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尋奇之旅(更新中)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4月10日 19:39 來源:CCTV.com

  ■ 開篇詞

  非物質文化遺産是指各種以非物質形態存在的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世代相承的傳統文化表現形式和文化空間。比如民俗活動、表演藝術以及與之相關的器具、實物、手工製品等。由於它無形遺産的特性,使得對它們的保存與傳承都需要特別的關注。中國目前是世界上保存非物質文化遺産最多的國家之一,崑曲、古琴藝術、新疆維吾爾木卡姆藝術、蒙古族長調等都入選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名錄。今年2月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成果展在北京舉行,其中雲錦、提線木偶等讓無數人駐足稱嘆。有專家説,非物質文化遺産被視為一個民族的血脈、一個國家的基因。從今天開始我們的新聞節目將推出系列報道《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尋奇》,帶您一起去深入了解我們民族中瑰麗奇絕的非物質文化遺産。

  ■ 尋訪一個古老神秘民族的聲音——黑衣壯民歌

  今天我們帶您去尋訪一個古老神秘民族原汁原味的聲音——黑衣壯民歌。

  2001年第三屆南寧國際民歌藝術節《山歌年年唱春光》,漢譯歌詞:山中年年水流長,竹筍年年遍山崗。青青竹林歌聲走,青青竹林歌聲起。山歌年年唱春光,竹林飛歌引鳳來。青山不老歌不斷,新歌唱來送太陽。

  2001年11月,一曲嘹亮動聽的無伴奏合唱《山歌年年唱春光》讓黑衣壯這支生活在廣西邊境大石山區的古老族群,從南寧國際民歌藝術節的舞臺走進了我們的視野,經過藝術加工後的黑衣壯民歌讓人們眼前一亮,吸引著一批又一批的人遠赴它的故鄉廣西尋根溯源。

  特約記者馬毅:“黑衣壯人世代都居住在大石山區裏,也正因為他們這種長期以來少與外界接觸的與世隔絕的生活,使得他們很多古老的民風民俗得以較為完整地保存下來,比如説他們的山歌。在我身後就是位於廣西那坡縣的一個黑衣壯人聚居的村落,叫吞力屯,現在我們就一起去感受一下這個古老而又神秘的民族最原生態的聲音——黑衣壯民歌。”

  遠處飄來的黑衣壯人的迎賓山歌。

  黑衣壯是壯族的一個分支,人口僅有五萬多人,大都居住在位於中越邊境地區的廣西那坡縣。他們以黑為美,黑衣黑褲黑鞋黑頭巾,並且至今仍保留了大量完整的原生態文化形態和元素,被譽為“壯民族文化的活化石”。他們自古以來就愛用山歌歌唱自己的生活勞作,並且都是即興發揮,沒有歌譜記錄。

  現場即興演唱,漢譯歌詞:阿妹紡紗不成紗,紡得紗線亂成麻;只因心中想阿哥,手腳左右不聽話。

  黑衣壯人的山歌都是源自於他們日常的生活,在捶布時有《捶布歌》,漢譯歌詞:一年織布一天捶,棒槌叮噹唱得美;裁件新衣給父母,女兒臉上露桃緋;件件新衣黑又亮,聲聲山歌滿天飛。

  在織布時有《織布歌》,漢譯歌詞:山歌好比織布梭,來來回回不停過;山歌好比棉紗線,上上下下永不落。

  對黑衣壯人來説就是,隨時都可唱,到處都在唱,人人都會唱。內容更是無所不及,有象神話傳説、人物傳記、歷史事件等這樣的敘事歌;有反映自然、生活經歷的農事歌;有傾吐苦難的苦情歌、嚮往美景的讚頌歌、待人接物的禮儀歌、擇偶求愛的愛情歌,以及表現傳統習慣的風俗歌和弔唁奔喪的祭祀歌等等。

