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世界週刊]鵪鶉危機 電腦60歲等(2.19)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2月20日 13:50 來源:CCTV.com
    進入[世界週刊]>>

  人物:鵪鶉危機

  一隻小小的鵪鶉是如何引發一場“危機”的?

  本週,美國白宮的工作人員一定深有體會。

  2月11號,在一次打鵪鶉的打獵活動中,因為美國副總統切尼發生意外“走火”,經過數天的醞釀和放大,終於引發一場危機,把整個白宮都置於熊熊的爐火之上。

  2006年2月14號,10點不到,美國白宮發言人麥克萊倫就來到記者面前,他特意戴了一條醒目的橙色領帶,調侃地説,他知道副總統不會在這個時候出現,所以不必擔心他把自己當鵪鶉誤傷了。

  話音未落,麥克萊倫就成了各路記者圍攻下的鵪鶉。

  記者追問的30多個問題,幾乎每個都和3天前副總統的誤傷事件有關。

  [同期]麥克萊倫 白宮發言人:

  如果你們想浪費時間在(誤傷事件)上

  也可以

  但是我們首先應該把注意力集中在美國人民身上

  就在麥克萊倫幾乎招架不住的時候,誤傷事件的主角切尼終於出現在電視屏幕上。

  “我就是那個扣動扳機的人”——切尼宣佈願意承擔那個他一生中最倒楣一天的所有責任。

  2月11號下午,切尼與78歲的律師惠廷頓以及美國駐瑞士大使威爾福德夫人一起在南得克薩斯一座農場打獵。

  開了幾槍後,惠廷頓獨自尋找被打下的獵物。

  這時,切尼看到一隻鵪鶉飛出,立刻舉起28號口徑霰彈槍射擊,就在開槍的一剎那,他看見惠廷頓穿著橘色背心,站在子彈射出方向大約30米遠的一道溝裏,槍響後,惠廷頓倒下了。200多枚霰彈鋼珠擊中了他的右胸和右半邊臉。

  幸運的是惠廷頓當時戴著防護鏡,更幸運的是,切尼隨身帶著醫療隊。1小時後,惠廷頓被送進醫院。

  康輝

  打獵誤傷,這在美國的涉獵季節本來是件很平常的事,不過當這件事和美國副總統扯上關係,就成為切尼自己所説的“大事件”了。

  而“大事件”所暴露出來的一些問題,則成為媒體炮轟的對象,於是一隻鵪鶉引發的“血案”終於使白宮陷入尷尬。

  切尼無照打獵?

  據報道,切尼本來擁有德州的打獵許可證,但許可證上卻少了7美元的一張印花稅票。切尼的顧問辯解説,他們曾經給管理部門寄過支票,但沒有收到稅票。

  切尼將面臨刑事訴訟?

  2月12號中午,切尼來到醫院看望受傷的惠廷頓。惠廷頓見到切尼説的第一句話就是希望這次事件不要給切尼帶來不必要的麻煩。切尼稱讚惠廷頓不顧自己的安危,是“德州真正的紳士”。

  不過,得克薩斯檢察官瓦爾迪茲稱,如果惠廷頓的健康狀況發生變化,不幸身亡,他們將展開大陪審團調查。那才是切尼真正的麻煩。

  為什麼只向地方小報暴料?

  槍擊事件發生21小時後,切尼才通過農場主人阿姆斯特朗向當地一家發行量極小的報紙透露了情況。在槍擊事件發生很長時間後,切尼辦公室也沒有一個人將消息通知白宮發言人麥克萊倫。

  為此《紐約時報》等大報批評説,切尼想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敢親自出來説明事情真相。

  更多媒體則用略帶嘲諷的口氣表達了對切尼的不滿。

  哥倫比亞廣播公司誇張地宣佈:“好消息,我們終於找到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下落——迪克切尼;我們無法抓住本拉登,但我們擊中了一名78歲的律師。”

  《每日秀》節目則公開了一段2月11號晚6點03分切尼打給布什總統的語言含混的電話錄音。

  布什:嘿,迪克

  切尼:……

  布什:怎麼了?

