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消息(國際觀察12月7日播出):
飛機撞大樓,伊朗縱遇空難。
軍人、記者、居民,100多條生命逝去的背後
是否隱含著伊朗與美國的恩恩怨怨?
演播室主持人 水均益:
大家晚上好,歡迎您收看我們正在直播的《國際觀察》節目。
當地時間在昨天下午,一架伊朗的C—130軍用運輸機在緊急迫降失敗之後,撞上了附近的一棟10層高的居民大樓。一瞬間之後,128條生命化為灰燼。飛機撞向大樓,這樣一個景象,雖然到目前為止沒有任何信息證明是由於恐怖襲擊,但是很容易讓人想起“9.11”。對於大多數伊朗人來講,昨天的這一幕對他們來講是黑暗的一天。
短片:
現場目擊者:
當時是快下午兩點,飛機撞到了大樓上,我看見大概有五六個人都燒焦了。
現場目擊者:
當時我們都坐在家裏,突然窗玻璃都碎了,大火撲了進來。
現場目擊者:
我看見巨大的火苗,我們就跑了出來,發現飛機把什麼都給吹了起來。
2005年12月6號,伊朗首都德黑蘭當地時間下午快兩點的時候,在靠近德黑蘭梅赫拉巴德機場的一棟居民樓上空,一架尾部冒煙的軍用飛機搖搖晃晃從天而降。隨著震耳欲聾的一聲巨響,飛機以巨大的衝擊力撞在了居民樓的上部。頃刻之間,火光沖天,黑煙瀰漫。
飛機在地面上撞出一個巨大的坑,機身斷成幾截,火光把飛機內的一切都吞噬了。居民樓也剎那間成了大火的海洋,混合著尖叫聲、呼喊聲、救命聲,這裡成為了人間的煉獄。
據伊朗伊斯蘭通訊社報道,這架飛機型號為C—130。在起飛後不久發現機械故障,隨即掉頭返航。在緊急迫降中,撞在離機場不遠的居民樓上,機上乘坐的大部分是前往伊朗南部採訪報道軍事演習的伊朗記者。目前,機上94人全部遇難,居民樓內至少已有34人死亡,90多人受傷。截止到北京時間7號下午4點,遇難人數已經達到128人。
演播室主持人:
好,我們今天的節目就為您來解讀一下這架伊朗的“大力神”墜毀的背後。
我們今天請到演播室的是我們的兩位觀察員。一位是我們的特約新聞觀察員宋觀察,另外一位是我們的新聞觀察員郭觀察。飛機在緊急迫降。據當時的報道説,駕駛員已經向地面報告飛機有一些異常狀況,準備緊急迫降。理論上講,C—130能夠緊急迫降嗎?
宋曉軍 特約新聞觀察員:
應該沒問題。只要是有一片空地足夠大,比如寬度和長度,它一般迫降的滑跑距離只要是平地,草坪也可以,一般是800到1000米。
演播室主持人:
不一定非得是跑道。
宋曉軍:
不一定。寬度夠它翼展的幾倍,大概有100米左右,它就可以降。而且今天英文版《伊朗日報》的目擊者看到,它儘量避免在撞這個樓。實際上前面小片畫面裏我們也看到,它是剮到了這個樓的一樓,一樓的墻剮掉了,露出來柱子。實際上上面的建築還是好的,就是説它因為起飛的時候説是發動機有問題,我們知道C—130是4個發動機。
演播室主持人:
螺旋槳式的發動機。據説這個飛機非常安全。理論上講,4個裏面有1到2個能夠正常工作都可以。
宋曉軍:
但那是高難度駕駛。回來之後,它想返回機場的時候,按目擊者説其實那不是迫降,它是想躲開那個樓,回到原來起飛的機場。
演播室主持人:
但我有一個問題,就是據説這個樓離附近的機場非常地近,基本上就是在機場的旁邊。
郭建新:
非常近。嚴格地説這個飛機可能起飛沒多長時間,在起飛過程當中就已經發現這個問題了。當地警方來説,駕駛員就認為自己的發動機出現了機械故障,要馬上迫降。而這個飛機所撞到的這棟樓,現在説10層是大廈,應該説10層30多米高,按中國現在房地産的標準叫小高層,這個樓號稱是空軍大院,住的都是當地空軍的一些家屬和人員住在那裏面。所以應該是它起飛了,很快發現自己的問題,要求迫降,然後它想回到機場去。但是飛機失控了,顯然就像剛才曉軍所講的,它想儘量地避開這些建築物,儘量地避免造成傷亡。但是沒辦法,飛機完全失控了。
演播室主持人:
據説因為是當地時間下午一點多,不到兩點。但有報道説,當時天氣不好,有霧,或者説有污染,會影響嗎?
