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航天下——海上絲綢之路的文化印記

來源:央視網 | 2023年05月17日 11:39
央視網 | 2023年05月17日 11:39
正在加載

展覽時間:

2023年5月18日至8月18日

展覽地點:

福建博物院2、4號展廳

展覽介紹:

展覽由國家文物局、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同指導,福建省文化和旅遊廳、福建省文物局、福州市人民政府、中國博物館協會聯合主辦,福建博物院承辦,聯合中國國家博物館、故宮博物院、上海博物館、中國航海博物館等35家文博機構,展出295件(套)海上絲綢之路相關文物,緊扣今年國際博物館日的主題“博物館、可持續性與美好生活”,從文化與美學的角度解讀海上絲綢之路,用典雅大氣的藝術氛圍烘托重點文物,展現古老的海上絲綢之路是一條鏈結沿線人民福祉、共同締造美好生活的航線,也是各個文明間彼此交流互鑒、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載體,肩負著全球互聯互通的使命。展覽中還以“福”作為文化基因彰顯福建、福船、福文化在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作用,立足福建,講好福建故事的同時,從國家海洋文明的層面串聯古今文化時空,帶領觀眾感受海上絲綢之路在人文和精神層面的傳承和延續。

展覽分四個部分,第一部分“碧濤帆影”先闡述海上絲綢之路的總體概念,以及以福船為代表的先進造船及航海技術的起源與發展。隨後通過對包括鄭和下西洋等重要歷史事件及沿海水下沉船的展示,揭示這是一條友好邦交之路、一條互通有無的互惠之路。第二部分“東方雅集”側重中華文明自身雅韻和深厚積澱的對外輻射,以瓷器、絲綢、茶葉三大類展品為主。第三部分“遠來物華”主要講述海外舶來品與中國海納百川的氣韻相融合,為中華文化注入新的藝術生命力。主要展示香料、玻璃器、波斯釉陶等。第四部分講述海上絲綢之路是一條“文化之路”,分藝術審美和宗教思想兩個層面來講述因彼此交融所帶來的和合共生、美美與共。最後以新時代新絲路的新面貌作為展覽總結,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一帶一路”倡議的十年間,古老的海上絲綢之路在新時代重新煥發出生機與活力,“幸福新航路”展現出沿海地區和重要港口的新建設、新發展,“一帶一路”沿線人民走出了一條更加和諧、更加文明的社會與自然融合發展的道路。

該展覽以“海上絲綢之路”的不同文化內涵為切入點,形成鏡像,彼此交相呼應,結合主題引入法門寺博物館、明魯荒王陵、明梁莊王墓、海昏侯國遺址,以及黑石號沉船遺址、“南海一號”沉船遺址、“碗礁一號”沉船遺址、大練島宋元沉船遺址、聖杯嶼元代沉船遺址等全國知名文博IP的精美文物,並重點推出國家博物館和故宮收藏的瓷器精品,以及沿海各省市的代表性文物,觀眾在飽覽物華之美的同時,還可體味海上絲綢之路上的文化交融之美、文明互鑒之意義。

重點展品介紹:

1.五代 孔雀藍釉陶瓶(福建博物院藏)

陶瓶出土于五代閩國王后劉華墓室之中,共有三件。其體量巨大、形如橄欖,頸肩間有四個環耳,肩腹部飾四道粗繩狀堆紋,通體散發著碧藍晶瑩的光澤。該類藍釉陶器産自古代西亞及中亞地區,一般用於盛裝油、香水、飲品等液體類物質。

2.宋代 定窯白釉劃蓮花紋缽(福建博物院藏)

這件定窯産的白釉劃蓮花紋缽,口徑為28.60厘米,高度為14.30厘米,通體施白釉,刻劃蓮花紋進行裝飾,屬定窯白瓷中的精品。

3.宋代 建窯黑釉醬斑紋碗 (福建博物院藏)

福建博物院的宋代“建窯黑釉醬斑紋碗”,其碗口徑12.4厘米、底徑3.9厘米、高9厘米;束口,口沿外撇,內沿下有一道凸邊,斜腹,圈足;內壁施黑釉色鷓鴣斑;外壁施黑釉,近底以下露褐胎,質地堅硬。惠洪詩中所提到的鷓鴣斑,有學者認為即此碗之紋飾,猶如鷓鴣鳥胸前的羽毛。此盞胎體厚重,造型敦厚古樸,係建窯所産茶盞中上乘之作。

