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考熱何去何從》(二)
主持人:于勝春
嘉 賓:靳尚宜:國家教委藝術委員會主任、中國美術家學會主席
楊松林:山東大學威海分校藝術學院院長
王力克:山東藝術學院副院長
汪明強:山東大學威海分校藝術學院美術系主任
周蔭昌:國家教委藝術委員會副主任
| |
主持人:歡迎各位收看《交流》。今天我還是在山東大學威海分校的藝術學院,在這裡進行我們的《交流》節目的錄製。首先我們可以看看臺上坐著的這四位嘉賓,大家可能已經感覺到了,這好像是一個藝術的傳承。從靳先生這兒開始,一直傳到今天這一代。但這個不同的年代,有不同的社會背景,同時也存在著不同的就業觀念。我們首先想從靳先生您這兒問起。靳先生您是多大的時候開始學畫的?您還記得嗎?
靳尚宜:15歲吧。
主持人:15歲的時候。
靳尚宜:對。
主持人:那個時候是什麼原因讓你喜歡上繪畫的呢?
靳尚宜:當時因為我的生活比較困難。1949年在北京,全國剛剛解放。當時的中央美院叫北京國立藝專藝術專科學校,五年制招生,招初中畢業的學生後來我父親的一個朋友是在國立藝專當秘書長。他問我,你喜歡畫畫嗎?小的時候喜歡過畫。那你現在就考藝專吧。
主持人:那時候您父親的朋友是藝專的領導。
靳尚宜:是一個秘書長,當時校長是徐悲鴻。
主持人:您讓我們聽了,好像那時候就有走後門這一説了。
靳尚宜:不是走後門。他要我考試,僅僅是一個建議。那個時候沒有走後門現象,因為當時社會的年輕人考藝術的非常的少。那麼中國比較動蕩落後,所以年輕人他的志願大概有一個順口溜。
主持人:怎麼講?給大家説説。
靳尚宜:叫做“男學工,女學醫,花花公子學文藝,調皮搗蛋學體育。”
主持人:調皮搗蛋的學體育。
靳尚宜:這是當時年輕人的,對於社會就業的選擇。
主持人:那您當初選擇的是花花公子選擇的事。
靳尚宜:不是。我是從來沒有想過要學藝術的。因為這個學校解放以後它是國立的學校,它是公費。既不交學費又管飯。管飯就是有助學金,當時我就是這個原因考了。
主持人:今天靳先生在我們現場絕對是一個爆料。我們想不到這樣一個藝術大師,原來一直以為這樣的藝術大師應該一下生,就能拿起畫筆就畫畫。沒想到原來最初是因為經濟困難被迫學畫的。
靳尚宜:對,是這樣的。
| |
主持人:那我不知道靳先生,您上了這所院校之後,那時候您有沒有想到我將來畢業去幹什麼?
靳尚宜:那個時候畢業的學生,由五零年開始吧,就有畢業生了。全是國家分配,所以不存在個人的選擇問題。我覺得五十年代中國的青年一代,是充滿著對祖國事業發展的滿腔熱情,所以學習是極為主動的。要學好本領,獻身祖國事業。
王力克:有一個情況很相似,就是我上學的時候是1979年,是藝術學院恢復本科第一屆。缺師資,除了楊老師,當時我們楊老師,還有比楊老師年紀大的老師,下面沒有年輕人,是需要師資的。這樣的話又是第一屆的學生,這個事情是個偶然的。當時分配的時候,也沒讓你選擇,沒人跟你談話,最後就是那麼等著。等著説你留校。還有這樣的好事,現在同學聽起來肯定不理解。
主持人:如果現在的同學要是跟您那年代一樣等著等著,最後告訴你,不是留校,是失業。
王力克:現在同學們就不要等了,趕緊忙著找,不可能再等了。
主持人:到了90年代以後,大學生畢業分配這一説幾乎就沒了。那時候你在上這所大學的時候,你想到你將來就業前景是什麼嗎?
汪明強:因為從山東這個角度上來講,能考上藝術學院那是很榮耀的。一個地區能有一個學生考到藝術學院,那都感覺是很不錯的,鳳毛麟角。那時候兩年招一屆,今年招十個,隔一年再招十個。所以説進來以後,進到藝術學院來講,首先畢業分配這個問題是不成問題。當時包分配,也不愁出路。關鍵是你選擇什麼樣的單位。
主持人:我不知道那時候你考試的時候競爭力大嗎?