  切尼:不管怎麼説,我們遇到了個麻煩

  布什:麻煩?

  切尼:是的

  布什:在德州農場?

  切尼:是的

  布什:你打傷了人?

  切尼:……

  布什:那個78歲的人,在臉上?

  切尼:……

  布什:那你在哪過夜?

  切尼:……

  康輝

  誤傷事件鬧得沸沸颺颺,批評切尼的猛烈程度,連切尼本身也沒有想到。

  他在接受採訪時為自己辯解説,我們遇到過總統(裏根)遭槍擊的事件,但我們從來沒遇到過副總統槍擊別人的情況。

  言外之意,這件事只不過是一次意外,和政治無關,媒體不應該大做文章。

  不過切尼的這種説法並不準確,因為在美國歷史上,槍擊別人的副總統並不是只有切尼一個。況且政治人物的一舉一動,背後也往往都是政治。

  1804年7月11號,共和黨人副總統伯爾與聯邦黨人漢密爾頓在威豪肯高地進行了一場美國歷史上最著名的決鬥。

  同是美國的開國元勳,漢密爾頓和伯爾沒有私人恩怨,有的只是政治理念的分歧。

  決鬥中,漢密爾頓首先開槍,但他故意把子彈打偏。

  伯爾後開槍,準確地擊中了漢密爾頓。

  漢密爾頓身亡,他主張建立統一聯邦的《聯邦黨人文集》永遠流傳。

  伯爾獲勝,但他主張建立鬆散邦聯的政治主張卻自我毀滅了。

  歷史教學家埃利斯在《那代人》一書中,把伯爾的一槍看做是決定美國命運的大事,漢密爾頓則是改變美國的6個人之一。

  美國歷史上第二位開槍射傷別人的副總統切尼1996年也寫了一本書,書名叫做《改變美國的9個人》,他在書中認為,改變美國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在機遇到來時運用好權力。途徑有三條:在權力鬥爭中不怕冒險、要獎勵朋友和懲罰敵人。

  切尼本人的經歷則為他的理論增添了注腳。

  1968年,切尼受雇于尼克松的經濟顧問拉姆斯菲爾德,拉姆斯菲爾德對切尼的印像是:他是“一個聰明、目的性強、懶散的年輕人”。後來,拉姆斯菲爾德和切尼聯手在多屆政府中任職。在水門事件中,切尼周圍的人都認為尼克松違反了美國價值觀,只有切尼堅持認為尼克松是在權力鬥爭中遭到暗算。

  拉姆斯菲爾德稱讚切尼做事低調,能“不聲不響的”把上司盤子裏的難題解決掉。《紐約客》評論家阿爾曼認為,切尼專注于建立人脈,這是他登上副總統寶座的又一法寶。

  康輝

  今年年初,美國《時代》週刊評出2005年14位世界最有影響力的人物,切尼與布什共同名列榜首。能與總統共同榜上有名,原因是時代週刊認為,切尼那可是美國歷史上最有權勢的副總統了。

  據知情人講,在白宮,只有布什總統才是惟一能説服切尼改變策略的人。

  所以,這次的鵪鶉事件,白宮發言人麥克萊倫曾表示,要是副總統捲入了負面事件,白宮很難插進手。

  可想而知,當媒體直接向切尼本人開火的時候,滋味如何了。

  1990年,海灣戰爭的時候,當時的國防部長切尼就對他的一個“獵友”——前參議員辛普森説,他根本不會理會那些“凈問傻問題的記者們”,因為他相信,無論他怎麼解釋,最終的結果都是成為嘲弄的對象。

  而911事件發生後,切尼的行蹤更成了“一個有趣的問題”。人們只有在他的搏客中,知道他經常待在一個叫做“堡壘”的神秘地方。

  切尼在搏客中寫道,我的代號是‘挖掘者’,我的任務就是專門躲在‘堡壘’裏,‘挖掘’信息。”

