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裘盛戎,生於1915年,卒于1971年,北京人,工銅錘花臉,是名凈裘桂仙之子,8歲開始練功,從其父學花臉戲。1928年入富連城坐科,得到文戲教師孫盛文、武戲教師王連平和蕭長華先生的精心教授。
他在嚴父良師的督導下勤奮不懈,練就了一身過硬的功夫。出科後散搭各班,在各地演出,曾與楊小樓、金少山、梅蘭芳、尚小雲、程硯秋、荀慧生、馬連良、譚富英、楊寶森、奚嘯伯、周信芳、 蓋叫天、言菊朋、蕭長華等名家同臺合作,廣泛吸收藝術營養。他的唱功除繼承家學外,也受益於金少山,他的唱法是水磨功,細膩含蓄,剛柔相濟,在圓潤中而富於剛虎音,有“百煉鋼化為繞指柔之妙”。
他善於用腦後音,也用“悶音”“鼾音”與“鼻音”相結合,總之裘派的唱是以巧取勝,巧唱始於金秀山,到裘盛戎可謂是集巧唱之大成了。
他在《將相和》、《群英會》中創造了不少新腔。在《趙氏孤兒》裏吸收了漢調,低回婉轉、聲情並茂,為花臉唱腔的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 |
他的念做更深受老生麒派的影響,因為他在上海多年,對於麒派藝術融會貫通,潛移默化于他的花臉表演藝術當中,他的功架邊式身段漂亮,步法講究,水袖功、髯口功灑脫有致,表情自然富於生活氣息,這也獲益於侯喜瑞和郝壽臣。
裘盛戎是銅錘花臉承前啟後的代表人物,他所形成的裘派也是一個唱念做打整體和諧的流派。後人不應該只學他的唱而視為一個單一的唱腔流派。
四十年代後裘盛戎開始挑班演出,五十年代參加北京京劇團任副團長。他所排演的新戲有《將相和》、《除三害》、《赤桑鎮》、《趙氏孤兒》、《秦香蓮》、《官渡之戰》、《赤壁之戰》、《海瑞罷官》以及近代歷史劇《林則徐》,現代戲《杜鵑山》、《雪花飄》等。拍有影片《群英會》、《鍘美案》。
他的傳人有錢運鴻、夏運隆、方榮祥、王正平、郝慶海、張運斌、孟凈全、吳予章、李長春、李欣、楊伯森等,其弟裘世戎,其子裘少戎亦工花臉。
責編:史冬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