汪明強:當時應該講考山東藝術學院是很難的。不會像現在講,你説學三五個月就能考到本科,那是不敢想的。特別是藝術學院,一般你沒有三五年,至少也得兩年以上,你是不可能考進來的。
主持人:我們聽聽靳先生你考前……
靳尚宜:我跟你講,這個大家可能很不了解的情況。以前考專業的美術院校之前,不要什麼準備的。我在考之前就不知道有這個專業,一張畫也沒見過,你想準備也不知道怎麼準備。那麼我怎麼考呢?因為我有一個親戚,在這個學校上二年級了。他就説要考素描,當時我都沒見過這個東西,就讓我考之前畫了兩張素描,兩張石膏像。我就不會呀,我就畫了,畫了兩張素描。而且當時不是用鉛筆,是用木炭畫,又拿饅頭弄點水弄濕了,當橡皮。有很多人不知道,都要發的饅頭,他都吃了。所以不知道要當橡皮是這麼回事。畫了兩張我就考上了,而且考的是甲等第二十名。它分甲乙丙等,我是甲等裏頭的。
主持人:當時有多少人參加考試?
靳尚宜:那有一二百人吧,兩百多人這樣的。
主持人:甲等那就是第一等了。
靳尚宜:第一等。
主持人:那排在後面的是不是把饅頭都吃了?
靳尚宜:這説明個什麼問題呢?就是學美術的用不著做很長的準備,或者花很多。你有這個天分就可以考上,所以當時選擇的不是看你畫得怎麼樣,是看你有沒有發展潛力,也就是有沒有對於繪畫的基本才能有沒有,主要看這個。
主持人:我們聽聽四位,我知道靳先生,靳先生是一下就考中了。而其他三位,大概考藝術院校花了多長時間才考上的?考了幾次?考得最多的一個是哪個?
汪明強:我考了四次。
主持人:還有超過四次的嗎?
汪明強:我是一個比較特殊的個案。
主持人:為什麼講比較特殊的個案呢?
汪明強:因為恢復高考以後,實際上我們搞藝術,很多都是工作以後再考大學,就是這一邊工作一邊復習。你比如初試,初試先考速寫,先從地區考初試。初考完了以後再二試,那麼二試以後再考什麼呢?再考石膏像,再考色彩寫生。那麼三試還要考創作,創作完了以後還有一個四試,是面試。那麼整個考試的程序是這樣。那麼一般第一關速寫就打下去,最後一關進了學校再體檢一關,總共是五關。
主持人:現在大概需要幾關?
汪明強:現在就簡單了。嚴格的,規範的進來以後重新再復查一下,不規範的也就不復查了。
主持人:你這一説,在這個角度看,我們現場的學生們又樂了,覺得我們還是幸運的,還是幸福的至少。沒有經過四年的考試折磨才進入大學。那個時候你們考的難,畢業了之後就業相對也容易。但是今天考的容易了,畢業的時候崗位的競爭也更為激烈了。
學 生:我剛進門的時候,看見這個舞臺,就是這個舞臺上這個畫面,我被驚呆了。我私下和同學交流的時候考慮到,這麼多人來跟我們搶飯碗,等到我們畢業的時候會有多少人呢?而市場會不會過於飽和?我對這個非常困惑。藝術它是我的生命,而我用什麼才能維持好我的生命呢?謝謝。
主持人:問得非常好,這是救命的大事。靳先生您説。
靳尚宜:第一就是未來,就業競爭是比較激烈的,這跟中國的經濟發展,人口急劇膨脹,跟這個有關係。另外你要非常熱愛藝術。想繼續保持藝術的選擇,你就是想畫畫,是吧?或者畫油畫,可以。所以你得甘於寂寞,你不受所有的物質的誘惑,你就可以按照你的意志去做去,就可以的。只要你餓不死就行,你就可以做到。這個歷史上有的是這樣的例子,一個是梵 高一個是倫布朗,兩個很典型的例子。所以真正想當一個藝術家的話,絕對不能被物質所誘惑和左右。
主持人:您舉例子,舉梵 高的例子的時候,我聽下面同學有人説,梵 高是在死了之後才被人承認的。他們想在活著的時候,就能夠實現自己的目標。
| |
王力克:我跟你講,凡是學畫為了成名的,他絕對成不了名。這是一個現實和夢想之間的一個矛盾。一個酷愛藝術,還熱愛繪畫的人,他在選擇的過程裏邊,他不得不選擇我的分配這樣的一個事情。確實這是一個比較殘酷的事情。他要放棄,有可能要放棄,可能在這個過程裏邊,很多的同學都放棄了。這個問題確確實實的非常難回答。
