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迪克西”使團(三)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5年08月25日 14:43 來源:CCTV.com

  


觀察組成員著中式服裝的合影

  坐落在延安市中心的延安中學是一所國家級示範學校,在這所學校的校址上完好地保存一排堅固的房子,雖然今天看起來它們與周圍現代化的校舍相比是那樣的不協調,六十年前,它們作為延安最好的住宅之一,曾接待了一群最特殊的客人──美軍延安觀察組。

  美軍觀察組于1944年7月進駐延安,在這以後的幾個月裏,每個星期都會有一次美軍航班往返于重慶和延安,為觀察組運送後勤設備和物資。這就意味著延安有了一條通往外界的更便捷的渠道

  1944年11月7日,一架來自重慶的美軍航班飛臨延安,美軍觀察組組長包瑞德只知道機上有重慶來的美國官員,便通知了周恩來,於是,周恩來與包瑞德一起出現在接飛機的人群中。飛機停穩後,機艙裏走出一位高大英俊的美國將軍來。驚訝的包瑞德告訴周恩來,這人是羅斯福總統的特使赫爾利。周恩來立即對包瑞德説,你在這兒陪他,我去請毛主席。包瑞德形容説,過了一段比預想要短的時間,毛澤東、朱德與周恩來一起帶著一連士兵趕到了。雙方見面後,這連士兵作為儀仗隊,參與機場上為赫爾利舉行的正式歡迎儀式。

  赫爾利於1944年9月初作為羅斯福的特使來到中國,隨後便對蔣介石排擠史迪威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與此同時,赫爾利也在積極地與中國共産黨建立聯絡。10月底,他選派自己的親信麥克納裏上校借著給包瑞德授勳的機會赴延安向中共中央轉達了希望接觸談判的口信,緊接著,他又在重慶會晤了中國共産黨代表董必武和林伯渠。11月7日,美國大選結果公佈,羅斯福總統順利連任,赫爾利終於扔掉了最後一絲顧慮,飛向延安。

  由於此行非常倉促,到達延安後,赫爾利才發覺沒有帶禦寒的冬衣,觀察組成員約翰科林上尉把自己的棉風衣借給了赫爾利。

  儘管赫爾利的到來事出意外,中共中央仍然非常重視,在赫爾利抵達延安的第二天,雙方就開始了關於在中國建立聯合政府的談判,這是歷史上毛澤東親自參與的為數不多的幾次談判。

  一天之後,雙方達成了關於成立聯合政府的五點建議。

  這五點建議不僅承認了中國共産黨及其武裝力量在戰後的合法性,還將共産黨與國民黨放在了平等的地位上,建議在擁護孫中山三民主義的基礎上,將現有的國民黨政府改組成為包括所有抗日黨派的聯合政府,而全國所有的抗日軍隊將公平分配到來自國外的軍用物資。


毛澤東與觀察組組長包瑞德

  達成五點建議後,談判雙方的情緒都非常好,赫爾利提議,他與毛澤東在這些條款上簽字,並預留出給蔣介石簽字的地方,於是毛澤東和赫爾利就在窯洞外的陽光下鄭重地在簽下了他們的姓名。

  11月9日中午,赫爾利飛離延安。為了促使蔣介石對這份共識的認同,經赫爾利建議,周恩來同機飛赴重慶,已經在延安工作了四個月的包瑞德也一同飛回。

  赫爾利回到重慶後信心十足,他認為以他美國總統特使的身份完全可以説服蔣介石接受《五點建議》,從而為中國的聯合政府奠定一個原則基礎。然而,他錯了。由於《五點建議》並沒有提及國民黨和蔣介石在未來政府中的主導地位,遭到蔣介石的全盤否定。一週後,國民政府外交部長宋子文正式向赫爾利遞交了一份反對草案,草案提出,中國共産黨要全力支持國民政府進行的衛國戰爭,並在戰後將全部軍隊交給國民政府控制,歸全國軍事委員會指揮。

  11月17日,赫爾利被美國政府正式任命為駐華大使,包瑞德回憶説,自從這一天起,他就更加袒護國民政府了。果然,赫爾利絲毫不顧忌自己已經在《五點建議》上簽字,轉而全力支持國民黨的《反對草案》。

  在取得赫爾利的支持後,國民政府將《反對草案》正式遞交給了周恩來。周恩來看後表示,繼續留在重慶已沒有意義,於是他馬上告知美軍總部,要儘早乘飛機回延安。

  12月4日,赫爾利在重慶又正式會見了周恩來,新任美軍中國戰區司令官魏德邁中將和包瑞德也參加了會談,這三位美軍將校竭盡全力勸説周恩來接受國民黨的反對草案,然而他們的勸説沒有任何結果。於是,赫爾利命令包瑞德回延安後,再去努力勸説毛澤東接受就範。

