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 [歷史人文民俗]

踏上草原絲路古道——央視記者走讀玄奘路連載一

央視國際 2003年06月23日 15:05


絲綢之路上的商隊

  一位唐朝和尚竟敢藐視大唐禁令而偷越國境,憑藉信仰和智慧在境外遊歷了19年,最後返回長安時受到了英雄般的歡迎。玄奘的這種遊歷方式在後人看來簡直是神話。他在《大唐西域記》中描述的一路風光和艱難行走也多次激發起我考察玄奘之路的衝動。1991年初,我接到了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拍攝草原絲綢之路的任務,這讓我興奮了好長時間。雖説我們的任務主要是記錄中亞不同時代的文化歷史層面,這裡面畢竟夾雜著一串從唐朝走出來的腳印。

  踏上草原絲路古道

絲綢古道上的哈薩克姑娘

  古代絲綢之路分為陸上和海上兩部分。陸上絲綢之路的文化意義遠遠超過了海上絲綢之路。這條商業動脈不僅溝通了人類文化核心區的漢帝國、貴霜帝國、安息帝國和羅馬帝國,也把羅馬的景教、印度的佛教、阿拉伯的伊斯蘭教、波斯的摩尼教和拜火教做了一次最徹底的文化聯結。歷史學家根據地理特徵,把帕米爾高原以東的線路稱為沙漠絲綢之路,以西的稱為草原絲綢之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此次要考察的就是後者。1991年4月19日,我們在莫斯科與各國考古學者聚齊,一起飛往土庫曼斯坦首府阿什哈巴德,然後以文化遺址和歷史名城為考察重點,將在中亞走出三個“之”字型的考察線路,這也涵蓋了玄奘行走的路線。

  儘管被稱為草原絲綢之路,中亞的地貌特徵還是以綠洲為主。遠處高山上是白雪,白雪下面是綠色,從綠色深出涌出來的是黃色,被綠洲磕絆住,拖成黃綠相間的條帶。坐落在這黃綠夾縫中的阿什哈巴德曾是安息帝國的一部分。這裡出土了從公元前三世紀到公元三世紀的大量器物。塔狀的廟宇遺址中有阿芙羅狄蒂像等希臘文化雕塑,以及拜火教日曆和石刻。靠近裏海的三個商隊客棧遺址表明這裡也是絲綢之路的重要交易點。

  出了阿什哈巴德,行駛在了絲路古道上。每當遇到玄奘描述的過風土地貌後,心裏都能一種特別親切的感覺。公元300年,絲綢之路已經開始衰落,到了公元7世紀初,已經氣若遊絲,玄奘這時候出現在了慘澹的絲路上。以沙漠的眼光看待這位行色匆匆的身影,真是渺小如草芥。遠處的蒸騰熱氣在光線作用下如同一塊皺巴巴的塑料,懸垂在荒日裏,人影成了沾在上面的小泥點。

沙漠綠洲裏的婦女

  無人曉得哪一支商隊最先把絲綢帶到了西域,也就無人説清楚絲綢之路出現的時間。我們只能簡單勾畫出這條絲綢之路的圖譜。西域的沙漠中有無數綠洲,如同從天外拋下的綠色包袱,在裏面生活著不少寄居者,並且繁衍出了後代。到了公元前138年張騫“鑿空”西域時,已經很成氣候。人口增長導致了綠洲內水源和耕地的失衡。為了自身的生活,綠洲人不得不走這些綠色包袱。他們在沙漠中尋尋覓覓,終於走進了農業文明圈,並從那裏的貿易活動中發現了商機,於是也加入其中。他們用螞蟻啃骨頭的勁頭,把這種貿易一直延續到了地中海一帶。

  玄奘在《大唐西域記》中對亞洲人文地理進行了精確劃分,象主之國為印度、人主之國為中國、馬主之國為北方的遊牧民族,寶主之國為西域的綠洲國家,主要從事運輸貿易。當時的中國主要從事産品製造和出口。商業運輸任務主要由綠洲國家承擔。西域出産的良馬和駱駝也保證了商隊的運輸能力。從中國長安到達安息國(今伊朗一帶)需要200多天的行程,一般商隊並不是從頭走到尾,而是往返于兩個貿易站或城市之間,這也使不少綠洲變成了貿易中心,甚至發展成了商業國。從眾多的運輸線路來看,當時的商旅駝隊也分為不同的幫派。

  我們隨便進入了一個綠洲,想看一看古代商隊後代們的生活。尊貴長者用麵包和鹽來歡迎我們,這是絲綢之路的遺風。他們在這裡過著安靜、淳樸的生活。屋子是用土坯壘起來的,梁椽都是就地取材,渠中流著清澈甘冽的泉水,遠比電視廣告中的畫面更誘人。周圍沙漠限制了當地經濟的發展,這些人基本上還保持著一百年前的生活習慣。他們拿出了最好的食品招待我們,每個人可以得到兩片黃瓜、三片西紅柿,和一碗羊肉湯泡馕。馕可以隨便吃,把馕泡在水裏,再撒些鹽,也可以吃飽。這裡的一位長者告訴我,他的先祖主要從事長途販運。從中國哈密走到這裡時,傳説另一個綠洲裏出現了瘟疫,他們沒敢往前走,就在這裡定居了下來。

絲綢古道上的突厥騎兵

  在行走途中,我們經常看到黃皮膚、單眼皮的人,應該屬於蒙古利亞人種。我們互相打量一番,但又難以交流。玄奘在江布爾城(哈薩克斯坦境內)以南10余裏的小孤城裏,見到了中國人。他們被突厥人俘獲後,換上了當地的服裝,但是言辭儀范仍然保留著中國人的特徵。眼前這些人就是當年中國人的後裔嗎?除了人種特徵外,他們已經與當地人無異。我匆匆走過去了,留下很多遺憾,眼見德國人、日本人、英國人和法國人在中亞進行考古發掘,但願我們的考古學者也能加入其中,那裏畢竟有我們漢代和唐代的痕跡。

  作者簡介:

  張謳 男 現為中央電視臺駐印度首席記者,大眾傳播學碩士。1982年8月起在中央電視臺工作,曾任中央電視臺海外中心紀錄片組組長。代表作有紀錄片《兩位百歲老人》、《地球村民》等。1991年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拍攝了大型紀錄片《草原絲綢之路》,1991年參與編導了《香港滄桑》。出版有《世界電視史話》、《流動的旋律》(詩集)、《感情的時間》(詩集),編譯有《二十世紀世界女詩人作品選》、《電視符號與電視文化》,在國內外發表論文20余篇。

(編輯:紅立來源:CCTV.com)

相關文章:

  • 央視記者走讀玄奘路 (2003/06/23/ 1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