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到《講述CCTV先進事跡報告會》的任務,第一感覺:有壓力,第二感覺:壓力還不小。一方面這是我們《講述》欄目第一次運作現場直播的節目,整個團隊缺乏既有的經驗,另一方面,我也是第一次接觸先進人物和先進事跡的選題,而這與《講述》的風格和範式有些差異,更擔心節目落於一般先進人物和事跡的俗套。
分到手中的片段嘉賓是新聞中心社會新聞部記者王小節,看過報上來的材料後,我的壓力就更大了,因為缺少“抓”人的故事,看起來就是一個愛崗敬業的例子,而愛崗敬業似乎是每個行業的每個人都理所當然的事情。同時,王小節和她的家人也認為,所做的事情沒有什麼特別的,不值得宣揚,所以並不願意參與節目,這更增加了節目的難度。
調整思路,仔細分析材料和採到的信息。一般來説,《講述》的模式是“人物+故事”,偏重於故事的“精彩”和“可講述性”,然而,先進人物並不是一兩個故事簡單構建起來的,而是長期工作中體現出的某種特質上,我們應該把這種特質挖掘並展現出來,故事只是一個載體,而不是目的。同時,雖然愛崗敬業是每個人理所當然的事情,但是要做到並不容易,特別是,由於職業本身具有快節奏和高強度的特點,電視人做到愛崗敬業所付出和犧牲的要比一般其他行業的人要多得多,某種意義上,王小節的經歷和事跡正是中央電視臺許多同事的一個縮影和寫照。因此,我認為這個選題是值得做的,也是能做好的,只要找到合適的展示點和展現方式。
一次次的深入採訪後,王小節的許多情況還是出乎意料,許多令人感動的亮點開始浮出水面。作為“風光”的《新聞聯播》出鏡記者承受的工作壓力,工作上的精益求精甚至是“吹毛求疵”,二十幾歲卻經常失眠、脫髮,出差要必備安眠藥並可能終生與護腰板為伴,視片子和作品如自己孩子的情感,對觀眾的尊重和謙遜的態度等等,所有的一切在這個漂亮、外向,快人快語的女孩口中只有四個字,停不下來。
在很多人眼裏,二十多歲意味着年輕、健康和活力,在這個講究個性的時代,大都市的年輕人更是可以生活得精彩和富有個性,然而王小節的經歷似乎與此存在巨大反差,她把幾乎所有的精力都用在工作上,甚至因高溫中暑意外摔傷而被診斷為急性腰椎間盤突出後,她還多次瞞着醫生“溜出”醫院繼續完成餘下的拍攝,當平躺着被運回北京,面對部門領導和家人,她提出的要求是完成後期製作再去住院。或許這也是一種“精彩”和“個性”。但是,當和她談起這種“鐵姑娘”的表現的時候,她平靜的説:主要是停不下來,我也知道健康的重要,但是每個選題、每個鏡頭、每個採訪都是自己精心設計的,不甘心半途退下來,無論是對自己還是對觀眾都要做到問心無愧。是的,停不下來,當停不下來成為一種本能的時候,就是所説的愛崗敬業吧。
晚會終於在九月二十七日下午順利開播,在完成自己的講述片段後,腰傷的疼痛還沒有完全緩解的王小節來不及接受謝幕時的鮮花,又匆忙地趕赴機場,遠在新疆,還有她的一班同事和永遠停不下來的工作等着她。
作為電視人,或許都有停不下來的體會,工作的快節奏和精益求精使得我們停不下來,因此,許多同事承受着失眠和夢境連連的痛苦,選擇一個職業就意味着選擇一種生活方式和狀態,當我們選擇了電視,我們也就必須選擇停不下來,正是這種方式和狀態帶來了熒屏的精彩紛呈,這也算是痛並快樂着吧。
責編: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