  抵達延安後,遵照赫爾利的命令,包瑞德開始了對毛澤東和周恩來的勸説。儘管這一次級別不對等的談判非常不愉快,毛澤東仍禮貌地把包瑞德送到門外,包瑞德清楚地記得,毛澤東向他告別時親切地説,上校,您是真正在為中國的和平而奔忙,不是嗎?這句問候的話語令包瑞德深為感動,並牢記了一生,但他明白,毛澤東和周恩來是不可能接受這份極不公平的協議的,包瑞德只好無奈地飛回重慶。


周恩來和朱德與部分觀察組成員的合影

  1944年初冬的一個深夜,美軍觀察組駐地的大門被敲開了,來人是已經定居延安的美國人馬海德。馬海德1936年隨埃德加斯諾訪問陜北,之後他留了下來,一直在邊區行醫。美軍觀察組進駐延安後,這些年輕的美國軍官們很快就和馬海德熟悉起來,甚至把他看做觀察組的一員。這次馬海德深夜到訪是來找他的北卡羅萊納州老鄉希契。走出觀察組的院門,馬海德告訴希契,一位老朋友現在要見你,只管隨我走,等一會兒你就明白了。

  令希契驚訝的是,馬海德一直把他領到了毛澤東的窯洞,中共中央的幾位主要領導人已經在那裏等他了。毛澤東開門見山地告訴希契,希望他回一趟美國,把朱德總司令的一封信遞交給美國海軍上將歐內斯特金。

  許多年後,希契父子從美國國家檔案館找到了這封朱德給金上將的信。朱德在信中表達了十八集團軍、新編第四軍將士和解放區人民對美國海軍在太平洋戰爭中取得一系列勝利的由衷祝賀,並對希契和其他美軍觀察組成員的成績給予了讚揚。信中表示,如果美軍將在中國採取任何戰略行動的話,十八集團軍、新編第四軍和解放區人民將盡最大努力進行配合。信中還説,有關雙方合作的可能性和具體方針將由希契上尉當面告訴美方。這些可能性和具體方針是什麼呢,即使是六十年後,我們仍然對其中的詳細內容不得而知。

  近幾個月來,中共領導人已經深刻地意識到,由於赫爾利堅定地站在蔣介石的一邊,史迪威將軍倡導的那種坦誠、務實、團結的態度在美國駐華高層中間已蕩然無存。為了能夠使曾經顯現的與美國合作的前景不至付之東流,中共中央決定努力繞開赫爾利,與華盛頓直接接觸。他們希望在美軍觀察組中選擇一位可靠的信使,最後,他們認定,希契是最合適的人選。

  西蒙希契上尉是美軍觀察組中惟一的一位海軍軍官,他是觀察組于8月初第二批抵達延安的九名成員之一,近半年來,他的熱情和正直已經給中共領導人留下了良好的印象。毛澤東相信希契能成為一個可靠的使者,但同時也希望他能作一個相對秘密的使者,否則赫爾利必然會阻撓他的使命。

  希契第二天請假回重慶,得到了包瑞德上校的批准。在重慶,希契見到了史迪威的繼任者,駐華美軍司令魏德邁中將。魏德邁對朱德的信非常重視,並答應安排希契回美國向參謀長聯席會議彙報。希契表示,他希望再回一趟延安,向毛澤東和朱德告個別。

  於是,希契乘美軍飛機又飛回了延安。毛澤東和朱德得知希契將正式回美國遞送他們的信件,專程趕到機場為他送行,希契也特意穿上了他的海軍禮服,他覺得,在與中領袖告別的時刻,這是最合適的著裝。當時,在延安機場的告別情景令希契終身難忘。

  在希契離開延安後不久,聖誕節來臨了,對於留在延安的美軍觀察組成員來説,這是他們在延安渡過的第一個聖誕節。

  那一年,美軍觀察組駐地的聖誕夜非常熱鬧。這是一張當時聖誕晚宴的簽到表,我們可以從上面找到毛澤東、周恩來、朱德和當時在延安的幾乎全部十八集團軍高級將領的簽名。

  此時已是嚴冬,從延安附近流過的黃河、渭河和延河都已結了厚厚的冰,但人們心中卻是火熱而充滿希望的。在歐洲戰場,蘇軍已橫掃東歐、迫近德國;而美英盟軍剛剛粉碎了德軍在阿登地區的戰略反撲,從此,面對兩面夾擊的盟軍,德國已沒有還手之力了;在太平洋戰場上,美軍已攻佔了馬裏亞那群島和萊特島,為B29轟炸機提供了轟炸東京的基地;在中國戰區,在印度完成了美式整訓的中國駐印軍勢如破竹,與從雲南出發的遠征軍遙相呼應,即將打通中斷兩年多的滇緬公路。艱苦抗戰了七年多的中國人民已經看到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曙光了。

