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屏霸榜的悟空給全球帶來“億點”中式震撼!

來源:央視網 | 2024年08月27日 17:01
央視網 | 2024年08月27日 17:01
正在加載

霸榜的遊戲、刷屏的他!

八月末尾,風靡全球的國産3A遊戲《黑神話:悟空》,讓外國人讀起了《西遊記》,説起了中國話。

中國神話、傳統國風、名勝古跡、非遺技藝、文化出海……各類標簽吸引全球“天命人”前來“取經”。

精緻的場面、震撼的聲效、熟悉的人物、極具深度的文案……連眩暈的3D都無法阻止“天命人”為之奔赴。熱度一路狂飆的“孫悟空”再次給世界帶來“億點”中華文化的熱血沸騰!

這不是“齊天大聖”孫悟空第一次出圈,但每一個“孫悟空”的誕生都曾經歷過“九九八十一難”。

60年,114分鐘

來源於動畫《鐵扇公主》

來源於動畫《鐵扇公主》

連環畫《西遊漫記》,來源於節目《中國文藝》

連環畫《西遊漫記》,來源於節目《中國文藝》

提起“孫悟空”的非真人形象,不如説一下ACG領域(即動畫、漫畫、遊戲)。

早在1941年的動畫《鐵扇公主》及1945年的連環畫《西遊漫記》中,“孫悟空”的漫畫形象就已經出現。不過直到1964年我國第一部彩色動畫長片《大鬧天宮》上映後,更經典的“孫悟空”形象才逐漸流傳。

孫悟空設計稿

孫悟空設計稿

二郎神設計稿

二郎神設計稿

萬籟鳴手稿,來源於上海電影博物館

萬籟鳴手稿,來源於上海電影博物館

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根據《西遊記》前七回的故事創作了《大鬧天宮》。在科技尚不發達的時代,繪製工作耗費了幾年時間,10分鐘的動畫就需要7000至10000張的原動畫。

來源於電影《大鬧天宮》

來源於電影《大鬧天宮》

《大鬧天宮》分鏡頭

《大鬧天宮》分鏡頭

籌備過程中,動畫設計浦家祥前往京劇院學習了三個月,並將所學內容融入幾段打戲之中。當時的藝術家們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創作出震撼世界的中國動畫扛鼎巨作,鑄就了中國動畫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來源於動畫片《西遊記》

來源於動畫片《西遊記》

後來80、90後的童年回憶——李劍平版動畫片《西遊記》參考了《大鬧天宮》的許多設計。

手冢治蟲與《大鬧天宮》首席動畫設計嚴定憲共同繪製的鐵臂阿童木和孫悟空

手冢治蟲與《大鬧天宮》首席動畫設計嚴定憲共同繪製的鐵臂阿童木和孫悟空

日本著名漫畫家手冢治蟲受到了萬籟鳴執導的《鐵扇公主》《大鬧天宮》的影響,開始從事動畫工作,並親自拜訪了萬籟鳴。

傳統文化與中國動畫

《大鬧天宮》非憑空想象,而是根植于中華傳統文化創作而來。

來源於節目《中國文藝》

來源於節目《中國文藝》

《大鬧天宮》美術設計張光宇根據戲曲臉譜創作出三版孫悟空形象,後依動畫需求逐漸改進。

張光宇《大鬧天宮》人物設計手,來源於上海電影博物館

張光宇《大鬧天宮》人物設計手,來源於上海電影博物館

玉皇大帝形象出自民間版畫,托塔李天王的服飾等設計取材于青銅器。為設計好魔禮青和魔禮紅,美術設計特意研究了居庸關浮雕。

來源於電影《大鬧天宮》

來源於電影《大鬧天宮》

來源於電影《大鬧天宮》

來源於電影《大鬧天宮》

場景設計講究傳統繪畫中的虛實關係,天虛地實、美輪美奐。

來源於電影《大鬧天宮》

來源於電影《大鬧天宮》

武打動作源於戲劇舞臺和中國武術。二郎神的武打動作更是取材于武生的動作。

來源於電影《大鬧天宮》

來源於電影《大鬧天宮》

《大鬧天宮》的創作團隊忠於吳承恩的原作,去掉複雜、影響觀感的內容,在改編的基礎上提出“猴性、神性、人性”三個要求,打造出了永不過時的國家級動畫之寶。

中國動畫,不只一座里程碑

動畫廣告片《舒振東華文打字機》

動畫廣告片《舒振東華文打字機》

1922年,第一部動畫廣告片《舒振東華文打字機》拉開中國動畫的序幕;

1958年,從皮影戲、剪紙、窗花等藝術形式中獲取靈感,第一部彩色剪紙片《豬八戒吃西瓜》上映;

水墨動畫《小蝌蚪找媽媽》

水墨動畫《小蝌蚪找媽媽》

1960年,取材自齊白石筆下的魚蝦形象,中國第一部水墨動畫《小蝌蚪找媽媽》上映,為世界動畫吹來淡雅之氣;

1979年,中國第一部寬銀幕動畫長篇《哪吒鬧海》蜚聲中外;

動畫《九色鹿》

動畫《九色鹿》

1981年,取材于敦煌壁畫的《九色鹿》、改編自中國民間諺語的《三個和尚》陸續上映,斬獲國際大獎;

1984年,第一部科普動畫系列片《黑貓警長》上映,主題曲至今為人傳唱;

動畫《葫蘆娃》

動畫《葫蘆娃》

1986年,經典動畫系列片《葫蘆娃》上映,成為家喻戶曉的作品;

此後,《邋遢大王奇遇記》《舒克和貝塔》《寶蓮燈》等名作續寫巔峰;

動畫《圍棋少年》

動畫《圍棋少年》

千禧年之後,《我為歌狂》《大耳朵圖圖》《圍棋少年》《那年那兔那些事兒》《秦時明月》等作品逐漸走入大眾視野。

動畫《中國奇譚》

動畫《中國奇譚》

動畫《霧山五行》

動畫《霧山五行》

近年來,《中國奇譚》《霧山五行》于傳統文化中將水墨畫發揮到極致,打造出獨屬於中國的動畫美學意境。《西遊記之大聖歸來》《哪吒之魔童降世》《長安三萬里》等動畫電影也為中國動畫探索出新的發展路線。

動畫也好,遊戲也罷。“經典”是歷經時間和市場考驗,永不過時的作品。傾注無數藝術家和文化工作者心血的作品展現了中國人的精神寫照,為中華傳統文化與世界接軌開啟先河。

這是中華文化的扛鼎巨制,也是世界的藝術瑰寶。

編輯:劉夢迪 責任編輯:鄧莫南
點擊收起全文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