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 國家地理報道
(2003年7月7日CCTV.com阿為北京報道)後天,北極科考的大部分隊員和記者將從全國各地匯集上海,登上雪龍號駛往大連,這意味著中國第二次北極科考的序幕即將拉開。

  今晚的在線嘉賓國家海洋局極地考察辦公室曲探宙主任介紹説:北極地區由於獨特的自然條件和地理位置,與南極地區一樣在全球變化的研究中也佔有舉足輕重的位置。 這次北極科學考察是在為解決人類面臨的全球變化問題的國際大主題下進行的。中國作為國際北極科學委員會17個成員國之一,把“北極與全球變化”研究放在重要位置,此次科考意義重大。這次活動的節目負責人楊新爽在線前也介紹了中央電視臺對此次科考進行全程報道的一些具體情況。

  而今天的網友們除了在線了解北極和此次活動的情況外,也是為中央電視臺的兩位隨行記者送行。剛從南極回來不久的記者萬昆和第一次去北極的記者魏毅坐在那裏顯得同樣的興奮。

  ——關於北極:

  魏毅,北冰洋和北極不是一回事吧?【fansiwy】

  不是,北極指北緯66度33分以北的地區。我們過白令海峽後再過半天就進入北極圈了,也就到了北極。【記者:魏毅】

  坐船去北極是不是比去南極近呀?多少公里的海路?途徑哪些好玩兒地方?【月下海棠】

  我們要穿過白令海峽,進入北冰洋。途中靠美國港口。【記者:魏毅】

  那是肯定的,因為北極在北半球,這次行程一共14000海裏,絕大部分時間都是在海上航行。途徑白令海峽,那裏可以看到許多鯨,甚至可以看到幾十個鯨同時在噴水的壯觀場面。【專家:曲探宙】

中國第二次北極科考的線路圖

  請問誰能告訴我,在北極點上,指南針究竟往哪指呀?【xs4435】

  實際上北極點和北磁極還是兩個概念的,在北極點上它還會指向北磁極的,但是我理解你想知道的是指南針在北磁極上會怎麼樣?按照道理來説,如果可能的話指針會向下的。【製片人:楊新爽】

  哦,原來是這樣啊,謝謝!那麼再請問,北極點和北磁極相隔多遠啊?【xs4435】

  大概有兩千多公里。目前在俄羅斯的西伯利亞境內。【製片人:楊新爽】

  北極和南極環境上有什麼區別呢?都是那麼冷,為什麼有不同的生物生存?【月下海棠】

  北極是海洋性氣候,南極是陸地性氣候。原生分佈不一樣,而且這之間的遷徙基本上是不可能的。【記者:萬昆】

  從自然環境看,南極是冰蓋覆蓋下的一片大陸,它的周圍被大洋所包圍,而北極是被冰雪覆蓋的北冰洋,北極是被陸地所包圍著的,儘管都比較寒冷,相比之下南極要比北極更加寒冷。這也許是一些物種不能生存的根本原因。【專家:曲探宙】

  很羨慕你們。有沒有考慮組織旅遊啊,讓我們也能有機會看看北極的風光?【濾光鏡】

  有些國家組織過極地旅遊活動,但要以確保兩極環境不受到破壞為前提。由於到兩極地區進行旅遊成本很高,也具有一定的風險性,同時受到許多客觀因素的限制,目前我們還不能組織到兩極地區的旅遊活動。

  要想看北極的風光,可以從電影、電視和圖片當中去領略和欣賞,這也許是成本最低、效果也不差的一種選擇。【專家:曲探宙】

中國第一次北極科考隊員工作的場景

  在北極,北極熊有天敵麼?【月下海棠】

  目前來看,人恐怕是北極熊最大的天敵了。【專家:曲探宙】

  請問專家,就北極目前的資源而言,有沒有值得開發的項目?對中國的發展有沒有可以值得利用的?【北極時光】

  事實上環北極國家已經在做許多重要資源的開採和利用,比如,海底石油、陸上的礦藏、海洋中生物資源,現在不是有沒有值得開發的資源問題,而是在什麼樣的條件下對什麼樣的資源進行開發的問題。這裡面還涉及到許多國際條約的限制和開發能力的限制。【專家:曲探宙】