  而專門“挖掘情報”的切尼,在“情報門”事件和“特工門”事件中因錯誤情報飽受指責。華盛頓郵報批評説,在白宮享有特殊權力的切尼,建立了一個封閉的“煙囪”,下情從底下進,而切尼從上面收,結果情報工作究竟搞得怎麼樣,沒人知道。切尼完全是一個在白宮“作繭的”人。所以切尼在這次鵪鶉事件中遭受廣泛指責和嘲諷,完全是“作繭自縛”。因為人們與其是吹毛求疵,不如説是對新保守主義一意孤行的封閉作風發泄不滿。

  斯圖爾特 電視主持人:

  為什麼他(切尼)在已經知道了惠廷頓先生

  不是一隻鳥的情況下

  (我們不妨)假設他已經掌握了那樣的情報

  他還是會向惠廷頓臉上開槍

  科迪 電視評論員:

  在911後的世界

  美國人希望他們的領導人能夠決斷一些事

  如果不向自己的朋友臉上開槍

  那麼將給鵪鶉傳達這樣一個信息

  美國是軟弱的

  康輝

  《新聞週刊》報道,2005年11月份美國有線新聞網和今日美國報聯合搞了一個民意調查,結果顯示切尼的支持率跌落到36%,比10月份的時候下跌了5個百分點。而卻年10到11月份期間,正是“特工門”“情報門”再次困擾白宮的時候。

  於是,當公眾的不滿情緒鬱積在胸的時候,本週的一隻鵪鶉,卻最終引發了一場危機。

  視線:電腦60歲

  本週二,2月14號,又一個情人節。

  在這個充滿玫瑰與浪漫的日子裏,《金融時報》的一則報道似乎沒有引起多少人的注意:

  辛辛那提一傢俬人錄像監控公司為限制員工進入存放警方錄像資料的房間,在他們右臂植入了米粒大小的電子芯片。

  但,這條消息卻讓“人體植入芯片”的爭議再次升溫。

  一個人通過電子設備控制另一個人,這到底道不道德?是不是有悖倫理?

  或許是巧合,電腦在這一天剛好整整60歲了。

  由於芯片和電腦之間的這種必然聯絡,便有了我們今天“視線”的焦點。

  1946年2月14號,世界上第一台計算機埃尼亞克(ENIAC)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誕生。

  而他的誕生,與戰爭息息相關。

  二戰爆發後,美國陸軍為研製新型大炮設立了“彈道研究實驗室”。

  但極為繁重的計算任務讓人大傷腦筋,美國陸軍雇用了200多名計算快手,還是捉襟見肘。

  就在軍方一籌莫展之時,賓夕法尼亞大學的莫克利博士提出了試製“埃尼亞克”的設想。

  儘管埃尼亞克是一個佔地170平方米,重30噸,174千瓦的龐然大物。據説開動時整個費城西區電燈都會變暗。

  但它的計算速度卻是手工的20萬倍。

  用它計算炮彈彈道只需要3秒鐘,而在此之前,則需要200人手工計算兩個月。

  美國的成功讓英國耿耿於懷。

  原來早在1940年,為破譯德國密碼,英國研製出了大型電子運算裝置“巨人”機。

  自它投入使用後,德軍大量高級軍事機密很快被破譯,大大加快了納粹德國敗亡的進程。

  1940年,英國通過“巨人”機獲悉德國空軍將空襲重要工業城市考文垂。為保守“巨人”機的秘密,丘吉爾斷然決定不疏散考文垂居民,結果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但“巨人”機只是計算機的雛形。這一次,與第一次工業革命時期不一樣,英國沒有抓住由計算機引發的技術和産業革命的機遇。而美國,抓住了。

  其實,當年的“埃尼亞克”還不如今天的一些高級袖珍計算器。

  然而,為了軍事目的而誕生的計算機的確為人類開闢了一個嶄新的信息時代。

  製造一種會思維,有智力的機器,來幫助人理解世界、指揮世界,這曾經是人類最大膽的設想。

  但是,當電腦真的以驚人的速度向人類最初的大膽設想接近時,人類的感受或許有點並一樣了。

  1952年,美國大選競爭激烈。

  CBS租用“埃尼阿克”升級的UNIVAC計算機,來處理選舉結果的資料。

  選舉結束後45分鐘,UNIVAC就計算出艾森豪威爾將以438票的絕對優勢贏得勝利。

  由於選舉前,幾乎所有專家和媒體都預測競選雙方勢均力敵,因此CBS拒絕報道選舉結果。

  當選舉結果正式公佈後,所有人都驚呆了:艾森豪威爾得了442票,預測誤差率不到1%!

