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中廣協會副會長劉習良致辭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5年06月24日 17:34 來源:CCTV.com

  各位領導、各位代表,上午好!

  我主要講三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談談理論指導對電視事業所起的重要作用。

  對廣播電視事業來説,1992年是具有轉折意義的一年,這一年鄧小平南巡講話,十四大召開,提出了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作為我們經營體制改革的目標。為我們國家社會的轉型提供了理論依據,對於廣播電視來講,等於就是指明了今後的發展方向。很多同志知道,當時我們對於廣播電視的性質、功能、任務,有了重新的審視,觀念上産生了巨大的變化,變化的核心可以這樣概括,就是説我們終於認識到電視事業不僅是公益性事業,而且還是第三産業的組成部分;電視頻道不僅是播出渠道, 而且還是可以增值的寶貴資源;電視節目不僅是精神産品,而且還是可以進入市場交換的特殊商品。在這樣的大的背景之下,如果僅限於理論研究是不夠的,它必須在一定程度上參與行業管理,協助行政管理部門保證我們事業的健康有序的發展。

  第二個問題是談一下新形勢下中廣協會面臨的難題。今年是協會更名的第一年,按照中央文件的規定社團應該完成三項任務,就是提供服務、反映訴求、規範行為。我個人對三項任務是這麼理解的,提供服務應該是社團的基本任務,它涵蓋面積是很廣的,比如説為黨的大政方針、政府的大政方針服務,為文化體制改革服務,為廣電事業的發展服務,為廣播電視理論建設服務,以及全心全意為我們全體會員服務,都是屬於這個範圍之內的。第二是反映訴求,可以這樣説,它是社團作為黨和政府聯絡人民群眾的紐帶的主要體現,也是社團起到作用的主要方式,社團不能決策,但是可以反映訴求。在黨的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指引之下,我們開展認真的調查研究,深入了解廣播電視人的所思所想,他們的喜怒哀樂,及時地反映給決策者,如實地反映他們的不同的見解,甚至是反對的意見。我想這是社團必須承擔的責任。我們過去教訓挺多,現在要沿着這個方面去做,只要我們如實地向決策者反映的話,對於共同地貫徹科學發展觀是大有好處的。第三是規範行為,就是行業管理的組成部分,是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維護行業合法權益,規範行業的行為,本來就是一切非政府組織承擔的基本任務。行政管理部門是通過發佈政令加強行業管理,社團是通過加強行業的自律,提倡行業道德,提倡正確的行風來參與行業管理,這兩方面各司其職,只要大家共同努力,形成合力的話,就可以為我們建設和諧社會做出應有的貢獻。這是我對三項任務的理解。但是真正完成三項任務,就必須創造很多條件,要克服一些困難。

  我個人看,當前在這個新形勢下,我們中國廣播電視面臨的困難大概有五項:

  首先,廣播電視是一個壟斷性行業,行政管理部門理應處在行業管理的主打地位,這是毫無疑問的。中央關於文化體制改革的文件也是這樣規定的。因此協會在行業管理的含義上,實際上處在邊緣,這種邊緣狀態決定了在行業管理處境是被動的,很難做。所以面對這樣的形勢,中廣協會必須在有限的活動空間內採取主動,力爭有所作為。

  第二,社會團體的改革已經進行好幾年了,早在1998年7月中央就規定黨政機關的領導幹部不要兼任社會團體領導職務,那時候考慮到中廣協會是一個純粹的監管團體,再加上運行的性質非常強烈這種特殊性,所以從第三屆開始,一直就是由廣播電影電視部的部長,或者是國家廣電總局局長兼任中廣協會的會長。最近看到一個消息,南京市和天津市政府已經做出規定,限定時間所有社團要和行政部門脫鉤,而且規定得非常具體。我來以前聽説總局有這麼一個意思,就是總局的領導同志不再擔任領導,只留下一位副局長管協會的工作。我個人看這些做法應該説都是正確的,它符合現代社會發展的總的趨勢,也符合使社團逐步擺脫行政控制的要求,所以總的來講是正確的。但是回頭想想如果從上到下,從中央到地方,所有縣級以上的廣電總局領導同志全部退出協會,只有一條路可走,就是進入市場的汪洋大海當中,自己謀生存謀發展,一旦找不到自己的定位,就退出了。這個事情什麼時候實現現在不知道,總歸發展是這麼一個大的趨勢。