  請問北極是如何影響全球氣候的?北極的影響有這麼厲害嗎?【熱愛自然】

  北極作為地球上一個重要的冷極,它對全球氣候變化的影響力是非常巨大的,大家知道,冷暖氣流的交換是大氣運動的主要原因。太陽輻射在地球表面形成了熱源,而兩極地區是自然存在的冷源,可以説,太陽輻射、地球自轉、兩極的寒冷成為了地球上大氣運動的發動機,因此,兩極的變化在全球氣候變化中起著十分關鍵的作用。【專家:曲探宙】

  專家:北極上空有象南極一樣的臭氧空洞麼?北極的環境受溫室效應影響大麼?【yococo】

  北極上空目前還沒有發現臭氧空洞,北極的環境肯定是會受到溫室效應的影響,比如:氣溫的升高會造成北極地區海濱的溶化,冰蓋覆蓋的地區面積有縮小的趨勢。【專家:曲探宙】

  從目前了解的情況,大的臭氧空洞出現在南極和青藏高原,北極還沒有。但臭氧空洞不是固定的,它是漂移的,跟全球的氣候、環境相關,比如在過去的幾年裏南極的臭氧空洞不斷地擴大,但是到了去年10月份臭氧空洞最明顯的時期,南極的空洞居然縮小。【記者:萬昆】

  北極有沒有狼?有狐狸麼?他們有吃的麼?【yococo】

  北極有北極狐,如果它們沒有吃的就不會生存了,但是我真不知道它們吃什麼。【專家:曲探宙】

  北極沒有狼,而且北極肯定沒有企鵝,可能有狐狸,我的一些朋友聽説我要去北極,都讓我給他們帶一些企鵝回來,我查了書才知道沒有。但我聽説赤道附近有企鵝,這是個新鮮事。【記者:魏毅】

  北極為什麼沒有企鵝?【熱愛自然】

  任何物種的存在是經過了千百年環境條件的篩選的結果,這個問題不是一句話兩句話説得清楚的。【專家:曲探宙】

  北極有一些什麼動物,專家能給我們介紹一下嗎?【-籽言-】

  最典型的動物有北極熊、北極狐、海豹,還有許多的飛禽。【專家:曲探宙】

  北極的環保工作做的怎麼樣,目前發現有污染的情況嗎?【-籽言-】

  現在環北極國家,特別像挪威這樣的國家非常注重環境的保護,可以説各國從事極地科學考察的專家學者他們也都非常注重對兩極地區的環境保護,因為良好的環境是開展科學研究必不可少的,但儘管如此,人類的活動總是或多或少的對環境造成一定的影響和破壞。我們所做的只是儘量的使這種影響和破壞程度更輕、更少。【專家:曲探宙】

  此次科考的是主題是“北極與全球變化”,請問是不是北極的變化影響全球氣候變化?【熱愛自然】

  這一點是肯定的,只是影響的程度問題,確切地説,北極的氣候變化對北半球影響更直接一些。【專家:曲探宙】

  南極和北極哪個更漂亮?【當地人 】

  我無權評價,它們各有各自迷人的地方,每個人的欣賞角度不一樣。【專家:曲探宙】

  那北極和南極的典型景觀各是什麼?【月下海棠】

  南極叫冰蓋,北極叫海冰,一個是海洋形成的冰,一個是大陸上形成的冰。兩極都有極光出現,一般是在他們極晝的時候可以看到。【專家:曲探宙】

  北極給你的感覺是什麼樣的?【-籽言-】

  冰雪、嚴寒是最典型的特點,它也是北極地區具有代表性的特點。但是,由於我沒有考察過北極地區的全部,所以我不能説他們代表了北極地區環境的全部特點。【專家:曲探宙】

  從小就知道有一個北冰洋的汽水、北冰洋的冰棍,因此知道這個地方是一個白雪皚皚冰冷的世界,從目前所知道的情況,可能不一定有南極那麼美。但我想也一定是很新鮮、很有誘惑力的地方。【記者:萬昆】