  這一偶然事件讓計算機“一夜成名”,開始從實驗室走向社會。

  斯蒂芬-霍金,被稱為愛因斯坦以來最偉大的物理學家。

  從1985年起喪失語言能力霍金錶達思想唯一的工具是一台電腦:用僅能活動的幾個手指操作一個特製的鼠標器在電腦屏幕上選擇字母。

  依賴電腦的絕不僅僅是身有殘疾的霍金。

  《觀察家報》的描述則反映了眼下大多數人對於電腦的依賴:(

  “如果我坐在一架飛機裏,我希望飛機上的電腦能比我更擔心飛機墜毀。”

  2006年2月5號,日本本田公司新型的“阿西莫”雙腳步行機器人首次公開亮相。

  “阿西莫”不但能以時速6公里的速度跑步前進,還有出色的“交際”能力:

  當客人按響門鈴時,“阿西莫”立刻前來迎接,把客人領到桌邊坐下後又端來茶水和飲料。

  對此,美國《新聞週刊》感嘆:電腦正深刻地改變著我們感覺世界的能力和相互交流的方式。

  而這一切,來自電腦技術的飛速發展。

  埃尼亞克能在1秒鐘內進行5000次加法運算和500次乘法運算。

  1994年12月,Intel公司宣佈研製成功世界上最快的超級計算機。

  它每秒可進行3280億次加法運算,是“埃尼阿克”的6600萬倍。

  如果讓一個人完成它一秒鐘進行的運算量的話,需要晝夜不停地計算1萬多年。

  到2005年,運算最快的超級計算機已達到每秒超過萬億次。

  然而,隨著計算機運行速度的增加,人們對它的期望也越高。

  在你張嘴吃乳酪之前,它會向你説“早晨好”;人的各種感知將被儲存在超級電腦裏……

  這也不是科幻小説,而是不久前英國電信公司未來學部門主管皮爾遜對2050年作出的預測。

  深有感觸的霍金開始憂慮:

  “人類應通過基因技術完善自身的DNA,確保對計算機的智力優勢,遏止智慧機器人統治世界的局面出現。”

  有人愛它,也有人恨它;有人把它奉為天使,也有人把它看作魔鬼。

  這恐怕是人類對當今幾乎無所不能、無處不在的電腦,最真實的感受了。

  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因為電腦技術的發展實在是太快了,人們突然對自己一手炮製出來的機器有了懼怕感,擔心會有那麼一天,自己終將無法駕馭自己所創造的機器,甚至被其取而代之。

  而當這種擔心與日俱增的時候,在殘酷競爭中創造著大量財富的IT業卻更加加快了腳步。

  電腦,註定將改變人類的歷史進程。

  這,已經是不爭的事實。

  音樂走調,腳步聲沉重,成排剃了光頭的人在傾聽屏幕上的“老大”(暗指IBM)發表言論。一位年輕、健美的女郎雙手拿著鐵槌衝進來,在屏幕前停下腳步,將鐵槌向屏幕擲去,發出震耳欲聾的粉碎聲。“1月24日蘋果公司將推出Macintosh電腦,你將了解它為什麼不同於奧威爾的《1984》。”

  1984年,這則經典廣告幫助Macintosh成為蘋果推出的最成功的電腦之一,蘋果電腦也摧毀了IBM等壟斷勢力。

  今天,IBM、Intel、蘋果、惠普等知名公司構成了IT界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2003年,電影《黑客帝國II》一推出就被戴上了當年的“時尚文化”的皇冠。

  在一場人機大戰之後,機器人Matrix(是母體或矩陣的意思)控制了地球,奴役著人類。

  人類的肉體在世界I裏浸泡于液體之中,精神卻在Matrix製造虛幻的世界II中享受著生活。

  而倖存的一部分人類在地心建立名為錫安的基地,試圖發起反抗。。。。

  《黑客帝國》走紅背後折射出的,正是人類潛意識中對於電腦有朝一日主宰人類的恐懼。

  而這種恐懼,倒也並不純粹是杞人憂天。

  電腦是否能為自己做決定?