靳尚宜:就是説你一定要怎麼樣,這個也很簡單。就是現在的學生,從我們高等美術教育來講,就是需要你們的基礎寬一點。在大學本科階段,大學本科不是培養藝術家的,也不是培養專業基礎的一個階段。這個階段你們學習要廣泛一點,基礎寬一點,對你們就業是很有好處的,你的選擇餘地就大。如果這個時候你學得很窄,那你就業就比較困難了。所以我們現在還是儘量能夠就業,就業的話你學得要稍微廣泛,在學校的課程安排來講,已經是這樣了。
楊松林:其實對於我們藝術院校的學生來講,就業是一個非常大的問題。一方面他們面臨選擇的困惑,另一方面,如果大量的學生不能就業的話,給社會造成相當大的壓力。
家 長:剛才孩子們也都講過了,和我們是一樣的想法,就是説這麼多學美術的學生,將來畢業以後怎麼辦?他面對什麼樣的困惑?我們很擔心的。也確實是這麼回事,那就是説目前來講,孩子現在是大二,再轉過來就是大三了。我們也很感興趣,第一項就是他的選擇這個專業的問題。
楊松林:這個問題學校是從不同角度做了思考的。根據我自己的人生經歷和對當今整個中國事業的發展,我自己有條格言,走自己的路。一個人在一生的學習和事業發展過程當中,是一個不斷的認識世界,認識自己的過程。但是在校四年,不可能那麼充分的了解自己和認識自己。所以學校在辦學上有基本宗旨:寬口徑、厚基礎、高素質、強能力。儘量為學生在在校期間準備好進入社會的各種能力。這是我們一種願望,那麼在辦學的階段性,第一點是打基礎階段。這個基礎不像過去是,針對國畫或者針對油畫的,是一種綜合性基礎。讓你進校在這一年時間,一方面基礎打得比較寬泛,同時也給你一個認識自己的過程。如果你是從小就想從事于藝術創作,做藝術家,那麼你在這一年當中會更好的認識自己。所以在選擇第二年我們進入雙選,學生選專業,老師也選學生。如果都選得很準的話,可能這個學生在校這四年當中,能夠把自己所應該打好的基礎,或準備好的能力,能充分的達到一定的高度。如果這樣的話,他走向社會的時候,他的自由度會很大。
靳尚宜:學畫的,簡單講,學繪畫的這個專業,到任何跟繪畫有關係的單位,都是正常的,或者是對口的。全世界沒有學畫的,有一個單位專門搞美術創作的,全世界也沒有。
汪明強:其實來講,我覺得這個就業,實際上我們這個困惑好比我們找工作,關鍵你想要什麼。我們現在考進來了,我們現在是本科學歷拿到了,就是本科上來了,最關鍵是取決於我們的能力。能不能具備一種能力,這個能力就是你在上大學的時候,你大學所提供的,就是培養你的一種能力。而不是一個什麼僅僅局限,因為現在的專業設置和過去確實有很大的改變,改觀了。因為現在來講,經濟發展很多的,你比如專業設置也很寬泛了。設計門類裏頭它也不是過去單一的幾個方面,那麼你現在來講不管你搞繪畫也好,搞設計也好最關鍵取決於一點,你能不能搞到那個份兒上。你只要搞到那個份兒上,肯定是不愁工作的。還有一個就是通過藝術的學習,它給你有一個啟髮式的。你比方你做別的也能做到很優秀,在於什麼?就是一個方法論的問題。現在我們一進來,首先考慮的是我們畢業就業的問題。你有沒有考慮到,我進校以後,我能不能利用這四年的時間,踏踏實實把我們每一分鐘給用好的問題?因為很多問題不是個結果的問題,是個過程問題。
周蔭昌:大學的目的不是我們要一個學歷的問題,是要我們的一個能力的問題,這是個根本。大家提出的問題,同過去比較到底有些什麼區別?你們看過去的工作,不管是多麼細微的工作,多麼具體的工作,都有一個命題,叫做事業。今天你跟大家談事業還可以嗎?首先是個職業。職業和事業的根本區別,不在於它的名詞,而在於職業是我基本的謀生手段。我沒有了謀生手段,我就不可能有繼續的發展。因此現在很多人、家長為什麼有這麼多擔憂呢?不僅是他擔憂學得好、學不好,而是擔憂他學好與學不好,將來有沒有一個位置給他?所以我覺得現在,我們應該認識幾個問題。