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四、南京三面受擊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5年07月14日 10:21 來源:CCTV.com

  上海陷落,日軍侵入被稱為魚米之鄉的杭嘉湖平原,其先頭部隊已與嘉興守軍交火,杭州告急,十多萬居民涌出城外以避戰火。

  此時,秀麗的西子湖畔,已放不下一張平靜的書桌。浙江大學搬遷迫在眉睫。原浙大教師,現105歲的陳鴻逵回憶:學校搬至何處?竺可楨校長決定避開武漢、重慶等大城市,以免造成內遷大學過於集中,而是搬至城鎮和農村,為學生創造一個安寧的學習環境。

  那天傍晚,夕陽映照下的錢江碼頭人聲鼎沸,浙大師生從此啟程去富春江上遊的建德。凡可運走的圖書、儀器,包括11架鋼琴等,全搬進船艙。這座1897年創建的浙江高等學堂,就這樣踏上了流亡大學之路。原浙大學生,現90歲的趙明強道:儘管自己在杭嘉湖地區生長,無比留戀杭州,為避日軍涂炭,此時也只能與學校共命運。


  此時,望著遠去的船隊,茅以升的心情更加沉重。其女茅玉麟回憶:戰事越來越吃緊的1937年11月16日,南京當局派人來找茅以升,説日軍已逼近杭州,為阻止他們南犯的速度,要把錢塘江大橋立刻炸毀。可杭州城裏大部分居民還沒撤離,炸斷橋等於炸斷了他們的生路。在江邊久久徘徊後的茅以升,最後終於耐心説服了有關方面暫緩炸橋。當晚,根據茅以升擬定的方案,一箱箱炸藥放到了南岸第二個橋墩裏和五孔鋼樑上,100多根引線從一個個引爆點連接到南岸的一所房子裏,只等一聲令下,就把大橋的五孔一墩全部炸毀。

  11月17日,老百姓認為最難建的錢塘江大橋竣工,幾千年來用兩腳跨過錢塘江的願望實現了,成千上萬的杭州市民參加了翌日的竣工典禮,有人在橋上走過好幾遍。他們萬沒想到是從導火線和炸藥上通過的。經統計:僅這天從橋面通過者有10萬之多,按總投資160萬美元計算,此期間運送過橋的物資遠遠超過了造價。

  兩年前,中國軍方花費49萬元,在長江入海口兩岸最狹處僅三公里的江陰要塞構築防線,江陰炮臺成為阻止日軍北上的重要壁壘。美籍華人、著名實業家,現77歲的楊麟回憶:除南京雨花臺炮臺、江陰炮臺外,沿途再無炮臺。也就是説:江陰失守,南京便會因無險可居而門戶洞開。危急關頭,政府下令海軍部在江陰沉船封江,“通濟”,“大同”等八艘軍艦奉命沉入江底,但無法奏效,隨即緊急招募民船。消息傳至上海,三北、大達、中國航運等中國著名的民營輪船公司老闆緊急商量沉船事宜後,一聲令下,幾大輪船公司和招商局的20多艘商輪依次下沉,後又有附近民船加入,沉船噸位共達63880噸。沉船後,滬上幾家大輪船公司瀕臨破産。高級記者、作家,今年90歲的馮英子回憶:當時沉了多少船已記不清楚了,總歸是一大批船全在江陰附近沉掉了。楊麟回憶:船是沉掉了,可沒處買新船,上海造船廠被炸了,江南造船廠被炸了,輪船公司除了舢板和帆船外,輪船是沒有了。

  從1937年夏天起,日本飛機不斷轟炸國民政府所在地南京。原故宮博物館職員,現73歲的牛晨回憶:警報一響,大家就連古物帶人都躲進小山頭底下挖的防空洞裏。當年故宮文物從北平南遷,在上海租界藏了一段時間後,分批運往南京,總數達19550箱。凇滬抗戰發生的翌日,7000箱文物即由牛德明從南京押運到武漢。當時日本飛機的轟炸很兇,這批文物歷經磨難,好不容易才算是保存下來了。

  此時,長江面上已波動著戰爭的腳步聲,而文物押運員牛德明正日夜兼程返回南京。他在執行馬衡院長的命令:再回南京搶運5000箱較好的文物出來。其時南京形勢緊張,上海失守後,日軍主力迅速北上,1937年12月5日,南京已在日軍的三麵包圍中,人們只能從水路撤離。年德明一行弄了三條身長艙深的大駁船,一趟約運出了7000箱古物。

責編:趙文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