  廣西壯族自治區那坡縣文化館副館長黑衣壯歌謠研究專家黃峰:“由於黑衣壯的歷史沒有文獻記載,我們研究黑衣壯歷史只能夠從他的歌謠裏面得到資料,所以這個是他的歷史價值是非常重要的。”

  而按不同的聲調來分,黑衣壯民歌則有“雖敏”、“ 過山腔倫”、“尼(nei)的呀”、“春牛調”、“請仙歌”和“盤銳”六大種類約160多套。他們的無伴奏多聲部合唱在中國的少數民族之中更是少見,打破了西方音樂界對“中國無多聲部音樂”的偏見。

  近年來,黑衣壯這個神秘的族群逐漸引起了大批中外民俗研究學者、音樂家、攝影師的關注,他們紛紛來到這個大石山區裏的黑衣壯寨采風,吸取藝術營養。但是,由於各種原因,黑衣壯民歌正面臨著嚴峻的傳承危機,很多珍貴的山歌已經失傳。

  特約記者馬毅:“有關黑衣壯民族的起源已經沒有文獻可考察了,據專家介紹,我們只能從一首名叫《頌祖宗》的山歌中了解到一點,但是這首山歌已經失傳了,現在村裏面只有一位老人還能夠記得一兩段,今天我們也找到了這位老人,他已經有89歲高齡了,阿公,您能給我們唱上一兩段《頌祖宗》嗎?”

  廣西壯族自治區那坡縣吞力屯村民李興林現場演唱,漢譯歌詞:遠古留下歌一章,仕德祖先不能忘;是他生我黑衣壯,是他給我黑衣裳。……

  廣西壯族自治區那坡縣文化局局長、那坡縣非物質文化遺産申報負責人朱寧波:“目前來説,我們黑衣壯的山歌就瀕臨著失傳的困境。根據我們的統計大概有30%左右的山歌已經失傳了,因為我們黑衣壯的歌謠它是,以前基本上都是口頭傳承的,由於一些老人來不及把它傳下來,又沒人把它記錄整理下來,整理呢一般是不能夠用我們的漢字來整理,在壯族裏面有個歌詞,它只能夠用一些諧音字來記錄,這種諧音字記錄包括現在我們能夠記錄這些歌詞的人也不是很多了,所以這些歌謠往往就已經失傳了,現在根本沒有辦法找到了。”

  目前,當地文化主管部門正在計劃建立歌謠生態保護村、成立山歌協會、打造一年一度的黑衣壯歌坡節、以及在全縣的中小學校建立山歌普及教學班等,盡全力來挽救和保護瀕臨失傳的黑衣壯民歌。

  ■ 南京雲錦 寸錦寸金若雲霞

  在古代絲織物中,“錦”是代表最高技術水平的織物。在中國,有一種從三國時期流傳下來的織錦技術,至今還不能為機器所取代,只能靠手傳口授,代代相傳。這種錦名叫“雲錦”,以“色彩絢麗,美若天上雲霞”而得名,目前正在申報“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産”。現在,就讓我們到雲錦的産地------南京,去看一看這種珍貴的“錦”。

  特約記者梁娜:“雲錦真是燦若朝霞,美侖美奐。它的製作工藝自然也不簡單。在中國4700多年絲綢織造史、3000多年織錦歷史中,雲錦是唯一流傳至今,無法有現代機器生産的絲織物。”

  這臺長5。6米、寬1。4米、高4米的機器,就是生産雲錦的大花樓木織機。雲錦就是由坐在織機上的兩位“織匠”共同織造出來的。坐在織機上層的叫“拽花工”,負責織“經線”;坐在織機下層的叫“織手”,負責織“緯線”。您可仔細瞧這位“織手”上下翻騰的手,機器之所以織不出雲錦,“奧秘”全在這兒了。

  南京雲錦織匠周雙喜:“採取‘通經斷緯’,‘通經斷緯’就是要這個緯線,你看,這個緯線可以斷嗎,它不像機器打過來是通的。”

