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卡福州——“開閩王出手,有福之州成重鎮”

來源:央視網 | 2023年05月17日 21:11
央視網 | 2023年05月17日 21:11
正在加載

東岐碼頭的階梯依然清晰可見,登文道的斑駁古意默默傾訴著與遠航探索的深厚淵源……自明代始,福州港便逐漸取代了泉州港的官方港口地位,鄭和下西洋的壯舉至今仍被大眾所津津樂道,視為永恒傳奇。作為今年國際博物館日的主會場城市,福州是海絲之路重要的參與者和見證者。有福之州納百祥,愛拼會贏!

帆起海港

正因向海而生,自古以來,“以海為田”都是福建與其他地區民眾不同的生産方式。閩越人“習于水鬥、便於用舟”,故有“閩在海中”之説。福州就是一座伴海而生、因海而興、拓海而榮的港口名城。

提到福州海絲之路的歷史典故,必然離不開鄭和七下西洋的舟師以福州長樂太平港為休整補給、招募水手的基地。不過,福州在漫漫海絲之路發展過程中地位的建立並非一朝一夕,五代十國的王審知建閩功不可沒。因唐代陸上絲路一度阻斷,大量外貿由陸向海,王審知利用福州靠江面海的地理優勢開闢甘棠港。“閩越之境,江海通津”,這奠定了福建“海上絲綢之路”對外貿易的格局,也使得他成為了後人眼中的開創人物。

打卡文物

1、琳瑯滿目的外銷瓷

明代是中國瓷器發展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時期——官窯至臻至美,民窯相映成趣。而就在這一時期,貿易體制也較之唐、宋、元時期發生了變化,引領瓷器外銷進入到了一個新階段。

福州本就有著悠久的制瓷歷史,當“天時、地利、人和”,時代造就,該是發力的時候了!不但有福建本地燒造的建窯瓷器,還有景德鎮窯、龍泉窯等各色制瓷都匯聚于這座“有福之州”的港口,銷往世界。

宋代建窯黑釉醬斑紋碗 福建博物院藏

宋代建窯黑釉醬斑紋碗 福建博物院藏

建盞,唯一為茶而生的器具——如此評價是不是相當撩人好奇心?建盞在中國陶瓷史中的一席之地不言而喻。放眼海絲之路的影響,在日本茶道的形成過程中,建窯生産的兔毫盞等被日本茶人推崇備至。

關於其燒造,引用故宮博物院官網對建窯的詞條註釋,是我國宋代著名的以燒造黑釉瓷器而聞名於世的瓷窯,其遺址位於今福建省建陽市水吉鎮。考古發掘證明,建窯創燒于晚唐、五代時期;宋代是建窯的興盛時期,主要燒造為適應當時“鬥茶”需要的黑釉茶盞,依據釉面上所形成的氧化鐵結晶斑的不同,品種有“兔毫”“鷓鴣斑”“曜變”等稱謂。“兔毫紫甌新,蟹眼清泉煮。雪凍作成泥,雲間未垂縷。”這意境,你細品。

宋龍泉窯青釉雙魚洗 藏于中國國家博物館

宋龍泉窯青釉雙魚洗 藏于中國國家博物館

青如玉,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磬,龍泉青瓷是我國青瓷工藝的歷史高峰,宋代窯工創造的龍泉青瓷則是將早期青瓷和唐代越窯青瓷發揮到了極致。南宋龍泉窯青瓷以翠青釉色著稱。由於該時期使用石灰鹼釉,經過多次素燒和多次上釉,使釉層厚而不流,釉色青翠似玉,瑩潤典雅,色澤以梅子青、粉青為最,深受當時的宮廷賞識。所以,當龍泉青瓷經海絲之路走向世界,自然很難不被人愛。

清景德鎮窯釉裏紅竹石芭蕉紋玉壺春瓶 藏于福建博物院

清景德鎮窯釉裏紅竹石芭蕉紋玉壺春瓶 藏于福建博物院

在明清時期,景德鎮陶瓷融工藝、雕塑、書法、繪畫、詩詞于一爐,成就陶瓷業新高峰。彼時,景德鎮外銷瓷在中西海上貿易中交易量節節攀升,引領了西方的審美潮流;其高超的制瓷技藝,引得西方人專程來華定制瓷器,進一步推動了東西方的文化交流。

海絲之路上的瓷器貿易代表的不光是經濟行為,更是文化交流的特殊方式。人稠物穰的盛景,令人神往。

2、鄭和的長樂情結

明代、福州長樂、海絲之路,這幾個關鍵詞都指向了一位重要代表人物,他就是鄭和。國人對感情的表達素來習慣含蓄,但文物能讓我們讀懂幾分鄭和的情結。

鄭和鐘 藏于中國國家博物館

鄭和鐘 藏于中國國家博物館

現藏于中國國家博物館的鄭和鐘(即三清寶殿銅鐘),是紀念鄭和下西洋極為難得的實物資料之一。該鐘為復釜葵口雙龍柄鐘紐,其上鑄有“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等銘文;鐘肩表面浮印十二組雲氣如意紋,腹中部以雲水波浪紋為母題,還鑄有八卦、雲雷等紋飾。它是鄭和第七次出使西洋所鑄造,旨在祈求出海航行平安。

而第七次,也是鄭和最後一次下西洋。再看此鐘,回想鑄鐘人,這大概就是文物的溫度和情感所在吧。

鄭和是真實的歷史人物,而非傳説中的神,但他的精神卻已然超越了人的物質局限性,成為了象徵。正如他下西洋所帶的“中國白”——德化瓷。

明德化窯何朝宗塑渡海觀音立像 藏于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

明德化窯何朝宗塑渡海觀音立像 藏于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

“中國白”是歐洲對明清時期福建德化生産的白瓷的通稱。它們以質取勝,以白奪目,獨具特色,被視為中國白瓷的傑出代表。它們看似平淡,卻不失質感,追求類玉、類白,追求君子之德、自然之美,是美好生活的重要載體,更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代表。

雖歷代志書對德化白瓷的記載不多,但德化縣境內星羅密布的古代瓷窯遺跡、世界各大海域古代沉船出水,以及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出土的德化白瓷、國內外諸多博物館留傳至今的大量珍藏,都是德化白瓷深受中外人民珍視和當年廣銷外海的實證。

當中的大師級代表人物,首推明代何朝宗。儘管生活在宗教信仰盛行的明晚期,但他的作品一改正襟危坐、禮儀束縛下的沉悶壓抑,自然、淡泊、空靈,一種始終堅守與保持理想人格形態的風格,直達觀者心。

十世紀波斯孔雀藍釉陶瓶 藏于中國國家博物館

十世紀波斯孔雀藍釉陶瓶 藏于中國國家博物館

而提到走過福建海絲之路的瓷器,福建博物院收藏的重器——五代波斯孔雀綠釉陶瓶不能不提。這件器物無論是器形,紋飾或釉色都很特別,經過考古學家考證,這類陶瓶産自於古代西亞及中亞地區,一般用來盛裝油、香水、飲品等液體,極有可能是在五代十國時期通過泉州港或福州港從西亞流傳到福建。

滔滔閩江東流,福建與海絲之路的傳奇仍在續寫……

編輯:韓丹 責任編輯:
點擊收起全文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