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傳席:新的精神 ——談曹俊的繪畫藝術

來源:央視網 | 2024年06月18日 11:12
央視網 | 2024年06月18日 11:12
正在加載

陳傳席(中國著名的美術史家和理論家、鑒定家、畫家。中國人民大學佛教藝術研究所所長、中國美術家協會理論委員會副主任、中華文化發展促進會理事)

任何一種藝術,要想流傳於世、流傳于後,必須具有新的精神。

新的技法,未必能表現新的精神,但新的精神必有新的技法。

曹俊的繪畫藝術展現給人的是一種新的精神,也就是説,他的藝術展現出前所未有的精神狀態。藝術展現出一種新的形式,或新的技法,固然已不易,但展現出新的精神尤不易,必須具有非凡的天賦,全面的修養和超常的功力。

我曾説過,凡成功的藝術,必歷三境界。其一是神于好,其二是精於勤,其三是成于悟。曹俊少時即愛好塗鴉,沒有人指導,沒有人影響他,更沒有強迫他學畫,他就是天生的好畫,這就是“神于好”,這就是天賦——老天賦予。天賦之才也叫天才。

但是人生的第一要義還是生存。為了生存,為了就業的方便,更為了家長的囑咐,高考時,他選擇了“走滿天下都不怕”的工科,考上了山東礦業學院採礦工程專業。這個學院院址就在泰山腳下。曹俊本有藝術細胞,他以藝術家的眼光看泰山,自和一般人不一樣。於是他遊泰山,把遊泰山的感受和所見所聞寫成散文,寫成詩,寄去發表。他靠稿費維持學業。當然,他也畫泰山。他寫泰山多了,引起泰山管理者的注意。畢業後,他被分配到泰山風景名勝區管理委員會工作。

因為“神于好”,曹俊在礦業學院學習時,就從未放棄畫筆和對繪畫的研究。他並用學到的採礦知識去觀察山水和風景,又用學到的採礦知識,改造各種顏料。他在泰山風景名勝區工作期間,除了飽遊沃看了泰山之景外,尤重於泰山人文如歷代石刻,從秦朝李斯的《泰山刻石》(圖 1),到北齊的《泰山經石峪金剛經》(圖 2),一直到近現代的名家石刻,他都一一研究欣賞臨寫。至能背誦默寫。

圖 1 李斯 《泰山刻石》拓本 局部

圖 1 李斯 《泰山刻石》拓本 局部

圖 2 《泰山經石峪金剛經》拓本 局部

圖 2 《泰山經石峪金剛經》拓本 局部

由於曹俊出色的藝術天賦,感動了泰山風景名勝區的負責人。為了培養人才,決定照發工資、獎金,又送他去中央美術學院培訓兩年。他在中央美院名師的指導下,系統的學習傳統。包括不被人重視的解剖學。他在恩師陳偉生教授的的指導下,對人體和各種動物的骨骼結構、解剖關係,都熟諳於心,以至於他後來畫虎,畫各種禽鳥動的,都十分合體。(如圖 3)即使誇張,也在骨骼結構合理情況下誇張,和那些不懂解剖而胡亂誇張者不同。所以看他畫的禽鳥動物,都有很舒服的感覺(如圖 4-6)。

圖 3 陳偉生教授給曹俊講藝用解剖學

圖 3 陳偉生教授給曹俊講藝用解剖學

圖 4 曹俊 《素心旖旎》局部

圖 4 曹俊 《素心旖旎》局部

圖 5 曹俊 《望秋》局部

圖 5 曹俊 《望秋》局部

古人説:“善畫者能與古人合,復能與古人離,會而通之。”曹俊學宋畫,先是得其嚴謹,後則變之,用寫意的筆墨,畫出瀟灑的情趣。他稱之為“新宋式系列”(如圖 7-8)。“新宋式系列”看起來似宋,但又不似宋。似元又不似元,是他綜採宋元之法加上自己的意思而形成的一種新型的花鳥畫。其氣勢開張,境界闊大,筆墨淡而厚,清而純。應該實的地方,他反而虛。應該黑的地方,他反而白。應該空的地方,他反而滿,但滿而不擁塞,反而疏淡而豐富,皆別開生面。1999 年,他創作的《心弦和泉聲》(如圖 9)參加了在中國美術館舉辦的全國美術作品展覽中展出,獲得很高的榮譽,同時他賣畫也獲得很高的報酬。

