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時期
央視國際 2004年05月26日 16:28
|
|
|
唐 孫思邈 |
至唐代,政府設立太醫署,由“醫博士”教授醫學,其中設少小科,學制為5年,促進了兒科專業的發展。相傳第一部兒科著作《顱囟經》也在此時流傳,書中首創“純陽”理論,並對小兒脈法及驚、癇、疳、痢、丹毒等病的證治方藥論述較詳。巢元方《諸病源候論》一書介紹小兒疾病多至6卷,共255候,對小兒疾病的病源認識和證候的描述都很詳細,對兒科學系統理論的形成有很大啟迪。
唐代傑出醫學家孫思邈,本著“生民之道莫不以養小為大,若無于小,卒不成大”的觀點,重視小兒優生,指出先天十月懷胎的胎養,是保證下一代健康聰慧的重要條件,生後須注意小兒優育,指出嬰幼兒護養至關重要。他在《備急千金要方》中首列“少小嬰孺方”2卷,並將疾病分為9門,是最早記載兒科理法方藥的專篇,總結了唐代以前的兒科診療經驗。後世認為兒科理論的形成和發展起源於唐代,“少小嬰孺方”是至為重要的史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