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電視批判
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指南首頁
電視批判
問題聚焦----------
特邀專家----------
電視書刊----------
電視批判論壇------
大學生談電視論壇--
節目預告
央視動態
主持人
央視互動
編導手記
電視時間表
意見箱

《電視批判》版權聲明

  《電視批判》係我網站獨家創辦的探索電視文化的欄目。最近某些網站未經許可,大量非法使用我網站獨家資源,擅自轉載、抄襲《電視批判》的專欄文章,嚴重侵害了我網站的版權權益,特此提出嚴重警告,並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如需轉載《電視批判》的相關作品,必須經央視國際網絡的書面特別授權。
  聯絡電話:(010)68508381-780。

 

春節晚會:可否走出舞臺
作者:《電視批判》欄目專稿 發佈時間: 2005-2-18 16:22:19



春節晚會——可否走出舞臺?



  【hylxy】我們需要什麼樣的春節晚會?精彩的、大眾的、溫馨的!
  【特邀嘉賓:劉立濱】我覺得這位網友提的問題,如果都能做到當然最好。但是我想每年的晚會所有的創作人員也都是朝着這樣一個目標來把這個晚會組織好,獻給歡迎的觀眾。精彩之處就是要求每個節目有好的構思,有好的演員,好的表演呈現出來。最後,又能夠用最佳的手段表現出來。它反映的內容又和老百姓的生活比較貼近,使大家能夠感覺到與自己生活很接近,我想可能這就是它的精彩之處。溫馨,在我們民族傳統性的歡慶夜晚,總是要給人一些溫馨的感覺,這個“溫馨”既有我們歡聚在一起的家人,也有在外地沒有和父母在一起的一些年輕人,和父母通過節目能夠聯絡在一起。當然還有遠隔重洋的這樣一些人。因為這幾年還有一些這樣的節目,反映親朋好友相隔千里的情,所以這種溫馨還是應該在節目裏體現出來。“大眾”,本來這個節目就是大眾的,本來就是為了使大家在這樣一個傳統的節日、愉快的夜晚得到歡樂,所以節目就應該是大眾的,它能夠抒發廣大觀眾的情懷,能夠使廣大觀眾看到這些節目感到心情愉悅,所以節目無論是整個編創還是到最後的呈現,還是要考慮廣大觀眾欣賞的要求。

  【clare66】不知二位老師喜歡什麼樣的節目?能具體談談嗎?
  【特邀嘉賓:貫涌】或許由於職業的關係,我平時對於各種門類的藝術有比較廣泛的接觸,從中學習和借鑒,所以養成了一種“雜食”習慣,沒有偏好,無論戲劇、歌舞、曲藝、雜技都很喜歡。如果放在春節晚會這個特定的演藝場上,那麼我們再加上一點理想主義,我首選曲藝説唱。因為它最有民族特色,最能體現民俗風情。二是喜劇小品,歡歡樂樂,喜慶祥和。三是歌舞,因為歌舞長於抒情、讚頌、祝福,可以振奮精神。四是雜技,賞心悅目,點染年味。

  【網絡主持人:邢立雙】請問二位老師,你們認為春節晚會需要什麼樣的主持人?
  【特邀嘉賓:劉立濱】春節晚會需要什麼樣的主持人?這是很多觀眾都曾經提出過的問題,近幾年的春節晚會主持人應該説都是很好的完成了春節晚會的節目主持人任務,起到了在晚會穿針引線的作用。他們給觀眾帶來了歡樂,帶來了情趣,他們用他們的才智、幽默、和嫻熟的藝術技巧,使整個晚會的節目非常連貫地展現在觀眾的面前。這些足以説明主持人在春節晚會當中的作用,至於春節晚會需要什麼樣的主持人,我以為他除了要具備以上所具有的素質之外,還應該有親和力。因為在春節晚會上,一個節目主持人所表現出來的熱情、所表現出來的真切情感,對所有的觀眾都是很重要的。當然,許多觀眾都希望看到年輕的面孔、新的面孔,或者説能夠滿足自己願望和要求的節目主持人,如果按照每一個人的願望去選擇的話,恐怕很難做到。不知這樣説能否使你滿意?
  【特邀嘉賓:貫涌】春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由此構成了春節晚會與其他晚會絕不相同,而十分突出的特點特色,就是民族化、娛樂性、盛大型和開放性。與此相適應,春節晚會的主持人應當具有優雅大方的民族氣質,亦莊亦諧的主持風格,大開大闔的調動能力,巨細兼擅的嘴上功夫,每位主持人不妨盡展個性特色,但一定要構成和諧統一的整體風格。