  2002年6月,一個叫Gaak的機器人為它的獨立性作出了驚人的示範。

  它從在英國羅瑟漢姆科技館中出逃,沿著館外的柵欄搜尋,直到發現一個通向自由的縫隙。

  人們之所以關注自身製造的電腦,還是由於一件真實的“謀殺”案件。

  1989年,前蘇聯國際象棋冠軍古德科夫在莫斯科挑戰一台巨型電腦。

  當古德科夫連勝3局後,突然被強大電流擊斃。

  當時蘇聯警方認定,是電腦輸棋後惱羞成怒,自行改變程序,釋放電流擊殺對手。

  不過,專家再次調查後發現,是外來電磁波干擾了電腦程序造成“誤殺”,才讓人松了口氣。

  1997年,國際象棋特級大師卡斯帕羅夫在“人機大戰”中輸給電腦“深藍”,再次把這種憂慮推向了高潮。

  當然不少人堅持認為,“深藍”只是計算能力上而不是在智力上超過了人類。

  然而《紐約時報》卻意味深長地評論道:

  我們也許並沒有太多的發覺,事實上人工智慧在我們生活中已無所不在:

  它負責控制汽車衛星導航系統,還掌控著我們的電子郵件接送。

  過去電腦只能在計算能力上與人較量,今天則能在足球、國際象棋甚至音樂合成製作等任何領域向人類發起挑戰。

  一個朋友告訴我,《黑客帝國》最難讓人接受的一點,是導演竟然從機器的立場來講故事,機器完全可以脫離人類而生存。這讓人看到一種可怕的前景。

  不過也有人打趣説,如果有一天電腦變得忘乎所以的話,只要拔掉電源,一切就萬事大吉。

  説實話,其實這兩種觀點正好體現了我們人腦對電腦未來發展趨勢的兩種態度。

  而這,也許正是《黑客帝國》希望給予我們的思考:

  技術進步,的確可以證明我們人類自己的偉大,但關鍵要讓我們鮮活的生命得到最基本的關愛。

  所以,在電腦60歲生日的時候,我們要送上一份溫馨的祝福,感謝電腦過去給予我們人類的巨大幫助,更祝願電腦與我們永遠成為忠實夥伴。

  點睛 誰的難關?

  哈馬斯上臺已經有一段時間了,但是世界各大媒體對哈馬斯的關注依然熱度不減。

  開始的時候,媒體評論的焦點多在哈馬斯到底能否渡過難關,得到國際社會的承認方面;但時至今日,已經越來越多的媒體開始追問:現在,到底是誰的難關?

  本週,哈馬斯的外交出境明顯改善了。

  2月17號,哈馬斯政治領導人馬沙勒應邀訪問了土耳其。

  3月初,哈馬斯還將應俄羅斯總統普京的邀請訪問莫斯科。

  此外,委內瑞拉等南美國家也向哈馬斯發出了邀請。

  美聯社:“哈馬斯頻頻收到了橄欖枝。”

  美聯社顯然已經看到了哈馬斯的腳跟越站越穩。

  但現在的問題是,美國的政治大廈産生了裂痕。

  不少歐美媒體近來有這樣的擔憂。

  金融時報:華盛頓進行自我反省

  英國《金融時報》就評論説,哈馬斯的勝利在華盛頓引發自我反省。

  一年前,當布什總統宣稱推廣民主在道義上很必要的時候,就有一些官員對此表示懷疑。而現在,當伊朗、伊拉克和埃及的伊斯蘭主義者紛紛在選舉中獲勝後,就連支持布什總統的保守派也對在中東強制推行民主的做法是否明智開始表示懷疑。

  洛杉磯時報:布什政治聯盟被撕裂

  美國《洛杉磯時報》也發表評論,認為哈馬斯贏得選舉勝利,撕裂了布什政治聯盟中的關鍵部分。評論説,美國國內支持以色列的組織一直是布什政治聯盟中的關鍵部分。但哈馬斯獲勝後,這個關鍵聯盟正在破裂。加上白宮又竭力想在中東取得政治進展,這樣一來,這種破裂必將使問題更加複雜化。