  我覺得聽聽北極的風聲也是很浪漫的【dabaiwo】

  不是因為北極的風聲聽起來浪漫,而是因為你有一顆浪漫的心。:)【專家:曲探宙】

  看起來曲主任也有一顆浪漫的心!【製片人:楊新爽】

  我聽説,北極的風強勁到可以把一輛生銹的自行車吹成嶄新的,你也可以帶一輛的【dabaiwo】

  到時候我會打個電話給我家人,讓他們也聽聽北極的風。【記者:魏毅】

  ——關於科考:

  這次科考什麼時候正式開始呀?【月下海棠】

  從7月15號就正式開始,第一個階段是走航觀測,也就是在去北極的路上邊走邊觀測。【製片人:楊新爽】

  又是北極科考?是不是每年都要到北極去科考呀?今年的主題又是什麼呢?【熱愛自然】

  我國政府組織的北極考察第一次是在1999年,今年是第二次。今年的主題是:了解北極地區環境變化對全球變化的影響。【專家:曲探宙】

  到目前為止,我們不是每年都去,今年的主題是了解北極對全球變化的響應和反饋,了解北極變化對我國氣候環境的影響。【記者:萬昆】

  曲老師,你去過兩次北極了,能跟我們説説北極科考的意義嗎?在我的印象裏,北極已經被人類佔領並改變了,缺少神秘感。【love容若】

  北極科考的意義在於了解人類活動對北極地區産生的影響,同時,預測北極地區的變化對我們生存環境將産生的影響,這是人類社會目前普遍關心的一個問題,中國作為北半球國家,對北極地區的變化和影響就更為關注,保持人與自然的和諧和人類的可持續發展,對兩極地區的科學考察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解決這個問題。目前,還不能説北極已經被人類佔領了並改變了,在兩極地區仍然存在著許多人們所不了解的東西,也有許多的奧妙,等待著人們去了解,去探索。【專家:曲探宙】

  這次科考隊有多少人?能大概介紹他們的情況嗎?【sxl30】

  有100多人,40多位常年在極地航行的老船員,還有一批研究海洋、氣象以及生物多樣性的專家。【記者:萬昆】

  共108人,全是“梁山好漢”。記者7人,科學家和船員。【記者:魏毅】

  請問你們什麼時候到北極?到了後下船嗎?有沒有危險?【fansiwy】

  大概要半個月左右,八月上旬到北極。肯定是要下船上海冰的;危險也會有,但是我們會有很嚴格的安全保障措施的。【製片人:楊新爽】

  北極考察有危險嗎?隊員是否買保險了?【濾光鏡】

  極地考察風險性是肯定有的,保險是買了,不過我相信這份保險是白買的,因為大家都不會出什麼大問題。【記者:萬昆】

  兩極地區的考察都具有一定的風險性,惡劣的氣候、艱苦的條件、意外的事故、甚至包括遭受一些危險動物的攻擊等等,我們為所有參加科考的人員統一辦了相關的保險。【專家:曲探宙】

  在北極工作,遇到的最大的困難是什麼呀?【~月光百合~ 】

  自然環境惡劣、氣候寒冷、在冰上工作很難建立長久的工作基地、後勤保障比較困難,具有一定的風險。【專家:曲探宙】

  你們在那裏吃的是什麼啊?【-籽言-】

  如果就當地的食物而言,我們和環北極國家的居民所吃的食物沒有什麼不同,當然我們也可以自己帶食物去。【專家:曲探宙 】

  那你們打算進入北極的什麼地方算是到目的地哪?最北能到北緯多少度?【fansiwy】

  我們按照此次科考的目標,確定了本次北極考察的具體方案,如果能夠按照預定的方案實施,就能實現這次科學考察的目的。科學考察不是體育比賽,它不是以確定具體的地理目標作為前提,這次考察計劃進入北緯70度以北的地區,能否進入更北的區域,受到海冰的限制。【專家:曲探宙】

