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沈曉鳳
想唱就唱要唱得響亮
就算沒人有為我鼓掌
至少我還能夠勇敢的自我欣賞
想唱就唱要唱得漂亮
就算這舞臺多空曠
總有一天能看到揮舞的熒光棒……
這是超級女生──張含韻的一首新歌,如今在網絡和現實生活中都很火,當我在製作《聚沙成塔》這期節目的時候,想到了它。為什麼?一個44歲的安徽男人會和眼下最有人氣的流行歌曲聯絡到一起?
可能看過節目的朋友會有一點感覺,因為節目的主人公──秦升益就是一個“想唱就唱要唱就要唱得響亮”的人,只不過要把“唱”字改成“做”字更為合適。
通過暫短的4天的接觸,在我看來“想做就做”是秦升益這個人的最大的特點。20多歲時,他作為一個中專畢業生,當然準確地講應該是大中專,但畢竟不是本科生,他想做一個沒有立上項的科研項目,遭到許多人恥笑。按他的話説:有的人看他甚至都是那種皮笑肉不笑的感覺。但是,他想做也就做了。30多歲時,他想自己有個自主權的公司,但是科研院不同意,家人反對,他還是想做就做了。40多歲時,本來可以好好地在鑄造領域發展,可他偏要涉足一個他不懂得行業中,當然了,這也遭到公司裏所有高層的反對,當然人家照樣還是想做就做了。
採訪回來以後,我曾以此對照過自己。有些時候我在做一些事情的時候,總會先想到諸如此類的問題:“做了能成功嗎?”、“結果會怎樣?”、“領導會怎麼想?”、“同事會怎樣想?”、“領導和同事會不會對我有看法?”……“那做還是不做呢?”……“不做可能會更好吧?”
的確,直到最後這件事很肯能就算了。我想,也許會有許多人和我一樣,被太多顧慮綁住了手腳,致使前進的很慢,就像背了個殼兒的蝸牛。
本來做秦升益的這期節目,是我自己主動向領導請纓搶過來的,直到現在,我還是認為做這樣一個特別節目,做這樣一個富有挑戰性的人物,肯定會提高對我的業務水平。但是,在製作過程中卻遇到了一件想不到的事,讓我曾經想到放棄這個自己爭取來的“孩子”。
2005年12月3日,第一次到秦升益的公司,和他見第一次面。只要是見過他的人,對他的第一印象可能和我一樣,這個安徽人一定很聰明。因為一位全國知名的笑星的一句名言:熱鬧的馬路不長草,聰明的腦袋不長毛。當然這是個玩笑。但是,據有關報道,如果不是遺傳問題,用腦過度也對頂部頭髮的脫落有一定影響,這一點雖然不能肯定地説明秦升益很聰明,但至少説明他經常用腦。
事實上,秦升益的確很聰明,而且也很會看人,他用一個上午的時間就看清楚了我是個新手,不是一個能力很強的編導,至少是看出了我做特別節目的經驗太少。於是,他間接地表達了對我能力的懷疑。當我剛剛知道,他對我的能力持有懷疑態度的時候,我的第一反應是最原始的應激性──反抗,“既然你對我有懷疑,我還不想做你呢!”於是,我向領導提出了退出的想法。
但是,領導不同意,因為他不想看到我因為遇到一些困難就退縮,這樣他會很失望。因為在他眼中,至少我還算是個能吃點苦的人。因為他希望我能通過這個節目更快地成長。就這樣,領導説服了我,但是這時我心裏仍舊有點彆扭。
但是,等到2005年12月7日我第二次採訪秦升益的時候,我的心暢快了。因為我聽了他的故事,了解了他的性格。秦升益,他不僅僅是個“想唱就唱”的人,同樣他更是一個“要唱得漂亮”的人,而且是 “一定要唱得漂亮的人”。我在節目中寫過這樣一句話:“接近瘋狂的想法,用沙子造房子,不過,我倒覺得秦升益會成功,不僅僅是因為他以前的每個想法都成功了,更是由於他對於每個想法的執著的堅持,而且是不顧一切地堅持。”,正是為了“一定要唱得漂亮”,秦升益在不顧一切地堅持著他的想法,這其中包括不顧別人的白眼不斷地做試驗,3年6000多次,這包括不顧家人和領導的感受隻身來到北京開創事業,這還包括不夠眾人反對依然開拓沙産品的新領域,等等許多事情,可以説每一件他有可能都會這樣想這樣做。
正是因為他是這樣的一個人,所以他才會想到要做節目,就要把它做得最好,要讓最好的人做,用最好的機器,用最好的燈光,最好的畫面……
所以,我的心暢快了,我想做為一個電視編導,只有當你真正了解了你的採訪對象,你才配做這個節目,才能有機會做好這個節目。更重要的是做人,只有你真正了解一個人,你才能讀懂他的話、理解他的行為。
2005年12月12日採訪回來,開始寫稿子。第一個想法是,用三個影響秦升益人生的人的故事來結構片子,但是後來又把它推翻了。
第一個影響秦升益的人是他的母親,他的母親是安徽省安慶地區的一個普通的農家婦女,沒讀過幾年書,但是卻做了一件令讀書人佩服的事。人們常説“久病床前無孝子”,但是秦升益的母親,卻伺候了癱瘓的公公二十多年。正是這一點,成就了秦升益的百善孝為先。
秦升益的外公,是影響秦升益人生的第二個人。秦升益的外公過去是個大地主,而且還是個好讀書的大地主。他喜歡教秦升益寫毛筆字,喜歡叫秦升益看書,尤其是看《四書》、《五經》等儒家思想的古書。所以,這樣的影響致使秦升益年輕時候的最大夢想並不是鑄造,而是哲學。
1984年,秦升益走出了大別山,來到濟南當上了技術員。這時他的車間主任,成為了了影響他人生的第三個人。當時秦升益想要考大學學習哲學,但是車間主任的一句話改變了他。“研究哲學不如就在鑄造專業上幹出個名堂來。”就這樣,秦升益“棄文從工”專心幹上了鑄造。
三個人的三件事情,本來也可以描述秦升益的故事,但是我認為這並不足以表述他的性格特點,於是選擇了現在的結構和故事。我認為,也許這並不是一個好節目,但是它反映出了我對秦升益這個人的解讀。他就是這樣一個“想唱就唱”的人。
當我用“想唱就唱”這首曲子作為我節目一段配樂的時候,有些同事認為音樂感覺與當時我要表達的情緒比不十分配合,的確是還有比它更適合音樂我可以選用,但是我認為秦升益就是這首歌所唱的那樣的人,所以我用了“想唱就唱”。
同樣也希望自己今後也能夠做到“想唱就唱”,其實現在就很想唱一句:想唱就唱要唱得響亮,就算沒人有為我鼓掌,至少我還能夠勇敢的自我欣賞。想唱就唱要唱得漂亮,就算這舞臺多空曠,總有一天能看到揮舞的熒光棒……。
2006年1月7日晚23點30分
編導:沈曉鳳
責編:劉子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