  織手們將不同顏色的絲線,一段一段盤在同一緯度上,從而形成了雲錦同一根緯線有不同顏色的神奇效果。而普通機器,在同一緯度上只能織一根絲線,因此無法産生雲錦這種“逐花異色”的效果。織匠們稱這種工藝為“挖花盤織”,只能靠手傳口授、代代相傳。

  南京雲錦織匠周雙喜:“師傅帶徒弟,教口決,190354一般我們教徒弟是三年時間,三年時間能織造了,但是從程序什麼都懂,最起碼也得十年時間。”

  兩名技能嫻熟的“織匠”,工作八小時,也只能織出五六厘米長的雲錦,因此雲錦還有著“寸錦寸金”之稱。

  特約記者梁娜:“這件就是研究所花了十三年時間,複製出而成的馬王堆漢墓素紗禪衣。它僅重49克,薄如蟬翼,整件衣服握在手中,只有一個雞蛋大小,把它折疊十層以後,透明度依然很高。”

  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一件絲織物在輕、薄上,超過素紗禪衣。素紗禪衣雖然奇妙、珍貴,不過要説這最能體現雲錦“色彩絢麗,美若天上雲霞”特色的,還得屬這件清代傳世品“五子攀枝”。

  南京雲錦研究所解説員馬培培:“整幅織物上有20多個童子,每個童子身上穿著衣服的色彩是完全不一樣的,可以看到整幅圖案上相鄰兩個圖案之間的色彩完全不同,這就是雲錦手工製造的點,我們稱為逐花異色。”

  特約記者梁娜:“除了織造工藝,南京雲錦的材質也頗有講究,它是由蠶絲、金線、銀線以及孔雀羽毛織就的。而雲錦上嬌艷欲滴的色澤,則是由植物,如紅花、石榴皮等染制而成,艷麗而又環保、舒適。”

  目前,南京雲錦已經成為國家級非物質遺産(落實是否已經成為),正在候選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産。

  ■ 大山深處打擊出的世界音符——土家族打溜子

  在湖南湘西北的大山深處,有一種古老的民間打擊樂,它能用簡單的樂器,打奏出深山裏飛禽走獸、花鳥蟲魚以及人們喜怒哀樂的聲音。千百年來,當地人們用清一色的銅制樂器打奏出了天籟之音,並且曾多次作為中國打擊樂藝術珍品走出國門,蠻聲海外,這就是土家族“打溜子”。今天的《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尋奇》系列報道,讓我們跟隨記者的鏡頭前往湘西土家族打溜子的發祥地--湖南龍山,追尋它獨特的韻律。

  從長沙驅車600公里、8個多小時後到達了湖南湘西龍山土家族打溜子的發祥地--烏龍村,記者一行正好趕上當地一對新人正在舉行婚禮。

  記者:“老鄉你們幹嗎呢?”

  村民:“打溜子,迎親。”

  原來在當地不管是逢年過節、賽會娶親、還是新居落成等喜慶場合都離不開這種傳統民樂“打溜子”。

  湖南龍山聯心村村民田義錦:“我手裏拿的是二鈸 ,起整個溜子曲牌的主導作用;並起到相關銜接作用。這個是小鑼起指揮作用;這是頭鈸,這是大鑼。”

  當地老鄉告訴我們,打溜子的形式很豐富,可以走著打、站著打也可以坐著打,有三人溜子、四人溜子、五支傢伙三種形式。傳統打溜子一般分為寫意、傳神、擬聲三種類型。像《鬧年關》、《喜鵲鬧梅》、《燕拍翅》等都是當地群眾比較喜愛的傳統曲牌。

  在龍山,四人溜子是流傳最廣的,這位老鄉是當地有名的“打溜子”王,他從小便耳濡目染土家族各種樂器。他告訴記者,別看手中的樂器除了鈸就是鑼,但他們分工明確,要求高度統一,缺一不可。