  問科學家一個問題:這次主要的研究課題是什麼?【dabaiwo】

  海洋大氣綜合觀測、物理海洋、海水化學、海洋生物、地球化學、海洋地質,這些是這次北極科學考察的主要研究課題。【專家:曲探宙】

  北極為什麼不象南極一樣建科考站呀?是不是陸地不好找?【月下海棠】

  今年九月份,我們國家將在北極建立第一個永久性的科考站,地址是在挪威的一個島上。【記者:魏毅】

  真的?太好了,是在北極圈內麼?【月下海棠】

  由於北極周圍都是主權國家,進入北極有比較複雜的政治問題,而不像南極周圍都是開放的海洋,進入很容易。因此,等現在國際關係比較緩和以後進入北極才相對容易一些。今年我們國家有可能在北極建站。【製片人:楊新爽】

  有多少個國家在北極建有考察站呀?平是互相會有串門嗎?【~月光百合~ 】

  目前有八個國家,在挪威的斯匹茲卑爾根群島上的新奧爾松地區建有考察站,這個地區歸挪威王灣公司提供物業服務,在這個地區建站的各國科學家幾乎每天都有來往,因為為了避免對這一地區環境的影響,各國考察站不能自己起火做飯,他們每天一天三頓飯都是在王灣公司提供的餐廳用餐,互相之間也都保持著良好的往來,就像一個居民生活小區一樣。【專家:曲探宙】

  我記得南極科考時發現了大量的隕石,那北極會有隕石嗎?【熱愛自然】

  北極有可能有隕石,但目前沒有發現。從宇宙與地球的碰撞來説,隕石是在地球上任何地方都有可能存在的,在極地的這種冰雪地區應該更容易存在隕石,並容易發現。【記者:萬昆】

  ——央視直擊:

  楊製片,你們想呈現給觀眾一個怎樣的探索之旅?【love容若】

  我們希望它是一個嚴肅和浪漫之旅,所謂嚴肅就是有真正的科學價值和科學發現;而浪漫就是可以讓大家領略到極地的獨特風光和極地人的生活。至於,對嚴肅和浪漫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理解,所以,我們希望能把您的理解告訴我,我們會儘量呈現出屬於您自己的浪漫之旅。【製片人:楊新爽】

  我想了解一下,你們是如何策劃這次報道的 【flow28】

  首先我們就是在揣摩觀眾的需要,比如説通過幾次的在線交流,了解大家的想法。其次,我們根據此前的幾次報道,也在總結經驗和不足。另外,我們也想在手段上比以前有所突破,唯一的目的就是讓大家看過癮。【製片人:楊新爽】

  15號以後每天都有新聞報道?在那播出呀?【月下海棠】

  我們現在的想法是從15號以後每天都會有報道,在新聞頻道和中央一套的一些新聞欄目裏播出。如果大家有很強烈的興趣的話,我們可能一天還不止播出一次。現在正在解決一些北極與北京之間聯絡的技術問題,如果順利的話,我們想在科考隊到達北極之後,一天可能會有三到四次的報道。【製片人:楊新爽】

  不是有海事衛星嗎?【月下海棠】

  但是海事衛星的帶寬非常有限,只相當於固定電話的兩倍,實時傳輸畫面和聲音做不到。只能採用異步傳輸,也就是説用20分鐘的時間才能傳回一分鐘的活動畫面和聲音。這樣是無法進行直播的,只能用作電話直播。【製片人:楊新爽】

  國外有直播成功的先例嗎?【dabaiwo】

  有直播成功的先例,但整個支撐系統太複雜。【記者:萬昆】

  關於這個問題我補充兩句,主要是因為這一次去北極最重要的任務還是科學考察,而不是要考驗我們的直播能力。這一次在珠峰的直播,我們就有突破。如果以後有需要的話,我們也會突破在北極的直播,只是現在時候沒到。【製片人:楊新爽】