  【科蘭luck】你們看春節晚會是否可以有部分節目走出舞臺,走向人們的生活實際,走向那些生活在底層的老百姓中?
  【特邀嘉賓:劉立濱】你提出這個問題應該説是一種很有意思的想法。“春節晚會可否有部分節目走出舞臺,走向人們的實際生活,走向那些在底層的老百姓中?”我以為這是完全可以去試一試的,但這些節目一定要聯絡人們的實際生活,反映人們的生活實際,反映各民族的生活習俗以及普通人的生活願望。曾經有些地方電視臺一些娛樂節目就走入了人們的生活實際,反映了那些生活在底層的老百姓的實際生活,使廣大觀眾對那些自己所不熟悉的人和生活以及這些人的思想、情感有了了解和感受,並從中得到啟迪。但是春節晚會哪一部分節目走出舞臺,走向人們的實際生活,直接面向和反映生活在底層的老百姓,這需要編創人員在春節晚會整體構思上對這個問題給予思考,能夠真實地反映和表現人們實際生活的內容,人們的生活變化,以及人們的情感跟願望。我認為你的建議是值得編創人員思考的。

  【黛玉葬花花飛落】創新在戲曲方面顯得最不突出,因為每年播出的都是老段子,戲曲晚會創新是不是很難很難?
  【特邀嘉賓:貫涌】這位網友提出了一個戲曲晚會能不能創新,創新是不是很難的這樣一個問題。這裡首先要研究一下什麼是戲曲晚會,依我看,戲曲晚會是多種多樣的。它可以是若干摺子的組臺演出,它也可以是既有摺子又有唱段的組臺。所以,戲曲晚會如果形成了某一種模式,那麼這種創新就帶來一個問題,到底是節目的創新,還是模式的創新?我以為,要想整臺戲曲晚會,每一個節目都是創新的,做起來也並不難。比方説,我們的藝術節、我們的京劇節、越劇節、黃梅戲節,還有評劇節等等,所有的節目都是創新的,而且都受到了觀眾的熱烈歡迎。在那裏創新雖然有難處,但絕對不是不可以克服的。但是我們現在的春節戲曲晚會,它的宗旨要顯示主創人員的某種意圖,而在這意圖之下選擇節目,這就要體現既要繼承傳統,又要推出新戲;既有正規的演出,還要有一些類似小品式的突擊排練的節目。那麼當主創人員為了顯示傳統的時候,自然多選擇的是老段子,特別是那些膾炙人口的代表之作。而那些出新的往往又是倉促上陣的。所以,我的看法是,如果整臺戲曲晚會全部是在短時間內“創新”的,那真是太難太難了。

  【網絡主持人:邢立雙】很多網友都認為春節晚會無論是主持人還是演員總是那幾個人,變化很少,請問兩位專家對此怎麼看?
  【hylxy】我覺得小丫和佳明不錯!!!:)
  【特邀嘉賓:劉立濱】大家都希望能夠看到新的主持人,看到更多更年輕更優秀的演員,我何嘗不想。但是節目主持人也好,優秀的演員也好,並不是一天就可以創造出來的。這需要時間,需要各種條件去發現、去尋找、去培養。

  【網絡主持人:邢立雙】有人認為春節晚會應該大膽啟用新人,既擺脫了老面孔,又給新人以展示機會,作為培養藝術類院校的兩位教授,你們同意此看法嗎?
  【特邀嘉賓:貫涌】人們常説長江後浪推前浪,一輩新人替舊人,新老交替是社會歷史發展的自然規律。我們從事教育工作的人把培養新人、推出新人當做頭等大事,看到新人嶄露頭角就特別興奮。如果有新人受壓制,受埋沒,就非常非常難過。這已經成了我們的職業病。我們希望各界賢達、文藝圈子裏的有識之士,都來架橋鋪路,搭平臺,給予新人多一點亮相的機會。對於春節晚會,大膽起用新人的主張我完全贊同,熱烈支持。不過,“啟用”有個前提——水平,可分面孔新和老,尤重水平低與高。要唯才是舉,不要唯新主義。


責編:青葉

 共6頁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