  特約記者陳璽:“世代相傳的打溜子到了田隆信這代有了很大的創新和改良,相比傳統打法增加了表情和肢體動作,在音調節奏上也變得更加鏗鏘有力,跌宕起伏。甚至還在五支傢伙的基礎上增加了説唱成分,情節也變得更有戲劇性。”

  田隆信告訴記者,別看這四種樂器簡單,但它能傳神的表現出人類生産生活的習俗,還能模擬各種動物的形態。

  《錦雞出山》山間春色,結隊出山,溪澗戲遊,眾禦頑敵,凱旋榮歸。

  相傳土家族原始先民為了自衛,用敲石塊,擊木棒來驅趕野獸,後來隨著土家文化的發展,有了銅制的手工樂器。由於土家族沒有文字,打溜子的産生年代無從考證,但根據現有的文物判定,打溜子在唐代就已開始在民間流傳。也正因為缺乏文字的傳承,千百年來打溜子的技藝一直靠世代口傳心授來沿襲。

  打溜子傳人田隆信:“我們土家打溜子是我們湘西土家獨有的一種打擊樂器,由於土家族居住分散,收集起來相當困難;另外老藝人年事已高,有些絕技絕活瀕臨失傳,另外,曲目據傳以前是200多套,據我們現在收集還不足40%。”

  ■ 錦官城裏話“蜀錦”

  蜀錦與南京的雲錦、蘇州的宋錦、廣西壯錦並稱為中國“四大名錦”。而蜀錦以年代久遠,工藝獨特位於四大名錦之首,被譽為“東方瑰寶,中華一絕”,這一珍貴的文化遺産,正面臨電腦、機織的衝擊。今天的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尋奇之旅我們就一起走近蜀錦。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我們踏著淅淅瀝瀝的春雨走進古老的錦官城,去尋訪一位用織機和絲線來記錄歷史的蜀錦老藝人——葉永州。

  已經77歲高齡葉大爺,是目前四川六七個錦傳統工藝的蜀錦老藝人之一。

  蜀錦老藝人葉永州:“蜀錦它起源於周秦時期;在漢唐時期就興旺發達起來了。在漢朝政府就派專員來管理蜀錦,成都又叫錦官城就是這樣來的。成都有條河,當時人們都把染好的絲拿到河裏洗,河水就染成了五顏六色的了,所以錦江就這樣來的。”

  蜀錦織造工藝至今仍沿襲傳統的染色熟絲和織造工藝,圖案有流霞錦、雨絲錦、散地錦、浣花錦、方方錦、鋪地錦、條條錦等種類。明清兩代是中國蜀錦的鼎盛期,隨著花鏤織機的改進,蜀錦花色品種不斷創新,達到了蜀錦工藝的最高水平。當年的錦官城作為南絲綢之路的起點,一幅幅精美的蜀錦就是從這裡走出國門。1909年,在南洋博覽會上,中國蜀錦獲得“國際特獎”;1937年,在美國紐約的萬國工業博覽會上又獲“東方美人獎”。

  蜀錦老藝人葉永州:“美國政府邀請我們去搞展出,那次我也去了,他們説你們這麼老舊的機器,橫捆豎綁棍棍棒棒的,怎麼做出那麼漂亮的産品?他們始終看不透,説你們中國人真了不起,豎起大拇指説真了不起。”

  特約記者王正:“我身邊這臺織機叫‘大花樓蜀錦織機’它起源於三國時期,距今已經有1800多年的歷史了。全長一丈八尺的織機上找不到一顆螺絲釘,全是竹木結構。這麼大一台大型織機需要兩個人集體配合才能完成。其中一人坐在底下打緯、丟梭;一人在上面提花,兩個人需要默契配合才能完成一副蜀錦作品。”

  蜀錦老藝人葉永州:“織錦講求的是心合、手合、腳合,為什麼説三合呢,腳先動、手也動、心裏也要動。上面提花的看到這個起來了他就要拉,放下他也就落下,你就這樣他又拉起來,一梭梭的這樣織成錦的。”