  如果能直播大概在什麼時候?【sxl30】

  直播不可能,但可以保證以最快的速度給大家做報道。特別是重要的和有趣味的會不斷地發過來。【記者:萬昆】

  應該是在北極科考進行到高峰的時候,但是可能無法實現我們通常所見到的那種有聲音和畫面的直播,而是會通過聲音加圖片的方式來進行的。如果有這樣的直播我們都會在節目中進行提示。如果各位網友有什麼好的技術方案也可以給我們提出來。【製片人:楊新爽】

  這次可能沒有直播,今天我們還在調試,技術上達不到。我們會用其他形式彌補。【記者:魏毅】

  既然我們國內的設備難以完成直播的任務,租用外國的可以嗎?會不會太貴?【dabaiwo】

  現有的技術設備,國內也是有的。只是在北極和船上這兩種環境下,設備非常難以使用。最主要的問題是由於船的晃動使設備無法持續對準衛星,因此,信號會時斷時續,這種情況下進行直播是極不安全的。【製片人:楊新爽】

  中央臺的設備應該是比較先進的了,主要是在北極都在船上,我們的衛星站很難長時間的對準天上的衛星,這樣直播畫面就可能中斷,就可能會出現播出事故。國外的設備租用我們沒有談過,可能比較複雜。【記者:魏毅】

  直播難度這麼大,預算必定驚人吧?【dabaiwo】

  確實預算非常大,但是我們的預算本來就是用來為大家服務的。如果大家有興趣,花這筆錢也是值得的。但願值得。【製片人:楊新爽】

  按照海事衛星電話的費用,一分鐘至少八美金,一分鐘的片子至少要傳一個多小時,費用當然是非常驚人的。不過為了讓觀眾養眼,花再多的錢臺裏也會給。【記者:萬昆】

  在北極搞現場直播比珠峰難嗎?【dabaiwo】

  比珠峰還要難,首先是距離非常遙遠,其次是在北極我們的落腳點就是船,而船是非常不穩定的,使用衛星傳送都很困難。所以,進行直播難度非常大,但是我們會想盡其它的辦法來做到直接的報道或者是儘快的發回前方的消息。【製片人:楊新爽】

  難度大多了。這兩天我們主要在探討一種直播的可能性,但是非常的困難,因為傳輸信號的設備目前還不能夠做到同步傳送。一分鐘的畫面往往要傳一個小時甚至幾個小時,所以幾乎是不可能直播,但是我們會採取多種辦法通過海事電話和電子郵件加大傳送的信息量,我們後方的編輯也會以最快速度把節目播發出去。【記者:萬昆】

  我們也有這個強烈願望,也在努力嘗試,如果成功則非常好看。但目前看來這次不太可能。今天上午我們還在調試,主要是技術問題。【記者:魏毅】

  由於直播報道不可能做到,那你們會通過什麼方式讓觀眾以最和、快的速度看到報道【flow28】

  我們現在基本上有這麼幾種方法:一個是通過海事衛星,讓記者在前方做電話報道;二是通過記者在前方傳回文字的報道;三是記者通過海事衛星慢慢的傳回畫面報道;還有一種就是我們剛才提到的電話直播加圖片的方法。基本上都會很快就報道出來。【製片人:楊新爽】