今天我們的體制,把主動權都交給了家長和學生,因此現在呼喚著家長和學生的成熟。當把自由給到你的時候,你能不能做自由的主人?當把選擇交到你手上的時候,你對你要選擇的這個世界是否已經認識?我覺得這個問題對於今天有些家長和學生來講,可能他已經解決,有一部分也可能覺得,我這個問題還沒有解決。但是遲早都要解決這個問題,就是我們今天自己的一個發展觀的問題,自己的生存觀的問題,自己如何適應今天商業,就是市場經濟的社會和給我們的自由的問題。在這一點上,我想我們有很多可以展開的。所以我覺得有些地方應當進行這樣的指導。
王力克:其實我接觸的很多家長,到孩子考學的時候,家長什麼都不知道。家長到孩子考試的時候,家長還要在等著,等著什麼呢?也不知道。你問他你等什麼?他也不知道。還是非常被動的。
周蔭昌:不管你承認不承認,我們這個社會變化非常大。從靳先生,應該説建國以後第一批美術工作者,楊院長到現在我們在座的同學,我們變化非常大。我們這個社會變化得,把權利交給你來選擇的時候,你倒是沒主張了。所以我們現在的家長在抱怨,我們的孩子怎麼辦?其實我們的孩子怎麼辦?家長和我們的孩子都應該非常理性,
正是在這個基礎上,我説的三個呼喚:呼喚理性,這是對家長和學生,側重於這個談的。第二個呼喚,呼喚著責任和歸位,這是對辦學的人。市場、現實,呼籲著我們成熟起來,儘快的成熟起來。
靳尚宜:今天的藝術院校的這種繁榮,應該説是有著它存在的合理性。是説隨著社會的發展,社會對於藝術人才的需求相對也越來越多。比如説在這之前,可能我們沒聽説過的一些新興的藝術行業,今天出現了。比如説動畫專業,還有一些跟電腦相關的,跟藝術有關的職業。
楊松林:還在山東藝術學院的時候,就把這個專業推上來了,建立這個專業。九零年出的第一部片子,九二年出的第二部片子。那個時候因為我做了一番考察,這種考察已經意識到動畫將在中國的廣大人民的生活和經濟領域裏邊,它會産生非常大的作用的。最近我又進一步做了調查,我們中國的動畫業,絕大部分是被日本、韓國和美國市場所佔領。就是中國的電視臺,如果每天用五分鐘的時間來放動畫的話,需要二十二萬分鐘以上。我們現在只能産生一萬八千分鐘。
主持人:您的意思是中央臺放的動畫片越多,就解決了藝術學生就業率的。
楊松林:現在我們需要大量的動畫設計製作和與此有關的人員,而且動畫所産生的那种經濟價值,可以説是一種奇跡般的。日本零二年動畫業,它出口到美國和世界總産值相當於它的鋼鐵和汽車業的總和。因此日本不僅把動畫作為一個重要的文化戰略,也作為它很重要的經濟戰略。在藝術上用藝術立法,藝術強國這樣一個觀點來對待藝術。所以我覺得,在我們很多領域當中,這個新興學科將會給我們社會和經濟的發展帶來怎樣新的局面?如果不了解這種情況,我們是一無所知的。當你看到這樣一個大的前景的時候,我覺得這給我們未來得設計業、動畫業和與此相關的應用學科帶來很多新的發展前景,因此我現在是很樂觀的。
王力克:我們現在很多學校成立了什麼傳媒專業,這些專業都是在原有專業上的一個拓寬,在繪畫和設計專業的拓寬。山東藝術學院還有文化經濟這方面的專業,專門來從事培養類似于文化經濟人這樣的一些專業。這都是在藝術專業裏邊一些新開設的,為了確確實實考慮到分配,為了社會需求所開辦的專業。
| |
靳尚宜:因為現在整個的社會形式,包括美術領域的形式跟以前有很大的變化。這個變化最大的就是選擇餘地特別寬,以前的品種很簡單,繪畫、雕塑,就這個,越古代就是這兩項。現在美術的領域,就是設計介入美術領域了,成了這個時代和未來的主導專業了。美術的專業,就是繪畫,降到次要地位。但是不是説它不重要了,就是這個更實用的,也就是藝術進入了千家萬戶。所有的人在各種用品上都要有一種高的選擇,藝術。那麼這説明什麼呢?説明這個社會發展了,生活提高了以後的一個現象。當中國早期這個溫飽問題沒解決的時候,包括房子穿衣服。各種用具好壞是不重要的,買不買都是不重要的。現在都是很重要的,而且很多設計人員成了藝術大師了。
