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頻道 > 健康快報 > 正文

中國各界呼籲媒體致力消除對艾滋病患者歧視

央視國際 (2004年07月14日 17:55)

  相關:艾滋病專題—關愛生命

  日前于清華大學舉行的首屆艾滋病報道研討會上,與會專家和媒體記者一致認為中國新聞界應該共同努力,攜手打造一個更加寬容和理性的艾滋病報道環境。

  中國現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約84萬人,其中艾滋病患者約8萬,分佈在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

  各界一致認為目前中國艾滋病防控所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對於艾滋病患者和感染者的歧視。

  十年前因輸血感染艾滋病毒的李想坦言:“我不喜歡記者。”在他看來,當今社會對於艾滋病人的歧視,媒體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長期關注中國艾滋病形勢的前傳媒工作者歐迪龍認為,現今中國一些媒體對於艾滋病進行的相關報道有失準確和全面,缺乏人情味,同時對接受採訪的患者、感染者及其家人沒有做到有效的保護。

  歐迪龍説,出現在媒體報道中的艾滋病患者或感染者多與吸毒、性有關,在許多照片和文字的描繪下,他們都給公眾留下了驚恐的印象。實際上,絕大多數患者和感染者看上去和健康人群並無區別。

  清華大學當代中國研究中心主任、社會學家李楯教授認為,作為“效果放大器”的媒體應積極致力於消除社會對於艾滋病的種種歧視。

  李楯説:“對艾滋病,存在著雙重污名化——不僅這個病很討厭,而且患者和感染者本人會被認為是有問題的。而事實上死於艾滋病相關疾病的人並不比死於事故或自殺的人多,且感染者是與你我一樣的人,甚至是處境更差的人。”

  國家人口和計劃生育委員會所做的一項調查顯示,89%的受訪者是通過大眾媒體獲得艾滋病相關知識的。

  李楯説,媒體應努力反對和消除對艾滋病患者、感染者及其家人的歧視,充分發揮其在危機處理中的作用,以構築政府與民眾之間良性的、有效的溝通平臺。因為消除歧視、減少恐慌不僅僅有利於社會穩定,對防控艾滋病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健康教育所艾滋病信息資源中心項目協調人司馬傑提出,對於艾滋病的報道應該更加全面。艾滋病並非意味著坐以待斃,許多感染者的獻身説法令人欽佩,而很多家庭收養艾滋孤兒更是讓人感動。

  長期從事艾滋病報道的新華社高級記者熊蕾提出了“平視”和“透視”的原則,即對於有關艾滋病感染者的採訪報道應待之以平常心,而非總是將其定位於所謂的“弱勢群體”。同時,此類報道應力求深度,尋根溯源。(完)

責編:回春  來源:新華社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