  第三,我們這個協會在組織結構上有兩個大的支柱,一個是組織機構,13個。這些研究會成立的時間很長,當時成立過程當中大原則是自願結合,而且成立的基礎是不一樣的,有的是以節目作為基礎的,有的是以人員作為基礎的,或者是以機構,或者是不同的層次,這麼組成的。現在成立協會了,按照什麼標準進行組合?就面臨着很大的一個問題,標準多了,每個都可以存在,這個上面肯定不會同意;標準少了,勢必會把資源組合打散重新組合在一起,這是很困難的。我過去在7、8年當中,為了解決一件事情,花了不下4、5年的時間。所以按照標準來弄就需要有一個新的思路,不然的話會造成一些混亂,甚至會産生比較大的危機。另外一個是地方的協會,現在地方的廣播電視協會有的願意改,覺得改了協會以後工作面更寬一點,但是有的不願意改,説不適應管理的職能。這樣,怎麼協調活動,怎麼開展活動,都需要有新的思路。

  第四,關於評獎。今年三月公佈了全國性文藝新聞出版的評獎方案,根據這個方案,廣電總局最後只剩下一個,叫做中國廣播影視大獎,設三項,第一是中國電影華表獎,第二是電視劇的飛天獎,第三是中國廣播電視節目獎。今後我們新聞評獎按照規定是兩年一次。按照這些規定,我們能做文章的只有一個地方,就是中國廣播電視節目獎。現在中宣部已經答覆了,總體來講還比較可以。但是兩年評一次,大家知道新聞這個東西,當年有當年的意義,過了以後就沒有那麼強烈的意義了。從我個人來講,社團也好,個人也好,千萬不要係在評獎這一棵大樹上,否則經常會受到衝擊。不管怎麼説,評獎過去是我們日常工作中的一個大項。對節目的創新創優,我們也確實需要做一些工作。

  第五,外部壓力很大。大家知道全國記協和文聯下屬的電視文藝家協會,他們開展的活動和中廣協會的活動交叉,有紀錄片評獎、電視劇評獎、電視文藝評獎、播音主持評獎,都是交叉的。我個人看他們的活動比我們更加廣泛,也更加自由。所以今後會不會有一個趨勢,大概就是這樣的,廣播電視每年都可以參加中國新聞獎評獎,而在中國廣電新聞獎裏面兩年才開展一次,這個一下就可以轉移。比如説有一個金鷹獎,怎麼設,還沒有一個文件。

  以上講的這幾條都是中廣協會面臨的形勢變化,為了迎接這些變化,我們需要開展工作,有句俗話講,只要精神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現在總局了解了情況,和有關部門協調,協會分黨組在最近這個階段裏有一個改進工作的方案,不久就可和大家見面。問我個人對今後的工作有什麼想法,今年三月份中央電視臺召開了關於中央電視臺分會2005年協調會議,會上強調三條,加強溝通,加強合作,共謀發展,這是我提的個人建議。這個講話在中國電視通訊第四期發表了,大家願意要的話可以聯絡。

  最後一個問題,對我們中廣協會提出的建議。在1999年11月份召開的電視學研委會第三次代表大會上我有幾點講話:1,加強跨世紀的電視研究;2,着眼於長遠目標研究下一步的措施;3,從更高層次更廣角度研究問題。現在6年過去以後,有一些建議實現了,有一些建議過時了,下面再提三點:

