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朋友們大家好,歡迎大家收看《歷程》節目。首先節目的一開始我們先來看一幅漫畫。漫畫寫的是什麼呢,在這位道貌岸然的先生旁邊,後面有一個題板上面寫的是14萬年費製造神童。9個月到14歲的普通孩子均可報名。底下是一群踴躍報名的家長們,據他這個研究機構自己説,他能夠你即便是把一個零歲的孩子送那之後,也能夠變的跟大學生一樣,今天我們就來討論這個問題,首先先給大家介紹一下嘉賓。
| |
主持人:這位是陳寧,陳老師,她是我國現在惟一一所進行超常兒童篩選和教育的幼兒園的園長。另外這邊的這位男士是一位家長,邵正強先生。
主持人:邵先生他的兒子14歲考上北大,了不起。
主持人:那咱們先來問問陳老師,您是做教育的,14萬元我讓你零歲的孩子都能變成大學習,可信嗎?
陳寧:肯定是不可信的,我覺得大家稍微有一點知識的人都能知道這是不是很可信的,
主持人:據説他的教育方式是不管你的孩子多大,他請一群大學學生到你們家來親自給你授課,直接就給你講大學的生物、化學、物理呀。
邵正強:孩子教育不是像這種,好像是硬灌的這種形式就能教育好的,肯定不行。
智力提高多少不是短期內的一些大學生或大學老師到家裏去教就能教出來的。
並且這些大學生未必都是懂教育學的,懂心理學的,懂怎麼樣來教這些非常小的孩子,這裡面有很多問題我覺得。
陳寧:我覺得就是説這個很明顯,他是一個商業炒作,就是他要錢,然後吸引家長的目光。我覺得就這麼簡單。我是這麼看這個事。
除了這樣的炒作可能帶來的悲劇外,學習至上的教育方式也會造成“高分低能”。王思涵在14歲時考上大學,他説大學三年他除了發呆就是睡覺,沒有自己的興趣和愛好。最終因所有功課不及格,在17歲即將畢業時,被學校勸退。他沒有自己的學習興趣,僅僅是為了學習而學習,他甚至不知道北京在哪。同樣是14歲考上大學的,今天請來的嘉賓邵先生的孩子,卻擁有不一樣的人生。他從小就喜歡數學,10歲獲得北京市數學競賽一等獎,在12歲的時候,曾在一個數學教授雲集的專業研討會上演講自己的數學論文。他到底接受了怎樣的教育呢?
主持人:首先我想問您,您承認不承認自己孩子是個天才?
邵正強:很難用天才來説。
主持人:超常嗎?
邵正強:他是比較聰明。但是我的孩子上了北大不見得比那些沒上北大的孩子的智力要好。
主持人:您在這個當中起到了多大作用?
邵正強:應該説我們當時教育孩子的時候,第一沒有理論,第二我們不是搞教育的。並沒有一些預謀的,策劃的東西沒有。就是憑直覺,覺得應該怎麼樣來教育孩子,來健康成長。舉幾個小小的想法吧,一個就是我認為孩子的興趣很重要。學習的興趣很重要。
邵正強:因為他本身小孩剛出生的時候,他什麼都不知道。那麼他興趣從哪來的呢,但是在家長的啟發下,早期教育就會使他對某一些東西感興趣。
邵正強:比方説在數學方面。比方説他很小的時候,走樓梯的時候我就開始告訴他,一二三,那時候不會説話,什麼都不會。
主持人:光會走,還不會説話?
邵正強:對,就是領著他走,
慢慢他大了以後,就會數一到一百呀,上街的時候我們一起數吉普車,比方説他數吉普車,他數夏利車。看見一個就一,看見兩個就二,就往上加。這也是在遊戲當中在玩耍當中培養孩子的興趣。讓他在學習方面,在數學方面慢慢建立濃厚的興趣。
邵正強:這樣他覺得很有意思,他用一個看上去很複雜的事情,他知道有很簡單的辦法做出來,這不就是個遊戲嘛。
邵正強:我們體會的就是説一定要培養孩子的興趣,不能讓他反感這個,他不想學這個的時候就不要逼著他學。
陳寧:這個家長我覺得他説的是怎麼能讓孩子喜歡,這點實際上是我們成人能做的,你想出你辦法來,而且這個個體是不一樣的,這個個體比如他父母知道他怎麼能讓他的孩子喜歡,我就知道我怎麼能讓我的孩子喜歡,這個鑰匙實際就在父母的手中。
正是由於邵先生對孩子興趣的準確判斷,積極用遊戲方式引導孩子的興趣,才使得孩子在14歲時就考上北大數學系,而且現在成績也是名列前茅,獲得二等獎學金。其實,每位父母都可以根據孩子特點和興趣來因材施教。
主持人:也可能有的人天生就對數學很反感,那就一點辦法沒有,你再給他出個題新鮮花樣,他可能也不大喜歡。
邵正強:只是説你給他東西是有挑戰性的,只要他把前面的學會了,你讓他往後學,就是有一個挑戰性,總有新鮮的東西在挑戰他,總要在動腦,這就好了,至於説學到什麼地方,不必在意,這是個鍛鍊過程。
陳寧:我是覺得孩子在發展的過程中,就是説你的教育一定要切合他的需要,那麼就是最早有很多心理學家提出了遊戲是孩子的需要。而且是孩子學習的一種方式,一種特有的方式,
主持人:聽説您管這套學習方法叫智力體操是嗎?
