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不按常理“出牌”的一次嘗試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5年09月23日 15:55 來源:CCTV.com

  一、不按常理“出牌”之一 —— 新觀念

  我們並不想打破原有經典的傳統格式,只是想一定要打破自己的慣性思維。

  早期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麼,目的也並不明確,但我們知道自己不想要的是十年一樣,千台一篇的表現樣式和觀演模式。沒有驚奇,就無所謂創新。

  首先,北京電視臺的獨特身份和特殊位置,既不同於中央電視臺收視的覆蓋率和資金保證,又不同於地方檯自由寬鬆的良好環境(許多黑馬的橫空出世,足以證明,如電視湘軍、光線傳媒等業界同仁)。作為國家首都電視臺,要有首都風範、還有地方特色。

  在正月十五這個美輪美奐的醉人夜晚,如果我們把帶着家鄉人的美好祝願,來自五湖四海的新北京人、相聚在多元文化的新北京,用自己的鄉音鄉情,也就是從家鄉戲曲中一路走來的“戲歌”,作為節目的主要內容,去展示他們在新形勢下的和諧、真誠和美好!驚奇從家開始,從鄉音起飛!

  每一個人都有童年,都有難改鄉音時,但今日的鄉音早已不再純粹,隨着時代的潮流以變再變 ,保留在大腦中的就是一些記憶殘片,平日不碰則可,一經點燃,則會點線成面。勾起許許多多 家鄉情懷……!

  內容上就從鄉音情懷上入手,而形式上既遵從了戲曲的大寫意手法,特別是在環境造型上,沒有完全遵循正月十五的外部元素去設計本台晚會,比如“元宵佳節鬧花燈”,沒有一個元宵造型的直觀元素(圖文解字);更沒有一個鬧元宵的特別節目,那會是什麼呢?是按照我們中國人的民族習慣,按照春節末尾一天團員年夜飯的思路,融親情、團聚和憧憬於一體,或唱或舞或聽。業界大挪移,行當大反串。明明是戲曲演員,卻演繹着熟歌名曲;是歌手,卻憑藉字正腔圓再現民族經典。在一種恬靜溫馨,詩情畫意的氛圍裏,優雅浪漫,讓觀眾帶着對每一個演員的期待,對每一個節目的驚訝,熱切地、興奮地:觀賞一個個人物、一組組形象;聆聽,似是又不是的鄉音裊裊;觀賞,是他又不是他的名角反串;突出團聚時靜靜地聽、會心的笑、久久地回味……!我們最終想要的東西,漸漸的明朗起來!

  節目的定位也是在“戲歌”的基礎上以都市的、多元的、精緻的、更是一種嶄新的團圓不眠夜,應運而生……

  二、不按常理“出牌”之二 —— 新點子:

  正月十五是我們中國人的傳統佳節。用自己的本土文化過自己的節日,想必最為貼切,然而,傳統文化當中那些過時的理念和落伍的表現方式很難得到當今首都觀眾的青睞和認可,多數觀眾喜歡既是中國的、又是時尚的、更是符合社會潮流的主流聲音,聽起來即不陌生,看起來又挺新鮮,這就是我們選擇的“戲歌”。

  “戲歌”是我們北京電視臺首創的獨具特色的成功品牌,從98年第一屆“戲歌”大賽開始,就引起了行業內外的普遍關注,之後持續5、6年的第二屆、第三屆戲歌大賽,頗得社會的眾多好評。像“唱臉譜”“前門情思大碗茶” 這些經典的戲歌作品,時至今日,它也是深受廣大觀眾認可和喜愛的節目樣式。

