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講述黃河故事:中國國家畫院奏響“黃河頌”

來源:中國網 | 2021年01月15日 15:34
中國網 | 2021年01月15日 15:34
正在加載

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千百年來,奔騰不息的黃河哺育著中華民族,孕育了中華文明。1月11日,由中國國家畫院主辦,中國國家畫院創研規劃處、《中國美術報》社承辦的“黃河頌——中國國家畫院黃河文化主題寫生創作作品展”在中國國家畫院美術館拉開帷幕。

用藝術的方式講好黃河故事

中國國家畫院院長盧禹舜介紹到,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黃河文化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為深入挖掘黃河文化蘊含的時代價值,用藝術的方式講好黃河故事,按照文化和旅遊部關於黃河文化主題美術創作的統一部署,中國國家畫院積極開展了這次關於黃河主題創作活動,組織本院70余位藝術家,深入黃河流域九個省區的48條線路采風寫生。大家深入生活、紮根人民,採集最生動、鮮活、豐富的一手素材,為黃河主題美術創作打下堅實基礎。為了表達黃河的歷史感、厚重感、現實感和成就感,中國國家畫院的藝術家們運用不同的材質、手法、語言,在前人的基礎上,力求將新的藝術語匯與時代精神結合,創作出主題鮮明、氣象闊大、豐盈清新的藝術佳作。經過中國國家畫院藝委會的嚴格評審,此次共展出入選的創作及寫生作品近200件,以藝術的方式再現了新時代黃河文化的傳承和保護成果,展現了新時代黃河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時代風貌,做到了“思想精深、藝術精湛、製作精良”。

藝術家在寫生中收穫更多新思考、新創造

為積極響應文化和旅遊部藝術司黃河文化主題美術創作項目的實施,中國國家畫院鼓勵大家深入黃河沿線的最基層,為黃河主題美術創作打下堅實基礎。從西藏的那曲到甘肅的劉家峽,從黃土高原到入海濕地,都留下了中國國家畫院藝術家們的足跡、感動和思考。

中國國家畫院副院長張江舟認為,中國國家畫院積極組織開展黃河主題創作,這既是中國國家畫院的責任,也是一種榮譽。中國國家畫院承擔著中國美術的創作和研究工作,同時在全國美術界又發揮著示範導向作用,對黃河的主題性創作,一定會為中國美術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發揮重要的作用。中國國家畫院高度重視,不僅組織畫家到實地寫生,而且還羅列了很多和黃河人文、歷史、自然風光、民風民俗等相關的主題,畫家們根據自己的繪畫專長,選擇了最適合也最願意表達的一些主題。這次展覽集中了中國國家畫院藝術家的作品,我們不難從作品中看出其中蘊含的藝術家的情懷,以及他們希望通過美術作品更好地去挖掘、發現與傳揚黃河主題文化的責任心,展覽無論從大文化的角度還是對美術創作本身,都將發揮積極的作用。

中國國家畫院原副院長紀連彬認為,中國國家畫院積極參與“黃河頌”主題性創作活動,是希望藝術家能在藝術創作過程中受到鼓舞和激勵,使藝術家收穫更多藝術上的新思考、新創造,能夠有針對性地表現出中國社會發生的巨大變革,使自己的作品有更為針對性的表達,真正創作出無愧於時代具有中國風格的藝術作品。

中國國家畫院美術館館長何加林談到,“黃河頌”展覽作為中國國家畫院今年陸續推出的一個主題美術創作展覽,是一個既有宏大敘事,又有講好中國故事的創作行為,代表了國家畫院對於黃河主題文化的一種理解,也是每位藝術家通過自己藝術語言去表現黃河、讚美黃河的藝術水平的呈現。展覽不論是從主題還是從藝術表現形式,都具有時代性,同時也體現了它的積極意義。參展的畫家都曾到實地去采風寫生,用不同的觀察角度去表現了他們心中的黃河,用自己不同的藝術語言、藝術風格來歌頌黃河、讚美黃河。從展出的作品來看,每位藝術家都是十分投入的,他們通過寫生、收集素材到整理、構思和後期創作,都是用自己的一片真情去描繪他們心中的黃河。

