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古法今漆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5年08月18日 10:54 來源:CCTV.com

  工匠正在為這支櫃子髹涂第三遍漆。櫃子最終會是什麼樣子,他並不清楚,在他的眼裏和手上,要做的是看似平淡無奇卻工藝嚴格的漆胎。

  漆藝是我國的傳統工藝,這只出土于浙江河姆渡村古文化遺址的朱漆木碗至少可以追溯到7000年以前。在歷史的長河中,漆藝不斷豐富發展,由粗陋到精細,由樸實到華美,到明清兩代更發展成為宮廷裝飾的重要組成部分。

  一件件絢麗多姿的漆製品都始於胎骨的製作。胎骨的材質沒有局限,以木胎最為廣泛,但不論胎質為何,接下來的髹涂過程都很相似。


  髹涂包括刮灰和上漆。在定型的底胎上要均勻地刮上一層由骨、角、磚等粉末和生漆、膠質兌成的漆灰,這是為了遮蓋表面的木紋和缺陷使表面細勻光滑。為了達到最好的效果,在灰層幹透磨平之後,還要重復兩三次這樣的程序。刮灰過後,就正式上漆了。正式上漆需先涂幾層底漆,使漆色肥厚,漆澤得以充分顯示。沿襲傳統的工藝要求,底漆要上足三道。漆質由粗糙到精緻,使漆面愈加光滑平整。三道漆並非一次完成。每涂一遍,都要完全晾幹,用砂紙打磨後,才能進行下一次髹涂。在正常氣候條件下,灰層和漆層幹透都需要整整一天的時間,即使是最簡單的漆胎,髹涂過程都至少需要六天時間。

  古老漆藝對漆胎的要求除了平整勻稱,還要得到最自然而有質感的光澤,還需經過最後一道特殊的打磨,師傅們稱之為“退活”。用剪下來的髮絲,沾上漆灰,在漆面上反復揉搓,使浮光退盡,色如烏木,光彩內蘊,有古樸敦厚之致。


  退活之後即為漆器成品了。若要進一步修飾,可再進行彩繪、雕刻、鑲嵌、罩漆等更加精細而複雜的工作。古往今來,漆藝珍品存世不少,每一件都是百工薈萃之。

  (編導:劉嘉)

責編:李菁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