宋曉軍:
不會影響。因C—130應該是一個全天候的軍用中型運輸機,實際上我們前一段時間看到的伊拉克戰爭也好,或者早期的海灣戰爭,或者阿富汗戰爭,美軍大量地使用它,包括前一段我們也做過歐洲的那些“黑獄”,從阿富汗運,也有很多C—130,它飛行記錄應該説是不錯的。從50年代中期到現在,一共造了2200多架,失事是281架,應該説還可以,就是100:1這麼一個狀況。
演播室主持人:
就是100架裏邊有一架。
郭建新:
我覺得實際上因為它是一個叫中型戰術運輸機,所以它經常出入一個戰區的,像剛才所講,它經常會在美國的大片裏出現。
演播室主持人:
實際上在惡劣的條件下或者説應急條件下設計的飛機,我就坐過。我記得有一年咱們中國代表團參加APEC會議,當時是在馬尼拉。要在馬尼拉旁邊的蘇比克灣舉行領導人非正式會談,而由於當地工人罷工,把路給封了,最後菲律賓軍方提供C—130讓我們(包括我們中央電視臺很多記者)全都坐上運輸機,當然是臨時改的。所以,那個飛機待會兒大家可以看一下那個圖,屁股後頭像舢板一樣,打開你就可以踩著梯子上去,進到它肚子裏邊,作為不是像我們這樣的,是側面的,順著機艙旁邊兩邊來坐進去。這次這個事,據説地面有目擊者説是看見飛機的尾部在冒煙。這是什麼意思?因為尾部,我理解就是搭板的那個地方,上下人的地方,上下貨的那個地方。
宋曉軍:
我覺得它可能看的因為眼睛走神了,飛機下來這麼快,應該是發動機著火或者冒煙了。
郭建新:
我覺得他判斷地面看的這些人顯然是非專業人士。而且就是,你看這個飛機,這是上機翼,就是它的機翼是在飛機腹面的上面。發動機如果發生問題,後面要脫出煙來,如果是非專業人士就感覺是從機尾部冒出去的煙。
演播室主持人:
我想説一下曉軍你剛才説到的概念。你剛才説到C—130的事故率並不是特別高,但我這兒有一些數據。比如説C—130近年來,從1997年到現在算起來將近是8年的時間,我這兒有一個數字是2005年3架、2004年1架、2003年3架、2000年1架、1997年1架,10來架,反正把它羅列在一起,給人感覺非常多。而且伊朗1979年是一架、2000年一架、2003年一架、今年又一架,等於在8年時間裏面掉了4架,這個比例在我看來很高了。
宋曉軍:
伊朗實際上到現在為止,如果算這次這架應該是13架,從1967年就開始出事,而且這一次的事故排在281架所有C—130里掉的第四名,前三名裏面也有伊朗的一架,就是1986年10月份的一家C—130掉下來,當時是乘務員加上機組人員一共是98人,這次是94個人,當然撞上居民樓是另外的。
演播室主持人:
從這些數字來看,是不是跟C—130有點致命的問題?因為我們知道,它是一個很老的飛機了,1955正式開始投入使用,1954年首次試飛。
郭建新:
剛才你講的那些數據,實際上裏面有一些飛機,比如説裏面談到了十幾次。實際上我也看到了這個資料,我仔細看了一下背後的背景,有很多比如像沙特。沙特在1905年2月的時候,也出了一件這樣的事。實際上當時的駕駛員的誤判,已經降落了。降落了以後,對跑道有一個誤判,然後衝出去了,撞到了旁邊的什麼東西了。
演播室主持人:
這可以排除,屬於飛機的問題。
郭建新:
英軍在伊拉克戰爭,今年的1月份被打下了一架,有9人傷亡,因為有戰爭行為,有導彈在打它,那就有可能,要排除。排除出這些,可能還剩9架。9架當中,伊朗在裏面有4架。如果説這個數字,伊朗的數字是比較高的,但是從C—130本身設計來説,我認為曉軍在這方面比較專業。但是,我看那些資料來説,這一架飛機、這種機型被堪稱為完美,就是它的設計是完美,甚至是中型戰術運輸機的鼻祖,也就是它設計的完美使得未來的中型運輸機的設計都遵循它的設計原則。
演播室主持人:
我們問一下曉軍,比較專業,是完美嗎?
