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北海位於廣西最南端、北部灣的北岸,它擁有綿長的銀色沙灘,明媚的陽光,清澈的海水,因此北海有了一個形象而貼切的名字--南海明珠。
自唐宋以來,在今天廣西南部設立了廉州府,而那時的北海只是廉州府下轄的一個幾近荒涼的小半島。
早在明朝初年,為防止倭寇入侵,明政府沿海岸設置了八個營寨,北海所處的位置正好是8 寨之一古裏寨的範圍,所以北海最初又被稱為古裏寨 。
這是一個靜靜的海灣,一個理想的避風港,出海打漁的外地漁民偶爾會來島上避風、休息。隨著時間的推移,到這一帶定居的人多了起來,茫茫大海,銀色沙灘,荒涼的半島上沒有什麼突出標誌,人們就把北面的海域叫作北面海,靠近北面海的地方統稱為北海,北海作為地名産生了。
| |
第二次鴉片戰爭以後,北海以其優越的地理位置和港口條件成為列強爭奪的寶地,1876年,清政府將北海辟為通商口岸,寂靜的漁村不情願的打開了門戶。北海開埠以後,英、德、法等國紛紛在北海設立領事館和教堂,1877年,清政府在北海設立北海關,對進出境的船舶、貨物、商旅進行管理,雖然北海關是清政府設立的職能機構,但是海關官員大多由外國人擔任,因此人們習慣上稱北海關為北海洋關。
被強迫開埠的同時北海也逐步成為中西方商貿往來和文化交融的前沿,在半島北部臨海的地方逐漸聚集了一些商號,併發展成商業街,這就是今天的珠海路,街道兩邊的鋪面南北相望,北面的鋪面背後靠海,又因為珠海路南高北低,北面的鋪面由此有了一個有意思的名字??下水鋪。下水鋪做生意具有非常優越的條件,貨船漲潮時可以直接停泊到貨主屋後的碼頭,屋中可以做倉庫,屋前可做門面,成了經營、倉庫、碼頭一體的經商寶地。
1927年以前的珠海路是北海最繁華的商業街區,商業街區的建築深受西方風格的影響,形成了我國南部沿南地區特有的中西合璧的騎樓建築。歐式的卷拱、中式的欄杆,體現西洋文化唯美的浮雕,透溢著濃郁民俗神韻的木門,匯集在這條1.4公里長的老街上。
今天的北海是1984年首批沿海開放城市之一,也是中國五個少數民族自治區中唯一的沿海開放城市,北海以開放的胸懷接納著各方的賓客與文化,但座座高大現代建築的陰影下的寂靜古巷和墻體斑駁的舊屋,還在講述著這裡由荒涼漁村到繁華城市的歷史。
責編:李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