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頻道 > 健康快報 > 正文

美籍華人專家:艾滋病疫苗投入使用至少還需5年

央視國際 (2004年07月20日 09:19)

  相關:艾滋病專題—關愛生命

  發明“雞尾酒療法”治療艾滋病的美籍華人科學家何大一19日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説,他領導的研究小組目前已研製出用於預防艾滋病的兩種脫氧核糖核酸(DNA)疫苗,這兩種疫苗的一期人體臨床試驗已在美國進行,但疫苗正式投入使用至少還需5年。

  正在此間參加2004全球華人生物科學家大會的美國洛克菲勒大學教授何大一説,他們從去年11月開始在美國進行這兩種DNA疫苗的一期臨床試驗,45名志願者接受了試驗。他説:“從一期臨床試驗的初步結果來看,這兩種疫苗是相當安全的。”

  他説,這兩種DNA疫苗帶有一種艾滋病病毒株(HIV-1)的5種基因,該種病毒株在中國雲南、廣西、新疆等地因靜脈注射吸毒而感染艾滋病的患者體內很常見。

  現任美國艾倫戴蒙德艾滋病研究中心主任兼首席執行官的何大一説,他們還計劃在年底對另外一種艾滋病疫苗進行人體試驗。研究人員將5種HIV-1基因嵌合入了一種安全性極高的牛痘株內,因此這種疫苗被命名為改進中的安卡拉牛痘。

  何大一説,他的研究中心一直與中國醫學科學院等中方機構有著良好的合作,將來可能會在中國開展艾滋病疫苗的人體試驗。

  根據國際艾滋病疫苗行動組織最近的一項報告,全球19個國家目前正在就30種艾滋病疫苗進行小規模人體試驗,其中的大部分疫苗是在最近4年內研究出來的。

  從事艾滋病研究20多年的何大一説:“艾滋病疫苗研究是一個複雜艱巨的過程,我們目前只跑了馬拉松的第一步”。

  統計數字顯示,到2004年,全球艾滋病病毒攜帶者達3800萬人,2003年約有290萬人死於艾滋病。

  何大一説,雖然目前的治療能在很大程度上延長艾滋病患者的生命並提高他們的生活質量,但全世界有條件接受抗病毒治療的患者仍為少數。

  他説:“防治艾滋病需要綜合措施,在目前沒有特效藥物的情況下,開發預防性疫苗是抗擊艾滋病的重要一環。”(完)

責編:回春  來源:新華社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