宋曉軍:
對,是。是非常好。
演播室主持人:
這架飛機好在什麼地方?
宋曉軍:
用咱們一句土話説,“非常抗造”。
郭建新:
“大力神”。
演播室主持人:
“大力神”是什麼意思?
宋曉軍:
裝得又多,又非常抗鑿。在非常惡劣的戰場條件下,第一次海灣戰爭用得非常少。美國自己有海灣戰爭的總結報告當中説,C—130是表現最好的前線戰術運輸機,它在一些惡劣的跑道地區降落、起降,確實事故率很低。伊朗確實是因為時間太長了,當然還有一些其它的原因,它的事故率這幾年確實是非常高。
演播室主持人:
我想正好説到這個話題,我們不妨在短暫的廣告之後,我們來談一下,剛才正好兩位觀察員也提到的一個概念。實際上在這次之後,伊朗的很多媒體(包括一些國際的媒體)都指出了一點,伊朗的C—130年久失修,而且零配件跟不上,是由於美國制裁它,伊朗的飛機攢不齊,於是頻頻出事,我現在請我們的導播來把我們的話題提示調一下,那就是“伊朗空難,美國惹的禍”,有很多人,特別是伊朗的媒體都在這樣説,有根據嗎?
宋曉軍:
我覺得這個説法實際上應該是“伊朗1979年原來的政權依賴美國惹的禍”,而並不是美國直接去製造這樣的一個空難。因為他們在1979年伊斯蘭革命之前,特別是巴列維政權,他們基本上是把軍隊的建設完全是靠美國人建起來的,有大量的武器裝備,甚至這一次空難的報道,很多美國媒體還沿用了當時伊朗部隊,他們有的報道就是説伊朗陸軍航空隊的一架C—130,這實際上是當年美國人給它設置的一種編制。應該説這架飛機確實帶有很多伊朗當時依賴美國那個時期,也就是巴列維色彩。後來1979年伊朗革命之後,所有的東西都斷掉了。
演播室主持人:
所以現在有人説,注意到在伊朗服役的很多當時從美國進口的飛機,包括像C—130這樣的飛機,起碼服役年限都是在二三十年。
郭建新:
對,都是在二三十年。像這些飛機都是1979年以前的。
演播室主持人:
而我們知道從霍別林一上臺,1979年伊斯蘭革命之後,美國和伊朗的關係就斷了,而且美國很快就開始對它實行制裁,是不是造成了它的零部件無法更換的一個原因?
郭建新:
對,你提示了我,我正是準備接著要説這一點。你要是從這個角度説,站在伊朗人的立場上去看待這個問題,美國的禁運確實是造成這次空難的一個原因。因為1979年以後,咱們就先説這次失事的C—130,1979年到現在多長時間了?已經20多年了。接近30年的這樣一個飛機,而且長期沒有零配件,飛機這種零配件是要經常更換的,因為如何機械的這些東西是有一個疲勞期的。到一定的時候,不管好與不好都是要更換了,它沒有零配件。沒有零配件,它只能是疲勞的和帶病的這種運行,帶病的運行過程當中,很難説哪個試件在飛行當中就會出現問題。
演播室主持人:
我打斷一下。一般人感覺飛機使用年限比較長,因為它貴,造價也比較多。但是我們打一個比喻,就是汽車開10萬公里,現在很多汽車都要大修一下的概念,二三十年的飛機如果修不了、換不了零件,那是一個災難性的。
宋曉軍:
對,尤其是在中東這個地方。你看咱們伊拉克戰爭或者海灣戰爭,美軍的那些飛機,包括“黑鷹”直升機,由於中東的沙子非常細,進到發動機裏就把鋼磨毛了,拿出來之後要把它重新拋光、打光。弄一段時間就要換,我們説的是關鍵零部件,不是説一個擋風玻璃、雨刷子等等這些東西,那倒無所謂,可以替代。但是有一些關鍵的零部件,難以替代的,長期磨損,最後可能會造成非常嚴重的空難。所以這些年,特別是1979年革命之後,大概就有8次還是9次全部是C—130往下掉,掉得很厲害。
