瞬間寒氣襲人,翠綠的草甸頂部頓時白雪茫茫。沒有良好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只是這多變的氣候就難以適應。  

    倒淌河清流涓涓,溫柔可愛,根本不像它的名字一樣"非主流"。本來它也是向東流淌注入黃河的,因為地殼運動,日月山不斷隆起,阻擋了它前行的腳步,才不得不調頭向西流入青海湖。前行不遠即是日月山口,赤紅的山峰與相鄰的雪山交相輝映,壯觀而奇異,地理版《冰與火之歌》。日月山屬祁連山脈,不僅有恢宏的歷史意義,還有非常重大的地理意義。它位於我國季風區與非季風區的分界線上,地處黃土高原與青藏高原的疊合區。歷來是內地赴西藏大道的咽喉。早在漢、魏、晉以至隋、唐等朝代,都是中原王朝轄區的前哨和屏障。自從一千三百多年前,深明大義的文成公主走過日月山口,日月山便被賦予了凝重的陽關情結。藏歌悠悠,牛羊如雲,無數經幡和高昂的藏歌迎著日光漠風飄揚,表達出一代又一代人們對那美麗靈魂的深深崇敬。

    臨時起意拐去了龍羊峽。天空陰沉沉的不時灑一陣雨滴,崇山峻嶺,道阻且長,還戰戰兢兢地駛過一座被山洪衝壞的危橋。幽深而莽荒的峽谷中,忽然出現了一帶蜿蜒曲折的碧水,綠中透藍,美如琉璃,清澈閃亮,形似飛龍。看了路牌才知道竟然是黃河,不禁驚嘆不已。龍羊峽位於黃河上遊,是黃河流經青海大草原後,進入黃河峽谷區的第一峽口。站在高高的山頂眺望,大壩鎖黃河,高峽出平湖。碧波盪漾,湖光山影,比長江三峽還多幾分秀麗和柔美。返程時雲開日出,爬上一個陡坡,明媚的陽光下,巍巍雪峰在遙遠的天邊靜默佇立,碧綠的草原和金黃的油菜花田一望無垠地向地平線鋪展,好似一直延伸到山腳下,海市蜃樓般突兀而夢幻。有這樣一種風景,明明美如畫卷,卻難描難繪,哪怕只是驚鴻一瞥,就足以長存在記憶的長河裏。

    繼續朝西寧行進,由於海拔降低,一路一直下坡、彎道,有一段還是"全國公路十大危險路段"之一。路邊依然高山環繞,紅色的山峰搭配綠色的植被,分外鮮艷。山下有了繁華的村鎮和綠意盎然的農田果園,又見到了久違的樹木。從西寧市區的高樓大廈和漂亮的清真寺間穿行而過,赴塔爾寺。寺院依山就勢,錯落而建,是由眾多殿宇、經堂、佛塔、僧舍組成的一個漢藏藝術相結合的建築群,西北地區藏傳佛教的活動中心。到了寺前廣場,突降小雨,車水馬龍,一片喧囂,心情也跟著煩亂,而觀賞壁畫和堆秀等藝術是很費時間的,於是站在廣場遠觀一下,感受了一把氣氛後匆匆離開。

    從西寧趕赴蘭州,下了高速進入市區濱河路時已經夜幕降臨。城市地形狹長,南北群山環抱,東西黃河穿城而過,不時可見華燈燦爛、流光溢彩的黃河大橋。路邊樹木繁茂,綠化很好,有伏羲女媧的大型雕像。夜宿河西,本打算次日上午去河邊看看著名的"黃河母親"雕像和大水車,去博物館瞅瞅真品正品"馬踏飛燕",但清晨起來大街上就車堵人多,一派繁忙景象,有的地方還在修路,塵土飛揚,走到半路就改變主意轉向高速公路逃離。司機不聽導航指揮,上錯了高速,南轅北轍,朝臨洮方向走了幾十公里無奈返回。穿過蘭州城已臨近中午,依然擁堵如故。在一座又一座黃河大橋上上下往來,黃河流經這裡已經是名副其實了,渾黃的河水滾滾東流,河面廣闊,剽悍粗獷,頗有氣壯山河的感覺。算是大自然給予蘭州的福利吧。

     革命聖地,紅色延安:

     為滿足同志們對毛主席的敬仰之情,返程到靖邊時繞路去了趟延安,因為趕時間走的是夜路。沒想到這段70多公里的高速公路幾乎全是高架橋,數不清的下坡和彎道。夜色茫茫,路況陌生,走起來好不勞心費力。心力交瘁之餘無法一鼓作氣到延安,中途夜宿腰鼓之鄉--安塞。陜北小城也是一片高樓大廈,何處尋找漫山遍野的山丹丹花?貌似得到很多的同時,是否也失去更多?

    早晨赴延安。又見寶塔山和延河,頗感親切。初次見面的同志們更是激動,又仰望又凝視又拍照,大有"幾回回夢裏回延安,雙手摟定寶塔山"的熱情。楊家嶺的中午遊人如織,中央大禮堂路邊發現了延安文藝座談會參會人員的合影照,真是大咖雲集。想起毛主席當年于延安雪後在窯洞小炕桌上一揮而就的《沁園春.雪》,那氣勢那胸襟那眼界,怎麼也像站在崑崙山之巔。憶往昔,崢嶸歲月稠。我們永遠告別了破舊的茅屋, 卻忘不了延安窯洞溫熱的土炕;我們毫不猶豫丟掉了老牛破車, 但不能丟掉寶塔山頂天立地的脊梁。延安精神應該一直得到彪炳和傳揚。

    熱騰騰的油糕和滾滾的米酒無處可尋,涼皮肉夾饃做午餐,踏上歸程。正走到山坡上,風雲變色,大雨傾盆,夾雜著一陣陣冰雹,路面霎時一片汪洋,車輛都紛紛停靠路邊。停停走走,好不容易才衝出黑雲的籠罩的冰雹區。一路前行到毛烏素沙漠一帶,卻是滴雨未下。快到陜北的子洲縣城的時候,突然間暴雨如注,冰雹如同密集的子彈一般敲在車身上,眼前白霧茫茫,能見度一時為零。本已心生懼意,透過側窗看到一道道洶湧的洪水以摧枯拉朽之勢從山崖上狂瀉而下,更是不勝惶恐,如坐針氈。想著不能坐以待斃,咬咬牙戰戰兢兢摸索前行,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艱難地挪出子洲地界,漸漸逃離了冰雹的襲擊。前方天空多雲,路面幹幹,又是滴雨未見,真是"十里不同天"啊!

     進入呂梁地界後,不敢休息快馬加鞭,終於在天黑前走完了薛公嶺段---"全國公路十大危險路段"之一。來不及鬆口氣,又開始一趟勞心費力的夜行,所幸這段路況是很熟悉的。晚上十點安全回到家中,旅程圓滿結束。

    也許少年時代看多了武俠小説,亦喜歡邊塞詩詞的雄渾豪壯,祖國的大西北一直是我嚮往的旅行目的地。拖延到現在才成行,難道是為趕"一帶一路"的時髦?長途跋涉,風雨兼程,其實,並不在於你在沿途中看了多少風景,也不在於你是否到達了預期的目的地,而是在於你旅行中的那種心境的變化和豐富的經歷。不必刻意統計人生的旅程中能觀賞多少名勝,多少古跡,即使眼前只是一片單調的田野,依然能微笑著看陌上花開,緩緩歸矣……

我要糾錯編輯:洪琳 責任編輯:
302 Found

302 Found


CCTV_WebServer
302 Found

302 Found


CCTV_WebServer
860010-090602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