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兒科學的起源,據我國古代文獻記載,遠在春秋戰國至兩漢時期已有小兒醫,《史記 扁鵲倉公列傳》記載:“扁鵲……聞秦人愛小兒,即為小兒醫。”《內經》中也有關於小兒體質、生理特點、疾病診斷等記載。如《靈樞 逆順肥瘦》指出:“嬰兒者,其肉脆血少氣弱。”《素問 奇病論》提出:“人生而病巔疾者,病名曰何?安所得之?岐伯曰:病名為胎病,此得之在母腹中時,其母有所大驚,氣上而不下,精氣並居,故令子發為巔疾也。”《漢書 藝文志》載有婦人嬰兒方19卷。此外長沙出土的西漢墓《五十二病方》帛書中有“嬰兒病痛”、“嬰兒瘛”的記載。這些文字的記載都反映了中古時期醫家已認識到多種小兒疾病,孕育著中醫兒科學的萌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