郭建新:
其實也有很多人可能會提出這樣的問題,就是你在美國這兒拿不到零配件,到別的地方去拿,有黑市。實際上美國對這個看得非常緊,首先伊朗從美國這兒拿不到,這是直接給你供應飛機的,原來的機種你拿不到。從歐洲能拿到嗎?沒有可能。歐洲和美國之間在戰略安全方面關係和利益是非常一致的,所以美國説停止武器禁運那對它就絕對是武器禁運,伊朗在2002年的時候就説過三分之一的“空客”停了。“空客”哪兒的?歐洲的。但是要知道,“空客”上的發動機是美國製造的,所以你買不到發動機,所以航空公司的一個發言人非常地抱怨地説,我三分之一的“空客”停了,而且大量的民航飛機是帶病飛行,在20多年得不到很好的維修。剛才説到飛機非常貴,貴在哪?它的維護保養是非常貴的。就像剛才所説的,關鍵的零配件一看,從技術指標上不行,就是更換。他説我買不到發動機,你當然買不到。
宋曉軍:
因為它這個機型也比較老,我們知道現在要配一個老的元器件更難。現在市場上可能都是流行版的,老的就比較難配。
演播室主持人:
我想把這個話題再稍微延展一下。我們知道,伊朗和美國的關係在過去的二三十年裏面一直不怎麼樣,當然像C—130隻是一個很小的例子。但實際上伊朗軍隊的裝備,這是我聽到常駐伊朗的記者説的,到現在為止大量部隊的裝備是美式的。1979年伊斯蘭革命之前,巴列維王朝大批地從美國購進的,而現在伊朗的部隊很多東西,飛機、坦克,包括很多一般步兵用的武器,全是。這些武器裝備的狀況也受影響了嗎?
宋曉軍:
像F—14有20多架,現在幾乎就沒法飛了。因為F—14,當時美國只把F—14這樣最新型的戰鬥機給伊朗了。因為那時是好,盟友,任何一個國家都沒有出口就給伊朗了。但是由於這20多年,又是軍機,就是我們説的完全攻擊性武器,零部件看得更嚴,就是伊朗F—14這樣的戰鬥機幾乎是沒法飛了。F5,實際上有很多是海灣戰爭時避難的一些飛機,就是伊拉克有100多架飛機飛到伊朗,最後讓伊朗給扣下了。其實還有一部分飛機,從90年代伊拉克接收過來了。當年,也就是20多年前的戰鬥機大部分都不行了。
郭建新:
因為零配件的這些問題,所以在兩伊戰爭當中,伊朗的空軍幾乎沒有發揮什麼作用。而且它在和美國的關係對立了之後,它也開始尋求其它的一些渠道,比如説它尋求蘇聯。前蘇聯,現在的俄羅斯,也是一個大的武器供應商,它的飛機也都是不錯的。
演播室主持人:
而且你這個説法馬上可以得到了驗證,就在不久前我們注意到有一條新聞,説伊朗跟俄羅斯簽了一個大單,花了10億美元從俄羅斯人手裏買29套短程防空導彈系統。
郭建新:
有這樣説的,但是俄羅斯現在已經公開地説這只是用於防禦的,而且是用於對中程導彈的防禦,或者説對中程飛機的攻擊,因為伊朗現在比較著急,著急什麼?因為核問題不能解決,以色列已經放出話來,如果明年三月不能解決這個問題,以色列將要單方面採取行動。採取什麼行動? 我們以前説過這樣的事,所以他要急於趕快進行這種防禦。我覺得在這個問題上,俄羅斯是會把自己的武器向伊朗這方面賣,很大的一個軍火市場,但是它也會注意到歐美在這個問題上的反映,防禦性的。
演播室主持人:
所以説,沒有想到。或者説可能我們很難想得到一個飛機的墜毀會引發這麼多的思考和觀察,包括引發的一個國際政治,國與國之間關係。
感謝二位,也感謝觀眾朋友收看我們今天的節目。
責編:武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