  12月27日,聖誕節剛過兩天,包瑞德又一次,也是最後一次從重慶飛到延安,而這最後一次延安之行,用後來他自己的話説,卻讓他吃了苦頭。


周恩來與部分觀察組成員的合影

  原來,駐華美軍司令魏德邁的參謀長麥克盧爾少將在重慶告訴包瑞德,由於德國即將被擊敗,歐洲戰場上的一個美軍空降師將有可能被派遣到中國來,發起對日本列島的攻擊,麥克盧爾讓包瑞德向中共領導人詢問,當這個空降師在山東沿海的十八集團軍控制區建立灘頭陣地後,在正常的美軍補給線開始運轉之前,十八集團軍能否照料該師的供應。包瑞德還被告知,他需要向共産黨領導人説明,這次會談純屬探索性質,因為美軍空降師是否會來中國還沒有最後決定。

  包瑞德於是在延安向中國共産黨領導人説明,一個美軍師可能在山東空降,希望得到十八集團軍的配合。這個消息讓毛澤東等中共領袖興奮不已,他們猜測,是不是希契上尉回美國的使命已經有了積極的結果?不管這兩件事有沒有直接的關係,中國共産黨領導人給了包瑞德肯定的答覆:沒有問題,如果美軍空降山東,十八集團軍將接應美軍,並提供最初幾天的給養。

  回到重慶,包瑞德把會談結果向美軍總部做了彙報。接著,包瑞德聽到了一系列好消息,先是他被調任美軍駐中國作戰指揮部的參謀長,不久後,他又得知魏德邁將軍已提名他晉陞准將,這是包瑞德作為職業軍人期盼多年的,照常理來説,經魏德邁提名晉陞後,一套常規程序走下來,包瑞德很快就可以佩帶起將軍星了。

  不料事情卻沒有按常規去發展,1945年1月初,潛伏在延安的國民黨特工向重慶報告説,包瑞德向共産黨平白提供了一個美軍師,蔣介石大驚失色,他當然不希望看到十八集團軍與美軍的直接軍事合作,於是蔣介石要赫爾利對此做出解釋。此時,美軍已基本放棄了登陸中國的計劃,如果沒有節外生枝,華盛頓和延安可能會對此事永遠保持沉默,但此事一經國民黨當局捅出來,事情就不那麼好辦了。美國駐華的軍政領導人都不願意出面承擔責任,於是,包瑞德成了眾矢之的。用他自己的話來説,是“大禍臨頭”了。赫爾利電告美國陸軍部不要授予包瑞德准將軍銜,結果,包瑞德直到退伍也仍是一名上校。

  實際上,包瑞德去延安協調美軍在中國沿海空降並非希契努力的結果。希契于十二月底才到達華盛頓。1945年1月6日,希契來到五角大樓,向參謀長聯席會議鄭重遞交了朱德的信,並彙報了中共的軍事實力等問題。面對眼前一片片閃爍的將星,年輕的希契把他在延安看到的一切做了如實的彙報。在二十五分鐘的彙報即將結束時,希契大膽地説出了這樣的話:我並沒有將我自己對共産黨人的好惡摻雜在彙報裏,但我想説明,我堅信他們是當代中國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我們應當加強與他們的合作,因為無論我們花多少錢來幫助蔣介石政權,最終贏得中國的仍然一定會是共産黨人。

  希契的講話並沒有在五角大樓引起太大的反響,也許美軍的大員們註定要在朝鮮戰爭以後才能品味到這番話的分量。

  希契要求儘快回到延安的崗位上,美國海軍最初也制定了送希契回中國的詳細計劃,他們準備派一艘潛艇把希契送到山東半島秘密登陸,回到共産黨控制的解放區。然而不久後,希契忽然接到命令,要他立即去菲律賓報到,去做一些跟蹤閱讀地方新聞之類的瑣碎工作。

  不久後希契便退伍從商。包瑞德幾乎與希契同時離開美軍觀察組,被安排到美軍中國戰區參謀部工作。


希契上尉(左)與科林上尉在延安機場

  正在美軍觀察組的成員們為失去了包瑞德和希契這樣曾經朝夕相處的夥伴而傷感時,一個不幸的消息傳到延安,美軍觀察組最年輕的成員惠特賽犧牲在太行山區。

  (CCTV《探索發現》供稿,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責編:紅立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