4.唐代 越窯青釉八棱瓶(故宮博物院藏)

高22.5厘米,口徑1.7厘米,足徑7.2厘米

瓶直口,細長頸,溜肩,鼓腹,腹下內斂,淺圈足。肩頸相接處凸起三道棱線,瓶身通體呈凸出八棱形,滿施青釉,釉色青中泛灰。通過釉層的底部和露胎部分觀察,可見胎體呈淺青灰色,胎質十分細膩緻密。

此瓶造型、釉色等與陜西省扶風縣法門寺唐代塔基地宮出土的越窯秘色瓷八棱凈瓶完全一致,都是當時越窯所産進貢朝廷的精品,其具體用途應為信徒從事宗教活動時洗手用的凈水瓶。

5.明永樂 青花花卉紋八方燭臺(故宮博物院藏)

高38.5厘米,口徑9厘米,足徑23.5厘米

燭臺由上部燭插、中間連柱、下部臺座等三部分構成。燭插、臺座呈八方棱臺式,壁弧形束腰,下部出沿;連柱為上小下大的圓柱形;臺座高而外底中空,上出平臺,裏側有凹面以承燭淚。胎體厚重,採用分段拼接成型法。臺座外底中間有澀圈,為裝燒時用支柱墊燒所致,澀圈和足端處可見火石紅痕。燭臺內底均有3個品字形分佈的小圓孔,因燭插裏部釉的流動而封閉了小孔。裏、外施白釉,釉面肥厚瑩潤。外壁青花裝飾,自上至下飾十層紋飾,各層紋飾間以弦紋相隔。燭插自上而下飾蕉葉紋、回紋、變形蓮瓣紋,下沿繪紋飾一週,因青料暈散嚴重,紋樣模糊不清;支柱上飾錦紋,下飾纏枝菊紋;臺座的平臺內側凹面飾海水波濤紋,外周飾變形蓮瓣紋,外壁八面分飾折枝牡丹、菊花、茶花、蓮花等花卉紋八組;足墻外壁飾一週回紋。青花裝飾均使用進口“蘇麻離青”料,色調濃重艷麗,紋飾繪畫可見明顯的暈散和鐵結晶斑,迎光側視或用手觸摸,燭臺表面有凹凸不平之感。無款識。

燭臺是我國古代陶瓷産品中的傳統造型之一,遠在三國兩晉時期就已出現,如青瓷羊形燭臺、人騎獸形燭臺等。明清時期,瓷燭臺亦很流行,這類燭臺上部多呈或淺或深的碗狀,有的還裝有蠟扦。而明代永樂、宣德時期(1426~1435年)的八方燭臺造型則源自模倣西亞伊斯蘭地區的銅燭臺而成,其形制與我國傳統燭臺迥然不同。此器為永樂時期製品。

6.漢代  鎏金銅薰爐(齊文化博物院藏)

高14.3厘米,口徑9.7厘米

通體鎏金。弧形蓋,頂飾一環鈕,周圍透雕盤龍兩條,首尾銜接,龍身捲曲盤繞。子母口,曲腹,腹部微凸起一週帶紋,飾一對鋪首銜環。柄形座,中部略凸,底呈圈足狀。腹部有鏨刻銘文,內容為“左重三斤六兩今三斤十一兩”。

7.漢代  鎏金銀豆盤(齊文化博物院藏)

高10.9厘米,口徑11.3厘米

弧形蓋,子母口,曲腹,高圈足喇叭形銅座。蓋上飾有三個銅獸鈕,鉚合,蓋緣及腹部飾外凸的花瓣形紋,蓋內壁刻“木南”二字銘文。

這件器物表面的花瓣紋極富特色,它是用錘揲法製作而成,與傳統的鑄造工藝有顯著區別。一般認為金銀器錘揲工藝源於西亞地區,其花瓣紋飾很可能也源於西亞的波斯等地。自張騫出使西域後,中國與中亞、西亞乃至歐洲之間的聯絡日益廣泛地建立起來,這件器物應即西漢時期東西方世界廣泛交往的物證之一。值得注意的是,該銀器主體可能由西亞傳入中國,但銅鈕和銅圈足則符合中國傳統的使用習慣,可能是傳入後由中國工匠後配,這是漢代異域文化本土化的一種表現。