圖 6 曹俊 《春消息》210cm x 300cm

圖 6 曹俊 《春消息》210cm x 300cm

圖 7 曹俊 《魂兮歸來》300cm x 300cm

圖 7 曹俊 《魂兮歸來》300cm x 300cm

圖 8 曹俊 《清涼國》78cm x 108cm

圖 8 曹俊 《清涼國》78cm x 108cm

圖 9 曹俊 《心弦和泉聲》145cm x 194cm

圖 9 曹俊 《心弦和泉聲》145cm x 194cm

但曹俊是十分自信的畫家,他自信自己將成為國際著名畫家。為了開拓視野,他于2002 年 36 歲時移居新西蘭。在新西蘭,他先是吃了不少苦,但研究繪畫不止。

他在國外,眼界開擴,開始醉心於西方的彩色世界。皇天不負有心人,同時由於他的天才穎悟,他的繪畫不久便獲得巨大的成功。新西蘭功勳音樂家、奧克蘭交響樂團指揮蓋瑞親自指揮 100 多人的西方交響樂團為他專門舉辦音樂會。新西蘭布魯斯•梅森藝術中心免費為他舉辦個人展覽。後來,他的作品在紐約與畢加索、米羅、克裏姆特、席勒、夏加爾等藝術大師的作品同時展出(圖 10—14)。波士頓學院博物館為他舉辦大型個展,美國常青藤校將他的藝術列為重點研究課題,納入教材……

圖 10 巴勃羅·畢加索 《藍色房間》布面油畫 50.8cm x 62cm 美國菲利普斯陳列館藏

圖 10 巴勃羅·畢加索 《藍色房間》布面油畫 50.8cm x 62cm 美國菲利普斯陳列館藏

圖 11 胡安·米羅 《哈裏昆的狂歡》布面油畫 1924—1925年 66cm×90.5cm 美國紐約阿爾布萊特—諾克斯畫廊藏

圖 11 胡安·米羅 《哈裏昆的狂歡》布面油畫 1924—1925年 66cm×90.5cm 美國紐約阿爾布萊特—諾克斯畫廊藏

2013 年,曹俊移居美國,他到美國各地美術館參觀學習,他到南極,觀看南極冰川夢幻般的色彩。他到北極,觀看絢爛多彩的北極光。他將這一切都吸收到他的畫中,他創作了色彩濃艷、渾厚,光亮的半抽象藝術和抽象藝術,獨樹一幟。

圖 12 古斯塔夫·克裏姆特 《吻》銀、金葉、布面油畫 1907- 08年 180×180cm 收藏于奧地利美術館

圖 12 古斯塔夫·克裏姆特 《吻》銀、金葉、布面油畫 1907- 08年 180×180cm 收藏于奧地利美術館

圖 13 埃貢·席勒 《手臂扭曲的自畫像》水彩顏料、木炭 1910 年 45.1cm x31.75cm 紐約私人收藏

圖 13 埃貢·席勒 《手臂扭曲的自畫像》水彩顏料、木炭 1910 年 45.1cm x31.75cm 紐約私人收藏

圖 14 馬克·夏加爾 《執扇新娘》布面油畫 1911 年 45.7cm x 38.1cm 美國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藏

圖 14 馬克·夏加爾 《執扇新娘》布面油畫 1911 年 45.7cm x 38.1cm 美國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藏

“荷系列”(如圖 15-16)是他繪畫的突出成就之一,乃屬於半抽象的藝術,似荷又不全似荷。他用濃墨潑灑,再以紅、黃、蘭、綠等重彩混潑于上,交融而和諧,濃艷而厚重,有一種很強的視覺衝擊力。只有幾枝荷花似之,其餘表現的是色彩,混融之美。齊白石説:“妙在似與不似之間”,其實齊白石的畫還是“似”,幾乎沒有“不似”的,而曹俊的畫才真正實現了“妙在似與不似之間”。他的題字也是半抽象的,如“飛揚目已眩”,“非名山,不留似住,是真佛只説家常。”“豁達乘長風”,等等。

圖 15 曹俊 《雲房養氣》100cm x 200cm

圖 15 曹俊 《雲房養氣》100cm x 200cm

總之,曹俊的荷系列,古人沒有,外國人沒有,近現代也沒有,乃是他的獨創。張大千也有過潑彩荷花,但張大千的潑彩屬於文人畫文秀一路,而曹俊的潑彩,卻雄渾、厚重、濃艷,更加豐富,更加潑辣,更加有視覺衝擊力。文氣而又增加了野氣,産生了不可一世之慨。

圖 16 曹俊 《思出宇宙外》78cm x 108cm

圖 16 曹俊 《思出宇宙外》78cm x 108cm

《壇經》上有一詩云:“心迷法華轉,心悟轉法華”。沉迷于傳統,不能自拔者,便為傳統所轉(左右),而“心悟”者,卻能“轉法華”,即轉動傳統,以傳統為我所用,轉出自己的心胸和所悟。曹俊便是“心悟轉法華”者。缺乏天賦之人是達不到的。

