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珍藏的紅色記憶——長征軼事》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5年07月14日 15:13 來源:CCTV.com

  《珍藏的紅色記憶——長征軼事:紅都》

  長征,一個震驚世界的奇跡,這個奇跡的起點便在瑞金。

  七十年的時間已經足夠漫長,毛澤東、朱德、周恩來、博古、李德這些影響中國命運的名字,在瑞金還能找到懷想的源頭嗎?那些目睹蘇維埃臨時中央政府建立,並在紅色首都生活過的人們,是否還在瑞金的某個角落等待我們的造訪?

  時間沒有忘記曾經的火熱與血性。

  已至耄耋之年的老人激動地給我們講述那個令人激動的、戰火紛飛的年代。

  《珍藏的紅色記憶——長征軼事:捍衛》

  瑞京,這個可能不為現代人所熟知的名字,正是當年瑞金作為蘇維埃政權中心時的名稱。

  在那個年代,瑞金人享受了首都的便利,無論是精神生活還是物質生活。一代共産黨人在這片紅土地上,開始了共和國偉大的預演。

  然而,在人們親眼目睹了廣昌戰役的失利、五號命令的發佈和紅軍的突然集結、離開等歷史風雲之後,他們生命的天空遭遇空前猛烈的風暴。


  《珍藏的紅色記憶——長征軼事:堅持》

  七十年前,《送郎當紅軍》這首歌就已經在瑞金傳唱開來。七十年後,當一位老人拿出丈夫的革命烈士死亡證明書,流淚回憶自己鼓勵丈夫上前線的往事時,我們的眼睛還是禁不住酸澀了。

  在瑞金,這樣的故事有太多太多。

  在經歷紅軍北上前的徵糧、擴紅、親人惜別和國民黨進駐後的燒殺搶掠的同時,瑞金更多地承受了歷史的苦難。

  《經典中國——長征軼事(4):代價》

  瑞金,中華蘇維埃政權的所在地。為了支持革命,一家老少三代參軍。一場湘江戰役,兄弟八人共同捐軀。

  通道,湘、貴、黔三省的交界處,紅軍長征的必經之路。因為一顆流彈,皺盛棟提前走完了他的長征旅程。而今,已是兒孫滿堂的他,再次給我們講述那段難忘的回憶。


  《經典中國——長征軼事(5):轉折》

  七十年前,一次緊急會議的召開,為後來意義深遠的遵義會議埋下了伏筆。

  然而,當人們茶余飯後津津樂道遵義會議的時候,卻很少有人知道,這次毛澤東自1932年以來,首次在會議上發言的“通道會議”。

  通道會議召開的時間、地點都沒有留下明確的文字記錄,但卻決定了中國工農紅軍西進貴州的路線,從而改變了紅軍的命運,也改寫了中國革命的歷史。

  《經典中國——長征軼事(6):兄弟》

  中國工農紅軍曾經三次經過的通道侗鄉。

  途中,一位因傷無法繼續長征而留在這裡的老紅軍,與生活在這裡的人民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在與韋家相處一段時日後,他毅然改名韋堂成。

  韋堂秀和這個紅軍哥哥情同手足,是沒有血緣但勝似親人的兄弟。


  《經典中國——長征軼事(7):火種》

  當年紅軍留下的一本書,改變了李仲真一生的命運。

  紅軍長征途中,在沿途各地都灑下了革命的火種。偶然的一次機遇,使得原本教書育人的李仲真認識到革命的真理,毅然走上革命的道路。

  在經歷了一次次的勝利之後,他卻不幸地倒在了敵人的陰謀之下。

  《經典中國——長征軼事(8):困境》

  茫茫的大草地,無數未知的陷阱,無法預料的惡劣氣候,曾經給了穿越它的紅軍地獄般的感受。當終於離開了可怕的沼澤,來到藏族同胞聚居的村落,國民黨的反動宣傳又帶給紅軍新的困難。

  在這裡,紅軍是否能得到藏族同胞的幫助?文館所裏,一件件文物給我們講述這段珍藏往事。


  《經典中國——長征軼事(9):北上》

  紅軍到了若爾蓋,迎接他們的是國民黨散佈的惡毒謠言和一個個人去樓空的村莊。

  得不到人民群眾的支持,被饑餓、疲憊困擾的紅軍部隊,將如何面對國民黨的圍追堵截?而這時,黨內也是困難重重。

  神奇的若爾蓋,變化多端的大草原。在這裡,毛澤東經歷了他“一生中最黑暗的時刻”……

  《經典中國——長征軼事(10):突破》

  1935年9月,紅軍的先遣部隊最先走出了雪山、草地。然而,隊伍行至臘子口,卻遇到早就已經張網以待的國民黨軍隊。

  狹路相逢勇者勝。我軍的神兵天降,徹底瓦解了敵人虛張聲勢的阻擊戰,同時,也粉碎了國民黨妄圖消滅紅軍于雪山草地的狂妄陰謀。


  《經典中國——長征軼事(11):休整》

  在哈達鋪的街頭,毛主席曾經頗有感觸地説:“這個地方真熱鬧!”事實上,哈達鋪僅是甘肅南部的一個小鎮。

  行至哈達鋪,紅軍已經走了兩萬多裏。在這裡,紅軍進行了長征以來少有的幾次休整之一,使得隊伍的力量得到恢復和補充。哈達鋪也因此被楊城武將軍譽為“長征途中名副其實的加油站”。

  《經典中國——長征軼事(12):生機》

  一則消息,改寫了長征的傳奇,同時也改寫了中國革命的歷史。

  紅軍北上至甘肅,先前擬定的種種落腳計劃逐一落空。而這時,國民黨《晉陽時報》卻頗合時宜地刊登了劉志丹、徐海東領導的陜北紅軍和根據地還依然存在的消息……

  一時間,“到延安去”成為紅軍上下新的目標。長征,進入一個艱難而嶄新的階段。

  《經典中國——長征軼事(13):東進》

  紅軍長征找到了落腳地,同時,狡猾的敵人也看出紅軍的真正意圖,他們在甘、陜邊界佈置重兵,對這塊“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惟一保存下來的革命根據地”加以圍困。

  陜北人民在與國民黨反動派鬥智鬥勇的同時,日夜盼望紅軍大部隊的到來……

  《經典中國——長征軼事(14):著陸》

  陜北黃土高原的窯洞,讓長途奔波的紅軍找到了家的感覺。但是國民黨對紅軍的威脅卻沒有完全消失,被饑餓和疲憊折磨了一年的紅軍在修整的同時,還要做好隨時戰鬥的準備。

  面對蔣介石派來的馬鴻魁騎兵團,中央紅軍在張灣子連夜召開會議。

  那一夜,毛主席窯洞裏的燈光徹夜未息……

  村民張彥昌的爺爺當年就躲在山樑上目睹了這場阻擊戰。

  《經典中國——長征軼事(15):勝利》

  宗世喜,吳旗宗圪堵村人,當年,不滿18周歲的他因為村主席的秘密身份,因而見到了鼎鼎大名的葉劍英和那位橫刀立馬的彭德懷,但也目睹了一位受傷紅軍團長的痛。

  1935年10月,作為長征的“切尾巴戰役”,一舉擊潰了尾追的敵騎兵。這次戰鬥,也作為一份特殊的見面禮送給了陜北人民。

  至此,中央紅軍到達吳旗,和陜北紅軍勝利會師,而舉世矚目的二萬五千里長征也以勝利而告結束。

責編:肖闊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