  究其“戲歌”成功的原因和精髓,大抵可用“傳統而現代、熟悉而新鮮”這幾個字來概括——如同能在全中國乃至世界各地流行的“旗袍”。對於今天的中國人來講,正月十五元宵節也正是一個“傳統而現代、熟悉而新鮮”的節日。本着這一理念,把“戲歌”富有傳統韻味的民族元素與現代美學中的時尚元素結合起來,就構成了本台晚會的節目主體。歌中有戲的神韻,戲中有歌的特徵。正如著名的詞作家喬羽先生在任我臺戲歌大賽評委會主任時曾説:“戲歌”對它的概念現在社會上還沒有統一的認定,但我認為戲歌的出現,“對戲曲音樂創作會帶來很大的促進,同時對歌曲更加本土化、民族化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本台晚會就是在這樣的理念支配下,開始行動起來的。

  三、不按常理“出牌”之三 —— 新造型:

  電視節目內容再好,都要靠視覺和聽覺抓住和感染觀眾,尤其是文藝晚會,視聽元素顯得更為重要。因此我在總體構思中,如何運用造型手段來表現新觀念,突出新點子,這是重要的環節。今天,高科技的發展,給電視文藝舞臺帶來廣闊的前景,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在導演的眼中,在導演的想象中,在導演的實際操作中,綜合多方元素,把靜靜的舞臺,空空的場地,通過各種藝術手段,點燃成一個奇妙迷幻的個性殿堂,那種很難用語言表達的視聽美感,和強烈的現場衝擊力,不僅能牢牢抓住觀眾的眼球,而且在不斷的重塑人們的欣賞習慣。比如説:

  1:環境造型:

  首先從舞美造型主要考慮了以下三個方面

  (1):綜合應用了現代美術的造型理念和手段,用來展現中國戲曲音樂的韻律和風格,配合晚會主題的展現。

  (2)在材料應用上以大面積亞光材質為主,結合部分透明、半透明材質,使舞臺呈現豐富的光影變化。

  (3)整個舞臺以淺灰高調為主,在一些局部地方,精確的點綴一些純色和傳統圖案,使舞臺畫面豐富整潔的同時,也給舞檯燈光提供了極大的發揮空間,為舞美和燈光的完美結合創造了良好的先決條件。

  2:人物造型:

  每一個節目當中的演員,除了服、化、道,攝、錄、美及特別的燈光處理之外,給觀眾能夠留下最主要的印象,就是表演。而表演在晚會中的準確定位是什麼呢?對於電視文藝節目而言,我依然參照了戲劇的理念,雖然只有幾分鐘,使節目來不及起承轉合,但也考慮到了人物的表現:那就是給演員假定一個較為合理的規定情境,人物狀態,並在此時此刻所要表達的人物內心活動,和演員多次交流。我的這一想法在於魁智的《情怨》、吳琼的《對花》和李海燕的《漠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等節目當中,起到了很好的效果。特別是李海燕在演出之前,給她確定了規定情景、人物身份、量身定制了演出服裝、設計了演出造型、及人物的核心狀態,當她輕移蓮步,嬌媚奪人的身影踩着爵士的四分之三節拍,一經出現,那射人魂魄的迷人小眼,立刻溝住了觀眾的眼球,所有的觀眾對她充滿了強烈的期待和好奇,年輕觀眾看著她踩着爵士節拍穿着民族服裝她幹什麼呀?。而戲迷朋友看著這位著名的程派大青衣,如此模樣要出什麼新鮮招呢?她唱的是爵士新京劇,此節目主要要求美而不艷,媚而不俗,玫瑰濃烈色,魅光四射神的人物特點。

  再如:歌曲《有話搶着説》以最傳統的北京琴書,混合搖滾中的説唱藝術,反映最鮮活的社會內容和我們生活中的突出變化;無論從開始古腔古調中的北京琴書與輕快活潑的説唱表演;還是服裝上的民族長衫與現代休閒;更何況從一個二三十年代的儒氣青年到時尚奔放的熱血男兒的角色轉換;還有經過電視處理之後的服裝替換;都是在瞬息之間完成。這一個節目兩分十秒鐘左右,但他向觀眾呈現了人物的造型轉換、服裝轉換、音樂轉換、演唱方式轉換、電視特技處理轉換等信息變化,它既不是為了變化而變化,更不是為了嘩眾取寵而變化,而是依據節目內容的需要,節目定位的需要,晚會風格的需要因變而變。(惟獨遺憾的是由於種種原因,完成得還不夠徹底,不夠純粹、不夠到位)。