  特約記者王正:“看著這幅精美的蘭亭序,你肯定以為它是一幅字畫,而恰恰相反,它卻是一幅蜀錦作品。”

  這幅《蘭亭序》是唐太宗藏宮藏品複製件,用蜀錦工藝製作,線條流暢,筆跡清晰。

  錦裏、錦江、錦官城,從這些歷史上延續下來的地名不難看到蜀錦昔日的輝煌。用傳統工藝每天只能織出幾厘米的蜀錦,如今卻面臨電腦和機器織絲的衝擊。

  錦繡館工作人員施喻:“懂得這种老的工藝,老的製作方法的人很少了,目前來講(我們)就是蜀錦的最後一代人,不能讓蜀錦這種傳統的老工藝葬送在我們手裏,我們是希望把它保留下來。”

  蜀錦專家、高級工藝美術師劉榮璋:“趁這些人(老藝人)還在的時候搞一個蜀錦研究所,對這個傳統的工藝進行研究;/然後再研發新一代的蜀錦産品。”

  據介紹,成都市已經啟動了大規模的民間文化保護工程。此外還加快對年輕藝人的培訓,讓他們儘快學到蜀錦手工工藝。與此同時還將打造出蜀錦一條街,向海內外遊客展示手工蜀錦工藝,重現昔日蜀錦風采。

  ■ 孔雀之鄉孔雀舞

  説起孔雀舞,大家一定會想起傣家美麗的小卜哨。 在雲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被譽為“孔雀之鄉”、“歌舞之鄉”的瑞麗,是孔雀舞跳得最美,歷史最悠久的地方。因其美麗與悠久,瑞麗孔雀舞被列入2005年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之一。今天的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尋奇之旅,帶您到孔雀之鄉去體驗孔雀舞的獨特魅力。

  特約記者張麗樺:“一九九二年,一齣名為雀之舞的孔雀舞轟動了全國,從此人們總把孔雀舞和女性的柔美聯絡在一起,然而讓大家沒有想到的是,在瑞麗,傳統的孔雀舞卻大都是由男性來進行表演的。”

  瑞麗地處中國西南邊陲,是傣族的主要聚集地之一,傣族有著豐富多彩的民間歌舞,孔雀舞是人們最喜愛、最熟悉,也是變化和發展最大的舞蹈。傣家人把孔雀舞叫做“戛洛勇”,主要由男性在佛教節日和迎接新年的時候表演。

  孔雀舞分為架子孔雀舞和徒手孔雀舞,具有典型的農耕舞蹈文化特點,表演者一般為一人,也有兩人表演的雌雄雙人舞。舞蹈動作多為模倣孔雀的形態,如林間漫步、溪畔展翅、曬翅、等等。

  特約記者張麗樺:“在過去孔雀舞的表演者都要頭戴面具,身穿道具服來進行表演,這種孔雀舞叫架子孔雀舞。”

  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以前的孔雀舞都是架子孔雀舞,舞者在表演時都要身穿像架子一樣的道具服,頭戴金盔、假面來進行表演。用服飾、道具是為了更好的展現孔雀的形態和華麗的羽尾,讓表演者的形象更接近於孔雀。

  道具服是用竹篾扎成的,用彩綢鵬貼在竹條上,繪以孔雀羽紋圖飾,繫於表演者的後腰和雙臂,瑞麗的架子孔雀舞道具有小巧輕便的特點,對人體限制少,能做跳躍、翻,跪等技巧,開闔晃動,靈活自如。

  特約記者張麗樺:“一九五三年,雲南省文工團來到瑞麗采風學習孔雀舞,在這期間就倡議去掉孔雀舞的道具服和面具,這才有了我們現在所看到的徒手孔雀舞。”

