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明朝萬曆年間,太師張從橫行朝綱,私吞賑糧,魚肉百姓。曹州知府孫安多次上本參奏,均被張從截扣。為了鉗制孫安,張從設計釜底抽薪,保舉孫安晉京任職。孫安奉旨赴任,連動三本彈劾張從,未被獲准反遭杖責,趕出朝堂。孫安不屈,再修本章,並綁妻兒抬棺櫬死諫君王。定國公徐龍持先帝御賜的黑虎錘,責昏君、打張從,救下孫安,以錘相送,以期撥亂反正。
高派名劇《孫安動本》塑造了一個“寧可玉碎不瓦全”的清官形象。身為知府的孫安有一個美滿的家庭,兒子聰明伶俐,妻子溫柔體貼、申明大義,官拜轉本御史的岳父擁有不錯的人脈。年青有為的孫安,只要知恩投靠太師,便可加官進爵,平步青雲,前途無限光明。
一面是光宗耀祖的陞官圖,一面是為民陳情的懸崖路,面對老娘親在原郡倚門盼,小嬌兒哭得淚流滿面,身處兩難境地的孫安也曾動搖。但最終,孫安沒有理會岳父“風濤順逆要知曉,通達時務乃英豪,權臣當道須自保,縱有忠心莫亂拋。”的忠告,沒有顧及妻子“不圖富貴,願家門寧靜”的勸解,倔強的性格,子繼父志的決心,“誓為生民解倒懸”的強烈的責任感使他義無返顧地選擇了後者:龍潭虎穴我要跳,刀山火海不顧身!
| |
死諫君王,蒼天可鑒,昏君不鑒,孫安滿腔憤懣,回天無力。滿門將斬,孫安“俯不愧地仰不愧”,只寄希望於“孫安死後再有孫安!”
《孫安動本》一劇秀外慧中,綠葉金實。彼時,高派最優秀的傳人李和曾先生正值盛年,嗓音清亮宏潤,高低不擋,悅耳悅心。四平調“譙樓戌鼓一更傳”金質玉聲,“綁妻兒諫君王蒼天可鑒”慷慨激越。令人叫絕的是為錄音配像的辛寶達,不但承續了老師情緒飽滿、氣勢凝重的表演風格,還融入創新和唯美成分,為《孫安動本》錦上添花。如“索筆”一折,當嬌兒奪去筆管,不讓他修本時,孫安先是語氣和緩,接着是強壓火氣,後來是怒不可遏,最後是雷霆萬鈞的爆發:拿過來——拿來——拿來!——拿過來!!人物的情感變化表現得細緻入微、層次分明。再如仗責和斬首的兩個下場,一個昂首凜然,一個藐視飄然,極其準確地表現了人物堂堂正氣和視死如歸的精神世界。師徒二人心意相通,音與像血肉相連,每每給人身臨其境的錯覺。
“忠良矢志把國報,怕什麼罡風與惡滔,大丈夫浩然正氣三光照,俾睨權姦等鴻毛。” 《孫安動本》,一首清官頌,一曲正氣歌! (作者:【左衫】)
責編:史冬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