  1,集中研究電視發展戰略問題。中廣協會和電視直接相關的研究委員會一共是18個,絕大多數都是以節目作為基礎,比如説經濟節目、軍事節目、科教節目等等,唯獨電視學研委會是以學科作為基礎從事研究,所以應集中研究電視的發展戰略問題,才能夠突出我們電視學研委會的特點,才能發揮電視學研委會的作用。比如説研究電視的理論問題,現在還有十幾個事業性的廣播電視集團,或者是廣播影視集團還在,到底下一步怎麼辦,怎麼走?北京市已經拿出一個方案,也已經實施了。北京的模式是不是完全符合廣播電視事業發展規律,是不是完全符合廣播影視發展的兩個輪子一起轉的發展方向,這個東西值得研究。這種變動最能引起機構的調整和人員的變動,在這種情況之下,怎麼既保持穩定,又推進事業,這確實是一個難題。再一個是研究電視新技術的發展,現在我們一股腦兒提出來有一些數字電視、衛星直播電視、網絡電視、手機電視、移動電視,毫無疑問這些東西都需要發展,但是在發展過程中怎麼取得協調,這是一個需要研究的問題。另外在新技術提出來以後我們已經看到新一輪的外資搶灘、人員爭地已經出現了,怎麼做研究,這是我們需要考慮的事情。建立完整的電視産業鏈的問題,比如説電視媒體經營問題,電視和社會階層變化的關係問題,電視怎麼樣適應農村需要的問題、如何照顧弱勢群體問題、節目既要多樣化又不要陷於低俗化的問題,從一定的高度看這些問題,才可能得出一個比較好的結論。即便是特別類型的節目,也要求我們站在一定高度看,這應該是我們作為電視學研委會的一個特點。

  2,研究與開發結合,這是這次提出的新的課題。中廣協會成立以後對研究工作做了很多設想,慢慢地形成了當前的格局。對於研究的基本原則及時提出來和實際結合,研究歷史為現實服務,研究外國為中國服務。我們協會的基本做法是抓大抓重抓組織,抓現實當中的重大問題,抓現實體制的問題,抓各行各業對於廣播電視的興趣、成就問題,大概是這麼幾個原則。從實踐來看,應用理論研究比較好辦一點,和實際結合比較緊密,決策研究也應該是為實踐服務。我們這次會議把研發高峰的論壇作為主要部分,這個做法非常好,很有意義。研究和開發相結合,這個提法符合把學術研究推向市場的色彩,也符合中央一貫提倡的科研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産力,基本是這麼一個思路。

  3,現在不管是總局,中央臺的,地方檯的,都採取了一定的措施,而且積累了一定的經驗。拿組織來説,最近幾年先後給協會下達過幾次任務,大概就是四五個題目,叫做廣播電視集中評論體系、電視劇現場調研、財政性撥款等等,去年提出來中國廣播電視學和中國電影學,有預付定金的味道。我個人看僅僅是一個開始,雖然是一個很良好的開端。為什麼這麼説呢?其中還有幾個問題需要研究:

  (1)建立研究與開發相結合的制度以及對研究工作進行監督、檢查、控制和獎懲的機制,改變目前這種臨時抱佛腳的做法。

  (2)怎麼使研究的程度發揮實效,産生市場效應,避免研究成果出來之日也就是束之高閣之時。

  (3)成立一定數量的專業化中心,每個中心有自主的確定市場需要的研究項目,改變當前這種小作坊的作業方式。

  最後我想講一下聯合起來共同發展的問題。

  過去在部裏任職也好,到地方工作也好,我一直倡導聯合起來共同發展,原因很簡單,就是我們廣電事業一直處於力量相當分散的局面,在這種情況下,如果還是內戰內行,外戰外行,那根本談不上發展。大家都知道電視的特性之一就是網絡性,這種網絡性必須全國貫通才行,如果網不成網,容易形成很大的問題。廣播電視研究更是這樣,在廣電事業系統內,由於體制方面的原因,專門從事廣播電視研究人員本來比較少,加上現在這種浮躁之氣四處蔓延,如果這時候再不聯合起來,我們學術下滑可以説是不可避免。聯合方式有多種多樣,去年協會在上海、成都、廣州、瀋陽成立了四個基地,這是一種方式,它們是屬於綜合性的研究機構,今後還可以建立專業性的研究機構,就一個課題來講有十足的把握,能夠逐個地解答難題,這樣我們的規模嚮導就出來了。

  總之,我們需要思想,需要集思廣益,需要眾人拾柴,以市場為取向的改革,是廣播電視學術研究可持續發展的保證。

責編:李恩泉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