  紐約時報:斷財源 封關口 去人心

  斷財源;封關口;去人心

  這是紐約時報透露的美國和以色列密謀使用的三招,目的是迫使哈馬斯放棄極端立場。

  具體來説就是切斷哈馬斯財源;控制加沙地帶、約旦河西岸地區與外界的人員和貨物通道;想辦法讓巴勒斯坦人感覺哈馬斯執政不力,使其失去民心。

  目的就是要逼迫哈馬斯下臺、巴勒斯坦重新舉行選舉。

  這三招管不管用,説實在的,真不好説。

  就像以色列《耶路撒冷郵報》所説的,哈馬斯意外上臺,真正考驗的其實是以色列的政治穩定。

  兩難境地:

  評論説,以色列代總理奧爾默特當前有兩難:

  考慮到國內鷹派的反應和大選的需要,必須持強硬態度,這是一難;

  二難是:又不能過分強硬,否則會給國際社會留下破壞中東和平進程的印象。

  消息報:鷹派VS鷹派

  所以,以色列消息報甚至預測,哈馬斯當選很可能刺激以色列的強硬派內塔尼亞胡在大選中獲勝。最終形成“鷹派對鷹派”的僵持局面。

  不過,其實就像有些分析人士指出的,哈馬斯上臺並不意味著和平進程的停滯,相反,把哈馬斯納入政治軌道上來反而給了和平一個機會。

  就在這個週末的時候,又傳來了一個積極的訊息:巴勒斯坦主流派別法塔赫第一次表示,願意有條件地與哈馬斯組成聯合政府。

  由此我們更加堅信:中東和平需要的不僅僅是政治家的大智慧,更需要他們的遠見卓識和寬廣胸懷。

  二、“興奮”的代價

  本週,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帕瓦羅蒂優美的男高音還在耳邊迴響,第二十屆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上便傳出了不和諧音。

  大屏幕 奧派列娃的照片

  31歲的俄羅斯運動員奧派列娃為“興奮”付出代價。因為興奮劑檢測結果呈陽性,她被剝奪獎牌。這是本屆冬奧會上爆出的第一個興奮劑醜聞。

  芝加哥太陽時報:冬奧會上的雜音

  美國《芝加哥太陽時報》感嘆:這是冬奧會上的雜音。

  派列娃在13號進行的冬季兩項女子15公里個人賽中奪得銀牌。她還是2002年鹽湖城冬奧會女子10公里個人追逐賽的冠軍。

  “遺憾”和“羞愧”,這是俄羅斯《莫斯科新聞報》用的字眼。

  因為早在冬奧會開始之前,俄羅斯總統普京還親自呼籲俄羅斯運動員在冬奧會上遠離醜聞。

  談到興奮劑的歷史,要追溯到現代奧運會誕生之前的19世紀中葉,當時就有不少關於比賽選手服用興奮劑的報道。

  1960年,丹麥自行車運動員克納德?延森在進行公路自行車比賽時因服用興奮劑衰竭死亡。 這個事件促使國際奧委會痛下決心,于1961年在希臘雅典成立了國際奧委會醫學委員會。 為什麼反對使用興奮劑?

  多種科學 對人體有害;違背體育道德:

  英國《多種科學》雜誌回答説,

  首先,興奮劑中的激素類和刺激劑類藥物的人體有害;

  其次,使用興奮劑違背了公正公平的體育道德。

  我們不能忘記這些體育明星,本?約翰遜、卡爾?劉易斯、錢伯斯……

  他們曾經創造了驕人的運動成績,卻因為興奮劑問題給自己的運動生涯染上污點。

  上天賦予他們過人的天賦,他們或許得到了很多榮譽,但卻犧牲了健康甚至生命。

  《商業週刊》: “在邊緣上叛逆”

  不過《商業週刊》卻不無困惑地指出:如果不久的將來,一旦出現“基因興奮劑”又該怎麼辦哪?

