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批判》版權聲明
《電視批判》係我網站獨家創辦的探索電視文化的欄目。最近某些網站未經許可,大量非法使用我網站獨家資源,擅自轉載、抄襲《電視批判》的專欄文章,嚴重侵害了我網站的版權權益,特此提出嚴重警告,並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如需轉載《電視批判》的相關作品,必須經央視國際網絡的書面特別授權。
聯絡電話:(010)68508381-780。
|
|
|
春節晚會:可否走出舞臺 |
作者:《電視批判》欄目專稿 發佈時間:
2005-2-18 16:22:19 |
|
春晚是否可以嘗試新形式

【迅雷不及掩耳盜鈴之勢1】我覺得春晚的形式太陳舊了,應當在其全盤否定的基礎上創新一個全新的模式,嘉賓以為呢? 【特邀嘉賓:劉立濱】這個問題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我不知“全盤否定”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做法?春晚的形式從1983年到現在的的確確在不斷地重復,但這些年來春節聯歡晚會的形式在整體沒有變化的情況下,應該説還是在不斷地創新、在變化。這是一個被大家所肯定的晚會形式,在這樣一個晚會當中,編創者們和藝術家們真可謂想盡了辦法,用盡了心思,為滿足全國電視觀眾的心願做出了很大的努力,因此每年晚會總是有一些新的節目出現,新的面孔出現,給大家帶來了歡樂。使大家歡歡樂樂渡過了一個美好的夜晚,從這一點上看,春晚的形式應該説是有它積極的一面的。還是應該給予肯定。但是要一個什麼樣的全新模式呢?用什麼樣的形式代替春晚形式呢?好像一時還難以找尋到。因為春晚的形式是一種綜藝的表現形式,它所包容的內容很多:歌舞、小品、相聲、曲藝、戲曲、雜技等等。而且每一個節目都有可看之處。應該説看得內容很多,所展現出來的藝術形式也很多,這些在一個晚會裏表現出來是相當不容易的。所以,我認為在不斷發揚春晚形式優勢的情況下,探索一個新的模式,或者説再進一步的完善春晚的形式,還是值得去探索和努力的。這是個人所見。
【鑫飛馬】不知春節晚會是語言類節目如相聲、小品多一些好呢?還是歌舞類節目獨唱、連唱、民族舞等多一些好呢?老師喜歡看哪一類? 【特邀嘉賓:劉立濱】春節晚會本來是一個綜藝性的晚會,因此很多優秀的節目都會在晚會當中展現在觀眾面前。近幾年的春節晚會給我的感覺,語言類節目多一些,而且這些節目能夠與我們現實的生活接近,並給我們帶來直接的歡樂和藝術享受。比如,相聲、小品,這些都是膾炙人口的節目。至於歌舞類的獨唱、連唱、民族舞也是需要的,這些節目會給我們帶來獨特的感受。如果説節目編排的很精彩,演員的表演技巧又很高,當然看起來就一定會喜歡的。如果問我喜歡哪一類,説句中庸的話,相聲、小品、歌舞節目只要好我都喜歡。近兩年,在晚會當中出現了音樂劇這樣一種形式,從某種藝術上看,給晚會帶來了新的內容、新的藝術形式,也通過這種藝術形式向觀眾介紹音樂劇,這對我們音樂劇的創作和發展有一定的好處。另外,音樂劇所具有的獨特表現形式也會給人帶來一種驚喜!
【love TV】我第一次看春節晚會,感覺它特好,相聲段子逗人,小品吸引人。歌好聽,舞好看。可現在晚會這些節目卻大不從前了,難道晚會真的在衰敗嗎? 【特邀嘉賓:貫涌】這位網友坦誠地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而且還很客氣,稱近幾年的晚會在衰敗,據我所知,有人概括得更加嚴峻,説是春節晚會已經到了衰退期。衰敗也好,衰退也好,這個詞的概念如果是指代謝功能不足,缺乏活力的老化現象,那麼近幾年春節晚會或許多多少少存在一點。就我想,任何一個好的晚會,任何一檔好的欄目,總是要通過改版或包裝,力求增強新意,避免老化,何況春節晚會。但是,如果像我所知道的一位先生説是現在春節晚會進入了衰退期,假如用上了一個 “期”字似乎便是一種規律,便是一種不可逆轉,不可挽回,不可改變的周期現象。這會使人感覺大限來臨,回天乏術,産生悲觀失望的情緒。再者,衰退期之後呢?是衰亡期?還是復興期?恐怕很難給出準確答案。我們大家無須花大力氣研究什麼什麼期,還是應當求真務實,多想一點出新的點子,多做一點改進的工作為好。
【科蘭luck】請問如何出新意呢?老師可否給些建議?給幾個點子? 【特邀嘉賓:貫涌】就如何出新意的問題,我以為新意不是産生於一個人,或少數幾個人的書齋裏。因為這樣大的一台晚會,它不同於某位作家些個劇本,某位作家拍一部電影,拍一部戲劇,恐怕個人的智慧往往是不負應用的。所以我認為新意在群眾之中。如果説建議的話,我建議把春節晚會當做一個工程,當做一個長期工程來做,而不要選定了導演,導演拿出了構想,再去“抓節目”。如果當做長期工程來做,組織一批力量,用較長的時間來構思,反反復負來修改,甚至拿那部分群眾中去試驗,就不愁沒有好節目。此外,要下去,一定要下去,而這一次的開門辦晚會,是上來,大家拿着貢品走上來,而我們的編導要下去,投身到觀眾中去,投身到全國有藝術的地方去,去發現。不僅僅是發現好的劇目,好的節目,哪怕是發現好的節目苗子,去開發,去扶植。至於,晚會的形態也可以多樣化,也可以不拘泥於一種樣式,只要靈活多變,活就能顯示出活力,變革總會變出新意。
【營養型玉米】何不搞成一個可以娛樂觀眾的大游戲節目?或者是其它的形式,難道雜而多的歌舞曲藝節目就是好看嗎? 【特邀嘉賓:劉立濱】這個問題我也曾經聽別人講過,搞一個只要可以娛樂觀眾的大游戲就可以,我也曾問過他,什麼樣的游戲觀眾最喜歡?但沒有得到回答。因為他也從來沒有想過到底是什麼樣的大游戲才能滿足歡迎10幾億老百姓的需要。至於綜藝節目應該説是我們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從漢唐開始,百戲作為一種藝術樣式就曾使很多人喜愛,因為在百戲當中,有各種各樣的藝術形式綜合在一起,以滿足各色人等的喜好。如果説春節晚會這種形式不能夠滿足一部分人的要求,那我們應該建議央視或地方檯在第一時間段內,多組織一些不同樣式、不同風格、不同內容的節目來滿足眾人的需要。願意看春節晚會的看春節晚會,願意看大片的看大片,願意看歌舞的看歌舞,願意看戲曲的看戲曲,這樣也許會使大家各取所需、各取所樂。當然,這裡並不是説春節晚會不需要創新。
責編:青葉
|
共6頁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