中國國家畫院創研規劃處處長董雷表示,此次黃河文化主題美術寫生創作展,全院藝術家積極響應創作動員,分赴黃河沿線近50條采風寫生線路,收集了大量一手素材,為黃河文化主題創作打下了堅實基礎。黃河沿線壯美的山川景觀、宏偉的水利工程和一個個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在藝術家們的筆下生動呈現,這既是一種內心情感的藝術表達,更體現出中國國家畫院藝術家們的家國情懷和使命擔當。在弘揚時代經典、謳歌民族精神的同時,通過不斷地揣摩、塑造、細化、昇華,呈現了這場黃河文化主題的視覺盛宴。作為項目的參與者,將主題性與藝術性打磨融合找到完美呈現方式,積累了寶貴的創作經驗。

中國國家畫院交流合作部主任尚可認為,中華民族有著悠久的歷史與燦爛的文明,從不同維度對歷史的追索,或者從不同視角對民族文明的考察,會更加激起人們的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而且這也是藝術創作獲取重要素材的來源。黃河被譽為中華民族的象徵,有著深厚的歷史積澱,遺存了多樣的文化和地域風俗。以“黃河頌”為主題進行美術創作,是中國國家畫院踐行“講好中國故事”的重要舉措,美術家可以根據各自的現實體驗以及個人對主題的理解,以不同的語言去表現黃河的歷史與現代的發展,揭示民族精神或人民的夢想。可以説,這種主題性創作對弘揚主旋律,倡導社會主義文藝方向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和示範作用。作為中國國家畫院的美術家,表現重大歷史題材,反映新時代的新風貌,描繪人民生活的巨大變化是重要的使命與任務,通過不斷地創作,提升作品質量,繁榮美術事業,促進精神文明建設。

“黃河頌”呈現藝術家對生命的深刻闡釋

中國國家畫院作為文化和旅遊部直屬的美術創作和研究機構,組織黃河文化主題創作,既是一種責任,也是一次挑戰。

中國國家畫院山水畫所所長方向認為,大家基本上都能夠緊扣主題,把各自的藝術特點通過創作反映出來,因此呈現出來的效果很不錯。他表示,主題性創作一定要深入到生活中去,有自己的體會和感受,畫面才有這種鮮活的藝術感染力,否則,只會呈現空洞浮誇的狀態,這次展覽比較成功的一點,就是作品都體現畫家在現場的感覺。

中國國家畫院人物畫所所長李曉柱談到,人物畫所23位畫家參與本次展覽,從去年八月份到現在,大家分赴黃河流域寫生采風,最後拿出了滿意的作品,效果很好,不同的風格表達了每一位藝術家的不同感受。黃河流域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它承載了中華民族的文化精神,大家對它的理解超越了這條河流本身,黃河水是流淌進中國人血液裏的,它承載了中國人的喜怒哀樂和生生不息的精神,所以這次創作是主動的、深刻的。透過這些作品的表象我們看到的是每一位藝術家對生命的深刻闡釋。

中國國家畫院花鳥畫所所長喬宜男認為,首先,這個展覽的主題非常切合時代精神和時代需求。黃河文化的中心思想是“雄強博大”和“厚德包容”,這兩個方面正是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文化屬性。“雄強博大”是中華民族的精神支柱,這種自強不息的精神具體到我們民族文化個性上就是“厚德載物”和包容各種不同的文化因子,這次展覽的作品都反映出了這兩點。其次,花鳥畫所在這次創作活動中完成的都非常好,以前大家畫的花卉情景都是一枝一花一草一木,通過這次寫生,大家認識到自然界的整體生命意象更加珍貴。國家對黃河的治理不僅是對自然生態的改善,更是對“人類與自然和諧共處”的實際行動。“黃河頌”展中的花鳥畫作品反映出了生生不息的生命意象。

中國國家畫院書法篆刻所所長魏廣君表示,此次展覽與以往相比,其不同之處在於藝術家在形式、材料以及內容方面予以許多新穎性的探索,于精神上閃爍著樸實與絢爛,作品中透露著昂揚的生命力。今天看了展覽,我們自己的內心也分外感動。中國國家畫院書法篆刻所組織了專職畫家前往黃河沿岸進行考察寫生,從中原腹地到青藏高原,對沿線的博物館碑刻、摩崖書法進行考察和臨寫,根據自己的全新體驗,在內容和形式方面,每位藝術家創作出與以往不同的新面貌,給觀眾帶來了新的體驗和視覺感受。以後我們的書法創作更加需要加大精神的正能量,為社會的新發展形勢做好服務工作。