  當時,已頗有名氣的孔雀舞藝人毛相接納了雲南省文工團的倡議,&&去掉了道具服和面具,改穿傣家日常生活服,開創了徒手孔雀舞。

  現代徒手孔雀舞體現在手勢多,上肢動作豐富,下肢動作多變上,具有“三道彎”的造型特點,手勢上主要模倣孔雀矯健的神態。

  孔雀舞源於美麗的孔雀,而孔雀也一直是傣家人心中最美麗,最吉祥的象徵。

  傣族全民信奉小乘佛教,“奘房”即是通常所説的寺廟,供奉著釋迦牟尼像,是佛教徒出家修行的地方,也是佛爺傳經布道的場所。傣家人認為孔雀是佛的化身,喜愛在家中飼養孔雀,喜愛用孔雀形象來裝飾自家的房屋,更喜歡跳孔雀舞來表達自己喜悅的心情。

  在傣族的建築、壁畫、和雕刻上也隨處都可以看到孔雀的形象, 在這些壁畫和雕刻當中往往就可以看到許多人面鳥身的孔雀形象,這些形象與孔雀舞十分的相似 。

  現在,孔雀舞已不僅在重要的民族節慶和宗教慶典時才表演,隨著旅遊業的發展, 孔雀舞已融入了集體舞嘎光舞中,使前來旅遊的遊客們在觀賞熱帶風情的同時更可親身加入其中,體驗一下傣家人豐富的民間舞蹈,孔雀舞也因其獨特的代表性成為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

  ■ 走遍五大洲的泉州提線木偶

  福建泉州的提線木偶,從唐宋傳入後在民間廣為流傳,經過數百年發展,形成了唯一仍然有自己劇種音樂“傀儡調”的戲種。今天的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尋奇之旅,讓我們一起去領略流行于閩南語系地區的古老珍稀戲種——泉州提線木偶。

  2005年2月7號,曾獲得中國政府最高獎“文華獎”的泉州木偶戲《古藝新姿話傀儡》,在美國紐約聯合國總部禮堂進行專場演出。

  特約記者任瑋瑋:“做為中國戲劇團體第一次登上聯合國的舞臺,泉州提線木偶藝術家們以他們高超嫻熟的技藝以及獨具民間風格的表演,深深吸引現場每一位群眾。”

  福建泉州提線木偶形象,一般都有16條以上提線,複雜的表演多達36條提線,解衣、拔劍等各種特技動作,全靠精緻準確的抽線功夫,有時為表演更加逼真,同時兩個演員合作操縱一個木偶,一主一輔,配合默契,宛如一人。

  特約記者任瑋瑋:“鐺鏘鏘,這是剛才師傅教我的一招亮相,其實現在用千頭萬緒來形容我和這個木偶是再合適不過了,據介紹,這個木偶只是木偶劇團中等難度的,難度更大的有36根線,我們可以想象一下,用十根手指來控制36根線是多麼困難的事,泉州提線木偶由於難於操作,現在只有木偶劇團裏才有人會演,這些藝術家從十幾歲開始學藝,到現在有30多年的藝齡了。”

  泉州提線木偶劇目題材廣泛,內容豐富多彩,臺詞詼諧風趣,唱詞優美生動。提線木偶音樂揉合南音和閩南地方音樂的幽雅旋律,情韻深沉清麗。

  年逾古稀的木偶大師黃奕缺的拿手絕活是“馴猴”表演,十個指頭幾乎同時操作勾、挑、提、抽三十多條線,木偶小猴兒在他的控制下,猶如一隻逼真的猴子。黃老帶著這只可愛的小猴木偶走遍了五大洲的40多個國家和地區,表演了近3千場。雖然擁有拍手叫絕的手藝,但泉州提線木偶也遇到了發展後繼無人的問題。

  國際木偶大師黃奕缺:“現在有點困難,我們現在老了,剩下的都是40多歲,後繼無人,沒有很快培養接班人那就危險。”

  目前,泉州市有關部門已經專門立項保護提線木偶的發展,同時為國內外求學者提供學習表演提線木偶的機會。

責編:李菁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