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對孕期心理保健越來越關注,已成為妊娠分娩過程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它確實對母親的健康、胎兒的正常生長髮育以及促進自然分娩,發揮了重要作用。
其實,我國遠古時代便對孕婦情緒影響胎兒發育有了一定的認識。《婦人秘科》指出,“受胎之後,喜怒哀樂,莫敢不慎。”由此可見,懷孕後怎樣做好心理保健,讓胎兒健康地生長髮育,在任何年代都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妊娠分娩對女性身心是一場嚴峻的考驗!
妊娠是女性生活中的一件重要事情,人是有思想、感情及社會活動的,並在一定的自然、社會環境中生存,與周圍環境相互作用,所以妊娠後的種種生理變化或疾病,都會對女性的心理活動發生重大影響。
在孕育胎兒及分娩嬰兒的過程中,女性不僅身體發生了一系列巨大的變化,心理上也受到了一次不同尋常的震撼,更何況來自於家庭、社會諸多方面所的影響。因此,妊娠分娩對於女性的身心是一場嚴峻的考驗!更重要的是,這關係到母嬰兩個人!
應該以什麼心情接受和對待受孕?
1、如果是計劃之內懷孕,特別是求之而得,妊娠自然會給女性帶來難以言狀和自豪和安慰。但周圍的新人的特別照顧和期望又可能會使孕婦變得十分“嬌氣”,由此産生過多不適。
2、如果是多年不孕的女性“意外”受孕了,那種壓抑和自卑會得到很大解放,她的妊娠尤其會受到人們的關注。
3、最有意思的是“假妊娠”。有的女性盼子心切,千方百計(劑),竟然月經真的不來了,腹部也飽滿起來,甚至還感覺到了“胎動”。於是,心裏美滋滋地去醫院檢查。可醫生用手摸、用超聲波掃描後,都未發現子宮增大的胎兒。其實,她並沒有懷孕,由此可見,心理活動有多麼巨大的“威力”(據報道,有假孕婦曾到産房分娩)。
4、當然,臨床上也不乏見到一些不孕夫婦,經過檢查並未發現患有特殊疾病。然而,一經解除思想顧慮和焦躁情緒,後來不期而孕。因此,對於受孕無論是哪種情況,最好採取“既來之,則安之”的策略。過多的精神負擔對身體生理過程無疑是一種不良干預。
5、現在已可用現代技術監測孕母情緒變化對胎兒發生的影響,如憂慮、焦躁、悲痛會使胎動增加,影響胎盤血液循環和氧提供。可以肯定,孕婦愉悅、豁達的心情有益於胎兒的生長髮育。
厭惡和忌諱易引發妊娠並發癥
1、妊娠嘔吐真正原因尚不清楚。大量臨床資料表明,不良或消極的心理因素會使妊娠反應加劇。
首先,妊娠反應在那些情緒不夠穩定、易於激動、多愁善感的女性,比那些安靜沉穩、心情開朗的女性來得快而猛。其次,各種矛盾和顧慮,如擔心有了孩子會給自己的工作、學習和生活帶來麻煩等,都會使噁心、嘔吐更為加重。有些精神脆弱的女性,從反應一開始便招架不住,嘔吐頻繁,滴水不入,主要是精神上的“崩潰”。因為,不少反應較重者經過醫生、家人或朋友的安慰、解釋、鼓勵及照料,她們建立了信心,平安度過了反應期。其實,一開始也並非嚴重到那種程度,對氣味和食物的敏感、刁鑽、怪嗜也主要是和精神有關。有些女性聽説什麼“酸兒辣女”云云,似乎覺得自己也願意吃酸的或辣的了,這種胃口實在是別人挑惹起來的。
2、妊娠中毒症,至今也是個謎。原以為是什麼毒素引起了浮腫、血壓高和蛋白尿,但到現在也沒有人找到這種中毒物質。有一點倒是醫生們注意到的,即緊張情緒會引起血管痙攣,並使血壓升高;焦躁和恐懼會使血壓持續升高,而降壓藥也顯得無能為力。有些學者發現在非洲、太平洋島國那裏妊娠中毒症的發病率很低,他們認為妊娠是女性的一種榮耀,孕婦因此心情愉快、無憂無慮。
3、如果對妊娠中毒症患者,特別是發生先兆子癇或子癇和患者進一步追問,發現其中很多女性在性發展的各個時期,如月經、性行為、對妊娠的態度等都有困難。她們往往不善交際、缺乏獨立性格,特別神經質。
疑慮和恐懼易導致不良妊娠結局
1、心緒不佳可導致流産並非聳人聽聞。 流産的主要原因是孕婦焦慮、抑鬱而使子宮收縮,影響胚胎營養,導致胚胎發育不良。在習慣性流産的患者中,這種因素更應該注意避免,因為越焦慮越容易引起流産,越流産越激發焦慮,情緒完全進入惡性循環中。阻斷這種惡性循環的方法,一是查尋引起流産的病變加以治療,二是同時進行心理治療,即解除孕婦的思想顧慮。
2、分娩難産除了許多不正常的生理原因外,孕婦的心理作用十分明顯。祖國醫學早有記載,《竹林女科》中寫道:“心有疑慮,則氣結血滯而不順,多至難産。”稍有一點醫學賞識的人都不難理解,焦急、恐懼、食飲不下會造成子宮收縮乏力,子宮收縮不協調、宮口不開、産程延長和胎兒宮內窘迫等情況。
3、醫學家曾就精神心理對産痛的影響,做過深入的研究。指出産痛或疼痛的閾(致痛的水平)與大腦皮層的狀態有密切關係。消除和減輕産痛的重要方法是保持平和的心境,與醫生合作並進行必要的助産練習,如深呼吸、腹部按摩等,或進行適宜的藥物治療。驚慌、失去理智或“亂折騰”都是産婦的大忌,家人及親朋也不可胡亂參謀。對此,古人民經在《千金方》難産論有言在先:“旁人極須穩審,皆不得予緩予急及憂悒,憂悒則難産。”我們要引以為戒。
專家簡介:
郞景和:我國著名婦産科專家,現任中國醫學科學院、中國協和醫科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
協和醫院婦産科主任。
本文摘自《媽咪寶貝》
責編:西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