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約會新7天 154期(2月12日)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2月14日 09:51 來源:CCTV.com
    進入[約會新7天]>>

  歡迎與新聞頻道約會新的七天,給大家拜個晚年啦。這兩天大部分人都開始上班了,我想見了面大家交流最多的話題可能就是“這個年你是怎麼過的”。光説還不夠,有不少人還把這個春節的點點滴滴用DV記錄了下來。

  (DV徵集片段)

  我們剛才看到的片段就是《東方時空》徵集到的普通百姓的春節生活。下周《東方時空》將把這些精彩生活與大家分享。春節年年過,年年有不同。還沉浸在春節幸福感覺中的人們,或許還沒來得及回味今年的春節有哪些新變化。那就請您看看我們科學的調查結果吧。春節期間《東方時空》的時空調查就“春節,你是怎麼過的”為主題,在全國15個城市範圍內進行了抽樣調查,調查的問題涉及到了百姓春節生活的方方面面。

  採訪主編 王立明

  您對這些問題感興趣嗎,您對調查結果有着怎樣的預測,下周的《東方時空》將為您一一揭曉(央視國際網站(www.cctv.com), 《東方時空》)。不同的過年方式都讓我們感受到了親情的溫馨和家庭的幸福。説起幸福,人們常説,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不幸的原因很重要的一點就是缺乏彼此的溝通和理解。成長中的孩子除了與家人溝通外,更渴望與外面的世界進行更多的溝通,網絡就成為了他們溝通的主要工具,而一些孩子們卻將自己迷失在了網絡當中不能自拔,下周日的《紀事》欄目就將給大家講述一位網游少年如何告別網絡的故事。

  他叫程岳,現在被大家稱之為“資深游戲玩家”。

  程岳:

  應該是17歲左右,就是跟同學玩網絡游戲,

  我那個時候經常的,每個禮拜六禮拜天去那兒刷夜,到最後自己,也就是真正沉迷還是到最後家裏有電腦了,家裏有電腦之後,因為也不用去網吧了,天天都可以玩,這多好,到最後連學也不上了,就是這樣。

  程岳:

  這一玩就是四年。不僅影響了生活,還耽誤了學業。後來隨着年齡的增長,自控能力逐漸增強,他開始反思這段沉迷網游的生活。

  程岳:

  結果後來發現這些網絡游戲吧,你玩的時間長了覺得特累然後有的時候你不會覺得他非常地有意思,非常地能使你放鬆。

  我有一個朋友,以前跟我一起玩練級,他説他在三個月的時間內不出門,就一個人在家玩傳奇,就為了練級,三個月的時間打同一種的怪物,打了三個月,而且每天睡眠的時間也就4-5個小時左右,他跟我説,他的感覺就是特別枯燥,而且特別的累,所以我認為現在的這個游戲吧,他已經走形了,他已經不遵循游戲的本質,而發展我認為他們遵循一種什麼規則來發展呢?就是賺錢工具,而且他賺的利潤給我的感覺,因為我是玩家,我認為他賺取利潤的方式也是,也是不太健康的,我認為不健康。

  下周的《紀事》,走出網絡陰影的網游少年程岳,將現身説法。以一個親歷者的身份講述網游陰影下的鳳凰涅?。面對越來越多的網癮少年,許多家長採取了各種各樣的方式來制止孩子的這種行為,可結果卻造成了一些孩子與家長的情緒對立,互不理解,甚至拒絕溝通。近期的《紀事》欄目針對這種現象,還將推出教育系列節目《交換》,就講述了幾個家庭通過家長與孩子角色互換,從而增進彼此溝通的故事。

  採訪 主編 王立明

  這個節目策劃的時間就很長時間了,從去年年初就開始。最早這個節目的起源很簡單,就是一句話,我們經常説的互相理解、換位思考。我們經常説這句話説起來很容易,但是要真正做起來就很難,真正達到這個目的很難,後來我們就想,能不能咱們設計這麼一套節目,真正讓人們到對方的處境去體驗,去體會一下對方的思維,然後就有了《交換》這麼一個節目。

  據統計,中國社會現在大概有兩千萬個家庭,孩子成長過程中存在一些問題,比如沉迷網絡、逃學、休學不上課,甚至因為網絡而自殺。面對這樣的困境,不少家庭的父母卻無可奈何,因為他們不知道該怎麼去和孩子去溝通。三集系列節目《交換》,就是讓這樣的家庭進行父子的角色互換,母女的角色互換,城市孩子與農村孩子的角色互換,互相體驗對方的角色。

  主編 王立明:

  從節目效果來説,我們很滿意,非常好,因為中間做完樣片之後,有些專家看過之後,很好看,很感動,有很多東西,當這個父子雙方經過這7天的互相體驗之後,他們真正找到的一種方式溝通之後,那種力量,特別打動人,

  孩子能完成一份好的學業,將來找到一份好的工作也就多了一分希望,一分保障,我想大家還記得前陣子那個賣豬肉的北大學生,而最近又出現了一位賣糖葫蘆的北大學生,在社會上引起了人們的關注。他擁有名牌大學的學歷卻為什麼沒有找到合適自己的工作?他內心又是怎麼想的?他的父母又是怎麼看待這件事的?下周的《社會記錄》,阿丘將帶您走近他。

  不管是賣豬肉還是賣糖葫蘆,都是為了生計,但是一個名牌大學的教授賣大米又是為了什麼呢?她打算用什麼辦法來賣掉幾百公斤的大米?又如何讓那些靠大米來生活的農民過上好日子呢?下周的《社會記錄》將帶您去了解這位賣大米教授的故事。

  好了 ,我們今天的節目就是這些。別忘了我們的約會,下期見。

責編:薛藍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