8.元代 景德鎮窯青花纏枝牡丹紋梅瓶(上海博物館藏)

高42.1,口徑5.5,底徑14,腹徑24.2 厘米

小口折沿,短頸,豐肩,腹下部內收,淺圈足,足底無釉。外壁自上而下以青花繪製紋飾五層,依次為:雜寶紋、纏枝蓮紋、纏枝牡丹紋、卷草紋、變形蓮瓣紋。主次分明,繁而不亂。青花呈色青翠濃艷,可見鐵銹斑痕,胎體細密堅致,造型豐滿。土耳其托布卡比宮藏有與此瓶造型、紋飾都極為相似的梅瓶。國內江蘇句容房家壩元代窖藏、江西高安元代窖藏、江蘇南京江寧縣沐英墓、沐晟夫婦合葬墓、湖北鐘祥郢靖王墓都曾出土過元青花梅瓶,紋飾有龍紋、花卉紋、人物紋等。

9.唐代  馬球紋銅鏡(揚州博物館藏)

直徑18.5厘米、厚1.0厘米

1965年邗江縣泰安鄉金灣壩工地出土。

鏡為菱花形,鏡背紋飾是四名騎士,手執鞠杖,躍馬奔馳作擊球狀;人與球之間襯以高山、花卉紋,顯現出在郊外運動場比賽的情景。馬球運動源於波斯,漢代傳入我國,到了唐代,此運動十分活躍,深得皇帝和貴族的喜愛,是銅鏡紋飾中的一種題材。

10.漢代  淡青色弦紋玻璃杯(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物館藏)

高5.2厘米,口徑7.4厘米,底徑4厘米。

淡青色,斂口,弧腹,自腰下內收,小平底,腹中部飾三道弦紋,高5.2厘米,口徑7.4厘米,底徑4厘米。經檢測為中等鈣鋁鉀玻璃。

中等鈣鋁鉀玻璃在印度、東南亞和廣西都廣泛分佈。這件玻璃杯與廣西漢墓出土的其他藍色調玻璃杯有明顯區別,其化學成分分佈點與印度阿裏卡梅度遺址的鉀玻璃十分接近,器形也與該遺址出土的一件玻璃杯殘件相似,因此判斷其應是産自印度。

11.唐代  長沙窯青釉褐斑貼花雙係瓷壺 (湖南省博物館藏)

高22.2厘米,口徑11.5厘米,底徑15.8厘米。出自印度尼西亞勿裏洞島海域“黑石號”沉船。

大口,圓唇外卷,短直頸,八棱形短流,三股曲柄,三股雙係,筒形深腹,大平底。流及係下飾模印椰棗紋貼花,上涂褐色斑塊。胎色米紅,外施白色化粧土,沒上化粧土的部分顏色青黃,形成鮮明對比。通體罩透明青釉不及底,釉面光亮如新,釉層薄、開細小片,釉色均勻,略有垂釉現象。器內輪制痕跡清楚,底足略修。模印處稍內凹,有窯裂。在窯址、遺址和墓葬中少有保存如此完整、釉面如此光亮的長沙窯瓷壺。

長沙窯是興起于中晚唐的一個商業性瓷窯,長沙窯興于中唐,盛于晚唐,衰于五代,窯址位於長沙市望城縣銅官鎮至石渚湖一帶。中國史書上雖未見長沙窯的記載,在唐詩中卻能覓其芳蹤。唐代詩人李群玉(808~862)有詩《石渚》雲:“古岸陶為器,高林盡一焚。焰紅湘浦口,煙濁洞庭雲。迥野煤飛亂,遙空爆響聞。地形穿鑿勢,恐到祝融墳。”詩中的石渚窯就是長沙窯。

