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導演十餘年了,對選擇上什麼戲有自己的基本原則。首要的一條就是看劇本:和同類題材的劇作比,或在立意上、或在風格上,特別是在人物性格方面要有一定的新意。2004年十數個劇本從手裏翻過,均不甚滿意。到年中才見到了《張伯苓》。我立刻決定拍攝,因為這個劇本在塑造中國知識分子人物性格方面有明顯的突破。
1. 歷史縱深感:
歷史一向是我的興趣與關注點所在。本劇情節從甲午戰爭開始一直寫到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這50多年是中國近代史上血與火交織的歷史年代。啟蒙與救亡的雙重奏鳴震撼著中國每一個正直知識門子的良知。張伯苓就是那個年代中國知識分子啟蒙和救亡道路上的先知先覺並且先行者。從清朝時他作為北洋海軍士官親身參與並感受了甲午海戰慘敗之恥,從而立志走教育救國之路,從小學辦起,到民國時期辦起中學以至大學,數十年篳路藍縷,身體力行,為中國創造了一個響亮的教育品牌:南開大學,並以其培養的一代代卓越人才在中國教育史上寫下了輝煌的一頁。張伯苓的一生與許多歷史大事件以及重要的歷史人物纏繞在一起,其經歷對創作者和觀賞者都具有強烈的吸引力與感染力。
2. 實幹精神:
中國知識分子的傳統形像是滿腹經綸、高談闊論,但敏于言而訥于行。所謂“秀才造反,十年不成”,“百無一用是書生”,是對中國傳統“士”的傳神寫照。而張伯苓則是知行並進,極富實幹精神。天津是中國最早的開埠之地,得西方文明影響之先,辦教育有天時地利;但天津亦是三教九流匯聚之所,藏污納垢,蕪雜混亂。要憑個人之力興辦私立學校,何其難也。其間要和軍閥打交道、要與地痞流氓週旋,要與腐敗官員及外國勢力相爭等等,僅憑説理是遠遠不夠的,常常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説不清”,還必須要有極其頑強的個性以及超常的辦事能力才可以維持及發展。張伯苓堅持理想,一身正氣,同時又有手腕、有計謀,有時甚至有油滑的手段,如此才顯示出此人不同於一般中國知識分子的膽識與作為,他才能辦起中國一流私立大學。本劇多方面塑造了一個知行合一,既富於理想,有具有實幹精神的複雜、飽滿的知識分子典型形象。
3. 在衝突中塑造性格:
這是現實主義創作方法的精髓。而今日銀屏上,溫吞水似的知識分子性格卻大行其道。本劇題材重大,人物命運大起大落,為我們構造衝突,在衝突中塑造人物強烈的性格特徵、展示人物劇烈的心理活動提供了平臺。例如開除周恩來這場戲,他既惜才愛學生,但為了大學不被關閉的大局,又不能不為;解放戰爭戰爭時期,為了得到辦學經費,他不惜跳入泥潭:當國民黨政府的考試院院長。表面看似矛盾的行為後面,有著一以貫之的信念支持:就是克服險阻,讓南開辦下去!
基於以上對主人公的理解,我在創作中自覺追求如下風格和效果:情節跌宕起伏,人物命運大開大闔,人物性格多元複雜,動作性強,衝突劇烈,情緒飽滿,氣氛濃烈,以達到一種史詩的境界。
責編:淩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