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昌碩:以金石之力創海派新風

來源:中國藝術報 | 2021年03月03日 13:31
中國藝術報 | 2021年03月03日 13:31
正在加載

強其骨 吳昌碩

強其骨 吳昌碩

  “出藍敢謂勝前人,學步反愁失故態。”這是吳昌碩對待藝術創作的態度。晚清的大環境,文人畫流派和皇室扶植的宮廷畫日漸式微,此時的上海作為通商口岸,已成為新的要地,而海上畫派由於在傳統中國畫上大膽改革創新、融合外來藝術技法、作品體現時代生活等因素獨樹一幟,其代表人物吳昌碩就是這樣的畫家——他主張學古人而自出胸臆,在前輩的基礎上創造自己的風格。從家鄉彰吳村走向湖州、杭州、嘉興、蘇州、上海,一路走來,吳昌碩從書畫金石的“另類旁觀者”逐漸成長為海上畫派的後期領袖,王一亭、陳半丁、陳師曾、潘天壽、沙孟海、錢瘦鐵、諸樂三、王個簃——隨著吳昌碩1912年定居上海,培養了諸多藝術大師,不僅支撐起“海派百年”的輝煌局面,也塑造了屬於他個人的人生傳奇。2月10日至5月5日,由中華藝術宮(上海美術館)主辦,浙江省博物館、西泠印社、上海博物館聯合主辦的“金石力草木心——吳昌碩與上海”藝術作品特展在中華藝術宮展出,展覽以百餘件吳昌碩詩、書、畫印等代表作呈現其藝術風貌

  吳昌碩的繪畫成就于上海,當時的海上畫派有“前海派”與“後海派”之分。“前海派”在清末盛行,以細膩秀雅為特點;辛亥革命後,伴隨北京前朝文人遺老的南下,帶來了“金石風”。吳昌碩的畫風與“金石”有著不解之緣,就像沙孟海説:“昌碩先生以詩、書、畫、印四絕雄視一世,一般看法,他的最基本功夫是放在書法上的。”吳昌碩在篆書上用功最深,據《吳昌碩年譜》記載:“1858年前後,15歲時吳昌碩受父親吳辛甲影響,開始學習篆刻。他在1914年所寫的《西泠印社記》中曾經回顧過‘予少好篆刻,自少至老,與印不一日離’。”特別是石鼓文,這部被歷代書法家視為學習篆書的重要範本,吳昌碩臨習得最多、也把它運用得最獨到。他把書法、篆刻的行筆、運刀、章法、體勢融入繪畫,使得作品具有金石味。

達摩像(中國畫) 吳昌碩

達摩像(中國畫) 吳昌碩

  在吳昌碩平生所作最大人物畫《達摩像》中,中鋒石鼓線條果敢、瀟灑、厚實,揮就出的幾條衣紋醇韻十足,猶可見其手持椽筆的氣勢。畫中雖未見石鼓字,但石鼓氣韻卻撲面而至,以重、拙、大的力量感形成意趣;而在《芙蓉拒霜圖》《疊石蘭花圖》等寫意花卉中,這種金石之功也得以體現。就像吳昌碩自己所説:“我平生得力之處在於能以作書之法作畫。”

  吳昌碩40歲時拜任伯年為師,他在紙上僅畫了寥寥數筆便讓任伯年看到了金石味,任伯年説他書法功底深厚,不妨以篆書的筆法畫花卉、草書的筆法畫枝幹,“變化貫通,不難其奧訣也”。儘管吳昌碩“沒有任伯年繪畫上的那種靈巧秉賦,他的技巧和題材範圍也沒有什麼不同尋常之處,但他是一位強有力的藝術家。他以符合書法要求的筆墨為基礎,運用海上畫派典型的形和強烈的色彩去組織構圖,完美地將詩與畫統一起來。詩如此經常地與畫相伴,有時還決定著畫面。他的早期作品色彩十分豐富,隨著年齡的增長,他的筆墨愈發蒼勁。”著名漢學家、藝術史學家邁克爾·蘇立文認為。

