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喋血崑崙關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5年09月22日 15:18 來源:CCTV.com

  在廣西南寧東部的山林間,寂靜的矗立着一座高大的牌坊,上面一幅幅飽含敬意的題詞的題寫者匯集了上世紀40年代的國民黨軍政要人蔣介石、李宗仁、於佑任、杜聿明……,是什麼使這樣一座平靜的小山如此備受矚目呢?


  出南寧市區向東不遠,有一座崑崙鎮,小山就在鎮子邊上,山上坐落着一座崑崙關。這個古老但不起眼的關隘在過去是南下南寧,北上柳州、桂林,通達中原地區的必經通道。也正因如此,它的誕生與發展總與戰火硝煙聯絡在一起。

  回首兩千多年前,秦滅六國後,十萬秦軍不卸甲胄,鐵血南進,相傳秦軍曾在今崑崙關壘石築關,扼守柳江通邕江的咽喉,崑崙關在鐵馬金戈中顯現雛形。

  到唐代,崑崙關建成,那時它叫做南雄關。光陰流轉,又是北宋年間的一個元宵佳節夜,崑崙關已是這個隘口的名字。但此時的它依然在經歷一場血雨腥風,南方的壯族首領儂智高起兵反宋,依靠崑崙關與宋將狄青對抗,佳節花燈的陰影裏已是血流成河。狄青趁守城軍士飲酒過節之際一舉破關,結束了戰爭,崑崙關又在節日的戰火裏一夜成名。


  使崑崙關豎起一座座牌坊、紀念碑的是公元1939年的一場血戰。那一年,為切斷中國經東南亞的海外補給線,日軍由欽州灣登陸,佔領了南寧,進逼柳州。崑崙關又成為兩軍爭奪的焦點。對陣雙方是杜聿明帶領的抗戰初期中國惟一的機械化新軍第五軍和有“鋼軍”之稱的日軍坂垣師團。12月18日,兩軍展開了為逐個山頭,逐片陣地以致逐棵樹木的爭奪戰,經歷了怎樣一場驚天動地、氣壯山河地喋血拼殺,當一九四0年的第一縷陽光艱難的透過關前的濃煙時,踏着沒過腳踝的鮮血,中國軍隊終於站在崑崙關上。崑崙關戰役是武漢失守以來中國軍隊取得的一次重大勝利,大大鼓舞了抗日軍民的士氣,而杜聿明、戴安瀾等將領也一戰成名。

  勝利的代價是近兩萬中國軍民血灑疆場,魂斷崑崙。面對幾萬將士的忠魂,面對戰鬥的光榮與慘烈,才有了十六位軍政要員的題詞和屹立山頂的紀念碑。

  今天,山下公路上往來的車輛只是匆匆路過這座古老關口,上千年間的沙場焦土和殘戟沉戈已被崑崙關前的蔥鬱草木掩蓋。但關山依舊,崑崙關上永遠回蕩着抗日將士的吶喊,飄蕩着衛國保家的獵獵軍旗。

責編:李菁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