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傳説中,越人范蠡獻美人計,把西施送給了吳王夫差。越滅吳後,范蠡攜西施泛舟太湖而去。古人的猜測不無道理。遙想當年,鄱陽湖、洞庭湖尚不成氣候。只有太湖碧波萬頃,能讓佳人才子長相廝守。而那時的太湖,卻不是如今的這個名字。
東海的海潮,捲起聲勢浩大的浪濤。幼時的太湖,遠不像現在這樣明媚、寧靜。它根本沒有固定界域,漲潮時幾乎和東海連成一片。潮退水枯時到處沼地澤國。正由於這個原因,古代不稱它為湖。“具區”是太湖最早的名字,即“湖泊和沼澤區”的意思。
漫長的歲月流逝中,泥沙逐漸把各處漫溢的缺口統統淤封起來,外圍的沙帶包圍圈也越來越堅實、寬闊,終於把太湖和東海徹底隔離。從天目山脈涓涓流下的甜美清泉,匯注到古太湖中,鹹苦的海水,天長日久被沖刷到東海中去。古太湖已不再是有邊無際、與海相通的“瀉xi湖”,它開始慢慢縮小和成形。隨着地層的下降,也許還經歷過級數不低的地震,使深處更深,淺處則露出肥沃、黑色的淤積土層。在《禹貢》這本古老的地理專著中,“具區”已改稱為“震澤”。如今,它已成為太湖邊的一個小鎮的名字。
一望無際的太湖吸引了治水祖師大禹來到這裡。他開鑿了三條主要水道,東江、吳淞江、婁江,溝通了太湖與大海的渠道,將洪水疏導入海。這就是司馬遷《史記》中記載的“禹治水於吳,通渠三江五湖。” 其中的“五湖”即“太湖”。眾多小湖共同組成的它,在禹的時代達到了鼎盛期。它東西一百公里,南北六十公里,水面遼闊,成為了一個三萬六千頃的泱泱大湖。人們所熟知的第一大淡水湖鄱陽湖在那時還未形成,第二大淡水湖洞庭湖也只是一個小湖而已。
| |
春秋時,太湖周圍進一步形成了笠帽狀的圓形邊界。因此,在《國語?越語》中又被改稱為“笠澤”。遺憾的是,漢代以來,太湖在豐茂水草和山區泥沙的沉積下,從三萬六千頃退減到三萬三千頃,它的模樣也成為了今天的新月狀,北臨無錫,南瀕湖州,西接宜興,東鄰蘇州。此時的太湖 “水鄉”尚在,澤國已無,“震澤”、“笠澤”都已不符事實。於是,“太湖”就成為中國第三大淡水湖的正式名稱,載入史籍。
責編:李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