邵正強:是,我是這樣來看這個問題。因為孩子的大腦是用不壞的,只要不是負擔的情況下,是越用越好的。那麼我給孩子教的這些包括這些漢字,數學呀,還有一些科普知識,沒有任何説是真正教給他知識的,讓他學知識的,不是這個目的。主要的目的就是説孩子的大腦有一定的空閒能力,你教給他這些東西,你讓他去動腦,他的腦子就在發達,就在發展,他的智力就會提高。實際上主要看中的是過程,不是説他學到的多少知識,
用遊戲引導孩子的興趣,可以讓孩子能主動去學習和思考。才不至於出現王思涵的悲劇。除此之外,孩子獨立自主的能力,是作為一個合格的社會的人所必備的。魏永康這個13歲上大學時,還需要母親喂飯;17歲大學畢業時,還需要母親陪讀照顧所有起居,甚至打洗臉水的高考神童。在17歲考上中科院物理所碩博連讀之後,因沒有母親的陪伴,生活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大雪天穿著拖鞋出門,不知冷暖,最終因無法自立自理而被迫休學。
陳寧:魏永康這個例子我以前也在電視上看過。那麼覺得最突出的兩點,一個就是説父母的心態,那麼還有一個就是父母教養的觀念,我覺得最重要的這兩點他父母沒有做到,
陳寧:我記得我在看一個短片的時候,他在他那個墻上寫的惟有讀書高。
主持人:萬般皆下品。
陳寧: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我覺得這是她的觀念,所有她給她孩子造成的這種施壓也好,陪讀也好等等的,就是不讓他自己照顧他自己的生活,她就是覺得讀書是高的。那麼就是説最後他的觀念就導致了魏永康這樣的結果。
主持人:邵先生那我知道您現在孩子現在是17歲。
邵正強:對,17歲。
主持人:您看您的孩子我覺得前半部分表面上看,應該跟魏永康差不多,也是小小年紀就受到各方關注,順利的考入大學,一個別人不可提及的程度,
主持人:聽説已經不找您要錢了。
邵正強:對,他是有一點比較自理能力了,就是有自理的這種思想。所以説除了他成績還是不錯的,拿到最高的獎學金,在學校裏邊。另外他自己打工吧,就是在人大的網校,人大附中的網校,給別人等於判一些題呀,也掙點錢吧,基本上生活費,吃飯夠了。不光在家裏邊了,他就跟媽媽講,説我爭取上學以後我不要家裏面錢。我自己來。當然我們家裏經濟一點都不緊張了,也不是説經濟問題,看到這個我們就很高興,覺得孩子能有這樣一種自立的思想,儘管孩子還不能完全自立。我感到非常欣慰。
陳寧:您覺得您當時是怎麼做的?我們特別想知道。
主持人:特別想知道。
邵正強:我覺得我的孩子可能跟自然接觸的可能要少一些,我就利用星期天帶他出去,坐火車帶他出去,不知道什麼地方,看哪個地方好就下車,就在山溝裏邊玩,趟水,扔石頭,這孩子接觸自然也是一個鍛鍊吧,不光學習。
考慮到孩子比同年級孩子普遍小4歲,從體質到獨立自理等各個方面都要弱,我國超常試驗班採用了一種自然體育的教育模式。就是在教學中加大了體育和運動的時間,是所有課程時間的一半左右。而且將鍛鍊地點放在野外,社會;方式多是野外行走,考察,高臺跳水等。除了學校的自然體育,邵先生還利用週末到大自然去鍛鍊。
邵正強:自然體育,我認為是一個非常非常好的這樣一個東西,就是説他把孩子每個星期,星期五的下午拉到野外去進行各種各樣的鍛鍊。比方説坐地鐵到蘋果園,放下,不喝水,走回來。這麼遠的距離還要走回來。
主持人:走回來?
邵正強:對,走回來。走到八中。這是為什麼呢,就是鍛鍊孩子的這種自製力。
陳寧:堅持能力。
邵正強:因為在學習當中,生活當中有很多的自製力,這個自製力是很廣泛的,不見得你生活上的自製力,比方説你是走回來的這種身體上的自製力我想會影響到你生活上的自製力,就是自己對自己的控制。還有很多比方説他們體育課也比較多,因為他們歲數比較小嘛,身體上發育肯定要比別的要晚一些,
陳寧:我覺得不光是有體能意志力的訓練,還有一個就是開闊孩子的眼界。我覺得這點非常重要。就是我在幼兒園的孩子裏體驗特別豐富,這些孩子的父母也跟這位家長一樣,他們都有這樣的理念,覺得讓孩子見多識廣,然後孩子們也會對很多事情産生興趣,你想他們都沒見過,怎麼會有興趣呢。
主持人:您覺得這種大量的體育活動和學習本身之間存在不存在矛盾?
陳寧:我覺得肯定是不矛盾的。因為就像剛才這位家長説的,他學習的時候是需要有意志力的,比如説我們都知道坐在那學習,到了高中階段你不努力你絕對不可能説,尤其是像這些孩子,他們本身就比別的孩子小四歲,然後你要再去接受這種高中的,還要再去應試,還要再去考大學。還有一個就是
陳寧:時間管理,資源利用,比如説他怎麼去獲取他的資源,他有一個知識他不明白,他怎麼去獲取這方面的知識,這又是一方面的能力。所以他其實去訓練他另一方面的能力。
主持人:我覺得今天通過兩位嘉賓一聊,我們能感覺到什麼呢,其實這個教育孩子的問題確確實實是一個困擾很多家庭的問題,就正如剛才咱們邵先生説的那樣,在孩子搞好了學習,搞了生活的同時也要注意道德,注意自理能力的很多方面的培養,這樣才能讓孩子成為一個真正意義上完整的一個人,感謝兩位嘉賓來到我們的演播室,電視機前的觀眾朋友們我們下期再見。
責編:戴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