  這種基因療法的效果,很難靠檢測發現。難道這不是“邊緣上的叛逆”嗎?

  《費加羅報》:《萬惡之源》

  對此《費加羅報》乾脆利落地説,即使是這樣,興奮劑還是《萬惡之源》。

  因為它腐蝕的不僅僅是運動員的身體,還有奧林匹克所代表的體育精神。這種精神在“更高、更快、更強”之外,還有“公正”。

  所以法國《隊報》也不乏偏激的提出,如果有一天興奮劑能夠杜絕,那麼我們寧願“不快、不高、不強”。

  因為這將意味著一個時代的結束,也就是因服用類固醇導致肩膀肌肉隆起和因有了美元而口袋鼓鼓的運動員時代的結束。

  故事:石頭諜案

  “有一個古老的傳説,神奇的石頭會唱歌”,

  這句歌詞可能很多人都非常熟悉。這支歌描寫的是中國的木魚石;

  今天我要給大家講的故事也是關於一塊神奇的石頭的,這塊石頭表面上平淡無奇,它不會唱歌,但卻有著另一個讓您難以想象的功能。

  深秋的莫斯科街頭到處透著幾分蕭瑟,雖然樺樹上的葉子還沒落盡,柳條也還有些綠。

  在冬天到來之前,很多人莫斯科人都想抓緊這最後的機會再多呼吸一點兒戶外的空氣,輕鬆愜意地在街心花園的落葉上走一走。

  在行人中,有這樣一位青年,他一副學生模樣,背著帆布書包。要不是顯得有些神色緊張,幾乎找不出他有什麼特別的地方。

  這位青年沒有四處溜達,只是在甬道上徘徊了幾圈,在旁邊沒人的時候,突然彎下身,從草叢中揀起一塊“石頭”,裝進了書包。

  幾分鐘後,這個青年的照片傳到了戒備森嚴的俄羅斯聯邦安全局所在地。

  為什麼?

  你説對了!就是因為那塊石頭。

  要知道,俄羅斯聯邦安全局的特工們已經為這塊石頭忙活好幾個月了。

  事情呢,還得從頭説起。

  克裏斯托弗皮特,

  英國駐莫斯科使館的一名文秘。

  2002年才來到莫斯科。

  可是,很快他就被俄羅斯的反間諜部門給盯上了。

  因為他總是頻繁地外出活動。

  而且總是去同一個地方-----莫斯科郊區一處街心花園。

  他著裝也有點兒奇怪,不是穿得像個遊客,就是穿得像個學生,背著書包在花園裏走來走去。

  更讓俄羅斯特工感興趣的是,不久,又有三名英國駐莫斯科使館的工作人員也加入到了皮特的行列。

  保羅克羅姆頓、馬克德伊、和安德魯弗萊明格,他們沒事兒也喜歡去那個街心花園轉悠,不過從來都是各自單獨行動。

  這就奇怪了,一個不起眼的郊區花園,怎麼會讓這幾個英國使館工作人員如此喜歡呢?而且不辭辛苦、大老遠地去了一次又一次。

  如果是去野餐,為什麼他們的揹包從不打開?如果是去交換情報,為什麼卻沒有一個人在這裡跟他們接觸過?

  就在俄羅斯反間諜部門百思不得其解的時候,一個新的發現讓他們恍然大悟。

  去年秋天,俄羅斯反間諜部門的監視錄像拍攝到了英國人前往街心花園活動的場面,一塊石頭引起了俄羅斯方面的注意。

  這塊石頭外形普通,淺棕色,直徑大概有30厘米左右。

  整個秋天,每一個來到這個街心花園的監視對象,似乎都離不開繞著這塊石頭轉來轉去。

  俄羅斯聯邦安全局某官員:“起初,我們認為這是藏在石頭下的、普通且典型的情報放置點,然而,我們專家開始調查後,一切變得逐漸明朗,原來石頭裏有電子裝置。這絕對是諜報新技術。利用置於空心石頭內的設備,情報人員既能接收也能發送情報。”

