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專訪評委趙季平:民族的歌曲和音樂更有生命力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5月05日 19:12 來源:CCTV.com

  民族唱法與原生態的區別

  本屆青歌大賽與往屆相比最大的特色之一就是在比賽類別上新增“原生態”類別。什麼是“原生態”唱法,它和民族唱法有什麼區別?對這一問題趙季平回答到:“這是上兩屆民族組爭論的一個焦點,,有很多民族唱法是上來以後被認為是原生態,有些人認為是民族唱法,不好區分。作為作曲家,我認為所謂的原生態實際上在民間土生土長出來的,它沒有經過雕琢,比如昨天的農民兩兄弟,非常棒,一聽就是渾然天成,倆農民兄弟上去以後就是自己天生的一種表現。民族組,一般都是經過了專業的聲樂的發聲訓練學習出來的,當然通過專業教學,但是由於我們國家地域廣闊,民族的唱法也不完全一樣,比如中國音樂學院和上海音樂學院的方法就有區別,有各種各樣的方法,所以唱出來感覺也不一樣了。原生態是帶着曠野的芳香來到舞臺上的,是原始的野花;民族唱法是經過修剪的人工花卉,更標準規範。”


  選手素質有提高

  趙季平認為今年民族唱法的選手素質跟往屆相比還是有所提高的。本屆大賽的題目(綜合素質考核)感覺比上一屆稍微容易一點,這屆的選手在回答問題上出的離譜的東西少一點。談到對本屆選手的印象,趙季平對民族唱法演唱《千古絕唱》的選手印象深刻,“這個的作品挺有特色,選手上場也比較沉穩,從下午綵排到晚上兩場的狀態都比較好,比較穩定,晚上比下午綵排還要好一些。我印象他實際上得益於新歌加了0.3,綜合素質0.5,他的分應該説是三種因素,本身唱得沉穩,加上他的作品是新作品,還有他的風格素質。”

  評選更科學 綜合考查有遺憾

  因為考慮到比賽持續20天,以往同類比賽過分集中後出現分數越打越高的情況,這次每場各類的選手大約在3到4名,評委不是對每場十多個都要打分,只要打各自類別的幾個分,這樣避免了審美疲勞帶來的打分標準的波動。趙季平評委説:“今年的評分標準比較細緻,央視在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所謂的細緻就是保證好的選手不要落掉,保證儘量公正、公平。還有一個問題就是考慮現場發揮,他可能復賽發揮得好,現場發揮就不好了,有些下午不好,過臺不好,到了現場直播比賽時超常發揮,這中間都有一些不可意料的因素,打分會考慮到前前後後的因素。這也是從有利於人才的發現。”

  針對昨天原生態藏族歌手綜合素質考核時出現的無法交流的情況,趙季平評委表達了自己的觀點:“昨天的藏族同胞抽的題是成語題,我了解到藏語中實際上沒有成語的説法,藏語也是成體系的,分青藏、前藏、後藏等分支,各地方的語言也不太一樣。這也是突然出現的新問題,但是這個新問題出來了,我覺得我們可以考慮專門給大山出來的藏族兄弟搞一組題,和懂藏語話的專家交流以後再出更好。我想央視在今後的工作中間會把這個問題解決。”

  民族歌曲和音樂更有生命力

  趙季平評委説打分主要從唱功、作品、綜合素質三個方面來確定,更多注重選手錶現的綜合水平,唱功只是一個方面。有的選手唱熟悉了,只唱一首或者幾首歌,鼓勵新作品能促進的歌唱者提高水平。民族歌曲不應該只是唱固有的歌曲、固有的方法,任何藝術都不應該有固定的模式,如果形成一個模式就成了匠人了。這次比賽原創有加分,鼓勵了新作品,同時帶動了音樂創造和製作的生産線,對於民族音樂的發展也是有推動作用的。民族音樂可以進入音樂的每一個領域,包括美聲唱法也可以唱中國民族的歌曲,也理應唱。流行音樂現在有點走入了死衚同,互相模倣,沒有生命力,流行音樂要關注生活,應該走進農村和城市,了解這裡的生活狀態,現在農村的發展和變化很大,目前大量流行歌曲是港臺和外國歌曲的模倣。民族音樂理應成為流行音樂的元素和組成部分。(CCTV.com 記者 李恩泉)

責編:燕芳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