  篆筆寫梅蘭,狂草作葡萄。吳昌碩把梅花畫得像酒盅一樣大,有人因此譏笑,他不以為恥反而將畫筆伸得更廣了,於是有了飽滿的桃子、甜碩的荔枝、鮮嫩的大白菜……一改傳統文人畫的重清雅格調,大膽引入西洋紅、赭石、花青作花卉木石,加上老辣的筆法和雄強的氣勢,把濃厚妍麗與金石之氣交相輝映,令人耳目一新。人們也在他的花果蔬菜中看到中國繪畫史上一種新的生活、新的情感。吳昌碩也造就了海上畫派雅俗共賞、大氣謙和的藝術風格。

  開埠通商後的上海很快成為金融、工商業繁榮的大都市,這種形勢之下,藝術創作的內容和服務對象也發生了變化,此時中國的文化精神品格呼喚著新的繪畫,吳昌碩就是這場變革的倡導者。在20世紀二三十年代的上海,吳昌碩享有很高聲譽,自他以後,海派被注入了新的含義:既有深厚的傳統,又富有變通的精神。他被推舉為上海書畫協會會長,包容各種畫風、相互交融,中國畫也開闢出了一個世紀新風。

芙蓉拒霜圖(中國畫) 吳昌碩

芙蓉拒霜圖(中國畫) 吳昌碩

  吳昌碩的藝術影響了後來的許多畫家,許多近現代繪畫大師出自其門下,包括王一亭、趙雲壑、吳茀之等多位“海派”畫家、“京津畫派”的陳師曾、齊白石,黃賓虹、傅抱石、李可染也無不受到他的影響。在他的諸多學生中,王一亭是傑出者之一,他從最初的裱畫店學徒,在日本發跡為成功的商人。在上海,王一亭是藝術家的慷慨支持者,他曾率領一個20人以上的中國藝術家團體赴日訪問,並於東京上野舉辦展覽,引起轟動。九一八事變後,他還聯絡書畫界義賣,捐助東北抗日義勇軍。作為畫家,王一亭一方面表現出任伯年對他的影響,另一方面則表現為吳昌碩對他的影響。趙雲壑在吳昌碩親傳諸弟子中,藝術風貌最為接近吳昌碩,不僅圖式形貌緊緊跟隨,筆墨氣質上也較為一致。潘天壽在登門拜訪吳昌碩後,深得器重。相識未久,吳昌碩即以篆書對聯“天驚地怪見落筆,巷語街談總入詩”相贈,肯定其繪畫與詩文的天賦。潘天壽在學養基礎上提出“強其骨”的概念,使得繪畫發生了不同的面貌。吳昌碩還説:“阿壽學我最像,跳開去又離開我最遠。大器也。”潘天壽“師其意不師其跡”,堅持自身特色,學吳昌碩也曾一度有意擺脫吳氏畫風。吳昌碩在上海這塊海納百川的土地上從事藝術創作、培養弟子,從他給王個簃的印稿點評中,可見“渾樸”“欠古”“朱文欠自然,多寫篆字便能佳”“古意可掬”等字跡,簡潔卻體現出他對“古雅美”的追求。這些藝術主張特點經由弟子們發揚傳播,為書畫的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吳昌碩從石鼓碑帖中食得了“金石力” ,從仕途跌宕起伏中養就了“草木心”,更有一種強烈的人文擔當精神。即使在自己早年生活困頓時,也沒有忘記濟世的抱負:“海內谷不熟,誰憐流民圖。天心如見憐,雨粟三輔區。”儘管生活窘迫讓他無奈,但藝術之道總是充滿剛正之氣,一掃傳統文人畫的纖弱柔美,飽滿向上,一派磅薄氣象,像菊花那樣勇鬥西風。吳昌碩在積貧積弱的中國近代史上,用濃墨重彩書寫下文化自強的精神品格,就像他的篆刻《強其骨》,不僅是以刀筆力圖“強其骨” ,還要民強、國強,要見鐵骨、見風骨。

編輯:韓丹 責任編輯:
點擊收起全文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