長沙窯在中國陶瓷史上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是我國第一座彩瓷窯;首創高溫銅紅釉;第一個引詩書畫藝術裝飾瓷器的窯口;第一批由中外文化共同孕育出的絢麗之窯。長沙窯青釉褐斑貼花椰棗紋瓷壺的流及雙係下分別飾有一串帶果實的椰棗紋。椰棗樹是阿拉伯地區特有的常見高大喬木。椰棗紋是長沙窯瓷的一種重要裝飾紋樣,大量出現在長沙窯壺、罐等器物上,這是伊斯蘭文明烙在長沙窯瓷上的印記被中華文明吸收和融合。此壺出自印度尼西亞勿裏洞島海域“黑石號”沉船。黑石號為一艘晚唐阿拉伯貿易商船,沉沒的時間大致在公元826年之後不久。1998年被印尼漁民發現,1998~2001年由德國公司打撈,以其出水地有大黑石而命名為“黑石號”。後來該船整體被新加坡聖淘沙機構收藏。

12.明代 永樂十七年“西洋”銘文金錠(湖北省博物館藏)

長13、兩端寬9.8、中寬4.6厘米,重1937克。2001年湖北鐘祥長灘鎮大洪村梁莊王墓出土。

正面鏨刻有“永樂十七年四月 日西洋等處買到/八成色金壹錠伍拾兩重”銘文,表明此金錠金料是鄭和船隊第五次下西洋時在“西洋等處”購得。錠銘“八成色金”,與實測含金量83.24%相符;“伍拾兩重”,實重1937克。

13.元代  金鑲淡黃色藍寶石帽頂(湖北省博物館藏)

通高4.8、直徑5.2、厚0.05-0.1厘米。2001年湖北鐘祥長灘鎮大洪村梁莊王墓出土。

該帽頂底座的覆蓮瓣面上爪鑲紅寶石、藍寶石、綠松石,座頂端“拴絲鑲”1顆較大的淡黃色藍寶石。

梁莊王朱瞻垍,明仁宗朱高熾第九子,明宣宗朱瞻基異母弟。梁莊王墓,是梁莊王朱瞻垍與王妃魏氏的合葬墓,隨葬大量的金銀珠寶次於定陵,隨葬的金、銀、玉器和珠飾珠寶種類繁多,製作精美,保存完好。其中珠飾寶石多達3400余件,文物用金量高達200公斤,用銀量400公斤,用玉量800公斤。各種鑲嵌的寶石有7000多顆,其中紅寶石、藍寶石、祖母綠、金綠寶石等四大名貴寶石,産地都不在國內,可能來自東南亞,可能與當時鄭和下西洋有關。

14.唐鎏金鴻雁紋銀茶槽子、鎏金團花銀碢軸 (法門寺博物館藏)

1987年陜西省寶雞市扶風縣法門寺唐塔地宮出土。

銀茶碾:通高7.1厘米,長27.4厘米,寬4.4厘米,重1168克。

銀碢軸:輪徑8.9厘米,厚2.2厘米,軸長21.6厘米,重524克。

鎏金鴻雁紋銀茶槽子捶揲鏨刻成型,紋飾鎏金。通體呈長方形,由碾槽、轄板、槽座三部分組成。鏨有鴻雁、流雲、天馬等紋飾,底有鏨文:“鹹通十年文思院造銀金花茶碾子一枚並蓋共重廿九兩,匠臣邵元,審作官臣李師存,判官高品臣吳弘慤,使臣能順”。轄板等處有刻文“五哥”、“十六字號”等字樣。

銀碢軸,澆鑄成形,由執手和軸餅組成,碢軸中心飾蓮瓣團花,紋飾鎏金,各鏨鎏金蔓草紋,一端鏨刻“拾柒字號”四字,軸餅有鏨文,鏨文為“碢軸重一十三兩 十七字號”,餅面刻有“五哥”字樣。

鎏金鴻雁紋銀茶槽子、銀碢軸,是配套使用的碾茶器,用於將烤好的茶餅進行碾碎,這組茶碾出土于法門寺博物館,是唐僖宗供奉的御用茶器具之一。普通茶碾有木質、瓷質,宋代《大觀茶論》説“碾以銀為上”,此茶碾為皇家用品,為“文思院造”。文思院為唐代宮廷的內廷機構,管理宮廷手工業作坊的衙門,歸內庫管轄,專為皇室製作金銀工藝品。鎏金鴻雁紋銀茶槽子、銀碢軸均刻劃有“五哥”,唐僖宗為唐懿宗第五個兒子,在冊封皇太子前,宗室內都以五哥相稱,這組器物是僖宗未即位前就使用的茶具。

編輯:韓丹 責任編輯:
點擊收起全文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