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不記得上一次聽到紅旗渠這個名字是在何時何地了。或許對很多生於七十年代後的青年人來説,這個名字已經是個模糊符號,甚至不清楚指代的是什麼。
直到,當安安靜靜坐下來,對着編輯機上不甚清晰的四十多年前的影像,紅旗渠這個名字在我心中漸漸清晰了起來。
我的父輩事隔多年後提起紅旗渠還是懷着相當的敬意。一個為期十年的工程可謂艱苦萬分,一部拍攝十年的紀錄片也是不為多見。為了這條水渠,當年的修建者與拍攝者所吃的苦、所耗費的精力在今天看來實在有些難以想象。無法想,所以,就通過真實的影像,真實的講述,真實的紀錄呈現在了眼前。
當片子在眼前漸漸成型後,我腦中迴旋的紅旗渠旋律卻久久未曾散去。“劈開太行山,漳河穿山來……林縣人民多壯志,誓把河山重安排”,很有時代特色的調子。
我本以為那個時代已經早早的離我遠去,卻原來,還能感受到隔着數十年光陰傳來的氣息。當年紅旗渠懸崖除險的小夥子任羊成,在我們重訪時已是一個乾瘦的老人。而看著他刀削般的臉,我突然模糊的感到如今林縣紅旗渠看似普通的一塊塊磚後,是埋藏了怎樣的滿懷艱辛與悲壯,熱情與勇氣的青春。
製作完播出帶,滿身輕鬆地走出合成機房,迎面一陣冬風。不過,吹在身上似乎沒那麼冷了……
編導:褚紅霞
責編:李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