  還如:根據蘇軾著名詞作《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創作的流行歌曲,通過著名男旦胡文革的反串襯托,古裝長袖的迷人造型及浪漫飄逸,婀娜多姿的精湛表演,胡文革流暢優美的流行唱法(胡文革曾唱過10年流行歌,主要翻唱女歌),舞動在眼前的是一個纏綿悱惻,驚鴻一瞥的女子對幸福生活的追求和嚮往。可謂曲美、景美、人更美的人間佳境。榮獲舞美、燈光、攝像、編導等眾多優秀單項獎的主創班底,可以説在此節目的完成當中,都把自己的藝術才華得以鮮明的展示。

  最後:京劇名家於魁智有史以來第一次唱歌、第一次反串唱劉歡的歌、當《胡雪岩情怨》如泣如訴,摯愛綿綿的音樂悄然響起、於魁智愛之深,情之切的內心世界,通過京腔京韻的特色演繹,無論業界內外,老少觀眾,無不拍手稱讚,癡迷不已。這也是我個人多年來珍藏版的首例。不僅展示了京劇老生抒情流暢聲情並茂藝術特徵,還拓展了演員單一行當之外的可塑性,以至於人們不禁發問,這首歌究竟誰是原唱?當然劉歡是原唱,但於魁智版更有另一種韻味,可以説繞梁三日,回味無窮。

  節目中還有當紅歌星王宏偉的一曲現代京劇《打虎上山》、龐龍的《家在東北》、吳琼的黃梅戲歌《對花》、二人轉戲歌《一個情字活一生》、川劇戲歌《梨園英雄》及著名演員李勝素、孟廣祿的精彩表演,等等……將豐富多彩的戲歌再次推向新的高潮;演員在很短的時間裏,抓住了自己的演出狀態,完成了短暫而豐滿的人物塑造。達到了整臺節目在統一的風格引領下,各有特色,又互為一體的整體風格。

  正因為我們在創作中追求新觀念、尋找新點子、運用新造型、創造新形象。播出之後,觀眾的反響和社會效果,是大家除了當初面對挑戰時的衝動,興奮之外,又是我們期待的又一種新感受。

  四、不按常理“出牌”之四 —— 新感受:

  播出後的社會效果如何,我們從心底裏希望電視觀眾喜歡它,説真的,我們也極想得到這臺節目在播出後,帶給觀眾美的享受。根據央視尼爾森的收視統計,2005年北京電視臺元宵晚會《共享團圓》,收視率在北京地區所有頻道平均收視率前50名當中,名列第15位。創造了北京電視臺戲曲晚會的最高收視率之一。應觀眾的強烈要求,之後在我臺眾多頻道,又進行了多次重播。

  《共享團圓》,是一台亮點眾多的正月十五電視晚會——古腔京韻、流行典雅、以現代手段重新包裝了的傳統藝術的精華、鑲嵌了古典瑰寶的時尚新作……每個節目都在時尚潮流與傳統經典之間尋找着最佳狀態。給看多了正月裏的大紅大綠、見多了歌海舞海的觀眾帶去清新強烈的視聽新感受。

  晚會題目《共享團圓》,喻意人類社會、情感、生活方式等諸方面的進步、發展與永恒,而我們今天的最大幸福,則是享受着太平盛世的團圓。

  通過以上的觀念,點子、和造型處理,在光影視聽環境中,在新鮮和諧的旋律中,給電視觀眾帶來的是什麼呢?答案在觀眾的想象中,在觀眾的回味中,在觀眾的議論中,在觀眾的掌聲中……(二〇〇五年八月十五日 北京電視臺文藝節目中心:陳小健)

責編:李閆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