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CCTV.com消息(焦點訪談):被科學家稱作“綠色寶庫”和“世界物種基因庫”的神農架,從上世紀七十年代開始被作為重要的木材生産基地,大量原始森林遭到砍伐;從2000年3月神農架天然林保護工程啟動以來,這裡的生態逐步得到恢復。
| |
| |
林區老職工告訴記者,他初到神農架伐木時,野生動植物資源還十分豐富,但到70年代末,野生動物已經不多見了,森林覆蓋率也由76.4%下降到63.7%。
五年前,神農架天然林保護工程啟動,林區開始全面禁伐,6000多名林業職工放下斧鋸,轉為植樹造林;全區50多家木材加工企業和銷售市場全部停産關閉。通過採取人工種植和自然恢復兩種方式,到2004年,神農架林區森林覆蓋率由歷史最低的63.7%恢復到88%,核心保護區達到96%以上,許多多年未見的野生動物又重現山林。
| |
禁伐後的神農架林區還開始發展生態旅遊。
神農架林區的變化得益於我國天然林保護工程、野生動植物保護工程的實施,這兩項工程實施5年來,全國造林1317.78萬公頃,少採木材1.3億立方米,300多種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和130多種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得到有效保護。
>>詳細內容
演播室主持人 翟樹傑:
各位觀眾大家好,先讓我們關注一期節目的反饋。
8月7號,《焦點訪談》欄目播出了《貪婪的礦洞》,報道了貴州省遵義縣毛石鎮存在的亂採濫挖造成鉬鎳礦資源浪費的現象。節目引起了國土資源部和貴州省的高度重視,國土資源部責令遵義縣毛石鎮所有的鉬鎳採礦點全面停産,查封所有的礦洞,並封存全部礦産品。國土資源部還指定職能司局領導帶隊趕赴貴州省,督促貴州省對這一非法採礦事件進行調查,並嚴肅查處。貴州省省長石秀詩也指示國土資源廳對這起違法案件進行嚴厲查處。貴州省國土資源廳執法局8月8號已經趕赴現場進行處理。
讓我們看看今天的節目。
位於湖北省的神農架,因為野人的傳説而聞名遐邇。神農架還是一個綠色的保護,有各種動植物3171種,其中被列為國家重點保護動物的有50多種,被稱作是“全球中緯度地區惟一保存完好的動植物基因庫”。
從上個世紀70年代開始,神農架作為國家重要的木材基地,大量原始森林遭到砍伐,生態環境被嚴重破壞。那麼現在的神農架是什麼樣子呢?
解説:今年59歲的宋文福已經在神農架生活了43年。1962年,年僅16歲的他響應國家開發神農架的號召來到這裡。在他的記憶裏,當年的神農架很美。
記者:剛來神農架的時候,神農架給你留下的印像是什麼樣的?
宋文福 神農架林區原伐木工人:那個時候,我就説拿酒壺坪舉例。酒壺坪路兩邊青岡櫟,這麼粗的,一根一根站著和排隊一樣。隨便就看到動物,麂子、鹿、狐狸、狗熊、老虎、野山羊,我們叫馬山羊,這樣的動物都見過。還有野雞、兔子,這都是常事。
解説:老宋告訴記者,當年他們開發神農架的主要工作是修路、伐木,由於山上經常會有有野生動物出現,他們每個工作隊都配有槍。
宋文福:拿半自動步槍在山上打過山羊。打過山羊,打過麂子,那時候我記得連著四天打四個山羊,一隻有一百多斤,一隻腿有三十七八斤。
解説:由於當時生活條件十分艱苦,偶爾能打點野味來調節一下伙食是老宋他們改善生活的惟一辦法。上世紀70年代末,神農架大面積原始森林遭到砍伐,野生動物已經不多見了。森林覆蓋率迅速由76.4%下降到63.7%,以至於曾經有外電預言,再過5年,神農架將從地球上消失。
杜玲莉,1975年出生在神農架,她童年記憶中的神農架與老宋對神農架的第一印象截然不同。
記者:你小的時候,神農架是什麼樣子?