  原來,這可不是一塊普通的石頭,石頭裏面有4塊大號蓄電池、還有加密的情報接收機,為了避免受潮,它們都被裝在特種保護盒裏。

  俄羅斯聯邦安全局發言人 謝爾蓋伊格納特琴科

  “這是太空時代的産物,這個機器能承受從9層樓的高度墜下, 還能長時間待在水下。這塊石頭是個技術奇跡,只能在特殊的實驗室製造。”

  石頭裏的秘密終於露餡了,但對俄羅斯聯邦安全局來説,工作才剛剛開始。

  因為如果不能人臟俱獲,對方絕對可以矢口否認,更重要的是,抓住為英國人提供情報的俄羅斯“鼴鼠”比繳獲一塊兒石頭更有意義。

  所以,俄羅斯特工必須繼續蹲守。

  一個月後,蹲守見了成果。

  一名俄羅斯人走過“石頭”時,試圖通過懷揣的掌上電腦向“石頭”發送信息。

  被捕後,這名俄羅斯人承認,他是到國外出差時被英國人招募從事間諜活動的。

  並得到了在莫斯科與其他間諜聯絡的專用裝置。

  這種新型間諜工具用起來很簡單,只要懷揣一台普通的掌上電腦,在距石頭20米的範圍內,按下按鈕,電腦就會自動把情報傳送到石頭內的電子接收裝置,存入間諜檔案,總共只需一兩秒鐘。

  幾天后,英國間諜來取情報,經過石頭時同樣借助掌上電腦讀取情報。

  聽上去,整個過程銜接緊密,天衣無縫。

  但是,意外總是不可避免。

  這次該間諜工具似乎不好使了,英國間諜先是朝一個方向行走,然後拐到另外一個方向。顯然,他沒有成功。之後他走到灌木叢裏,似乎是在小解,實際上是在掩飾自己的行動。然後再次走近石頭,重復一次。

  俄羅斯聯邦安全局認為,這説明石頭中的電子裝置工作不太穩定,或者能源已經耗盡了。可能正是因為這一點,才有了故事開始英國駐莫斯科使館的文秘皮特把石頭揀回去的一幕。

  很快,俄羅斯聯邦安全局也確認了我們先前提到的、另外三名英國駐莫斯科使館人員的間諜行為。

  到此,這樁由一塊“石頭”引發的諜案也就“水落石出”了。

  但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不久前,俄羅斯聯邦安全局與英國情報部門舉行會晤,俄羅斯方面明確指出針對俄羅斯的間諜行為是“不可接受的”。但英國方面對此堅決予以否認。

  一怒之下,俄羅斯聯邦安全局在俄羅斯杜馬召開第一次全體會議的時候,公佈了“石頭間諜案”的監視畫面。

  結果,俄英兩國輿論隨之譁然。

  普京總統同期:

  “數十年來,驅逐以外交官身份為掩護的間諜已經成為慣例。但是這樣做的結果是更多、更聰明的間諜可能到來。我們還得費事去把他們挖出來。所以此事(驅逐間諜)還需仔細考慮。”

  俄羅斯國家杜馬安全委員會負責人 伏拉迪米爾瓦西利耶

  “(外國)情報人員利用我國非政府組織來達到他們自己目的的做法是不能接受的。我們將把此事提交歐洲議會,讓大家都關注(此事)。”

  但英國首相布萊爾對間諜案採取了回避態度。

  布萊爾説:“我只是在今天早晨才聽説這件事,我想也許你們只能從我的嘴裏聽到那句老話,除非我們願意,‘我們從來不就安全事務發表評論’。我想現在盡可能越少談論這件事越好。”

  目前,英國仍在等待俄羅斯下一步行動的消息。

  分析人士認為,如果俄羅斯真的決定“驅逐四名外交官”,那麼英國也會立刻作出類似的回應。

  其實,要是在冷戰期間,兩國互相驅逐從事間諜活動的外交官,是很平常的事情。

  但這一次,俄羅斯之舉似乎並不簡單。

  特別是此案在俄羅斯杜馬召開第一次全體會議的重要時刻公佈,顯然具有很強的警示作用,那就是在俄羅斯建立公民社會的過程中,依然充滿了刀光劍影,關乎生死存亡。

責編:薛藍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