黃河激蕩著藝術家的創造情懷

中國國家畫院油畫所所長趙培智談到,黃河精神就是中華民族精神!是一種象徵!日夜不息、奔騰向前的黃河塑造了中華民族百折不撓、自強不息的精神,這條河及其精神,需要我們保護、傳承,給予我們一種力量。作為一名畫家有責任深入挖掘黃河文化蘊含的時代精神和時代價值,如何講好“黃河故事”,是全體畫院畫家的創作任務和目標,為此大家分批前往黃河沿線各地展開寫生采風,根據各自的選題展開創作,力求將各自的藝術語言與時代精神相結合,將傳統語匯進行現代性的轉換,充分體現了畫家們的文化自信。油畫所的畫家全力以赴地投入到創作當中,發揮每個人的語言特點進行選題和創作,反復推敲和深入表現,努力畫出具有藝術感染力的作品來。

中國國家畫院版畫所原所長楊越認為,在此次“黃河主題寫生創作”中,版畫所的幾位藝術家從寫生到創作都非常投入,他們從不同的視角把對母親河的感情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沙永匯對黃河兩岸的利民工程和生態保護的建設深有感觸,其作品以大場景表現新時代再造天人和諧的偉大壯舉。羅貴榮、康蕾、喻濤以自己獨特的版畫語言表現沿河寫生的所見所聞,描繪當下黃河流域的風土人情和新的面貌。在談到自己的創作時楊越表示,其作品以佳縣古城為創作素材。被稱為“雄關漫道,千年古城”的佳縣是一座黃河灘上的石頭城,黃河在城下蜿蜒奔流而過。漫步城中,石頭城高低錯落,香爐寺的晨鐘暮鼓向人們講述著歷史的過往,處處都留有歷史的痕跡和記憶。毛澤東同志曾在這裡轉戰,是佳縣的民間歌手唱響了《東方紅》。正是黃河流域深厚的歷史文化和壯闊的自然景觀打動了藝術家們,使這次寫生創作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康蕾的三聯張作品從上遊的鄂爾多斯傳統煤化工轉型,到中下游的濟南鵲山新顏,最後流向黃河出海口東營的海上石油城。在黃色基底的背景下,運用大量青綠色反映了如今黃河沿岸城市群的高質量發展,體現了黃河沿岸的新生態、新面貌。

中國國家畫院雕塑所原負責人王藝認為,此次中國國家畫院“黃河頌”主題作品展無論是內容還是形式都十分豐富,體現了中國國家畫院藝術家在自覺承擔國家主題性創作的責任和擔當。黃河自古以來就是中國文藝的重要主題,作為中華民族精神的象徵,引發著藝術家的嚮往,觸動著藝術家的心靈,激蕩起藝術家的創造情懷。在此次黃河采風寫生過程中,雕塑所的藝術家也都積極地參與其中,根據自己的選題,深入黃河沿線地區,這個過程雖然短暫,但切實讓我們從歷史、生活和生態等多個維度,更進一步地感受、感觸到了黃河,體驗了黃河文化和民族精神。王藝此次帶來的作品《黃河大合唱》,創作構思源於抗日戰爭時期謳歌中華兒女不屈不撓、保衛祖國的大型合唱《黃河大合唱》。在作品中,他將大合唱中最初傳達出來的英雄般的、巨人般的視覺審美形象,改以憨態可掬、童真稚趣的小兵人形象,以此形成一種更加符合當下審美訴求和更加便於普及青少年審美教育的主體形象,整體承續了《黃河大合唱》中承載的堅強不屈、勇往直前的堅毅精神,在視覺建構層面延續了《黃河大合唱》中蘊含的統一性與集中性。

在中國國家畫院理論研究所副所長陳明看來,中國國家畫院舉辦的“黃河頌”主題展打破了黃河題材的局限,以中國畫、油畫、版畫、雕塑等多門類進行展現,通過多元化的形式語言和風格,突出體現偉大的黃河精神,具有強烈的時代感,同時也具備深刻的歷史意義和文化意義。展覽藝術家中既有成果卓著的老一輩大家,也有年富力強的中青年畫家,他們的語言風格紮根傳統,又不同程度地表現了個性化追求,反映了中國國家畫院創作群體的總體面貌和專業實力。此次展覽的順利展出,體現出中國當代美術創作的豐富多元,同時也是當代主題性創作欣欣向榮的一個生動例證。

經過幾個月的采風寫生創作,參展的藝術家們不斷錘煉主題,推陳出新。作品既有現實題材的宏大敘事,也有山川風貌的寫意呈現,力求以藝術的方式再現新時代黃河文化的傳承和保護成果,再頌黃河的精神豐碑。

編輯:韓丹 責任編輯:
點擊收起全文
掃一掃 分享到微信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