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這只猴子的圖案被叫做“輩輩封侯”;這條魚的圖案則象徵着“年年有餘”。
在山西商人的宅院建築中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石,很明顯都被院落的主人精心地設計過。
中國山西省境內保存着明清時期的晉商大院約有1000多座。這些院落散落在山西各地,分別由不同家族,在不同的年代修建而成。
晉商之所以在修建宅院時,精雕細刻、不惜工本。很大程度上與他們離鄉背井的游子生涯有關。因為他們是在外面漂泊時間最長的一群人。許多人從十幾歲就離家在外去當夥計,三年回家探親一次。當六十歲告老還鄉時,已經在外飄零了四十多年。
| |
山西是一個被儒家文化浸潤很深的地方,早在春秋時期,這片土地就已經成為禮樂昌明的所在。對於中國人來説,浪跡天涯,忙碌操勞,就是為了能夠有朝一日榮歸故里,而這其中最顯赫的標誌,就是在自己的土地上蓋起屬於自己的宅院。他們認為,擁有過的一切全不過是過眼煙雲,而只有房子才是唯一可以留給後人的財富。
儒家文化的禮義忠孝,也在晉商宅院的建築中被凸現出來。晉商大院所有的建築幾乎都是沿着一條對稱的軸線延伸着,每個院落都由正房、廂房構成,正房是父母長輩居住的地方,子女住在廂房之中,建築中隱含着長幼有序,有些院落被分為內外兩進、三進乃至五進。前堂後寢,等級森嚴。
一個晉商大院往往要通過幾代人甚至十幾代人的不斷努力,最後的院落才告完成。這些宅院的結構嚴謹,書齋、圍院遙相呼應,精雕細琢的影壁花墻,工藝精湛的石雕、磚雕、木雕藝術,無論是建築造型和藝術內涵都散發出淡雅溫馨的書卷氣息。
喬家大院佔地8700平方米,經過了六代人的努力。常家莊園佔地面積十萬平方米,用了200年的時間。王家大院依山而建,用了600年的時間,一代一代的人們無怨無悔的做著前人未做完的事情,經過幾十代人的努力才建成今天這個樣子。
| |
數量眾多的晉商宅院密集的坐落於他們的祖蔭之地,既昭顯着主人的身份,又擺明各自的實力。大院主人是在用畢生的歷經,來實現父輩沒有做完的夢,來為自己的家族營造一個理想中的精神世界,而這一切又都被體現在這建築的片瓦有致,寸石生情中。
編導:楊海波
責編:李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