楊松林:另外現在由於電腦的出現,多媒體這個現象,把美術和影視結合起來了。這都是新的領域,兩大領域。這個領域它很寬了,不簡單了。所以你們現在的就業的選擇餘地多了,那當然是前景比以前要好的多了。再就是藝術,它是有很多門類的,概括為三類。純藝術、應用藝術、藝術理論。有一些學生,他在入學以前,可能他原來想學文科的,因為分數線低考了藝術,我覺得你不妨在學了一定的繪畫和其他相關的技術技巧以後,你也可以把你的著力點放在藝術理論研究上,史論研究。打好基礎將來考研究生,考博士生去。我覺得我自己適合於搞設計,那你在校期間,我們也給你提供條件了。特別是三四年,我們有一個模擬實驗室,將來要建好一個設計中心。在這三四年級的時候就把你推向社會,把社會的項目拿到我們學校的課堂上來。你在畢業以前已經有成果出來,你拿到你的成果到社會上去以後,可能那些企業部門,那些設計部門他覺得你學得不錯,他可能要要你的。我們現在已經有很多部門來要我們的學生。
汪明強:現在我們談到這個就業難,其實不然。我們這一次到北京去,走了五所院校,就想要一個設計的本科生,但是沒有來的。那怎麼解釋?
主持人:您到哪兒去要?
汪明強:你比如我到中央美院找一個平面設計的,沒有。別説研究生了。
主持人:是沒有還是不願意來?
汪明強:就是人家不願意來。
主持人:您問為什麼嗎?
汪明強:首先來講,在北京漂著他也比這兒要好。
主持人:為什麼?待遇的問題?還是前景的問題?
汪明強:因為藝術這個專業它很特殊,它獨立性很強。我們説市場,現在人才,是一個熱點 人多了,只是説人多了,並不意味著我們的能力更強了。但是恰恰我們需要的是我們的能力。我的感觸最深的是人家本科畢業生人家不願意來,你説現在是人才過多嗎?你説就業壓力大嗎?那關鍵取決於我們具備不具備我們在大學四年裏頭,我們掌握知識的寬泛性和它具備本科的知識面,這是個根本。否則的話即使是你現在來講,就是給你好的一個職業空間,你也未必能搞好。因為現在用人和過去不一樣了,體制變化了,很多都是個體的。那你來了以後,你不行,不行你就下去。我覺得最根本的還是一個大學的教育,還是培養一個人的能力的教育。
主持人:您覺得在學習的過程當中培養自己的能力,積累自己的實力是最重要的。我特別希望四位,可以説是在座學生他們的前輩,能不能對他們將來的就業給出一點建議?靳先生從您開始吧。
靳尚宜:對於你選擇的餘地很寬了,問題就是你要有自己的獨立的、切合實際的選擇。
主持人:楊院長您的那句叮囑會是什麼呢?
楊院長:當今這個熱點它不是孤立的,它跟當今整個社會,乃至世界的其他事物是聯絡在一起的。所以我説,世界是廣闊的,世界在變化的。一個人你離不開這個世界,因此你要在認識世界當中來認識自己,來選擇自己,來建設自己,來走自己的路。
王院長:今天這話題確實是,談這個就業很沉重。但是有一點,剛才兩位先生都描述了,我們的未來是一個很寬闊的這樣一個就業的這樣一個現實。我就想給所有的同學們説一句話,在這樣一個面前,你們一定要做好準備,做好選擇的準備。就是説整個這個過程是最重要的,希望我們每個學生珍惜好我們這個過程。
主持人:其實今天我們話題聊到這兒,我想所有現場的和電視機前的觀眾都會有這樣一個共同的感受。對於我們已經進入到藝術院校當中學習的這些同學來講,現在需要努力的就是在校期間有限的時間內盡可能地學到更多的知識,得到更多的信息。那對於那些即將想要報考藝術院校,也想走進這個校園當中的人來講,可能對於你們來講未雨綢繆,多一點了解,多一點自己未來的設想更為重要。好,在這來這裡呢,感謝各位收看我們這一期的《交流》節目,讓我們下期再見!
(——完——)
責編: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