  我們會隨時架起海事衛星電話和B站,通過電話的方式,報道最新的進展。電話報道可保證同步,畫面會稍晚。【記者:萬昆】

  是否可以想一個折中的辦法,比如照片加同期聲,或者三維動化配聲音?【dabaiwo】

  這種辦法是我們目前認為最好的。肯定會嘗試採用。【製片人:楊新爽】

  我們會最快時間把現場的畫面傳過來,或者用電話報道形式。這樣時效性也很強。【記者:魏毅】

  請問中央電視臺這回打算拍些什麼給大家看?能不能拍點北極熊的專題片什麼的?【yococo】

  拍專題可不是容易的事,那得需要給北極熊打成一片,但是拍點小片有趣的小玩意兒還是完全能做到的。【記者:萬昆】

  北極熊肯定會是我們這次鏡頭的主角之一,我們特別想能夠拍到北極熊抓獲海豹的鏡頭。我是在一部紀錄片中看到過,北極熊其實非常的聰明,它會守在一個冰窟窿邊上等海豹出來呼吸的時候,一把撈過去,就有一頓美餐了。【製片人:楊新爽】

  我很想看到北極熊、海豹之類的生活鏡頭,能拍到嗎【fansiwy】

  能拍到,冒再大的風險我也會把這些東西捕捉回來。【記者:萬昆】

  這也是我們的科考隊員所期望的事情,如果能夠看到它們,科考人員包括隨船的記者是絕對不會錯過拍攝它們的機會。【專家:曲探宙】

  科考成果是否能真正轉化為老百姓生活所需要的東西。還是只為實現中國電視報道的一個突破。【kingfisher3】

  研究北極氣候變化對中國的影響,這是與老百姓生活密切相關的,電視報道只是把這一個研究事實與成果展現給大家,讓大家有所了解。【記者:萬昆】

  電視報道肯定會成為科技成果服務於百姓生活的一種手段,而不是目的。只有成果被大家廣泛知道和理解了,才有可能服務於生活。【製片人:楊新爽】

  科學研究包括科學考察,是一個漫長的積累過程,許多科學研究和考察活動不可能取得立竿見影的效果,當然,它也決不是為了實現中國電視報道的一個突破,我們現在所享受到的許多科研成果都是經過前人漫長的探索過程所獲得的。這種結果也不是前人所能預料到的,科考成果要真正轉化為老百姓生活所需要的東西,也還是需要經過許多環節。不是直接可以拿來用的。【專家:曲探宙】

  萬昆記者對極地報道應該是駕輕就熟吧【dabaiwo】

  實際上我自己感覺壓力是非常的大,不敢想象完全拿南極的報道經驗,去報道北極,我現在寧願做一個什麼都不知道的人,看什麼都新鮮。【記者:萬昆】

  萬昆,上次南極也是你去的,現在又要去北極,你好酷呀,真是羨慕你,祝你好運!【熱愛自然】

  我很幸運,一年之內能去南北兩極,這樣的人實在是不多,但我有幸去了,南極的印象至今還沒有消退,而北極又勾起了我新的一些想法,我會給網友們帶回更新鮮的北極照片.【記者:萬昆】

  我等著你的好照片喲!【熱愛自然】

  這次我吸取了南極的一些教訓,帶了非常好的攝影裝備,相信會拍出至少不比南極次的照片。【記者:萬昆】

  希望此次科考能帶給觀眾更新穎的電視畫面,不僅僅是一些科考報道,還要有關北極的一些新鮮的不為人知的知識和畫面【熱愛自然】

  問題是我們生處其中,反而有些不明白,比如説你想知道哪些是新鮮的?是不是可以直接把你的想法發給央視國際上我們的專用郵箱,我們看看確實很有意思的話,就把你們的要求轉給在北極的記者,讓他們按你的要求去採訪和拍攝,然後在電視上播出。看看這種方式怎麼樣?【製片人:楊新爽】

  這種方式的確很新穎,只是不知我們的想法會不會給你們添亂?【熱愛自然】

  我相信我們將提供你所想知道的和你不知道的,我和一樣對此有興趣。我拍片子的原則一定是好玩好看,不過你得一直要堅持看呀,要不拍給誰?【記者:萬昆】

  如果你能夠參與和提出意見,絕對是幫助我們,如果這是添亂的話,我想添的越多越好。【製片人:楊新爽】

  楊製片,南極,珠峰,北極相繼被央視征服了,您是否又有了下一個目標?【dabaiwo】

  目標是永無止境的,其實,這些目標都是大家的,由大家的需要來確定。但是,有一個終極目標是肯定的,那就是大家的滿意。【製片人:楊新爽】

  極地軼事:

  請萬、魏兩記者現在就談談極地趣聞。【嶺南墨客】

  南極有趣的事太多了,比如説有一天晚上我在粉紅色的天空下,坐在海邊,等著拍鯨魚,但一直沒等到,直到晚上一點鐘以後,下降風過來,天氣很冷,我實在熬不住了,站起來狠狠罵了一聲“再不出來老子走了”,就在轉身的一瞬,突然看見墨綠得色海面上,升起了一個龐然大物,僅僅漏出了一個脊背就有兩米多寬,我趕緊拿下相機去拍下來,並踏著不足十公分的薄冰走到跟前,狂拍一氣。你可以想象,在金粉色的天空下,白色的冰山環繞之中,拍到這麼一個水下龐然大物,是什麼心情?而且我拿到照片去問專家,是什麼動物?誰也不認識,但可以肯定,這是一個活物,所以我覺得這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像這樣的事還有很多,我就不一一説了,希望你明年能看到我出的書。【記者:萬昆】

  我還沒去,不知道趣聞。但一些朋友要求我帶企鵝回來,我問了專家,沒有企鵝,很失望。據説赤道附近有企鵝,我聽了大吃一驚。【記者:魏毅】

  北極的原著民是愛斯基摩人吧?那因紐特人又是怎麼回事?【yococo】

  北極的原著民標準名稱是因紐特人,愛斯基摩的意思是吃生肉的人,這個名稱並不被當地的土著居民所認同,因為這如同是他們的外號一樣。【專家:曲探宙】

  那因紐特人靠什麼為生?【yococo】

  他們以狩獵為生,包括捕殺陸上動物和捕魚。【專家:曲探宙】

  海豹,魚和北極熊。他們主要都是生吃的,從我們的角度來看,這可是真正的健康食品。【製片人:楊新爽】

  魏毅,你看起來挺文弱的,你對北極最嚮往的是什麼?有沒有想過遭遇北極熊時該怎麼辦?【love容若】

  看看我的簡介,中央臺很多重大災難性報道,我都衝在最前面。水災、火災等。我覺得,作為記者,能去一次別人去不到的地方,能去一次別人不敢去的地方,這是我人生經歷的珍貴財富。北極的風、北極的冰我都神往。遇見北極熊,我爭取和它交個朋友。這樣它就不吃我了。【記者:魏毅】

  是不是把SARS帶到北極,看看它還能不能猖狂?【dabaiwo】

  關鍵是不讓帶,我們在去北極之前每人都要進行一個禮拜的隔離。【記者:萬昆】

  萬昆怎麼跟從南極回來的時候一樣黑呀!這次去北極會不會更黑呢,北極的紫外線強嗎?【love容若】

  我本來長得就黑,有人戲稱為“非洲小白臉”,估計回來同樣會對不起大家。【記者:萬昆】

  呵呵,那你一定是非洲最帥的!其實我最想知道的是北極的紫外線是不是也象南極一樣強烈,需要帶墨鏡,擦防曬霜這樣的保護?【love容若】

  墨鏡還是要帶的,防曬霜想起來還是要抹的,北極的紫外線不會有南極這麼強,但是冰雪反光,同樣也是很厲害的。【記者:萬昆】

  今年九月份,我們國家將在北極建立第一個永久性的科考站,地址是在挪威的一個島上。此次科考也是為此做的一次全面的準備。

  在線交流後,嘉賓們還透露了在此次北極科考過程,他們仍然沒有放棄進行兩次直播的努力,其中一次是會是在深海進行探險直播,如果成功,觀眾們將有機會在攝像鏡頭的帶領下,第一次看到深海底部的真實面貌,身臨其境般地與科學家們一起去發現探尋那些未知的神奇和奧秘。(阿為)

<<上一頁
第2頁
(編輯:阿為來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