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今日關注]兩會焦點大家談(3月15日)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3月16日 10:55 來源:CCTV.com
    專題:CCTV-新聞CCTV-4聚焦2006全國兩會
    專題:中國焦點2006
    專題:2006年全國兩會
    進入[今日關注]>>

  CCTV.com消息(今日關注):聚焦3月的北京,中國人用智慧決策未來,用愛心規劃家園,用責任擁抱世界。2006的這個春天,中國播下新的種子,13天的真誠互動,13個牽動百姓的期待。

  中文國際頻道《今日關注》攜手多家媒體傾聽百姓聲音,解讀中國焦點,敬請關注。

  魯健:

  觀眾朋友大家好,歡迎您收看中央電視臺國際頻道《今日關注》特別節目──“中國焦點2006”。

  兩會已經圓滿結束了,今天我們在演播室要來盤點一下兩會的報道和兩會的相關焦點。在10多天的報道當中,我們《今日關注》是和包括央視國際網站、《人民日報》海外版、國際在線、中新網、中新社以及新浪網等八家媒體共同連動來關注這次兩會的熱點。今天的節目當中,我們又請到了三位嘉賓,其中就包括了和我們合作的兩家媒體的負責人,給大家先介紹一下,一位是《人民日報》海外版的副總編輯王行增先生,還有一位是中心社的副總編輯劉北憲先生,外一位是我們的首席記者任永蔚。歡迎。

  

各大媒體報道絕活多

  兩會結束了,今天我們首先要關注一下這次兩會的報道了。首先問問兩位媒體的負責人,除了這次跟我們《今日關注》連動的一些舉措以外,兩會報道有沒有一些特別的舉措?


  王行增 人民日報海外版副總編輯:

  我們《人民日報》海外版很早就做了準備了。因為我們主要是面向海外,所以我們開闢了“華人華僑諫言獻策”這麼一個欄目,把各國的華僑華人提的一些建議都刊登了。另外我們搞了一個“網上行走”,主要是收集在網絡上網友、網民對兩會的一些關注。

  魯健:

  反響怎麼樣?

  王行增:

  從我們的來稿量可以反映出來,現在遠遠地登不完。會議已經結束了,我們不能再得登了,但是我們收集這些材料,我們也將來會做一個整理。

  魯健:

  尤其是海外觀眾的一些的意見?

  王行增:

  主要是海外的。

  魯健:

  劉總,你們的今年的特別策劃是什麼?


  劉北憲 中心社副總編輯:

  中新社今年辦了很多新的欄目,其中有兩個我覺得值得一提,一個是“兩會速遞”,一個是“兩會特寫”。因為我們在“兩會速遞”裏有一條消息,“胡錦濤強調,毫不動搖堅持改革方向”,這一條消息中新社發出去以後,有269家媒體採用。就是説明海內外的讀者非常重視中國的大政方針在向哪個方向走。我覺得從“兩會速遞”這個欄目裏反映出來了。“兩會特寫”有一條,“大會堂前將軍發話,反獨治獨沒商量”,這是針對台灣阿扁要鬧事了。這個大概有257家的海外報紙採用了。我們粗略地統計了一下,這回200家以上媒體採用中新社的消息大概有11條。

  魯健:

  這也是通訊社的優勢所在了。永蔚,你是10多天一直在會上採訪了,你對今年兩會報道的陣勢怎麼看?


  任永蔚 中央電視臺記者:

  從一個多年上兩會的記者的角度,我感覺今年在兩會上要挖掘獨家報道可能是相當的難。為什麼這麼説?因為第一媒體競爭越來越激烈了,兩會還沒開始,媒體大戰的硝煙已經開始了。像剛才總編們他們所説的,這一次媒體上會非常地多,除了中央媒體、地方媒體,包括我們電視、電子、平面、網絡,記者的人數成倍地增加。

  劉北憲:

  國內海外都有。

  任永蔚:

  對。

  魯健:

  今年外國來了600多位記者,比去年增加了大概200人。

  任永蔚:

  今年光上會的記者就有2000多名了,算算代表委員們,加起來4000多名了。

  魯健:

  所以剛才永蔚説獨家新聞恐怕是很難。

  任永蔚:

  舉一個例子,我們在大會堂追部長採訪,我們的話筒遞上去的同時就有好多10幾個話筒和錄音機馬上伸過來。我們採訪完了回來還沒製作成新聞,因為我們電視的製作環節比較繁複,網絡已經在網上登出來了。所以真的,做獨家的報道相當的難,大家都一個共同的感受,深切的感受。

  魯健:

  而且現在電臺也有一些優勢。確實各有各的優勢,不同的媒體有不同的優勢所在。

  確實針對今年兩會出現的一些新的特點,我們也採訪了其中的一些代表和委員,我們聽聽他們對今年兩會有什麼樣的感受。

  《新聞片》

  吉林省省長 王珉:

  一個把國企改革要做好,還有就是要關心老百姓的生活,我們在城市裏抓了棚戶改造,在農村抓了新農村的建設。因為我們省是一個農業大省,我們一定按照中央的部署做好我們的工作。

  雲南省省長 徐榮凱

  由於我們農村的人口非常多,而且我們貧困人口也很多,少數民族多數也都是比較貧困的。另外我們的産業支柱和農業的關係非常大。所以我們一定要把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搞好。

  政協委員 趙展岳:

  我們無黨派的人聽了以後,看了中央文件以後,都特別地受到鼓舞。這幾天的發言都特別熱烈,寫提案的積極性也非常地高。

  政協委員 吳明熹:

  加強自身建設之後,能夠把參政議政和民主監督落實的更好,特別是高層協商要做的更好一些。

  政協委員 蕭灼基:

  政府很重視政協委員的意見,每次總理都到我們的經濟組來參加會,對我們政協委員提的意見都很認真地聽。

  政協委員 施祥鵬:

  作為港澳的政協委員和人民代表也好,大家都會參與我們這個“十一五”規劃的建設。所以説我們對兩會大家都很開心。特別是“十一五”規劃當中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這個新農村的建設會帶動我們經濟的急速發展。

  魯健:

  我看了很多的媒體評價説,從這次代表和委員們接受記者採訪的態度來看,表現得更加開放了,而且是有問必答。永蔚作為上會的記者,這個感覺更加強烈一點了。

  任永蔚:

  確實是這樣的。代表們面對記者的時候都不説空話、套話,而是你問什麼問題,切中了要害,他會直接給你答出來,不回避任何問題。而且這次大會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小組開放非常多,去年大概只有六個團組開放,而今年30個省市自治區的團組討論都對外開放了,所以不僅吸引了國內的媒體,還吸引了大批的海外的媒體。比如路透社的一位記者叫白冰他告訴我説,他跑兩會已經三年了,第一次感覺這次會風非常開放、透明,而且採訪代表很容易,因為每次團組討論開放的時候,你去約代表,代表們都不會拒絕的,而且談問題也不會説不回答的。他們路透社這次派了13名記者,團組開放的時候,説跑都跑不過來,所以他們覺得在這裡獲得了很多的信息,非常地高興。

  魯健:

  而且溫總理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當中也首次加入了一個要完善政府的新聞發佈制度和信息公佈制度。我估計以後政府的公開可能更加多一點了。

  劉北憲:

  公開、透明,而且和老百姓、和廣大人民群眾關心的問題有更多的交流和互動,恐怕這是一個發展的趨勢。從這次會議上,代表的回答往往拋棄了過去的假的問題,求真務實。

  魯健:

  從剛才的採訪中我們注意到很多的省市的領導、官員他們説了很實在的一些話。比如説各省的工作重點,在剛才在採訪當中,已經是提前透露給媒體了。

  任永蔚:

  對。有一些海外記者在採訪了放團組討論之後,他就説,因為他也注意到代表會就一些問題到發生爭執或者是闡述不同的意見,包括對一些政策提出反對的意見。可是他的感覺是,他們不為了反對而反對,是為了健全完善這項政策,提出建設性的意見,他覺得這非常好。

  劉北憲:

  不像過去大家一團和氣,什麼東西都沒有爭論,一舉手也是全票通過了。這種面上的東西好像減少了,但是給我們看到的是更接近於解決問題的實質了。

  魯健:

  現在是分組討論的電視直播的場次也越來越多了,很多的代表和委員他們在電視直播的鏡頭下,好像根本不考慮鏡頭的存在,該談意見就談。

  王行增:

  我們的兩會的記者他們回來寫的一篇感受,我帶了報紙,我們的報紙上也登了,他們寫的兩會是透明、務實、節約、便民,他們總結出的。

  魯健:

  幾個詞,能不能簡單地給我們講講。

  王行增:

  “透明”就不用説了,剛才大家都説了,包括開放的場次也多了。“務實”,兩會談到了很多關於民生的事,比較具體的,包括在總理答記者問的時候也講了,我最心痛的事就是沒有把教育醫療住房解決好,很務實。“節約”,是我們上次也談到了,會議的代表證。

  魯健:

  對,上次永蔚也説了,代表證也縮小了,筆也是環保材料做的。

  任永蔚:

  筆是廢舊報紙做的。而且總理記者招待會的請柬也是用再生紙做的,相當的儉樸的。

  魯健:

  “便民”呢?

  王行增:

  “便民”實際上就是講,開會不能影響老百姓的生活、交通了。

  魯健:

  對。這些可能都是體現出便民的方面了。

  劉北憲:

  也是民主進步的一種表現。

  

《我有問題問總理》獨創品牌

  魯健:

  另外這次兩會的開放還體現在對於民眾的聲音的關切。我們這次節目和八家媒體專門做了一個“我有問題問總理”這樣的一個大板塊,挂在我們連動相關的網站上,結果到兩會結束,我們統計收到了幾十萬條留言。確實我們在3月4號當時還摘錄了一些其中網友的一些提問,我們在今天的演播室再來回顧以下3月4號那期節目,當時網友們都提出了什麼樣的問題。

  魯健:

  好,我們就看到這兒,這是當時3月4號看到的一些網友的提問,後來我們知道還有很多網友的提問匯集起來了。

  任永蔚:

  其實“我有問題問總理”已經成為我們的一個品牌了。因為我們是最早挂在網上的,總理在記者招待會上説,據多個網站不完全的的統計,看到網民給政府提的意見和他本人提的問題大概幾十萬條,從這些意見當中,他也感受到了期待、鞭策、信心和力量。

  魯健:

  你説到這兒,確實,對於網民的提問,總理是非常關注的,他在3月14號的記者招待會上的開場白就是這樣的一個回應。我們説到這兒來聽聽吧。

  《新聞片》 (3月14號總理記者招待會)

  中國國務院總理 溫家寶:

  兩會受到廣大群眾的關注,他們通過代表委員、新聞媒體和信息網絡給政府工作提出了許多意見和建議,據人民網、新華網、搜狐網、新浪網和央視國際網不完全的統計,對政府提出的意見和給總理本人提出的問題多達幾十萬條。我從群眾的意見當中,感受了大家對於政府的期待和鞭策,也看到了一種信心和力量。

  魯健:

  聽了總理這段話,確實我們感到很欣慰。我們八家媒體和我們的連動看來其實也算是總理的一種回應,同時也是對我們的一種鼓勵。所以讓我們也特別有信心,希望以後的兩會,每年我們都把這個品牌做下去。

  劉北憲:

  我認為“我有問題問總理”是一個成功的品牌。而且不僅總理回應了,更體現了發動這麼多網民來關心中國的建設,跟中國的一句老話特別符合,“匹夫不敢忘憂國”,這麼多的網民給我們提出這麼好的意見。我也打開中新網看了一下,很多説的很有道理,而且很有建議,看來並不是泛泛而談。

  魯健:

  對。而且我在自己的個人博客上也看到很多網友的留言,確實一看就是對某一個問題有自己深入的見解的這些網友,也能夠感受到他們這種素質。

  任永蔚:

  其實總理在記者會上還説到了對於互聯網作用的認識。他説人民的政府要接受群眾的民主監督,包括在網上廣泛聽取意見。我想這一點也是對於網民在網上提問、提意見的一種肯定。

  劉北憲:

  更深化了,除了建議還有監督。

  魯健:

  而且溫總理説,現在在會場裏聽我講話的是少數,是記者,但是在場外的是大多數的群眾。

  王行增:

  最快速的就是網絡人。

  劉北憲:

  它做直播,肯定好多網友隨時就可以看到了。

  魯健:

  人民網也是。

  任永蔚:

  不過在這裡還要肯定我們電視直播的作用。我們CCTV4和CCTV9在海外落地。

  魯健:

  所以從兩會的報道能感覺到媒體是一種立體式的報告,有網絡,有電臺,有空中的。

  劉北憲:

  形成集團了。

  王行增:

  網友也在説,他説我們這些網友是屬於不到大會堂去開會的代表。

  魯健:

  是旁聽代表。

  王行增:

  關心國家大事,在網絡上發表自己的意見。

  魯健:

  他們可以通過電視直接收看到現場的畫面。

  劉北憲:

  在網絡上發表自己的意見。

  魯健:

  同時在網絡上又可以發表自己的意見互動,我覺得這相當於是一種參與了。

  任永蔚:

  其實民眾對於這次兩會報道的關心就是對於政治的參與,可以説零距離旁聽了兩會。

  魯健:

  確實。另外除了我們能夠感覺到這次代表和委員們真的是在會上發表自己的見解,有的甚至言辭也是比較犀利的,敢於論爭。這個話題我們稍後回來繼續談。

  

今年“兩會”新氣象

  魯健:

  確實,剛才我們也談到了這次兩會期間,一些代表和委員在談到一些熱點話題的時候,觀點非常明確,而且言辭也比較犀利。我印象比較深的有一個代表談到壟斷行業的福利腐敗的問題,當時説“誰給了你們這樣免費的午餐?”,當時確實,言辭比我現在的表情和語氣可能還要激烈一點了。這種場面,永蔚是不是在現場採訪的時候,也能夠在分組討論的時候經常聽到、看到?

  任永蔚:

  應該説在人大代表團的小組分組討論或者是政協委員的小組討論中,可以經常聽到這種直面問題、直提意見的這種現象。很多代表就説某某代表你説的我不同意,或者這個政府工作報告當中的哪一條我認為不妥,應該是怎麼樣的。包括在國家領導人在現場一起參與小組討論的時候,也是面向國家領導人直接提問題。比如我採訪了一位代表,他是遼寧的一個來自鄉村黨委書記叫毛豐美,當時溫家寶總理在遼寧團參加小組審議的時候,他就説,在我們農村,現在新農村建設,我們農民也想把錢袋子鼓起來,我們可以去做第二産業、第三産業,可是我們沒有錢,我們貸款難,我們買個種子、化肥到農村合作社,利率相當高,這個問題總理您得重視啊。結果沒有想到的是,在現在的政府工作報告修改稿中,在改進健全農村金融體系之後加了一句話,“要改進農村的金融服務”這一條,毛豐美代表認為這是總理對他一個很好的回應。而且我採訪的時候,他説用東北的話説,“總理太麻利了”,他沒想到這麼快就落實到政策文件中了。而且他還提到,他説作為一個代表的職責,他是這麼看的,他説國家這麼大,總理不可能每個地方都跑到,我們來自最基層,就應該把最基層的情況反映給國家領導人。

  劉北憲:

  永蔚剛才提的職責問題我覺得非常重要。現在的委員和代表不甘於做花瓶了,往往是提出自己的真知灼見,而你的真知灼見可能代表的是你所代表的那一部分人的利益,他的代表是另外一部分人的利益。這種利益可能是不一樣的,但是這種爭論是為了整個國家的建設,是為了人民生活過的更好。而不是説你怎麼著,我怎麼著。

  任永蔚:

  對,不是站在個人的利益之上的。

  劉北憲:

  我覺得代表和委員的職責感越來越強,對兩會的成功舉行是越來越重要了。

  魯健:

  而且這種討論和爭論其實也是完善自己議案和提案,充實自己議案和提案內容的一個過程。

  劉北憲:

  對。

  魯健:

  我這兒有一個調查統計,説從十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公佈的議案的結果,70%代表提出的議案都是來自於基層的調研,還有30%是結合自己的本質工作提交上來的。從這個也能感覺到,其實議案的質量在上升。

  王行增:

  而且在過去,一年開一次會議,回去基本上沒什麼事了,現在不是這樣的。現在很多代表委員平時就做一些調研,他在平時積累的這些情況就是為這次開會做準備的,應該説從這個方面看,務實和求真體現得比較充分了。

  魯健:

  所以也有一體媒體説,現在代表和委員不再是像有人開玩笑説“熱熱鬧鬧10天,冷冷清清1年”。

  劉北憲:

  而且不光是舉手和鼓掌了。

  魯健:

  現在的代表和委員在一年裏,真的是要不斷地去基層結合你自己的議案和提案去搞調研了。

  劉北憲:

  我們看到兩會期間,有的時候代表和委員也到一些地方去搞調研。

  任永蔚:

  對。我上次就跟過一個人大代表在會議的間歇,專門到駐地附近的建築工地去看望農民工,了解他們現在還有什麼困難、問題,説我可以給你們帶到會上去反映。確實是這樣的,而且人大常委會也非常注意發揮代表作用職責。在去年就組織了很多的專題調研,大概有1500名代表專門就一些調研項目去地方做過調查研究,形成了他們現在提出的議案或者是建議、意見等。

  劉北憲:

  議案和提案好多是通過調查研究得出來了,而且不斷的調查研究,來豐富,來充實。

  魯健:

  所以現在的代表是“為了立法而神經緊繃365天”,有這樣的説法。

  另外這次兩會更多的關注民生類的話題,説到這兒,我們也可以看一些有關民生類的一些漫畫。

  其實像教育、醫療、住房這些問題一直就是兩會期間關注的一些熱點,像這個漫畫就是,高額的學費問題,還要藥療虛高,這是住房問題了,這是房價,這是農民工的平等待遇的問題。確實這些問題也都是每年兩會期間的一個熱點,我們也一直都在關注。從今年兩會對這些熱點問題的關切來看,你們對未來一年解決這些難點問題有什麼信心或有什麼好的建議嗎?

  劉北憲:

  昨天中午我跟韓國駐華使館的公使談,他也談到他所關注的兩會的上熱點問題,他覺得他關心的是新農村建設問題,而且他説我們看了政府工作報告,“十一五”規劃很好,但是怎麼能夠逐層逐層的落實,讓農民真正得到好處。他説這是我最關心的。他説別到時候中間都走樣了,然後層層截留,到了農民那兒,又得不到實際的利益。我覺得大家可能對這個事情還是比較關注的。

  魯健:

  您説到這兒了,我也發現了,今年的議案,人大代表所提交的議案裏,他們最為集中關注的是自主創新和建設新農村,政協委員的提案裏面也是關注這些問題,是不謀而合、所見略同的。所以説從代表和委員所關注的問題來看,好像更宏觀一點了。但是我們在網上的調查,針對一些像教育、醫療、住房這些比較具體的問題,這些是比較高的。所以確實是關注的內容還是集中在很多的方面了。

  王行增:

  其實老百姓反映的這些問題,對主管部門應該是一個觸動。總理也提出來了,在去年減免農業稅的時候已經説過這個事了,不能從另外一方面讓農民增加負擔。實際上政府一直在關注這件事,但是在執行的過程中,中國太大了,各個地方的情況不一樣了,有的可能走偏了。但是從中央政府來看,解決這個問題還是有信心的。

  魯健:

  很多問題其實都是發展中的一些問題,因為中國確實是地域差別比較大,經濟發展水平也有差異。我也知道很多網友所關注的一些話題,像教育公平的問題,像很多的這種其他的一些問題,其實都和這個有一定的關係的。

  劉北憲:

  你剛才談到信心的問題,對今後解決這些問題有沒有信心,我覺得我們還是很有信心的。為什麼?我們可以看到,你和兩年以前想想,兩年以前,能不能在兩會上把這些問題提出來,大家一塊兒討論,而且引起這麼多的關注?我們看到中國在一步一步的進步,看到大家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在出謀劃策,看到了網友的建議,也看到了總理對這些問題的回應。因此我覺得只要大家上下一心,希望共同去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對它還是很有信心的。

  魯健:

  而且今年我們從網友的這些支持中能夠感受到這種信心,希望大家以後能夠繼續地提出自己的意見和建議,為中國的發展出謀劃策。

  非常感謝三位嘉賓今天和我們一起來盤點兩會的熱點。同時也感謝觀眾朋友們收看本期的《今日關注》特別節目──“中國焦點2006”,我們明天同一時間,再會。

  主編:戰麗萍

  製片人:陶躍慶

  策劃:滕雙雙

  編輯:張夢溪 董寶壘 李萍

  監製:馬勇 王未來 王躍華

責編:武林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