曹俊繪畫成就最高的乃是他的“宇宙系列”,乃是全抽象的藝術。抽象藝術成熟于西方,但西方藝術從古希臘到近代一直是具像的,造型十分嚴謹,而中國藝術,一直是寫意為主流,寫意藝術是不求形似的,這就是抽象的開始。可以説抽象藝術始於中國,但在西方發展到極致,完全沒有形象,只追求色彩組合之美。而曹俊的抽象藝術,首先具有色彩組合之美,它還有筆觸之美,氣勢之美,特別是他的抽象卻能使人産生想像。看了他的《開天地》,使人想起“大風起兮雲飛揚”。看了他的《三維之外》(如圖 17),使人想起“群山萬壑赴荊門”。看了他的《永恒》(如圖 18),使人想起“乾坤日夜浮”。看到他的《黃石》(如圖 19),使人想到“夕陽無限好”。看到他的《回音》(如圖 20),使人想到“萬紫千紅總是春”。看到他的《金河》(如圖 21),使人想到“黃河咆哮入崑崙”……總之,看到他每一張畫總能聯想到山川河流,風雲變幻。更多的是使人想像到有人乘坐宇宙飛船遊覽于宇宙之間。雲卷峰迴,駭濤巨浪,大地萬象,群山萬壑。這是他的抽象畫大異於西方抽象的地方。美學家認為“人在反映客觀事物時,不僅感知當時直接作用於主體的事物,而且還能在頭腦中創造新的形象。”又認為審美中感覺並不重要,“想像”的愉快才是審美的特徵。《文心雕龍•神思》又雲:“文之思也,其神遠矣,故寂然凝成,思接千載,悄然動容,視通萬里。”看曹俊的抽象畫,一是有豐富的想像的愉快,二是有思接千載,視通萬里的感覺,這是中國式的抽象。

圖 17 曹俊 《三維之外》115cm x 290cm

圖 17 曹俊 《三維之外》115cm x 290cm

圖 18 曹俊 《永恒》210cm x 500cm

圖 18 曹俊 《永恒》210cm x 500cm

圖 19 曹俊 《黃石》90cm x 60cm

圖 19 曹俊 《黃石》90cm x 60cm

圖 20 曹俊 《回音》138cm x 90cm

圖 20 曹俊 《回音》138cm x 90cm

另外,西方的抽象畫中,完全沒有形象。有了形象,反會被人詬病。而曹俊的抽象畫中有時畫一些具像的樹、或花枝,或借鑒岩畫畫一些人的(舞蹈、騎射)等,這也和現出中國藝術的特色。曹俊作畫,從不惟西方馬首是瞻,而是自作主張,自出己意,但他的主張中卻有中國審美的傳統和精神。

圖 21 曹俊 《金河》144cm x 312cm

圖 21 曹俊 《金河》144cm x 312cm

圖 22 曹俊 《希望之晨》 210cm x 300cm

圖 22 曹俊 《希望之晨》 210cm x 300cm

還要強調的是曹俊繪畫的色彩美,尤其是其色彩組合之美。他的很多顏色特別明亮,特別清純,這些色彩多數是他學習採礦專業時所得的知識而自製的。所以,不同於中外常見的顏色。

我們經常看到他的畫中一大片紅黃色,忽然進入蘭色中。象大海一樣蘭色中,忽然有幾塊象紅雲一樣飄入其中;有時很深的黑色、蘭色中忽然出現一小塊亮色;有時又是各種顏色混合在一塊,豐富而和諧;有時又有一大片如天空紅霞黃雲中又有一抹微雲暈入,十分神奇。觀者常問我,他是怎麼想起來這樣畫的。其實很多神奇的作品,一般人達不到的筆墨或色彩,都是神人假手。畫出來後,他自己也不知道怎麼畫出來的。齊白石送周恩來一幅《松帆圖》,其上題詩有雲:“鬼神所使非人工,他日何人識此翁。”白石認為這幅畫好,是“鬼神所使”,非自己人工所為。懷素説他的狂草:“醉來信手兩三行,醒後卻書書不停。”傅抱石作畫“往往醉後”。頭腦清醒時反而畫不出。一位大篆刻家説刻出來的好印是“吾腕底有鬼”。李陽冰雲:“功侔造化,冥受鬼神。”

總之,好的作品,作者必是天賦之才,曹俊也如此。

2024 年 6 月 16 日于中國人民大學

編輯:王軒 責任編輯:鄧莫南
點擊收起全文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