杜玲莉 神農架林區木魚林場護林員:在七十年代、八十年代的時候,到處看到都是光禿禿的山,見到也是樹樁,聽到的聲音也都是伐木工砍木的那種聲音和油鋸的聲音。也聽不到鳥叫,很少聽到鳥叫的聲音。
解説:杜玲莉成長的那個年代,伐木工人們正開發著神農架。路越修越多,樹越砍越少,那些曾經能讓他們改善生活的野生動物也在不知不覺中消失了。直到2000年,實行天然林保護工程後,神農架林區開始全面禁伐,這樣的保護對這個被科學家稱為“綠色寶庫”、“世界物種基因庫”的神農架來講具有特殊的意義。
楊敬元 神農架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科學研究所所長:神農架的地理位置比較特殊,它是處於中緯度地帶惟一保存完好的一個地區,物種多樣性在這個地方全面體現出來了。東至日本,西至喜馬拉雅山,南至西雙版納,北至漠河,這些地區的物種,具有代表性的物種,在神農架都有分佈。如果不加強天然林保護的話,這個物種還沒有被專家發現的時候,這些物種有可能就會消失了。所以它的意義非常重要。
解説:2000年3月,神農架天然林保護工程啟動。這裡的一草一木都不能再砍,6000多名林業職工放下斧具轉為植樹造林。全區50多家木材加企業和市場全部停産關閉,原有的林場改建為36個林業管理所。並迅速建起了102個護林站,遍佈神農架天保工程區,通過採取人工種植和自然恢復兩種方式。到2004年,神農架林區累計完成天保工程14.5萬畝,育林面積31.7萬畝,退耕還林還草面積13萬畝,森林覆蓋率由歷史最低的63.7%恢復到88%,核心保護區達到96%以上,神農架的生態開始慢慢恢復。
杜玲莉:現在和以前不一樣。現在清早起來都聽到鳥叫,看到的山上也都是山清水秀,很漂亮。
解説:在神農架經常可以看到身著迷彩服,帶著天保工程紅袖標的護林員穿梭在樹林裏。他們當中很多人以前都是伐木工人,這兩年在巡山護林的過程中,他們又發現了多年未見的野生動物。
杜成林 神農架林區木魚林場護林員:去年七月份有一次巡山,當時我們兩個護林員,我們兩個人上山的時候,走到半山腰,猛然聽到頭上,大概有二三十米遠,聽到“嗚嗚”在喊。當時他問我,他説那是什麼東西,我説山上野生動物多,不知道是什麼。當時我抬頭望了一下,大概離我們30米遠的距離,有一個30公分的櫟樹,有一個黑熊,大概高有一米四左右,重量可能在五百斤左右,熊有這麼重。我們看它從樹上往下走,當時我們就嚇著了,那真是連滾帶爬,往轉跑。我説趕快跑,怕它傷人。
記者:你在巡山的過程中,像這樣遇到熊啊,或者説其它野生動物情況多嗎?
杜成林:遇到像熊的機會,看到有幾次了,但是距離都比較遠。其它野生動物,我們都是經常性見到。
記者:都碰到什麼啊?
杜成林:碰到金絲猴、獼猴、野豬、羊、獐子、兔子,特別是野兔可以經常性看到。
解説:由當年的伐木打野味,到今天護林保護野生動物,林區人的工作、生活方式都發生了變化。一個月前,杜玲莉在巡山時看到一隻野兔一動不動趴在草叢裏,走近一看,原來兔子的右前腿受傷了,於是他將兔子抱回了護林站。
杜玲莉:用鹽水簡單地給它洗了一下,抹了一點紅黴素,搞個繃帶給它纏了一下,搞了一個小紙盒子,把它放在裏面,就把它喂了幾天。我們有一天早晨,我們巡山回家,就沒有看到它了。肯定是腿好了,回到森林裏了。
記者:高興嗎?
杜玲莉:高興,怎麼不高興。我們是保護野生動物的,我們救了一隻動物,我們肯定是高興。
解説:現在,百姓將保護林區的一草一木、每個小動物當做自己的責任。而對環境的保護,直接影響到動植物種群的增長。拿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金絲猴來講,它們的數量已由15年前的501隻,增長到目前的1200多只。
禁伐後的神農架林區開始發展生態旅遊,而保護生態與發展經濟的矛盾時刻擺在面前。去年,神農架計劃利用自己的資源優勢建一個滑雪場,然而在工程正式開工前,一隻黑熊的出現,改變了最初的設計方案。
王海濤 湖北省神農架林區區長:我們在做環境評價和生物多樣性的評價過程中,有一個專家提出來,這個滑雪場的選址是大黑熊的活動區域。一隻大黑熊的活動區域半徑是70公里,建了滑雪場就會影響大黑熊的活動,然後專家不同意。直到我們最後請專家又做論證,又到現場考察,發現在滑雪場的另外一邊建了滑雪場,不會影響大黑熊活動的區間,沒有減少。這樣,專家才可以通過,我們才可以建設滑雪場。
解説:當保護與發展發生衝突的時候,效益就必須讓步。幾年來,神農架林區黨委政府一直堅持“保護第一,科學規劃,合理開發,有序利用”這一科學發展觀。從伐木戰場上退役下來的老宋看好了生態旅遊這個市場,他開了一家旅店叫做“香林寨”。
宋文福:我現在這個地方,一點點草、樹、木,保管蠻好,這上面不是人為栽的,這都是天然的。原來在建築的時候,我就注意到要保護它。這上面樓梯,我為了保護原來的植被,我把樓梯都搞偏了。
解説:老宋説,他的“香林寨”經常有小鳥來作客。他偶爾也會喂小鳥一些糧食,寨子周圍可謂是“鳥語花香”,生態環境越來越好的。在神農架,“靠山吃山”被賦予了另一種生態含義。正因為這一點,才帶來了人與這片自然的長期和諧相處,共同發展。
演播室主持人:您剛才在節目中已經看到,以“神奇”著稱的神農架又恢復了以往的生機和寧靜。這個野生動植物天堂的重建得益於我國天然林保護工程和野生動植物保護工程的實施。這兩項工程實施5年來,全國造林1317萬公頃,少採木材一億三千萬立方米,300多種重點野生動物和130多種重點野生植物因此得到有效的保護。神農架幾年來的變化可以看做是我國生態環境逐步改善的一個縮影。
好,感謝您收看今天的《焦點訪談》,下次節目再見。
責編:戴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