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送別的橋??咸陽古渡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5年10月22日 10:08 來源:CCTV.com

  唐朝的長安,有兩座橋十分著名??城東的灞橋和城西的咸陽橋。當時,人們東行送人,多在灞橋折柳贈別,而對要西行的人,則多在咸陽橋揮淚相送。灞橋和咸陽橋成了兩座送別的橋,留下許多動人的詩句。

  公元前138年的一天,漢長安城的西北郊,一群工人們搬運著石料忙活著,他們要修築一座橋,這座橋將架在渭河之上,灃河匯入的地方,是漢武帝為他從長安城到自己的陵墓?茂陵修築的,為的是能夠方便他視察陵寢的修造情況。造橋的人或許沒有想到,這座橋到了唐代已經是送行去西域的必經之路了。


  橋修好之後取名為便橋,因它與漢長安城的便門相對。到了唐代時才因為橋在咸陽的區域內而改名為咸陽橋。

  從圖上我們可以看出,渭河橫穿整個關中平原,因而要想出長安城往西北方向去,必須通過渭河,雖然渭河上有不少的橋,但咸陽橋自漢朝時就與城門相對,自然成為出城人們選擇的最佳路線,咸陽橋也就成為了一座送別的橋。

  李商隱有詩云:京華庸蜀三千里,送到咸陽見夕陽。 從長安城到咸陽橋,送行送出一天的路程,頗有送君千里的情誼。唐代詩人王維《送元二使安西》就是在此為朋友餞行所作: “渭城朝雨?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渭城是咸陽的另一個名字,由於在渭水之濱,咸陽古稱“渭城”。秦漢以來,這塊地方是從長安走渭河通往西方諸國的渡口,也叫做“咸陽古渡”。 雖然從軍或出使西域在唐朝時是令人仰慕的壯舉,但西域一帶當時還比較荒涼,生活水平與風土人情都和中原大不相同。況且王維的朋友要去的安西都護府遠在今天新疆庫車縣的龜茲。送客至此,心中不免悲傷。因而,我們能感覺到在咸陽橋的送別辭和灞橋送別辭的情緒是頗不相同的。

  王維的這首詩傳開後,立即在社會上流行,當時長安城的樂工還為詩配上樂曲,取名為《渭城曲》。 佳詞配好曲,使得《渭城曲》成為唐代人們的“送別曲”和“友誼曲”,廣為傳唱。


  古時的咸陽橋已不復蹤影,咸陽市在渭河上架起了新的咸陽橋。

  咸陽橋不僅留下了名字更留下了千年傳唱的《渭城曲》。 我們現在聽到的就是這首曲子, 它還有個更為人熟知的名字叫《陽關三疊》,想象人們曾以此送客,一唱三嘆,其中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責編:李菁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